首页 理论教育 消费语境下物理空间的生产

消费语境下物理空间的生产

时间:2022-0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更多的空间被当作商品生产着,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亨利·列斐伏尔将其称作“空间生产”。瞬间的体验以一种预设和模仿的方式将空间生产出来,显然这种控制、复制和计算的过程解除了原有空间在时间、地点上的不吻合,而生产者的宗旨是只要能满足消费者的消费体验需求,没有不可复制的空间。
消费语境下物理空间的生产_观城论市: 城市化背景下场所认同的危机与重建策略研究

2.3.1.1 空间的生产

设计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创作行为。它是经过大脑的精心创作、反复构思的复杂过程。设计的本质就是创新,呈现出的是经过设计师深思熟虑后的不可复制的作品。正是在这种创新思维的驱使下设计师们才能源源不断地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设计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行为。而生产则是一种通过机器工具无限复制的枯燥活动。现代化的生产是通过自动化等科技手段,对已经规定好的物体以特定的操作程序,将原材料加工成预先设定好的产品,这是一个机械复制的过程。只要有可参照的模板,就可以批量地复制、制造出无数一模一样的物体。

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快节奏的生活步伐、大众对短暂视觉体验的需求,使得传统意义上的空间的设计逐渐解体,取而代之的是对空间无限制的复制与批量雷同的生产。这种新时代的到来使设计从系统观念、整体思维模式向断裂式的、混沌的非总体思维转变,进而形成了一种功利的、模仿的、复制的、符号化的趋势。设计从高尚的、艺术的行为逐渐沦为商业目的服务的工具。

由于空间商品性的转向,它的发展同样遵循着资本积累和利润追逐的规律。更多的空间被当作商品生产着,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亨利·列斐伏尔将其称作“空间生产”(production of space)。也就是说,越多地对空间进行生产也就意味着获得更多财富与利益,因此为了将更多的空间纳入商品生产与消费的环节之中,空间的建造采用了一种万能体系和标准模式。由于背后的操纵者急于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短的投入来进行空间的扩张,所以以文化积淀为核心的、长时间构思推敲的设计往往因不能适应这种高速度、高效率的生产模式而被取缔。空间失去了文化的、历史的、精神上的意义,沦为一种标准化的生产和供大众消费的商品。

2.3.1.2 走向单向度的消费主义设计

视觉消费和体验消费等需求的增长助长了“空间消费”的生产。大众对空间内的建筑、景观等外在形式的热衷,助长了功利性的新形式美学观;对建筑、景观等表皮造型和形态的片面追求,逐渐成为一种符号化的倾向。这种形式游戏继而转化为供大众消费的商品。对于那些被众人关注的、城市地标性的建筑,虽然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人们对其褒贬不一,但是这种空间形象作为一种视觉消费的商品,确实带来了经济效益,促进了城市旅游等消费活动的发生。此外,又如各个城市竞相模仿的主题乐园、仿古一条街等,试图为消费者提供各种体验性的商品。这种体验可能满足了大众的瞬间移民、异域风情、回到公元前、感受太空漫步等多样化的需求。消费者期望在这种短暂快速的空间体验中找到某种心灵上的慰藉,而幕后的营造师在以顾客至上、利益优先原则的驱使下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瞬间的体验以一种预设和模仿的方式将空间生产出来,显然这种控制、复制和计算的过程解除了原有空间在时间、地点上的不吻合,而生产者的宗旨是只要能满足消费者的消费体验需求,没有不可复制的空间。

在当今日益物质化和肤浅的享乐主义之下,人们可以用金钱来购买各种各样的体验,然而大多数人的内心却充满了空虚和不安。这种随时能获得的、虚假的、被设计的标准化模式让大众难以分辨处于消费空间和体验空间内的自己是否真的幸福,从表面上来看,好似满足了瞬间的空间转化,在本质上却因空间所呈现出的意义的浅薄,导致了人类精神和文化更为深刻的危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