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推进合作办学

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推进合作办学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888年,日本东京率先成立了水产讲习所,培养水产方面的科技人才。今年8月8日,我也出席了贵校和东京海洋大学共同举行的研讨会,并为预祝今后两校之间的交流和今后的共同发展的成功。我了解到,东京水产大学在2003年10月与商船学院合并成立了东京海洋大学。我认为,只有行动,才能让师生真正享用优质教育资源。

我们知道,现代大学是我国清朝末年学习、引进欧、美、日等先进国家的经验后设立的,20世纪30年代以后有较大的发展;1949年后片面强调学苏联,学科设置和大学的院系有了较大的调整。改革开放以来,看到了发达国家大学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大学工作的领导都发现了差距,感到了一种咄咄逼人的责任,必须努力推进改革与发展,才能尽快促使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因此,各高校与相关大学的国际合作呈现一种日益增长的态势。

到水大以后,我发现这所学校与日本同类大学的关系源远流长。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很快,他们使用大量的汉语词汇去翻译西方的哲学社会科学科技著作,而后这些词汇又被我国尤其是新文化运动以后大量引入。“水产”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晋张华编的《博物志》:“东南之人食水产,西北之人食陆畜”。“水产”的原意是“水里的物产”,日本科学家用此词来表示“捕鱼”以及“与水中生物有关的人的活动”,这个词义已经为我国学界和企业接受。1888年,日本东京率先成立了水产讲习所,培养水产方面的科技人才。我校第一任校长张鏐就是清末去那儿留学的第一人。1949年,水产讲习堂(所)更名为东京水产大学。1952年,上海水产专科学校入驻军工路校舍,更名为上海水产学院。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遭到西方国家封锁,水产由于其特殊的海上作业方式而成为对外交流的一个窗口,我校当时也承担过这个任务。2002年在我校90周年校庆时,我接待过一位日本朋友真道重明,时年80岁,他就告诉我40多年前到上海水产学院访问的情景,并见过朱元鼎、侯朝海等教授。那是1957年他作为水产资源方面的专家、与另一位日本的水产养殖专家一起来学校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讲学。后来我编撰《侯朝海传》的时候,他热心地通过电子邮件告诉我侯朝海去日本气象厅实习以及后来在下关、炉畑考察鱼市场的情况。有关内容已经编入书中相关章节。2007年校庆95周年时,他年事已高,还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

上海水产大学潘迎捷校长 及各位先生

祝贺上海水产大学建校95周年

我曾参加了上海水产大学90周年的校庆活动。在庆典的时候非常高兴地遇到了众多的朋友和老先生,以及来自中国各地的朋友,当时的情景至今仍然难以忘怀,历历在目。本次95周年校庆,也接到了来自许多老先生和朋友的邀请,自己也有一种参加庆典的热望,但由于已经是85岁高龄,出国旅行存在着体质的问题,只好放弃参加校庆的念头。

在家里我一直关注着贵校的网站,关注着贵校的动态,经常会产生很多1957年以来的回忆,同时也为贵校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建设中的新校区的景象而感到高兴。

今年8月8日,我也出席了贵校和东京海洋大学共同举行的研讨会,并为预祝今后两校之间的交流和今后的共同发展的成功。25日我出席了东京海洋大学的会议,还与高井校长谈论了有关上海水产大学的话题。

半世纪前的1957年,我首次访问中国,并成了日本水产界的中国窗口。现在经常和原北京西郊的中国渔业协会的第一任会长(主任)杨煜先生的女儿,在我的私人网页或通过e-mail进行联系,并经常见面共同谈论中国的事情。

最后,再次祝贺校庆95周年,并祝骆肇尧、乐美龙、叶骏、伍汉霖、王尧耕等各位老朋友身体健康!

真道重明 鞠躬

真道重明先生已经去世,但是中日两国专家和朋友间所结下的深厚友谊,是我们后人绝不能忘怀的。

我了解到,东京水产大学在2003年10月与商船学院合并成立了东京海洋大学。我非常想了解他们并校的宗旨,同时也非常希望推动我校与东京海洋大学以及日本其他有关水产的大学或学院的合作能有实质性的进展,从而促进水产学科优秀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科研的提升。2004年夏天,我带团去日本访问。那年天气极热,东京的气温高达摄氏39度,这是非常罕见的。我们冒着酷暑,访问了东京海洋大学,我与高井校长做了专门的交谈。我了解到,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成立东京海洋大学是日本政府慎重研究后做出的决定,水产与商船两所大学专业互补,合并以后可以进一步发展海洋方面的学科。我听了印象很深,为进一步思索学校的未来发展找到了新的参照目标。一年以后,当学校第六次教代会上有几位代表联名提出要更名为上海海洋大学的议案时,我们就没有像过去那样进行否定,而是明确表示将认真研究,适时启动。

在东京海洋大学访问期间,经过与高井校长认真的讨论,双方同意在相关专业互认学分,每年接受5~10名三年级的本科生到对方进行为期一年的访学;并积极促进教师搞科研合作,双方轮流召开交流研讨会。我们还讨论了具体的细节,双方学校都为对方留学生免除学费,生活费自理;尽量提供留学生宿舍,以降低生活开支。后来,我校还决定给到日本访学的优秀学生适当的生活补助金,作为奖励。曾经与我校签订合作交流协议的友好学校有几十所,但大多留在纸上、搁在柜里。这次是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给师生“走出去”铺设了便道。我认为,只有行动,才能让师生真正享用优质教育资源。

离开东京海洋大学,我们又去仙台访问了东北大学,那曾是鲁迅留学的学校,与东北大学农学部签订了同样的合作交流协议;再北上北海道,与北海道大学水产学部同样签约。这样,第二年,我校水产专业的10几位优秀生就开启了一年的访学生涯。

从北海道大学出来,我们又南下北九州,去访问九州女子大学。我华东师大的校友沙秀程、方如伟在那儿当教授。2003年沙秀程曾经陪同该校校长来我校访问,还签订了合作协议,回校以后竟然被教授会否决了。我知道他们是望文生义,不了解上海水产大学的现状。我决定亲自去与教授们交谈。我介绍了学校的历史和现在的情况,除了水产学科,我校还有理学、工学以及文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我校鱼类学的教授曾10次进入皇宫,与平成天皇一起研究虾虎鱼。听到这里,我看见这些教授都有些肃然起敬。随后我话锋一转,介绍我校日语专业的情况,希望与九州女大加强合作。下面报以热烈的掌声。那年年底,该校教授会再次讨论,同意与我们学校建立姐妹学校关系,这是沙秀程后来告诉我的。我也有一种“舌战群儒”的快感。这样,我校日语专业的高年级学生就多了进一步发展的机会。由于沙秀程、方如伟两位校友在那儿工作,上海水大与九州女大的合作进展很好,我也有好几篇研究文章在他们的学报发表。2010年,我又被九州女大聘为客座教授,一直持续到现在。

后来,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挪威、韩国等多所学校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方式也不断创新,范围也从本科生拓展到研究生,让更多的师生能够与国际上先进的教育教学机构开展交流,“洋为中用”,从而提高我们的专业水平和研究能力。当然,限于目前的状况,所谓双方交流,还是我们出去的多;而到我们这里留学的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学生占大多数。

除了“走出去”,更重要的是“引进来”,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师生享受优质的教育。2001年,经朋友介绍,我认识了澳洲爱恩集团(International Education Net,简称IEN)董事赵勇。这个集团由在悉尼、墨尔本、塔斯马尼亚的6所大学联合组成,主席是墨尔本的拉筹伯大学副校长史大卫博士(Dr.David Stockley)。他们正在寻求与中国大学合作的机会。我向赵勇谈了合作办专业的想法,并通过他与爱恩集团的主席也沟通了理念。双方一拍即合。不久,他们告诉我,集团确定由塔斯马尼亚大学与我校合作。我查了一下,塔斯马尼亚大学是所早在1890年就成立的办学历史悠久的大学,其农学、医学、法学等学科都很有优势。因为它坐落于澳洲本岛南面的小岛上(说是小岛,面积与台湾岛差不多,只不过人口只有40万),过去交通不太方便,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加,近几十年的发展不如在悉尼、墨尔本的大学快,留学生也比较少。但他们长期秉承英联邦的办学体系,管理严格、治学严谨,还是很有特色的。我和校长商量以后,同意与塔大合作,并指定曹德超副校长具体负责。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有关规定,一定要在学校现有的专业上开展与国外高校有关专业的合作办学。最理想的应该是强强联合,用我们的水产专业与他们的农学有关专业合作。但是,这些都是艰苦专业,联合办学以后学费要大幅提高(因为办学成本提高了),招生就业都会碰到大问题。因此,经过多次磋商,既要符合市场需求,又能体现学校特色,定下来办的第一个合作专业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环境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我们负责向市教委申报。2002年1月得到同意的批复。这时,爱恩集团又提出,希望参与投资和管理。我和校长经过商量,并提交班子集体讨论,大家都支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也能引进新的管理模式,以求促进我校的教学改革与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我们决定,学校派一位书记参与领导与管理,行政班子和教师都由他们聘任;学费由学校收入,然后按协议,划拨部分给塔大;学校成立爱恩学院,委托他们办学,学校提供办学场地和经费。这确实是一个大胆的尝试。这么多年下来,成功了。除了两校之间推进合作的决心与诚意,还由于集团聘了一位非常敬业的好院长孙行佳。她曾经是上海大学一学院的党委书记,后任学校党委宣传部部长、还担任过上海教育会堂的主任,有很强的管理能力、丰富的教学经验。她作风犀利、做事果断,全身心投入工作,视学院为家、视学生为孩子,虽然已经60多岁,仍然具有非凡的人格魅力。她依托过去的人脉关系,很快把管理班子和师资配好,依托集团的海外联络,很快又把英语外教的队伍聘齐,确保按期开学。2002年7月,周应琪校长代表学校与塔斯马尼亚大学副校长、爱恩集团旗下的爱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共同签署了合作办学的协议书,从而拉开了新机制下办学的序幕。2002年年底,我们又联合申报了第二个合作专业:市场营销(国际商务)(Marketing),这两个专业一直办到现在。

实践“勤朴忠实”的校训,我们领导首先要带头。在合作办学这个事情上,我们是非常认真的。我就带团去塔大访问了4次,其他领导也带团去过,每次去之前都“做足功课”,把要研究和讨论的问题准备好,到了那儿先花一至两天把问题解决好,然后再参观考察。2002年5月,第一次到塔大,他们就送了我一本书,那是1990年出版的塔斯马尼亚大学的百年校史,书名是《面向成才(Open to Talent)》,从书中我知道了塔大的校训,那是1918年提出的,引自公元4世纪古罗马一位诗人的诗句:“ingeniis patuit campus”。原文是拉丁文,他们把它译成英语是:“The field is open to talent”。拉丁文的校训还印上了塔大的徽标。我理解塔大校训的意思是,“这里让你成才”。听说后来塔大和我校爱恩学院一起讨论过多次,并在2015年的毕业典礼上正式推出了塔大校训的中文版:“开放之地,成才之家”。看来东西方办学的理念上是有差异的,我们强调让学生成为怎样的人,他们强调为每个学生提供发展和成才的机会。我们比较重视外在的要求,他们比较重视内心的自由驰骋。我认为这是很值得我们大学的领导借鉴的。后来,2007年市教委提出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办学口号,真可谓异曲同工。

通过实地考察,我了解了英联邦高等教育的体制,他们实行的是学分制,修满规定学分就可以申请学士学位,学习的年限为3年或以上。这样,我们正好有一年的时间让合作专业的大学生强化英语的学习。由于我们实行的是学年学分制,而且两校距离遥远,让学生自行选课的条件不具备,我们只能按照申请学位的最低要求确定课程。经过多次磋商,并得到我校教学主管部门和对方学院负责人的认可,最终确定了24门合作课程,其中7门为我校该专业现有课程,用我校教材,由我校教师用中文授课,考试成绩他们认可;其余17门课用他们的教材,用英语授课,教学结束后由他们负责考试,并由他们组织教师阅卷和评分;在17门课中又有8门课由他们派教师过来授课,另9门可以在我校或上海聘请教师用英语授课,但这些教师要得到他们认可。这样严格的合作教学与管理方式,在上海高校诸多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中都是较少的,但我坚持要有三分之二的课程使用对方学校的教学与管理方式。目的就是让我们的学生能够真正享受发达国家的优质教育资源。这样的学习要求,对于我校爱恩学院的学生来讲,确有些勉为其难,因为我们的生源不是非常理想,特别是大学扩招以后,进入第二批本科学习的学生,录取分数与名校录取分数的差距在50分以上。但是,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在孙行佳院长为首的管理与教育团队的卓越工作下,在所聘中外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这些学生大多圆满完成学业,顺利通过双方学校规定的考试,每届大约只有5%左右的学生需要重修一门或几门课程而延至第二年毕业或得到学位。而在就业应聘时,他们可以和名校的毕业生竞聘同一岗位而不逊色。在我校十大学院中,该学院的学风是最好的,因此,学生的进步与收获也是最大的。我们实现了“4+0”的办学构想,即让大学生不出国门就能学到出国留学才能学到的知识与本领,在毕业时,这些学生能够拥有国内外大学和用人单位都认可的两张文凭:我校的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塔斯马尼亚大学的学士学位证书。每年7月,塔大的校长、院长和管理部门的有关人员会专程到我们学校,与我校的校院长和有关教师一起为每位毕业生颁发证书,那场面是非常隆重的,许多家长也会赶过来,与孩子一起分享辛勤努力的喜悦。

在与塔大的合作交往中,我还注意把这块资源的功能尽量用足。我们积极促进了英语教师和用双语教学的专业教师到塔大的暑期进修,近百名教师先后到那里去过;促进同专业的教师去研修相关课程,花半年到一年时间,回校后,既可以承担合作专业的课程用英语上课,而且能极大改进和提高自己专业的授课水平。我们还让水产、食品等优势学科的教师到那儿考察学习,推动合作,提升我们的科研能力与水平。应该讲,我校许多教师都在合作办学中获得收益。

为了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也是为了深化两校的合作,我还尝试将孔子塑像树在塔大的校园中。2008年,在中华光彩基金会的支持下,我们把石雕的连底座2米多高的孔子像用船直接从山东济宁运到塔大校园。事先我已经通过学校外事办和对方商量好了。孔子这样一个世界级的伟人,在澳洲早就人人皆知。2005年他们曾给我一个台历,一月一张的,每张月历上印了一位名人的一句名言。在2月份的月历上印的就是孔子的一句名言:“Wheresoever you go,go with all of your heart”。我问了很多英语通,都感到难以与哪句我们知道的孔子语句相对应。最接近的是“既来之,则安之”。但我总感到英译语句的感情色彩更浓。这可能是当时的传教士在介绍中华文化时转译的他们对孔子语句的理解,与我们现在正式把《论语》翻译成英语的译法有较大的不同。但是,从这本台历上,我们至少可以了解澳洲的文人对孔子的推崇与尊重。果然,此事塔大非常重视,专门研究了要把孔子的塑像安放在图书馆北面的广场上(澳洲在南半球,北面是朝阳的)。塑像运到学校以后,他们还把安放时的情况拍了照片邮给我。4月底,我带团到塔大以后,专门举行了落成仪式。在秋日的金色阳光下,睿智而慈祥的孔子塑像显得格外亲切。“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真心希望这友谊的桥梁让两校的合作再上一台阶。我还想趁热打铁,能否把孔子学院在那儿建立起来,塔大校方也很乐意。我后来专门去北京拜访了国家汉办,他们告诉我,驻澳使馆的教育处不同意再办。因为在悉尼、墨尔本都已经建立了孔子学院,澳洲人口稀少,再办怕没生源。看来只能以后再看机会了。

在推进合作办学的日子里,我挤时间利用周末去上海市干部教育培训中心补习英语口语。陆续坚持了七八年,期间接触了五六位外教,大多是美国来的,也有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经过数百小时的课堂对话,用英语交流的能力有很大提高,“哑巴”英语的状况完全改观,见到欧美国家的人员不再怯场,“寒暄”的时候不会冷场。更主要的是在与不同国家来的外教的交谈中对这些国家的文化有了比较直接的了解,对于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如何把握尺度很有帮助。而在与塔大的交流中,除了正规场合需要翻译人员,平时的交谈基本可以应付,这样,便于双方增进友谊。我和塔大的外事办主任、信息学院副院长、商学院院长等都成了好朋友,有的还到我家里做过客。人都是有感情的。大家熟悉了,交往深了,解决合作中的困难与问题也就比较容易了。

应该说,秉承双方各自的校训,大家对合作办学的态度是非常认真的。大一结束,学生必须通过塔大认可的英语测试,才能在大二开始学习塔大的课程,同时,塔大给这些学生办理在塔大的学习注册。在上述的17门课的学习中,学生必须经常做课外作业,内容由塔大教师在该校校园网上公布,而且有规定的交卷时间。由于澳洲有夏时制,开始学生没注意,有的延误而迟交了,经过学院与他们多次交谈以后才接受,但是要求下次绝不能再发生。因为大家都很认真,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是受益的。我在校工作的时间里,共有四届学生毕业,其中四分之一选择去海外继续深造,这些出国留学的学生中,又有50%选择了塔大。因此,合作办学,不仅让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对于双方学校来说,学费收入也增加了经济实力,促进了各自的管理与建设。

2012年,我已经离开学校到市委机关工作,突然接到塔大的通知,他们经过认真的研究,决定授予我荣誉学位,要我提供头围、肩宽、腰围等尺寸,准备为我做学位服。我真是感到喜出望外。7月6日,我一早就赶到学校,应邀参加爱恩学院成立10周年暨2012届学生毕业典礼。我先到后台穿上了他们定制的服装。典礼中间,我上台接受了塔大颁发的荣誉法学博士学位。期间,塔大学位委员会主席宣读了他们的决定,对我长期从事高等学校的教育与管理工作、对我这些年的教育研究和取得的成果、对我促进学校与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合作尤其是与塔斯马尼亚大学的合作所付出的努力,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最后一段说道:“现在塔斯马尼亚大学与上海海洋大学已经有整整10年的合作关系,而其中9年是在叶教授的领导下进行的。他的关于国家之间、学校之间、个人之间应该互相信任和理解的价值观念——不仅对中国,而且对整个世界——充分体现在他积极和充满活力地推进两校间和中澳两国间合作的工作之中”

身着塔大的学位服,双手接过塔大校长给我的荣誉学位证书,真是激动万分。我想,这不仅是对我这些年在促进中外合作办学中的辛劳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上海海洋大学在融入国际教育中所走过的坎坷之路、在学习借鉴先进大学的经验并积极创建高水平特色大学所作所为的肯定。感谢这些年学校同事尤其是班子成员的支持、感谢这些年学校老师的辛勤劳动、感谢这些年学校学生尤其是爱恩学院学生的卓越表现。我只是尽了一个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席)应尽的职责。事后我从塔大的网站上了解到,这个荣誉学位,是塔大颁发荣誉学位以来的50多年中唯一颁发给中国大学领导人的,确实显得弥足珍贵。衷心希望上海海洋大学和塔斯马尼亚大学的合作之路越走越宽广。

注释:

①真道重明:真道重明先生是日本著名的水产资源专家,他对东、黄海的渔业资源很有研究。他是我们渔业界熟悉的老朋友,早在1957年就来过我国作了东、黄海渔业资源的讲学活动,受到很高评价。

②舌战群儒:故事出自明代罗贯中所著章回小说《三国演义》,讲述诸葛亮为联盟孙权抵抗曹操的过程中遭到东吴诸谋士的责难,最后都被诸葛亮一一反驳,哑口无言。

③Richard Davis:Open to Talent,pp.88-89,Published in 1990by The University of Tasmania,Sandy Bay,Tasmania,Australia.

④详见本书附录:“Professor Ye Ju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