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利用高校教育资源

利用高校教育资源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社区应充分挖掘和利用高校教育资源;高校应释放自身资源为城市社区教育服务;完善社区教育委员会,为利用两者结合提供合作与协调机制。例如宁波的高校有继续教育学院开展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但其均有特定的对象,与我国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理想是有差距的。例如,宁波高校的教师虽生活在各个社区,但社区意识普遍不高,往往认为自己是单位人而忽视对社区事物的关注。
利用高校教育资源_文化建设的理念与实践

利用高校教育资源 发展城市社区教育

汤蓓蓓 周 震 徐 喆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杭州 310024)

摘 要 本文在对宁波市利用高校教育资源,开展城市社区教育的现状调查研究基础上,探讨当前在利用高校教育资源,发展城市社区教育上的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如社区应充分挖掘和利用高校教育资源;高校应释放自身资源为城市社区教育服务;完善社区教育委员会,为利用两者结合提供合作与协调机制。

关键词 高校 教育资源 城市社区教育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积极开展城市社区教育,是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全民素质,逐步迈向学习化社会的基础。高校作为一个地区文明的摇篮,作为文化生活的中心,对提高一个城市的文化层次及文明程度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利用高校教育资源,发展城市社区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利用高校教育资源,发展城市社区教育的现状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城市社区建设都非常重视。胡锦涛主席于2000年5月视察北京朝阳区和平街道青年文明社区时指出搞好城市社区建设重要的一条是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城市社区建设,优化配置和利用社区各类资源,特别是高校的教育资源,促进城市社区教育发展,以实现社区工作的社会化。

宁波市以“逐步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把我市逐步建设成学习化城市”为目标,经过20多年的发展,城市社区教育得到很大发展:教育机构不断完善,如社区学院、市民学校、健康学校、再就业学校、双休日学校等;社区管理体制初见规模,不断完善市、区级的领导管理体制,建设县(市)区、街道(乡镇)、居民小区(村)三级社区教育网络,统筹教育资源,基本形成了社区教育体系。目前全市50%的街道近130个社区教育基地吸引了近百万的不同层次的社区公民接受学习。

在利用高校教育资源方面,全市各类高等学校都相继建立起各种教育机构,如宁波大学的成人教育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成人与继续教育学院,宁波高等专科学校的成教职教中心、继续教育部、职业技能教育部,他们利用现有的教育设施开设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学历教育。以他们为基础的“宁波社区学院”及各片社区分学院,全面负责全市的社区教育的教学工作。他们以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设置、以奖优助贫的优惠政策吸引社区成员参加各种教育活动,为提高城市居民素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利用高校教育资源,发展城市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从总体上看,宁波的城市社区教育在利用高校教育资源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利用高校教育资源的比率较少,很多都是低层次的诸如教学场所的使用;利用资源的服务对象较狭窄,大多局限在职业培训或学历教育;利用资源的效率比较低,一部分资源重复使用,造成资源的超负荷工作而绝大部分资源则闲置在一边等。追溯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社区意识淡薄

在体制上,学校不具备其他社会教育机构和社会成员利用其资源的制度和机制,缺乏允许社会利用其教育资源的共享意识和服务体系,社区意识淡薄。我们的大学虽然具有公共性,但却是相当有限的公共性,而且目前的大学教育只为特定群体服务,资源仅供部分人享有。例如宁波的高校有继续教育学院开展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但其均有特定的对象,与我国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理想是有差距的。

同时,作为高校在指定学校发展的计划中,一般也没有很好地将学校的发展与所在城市紧密结合起来。例如,宁波高校的教师虽生活在各个社区,但社区意识普遍不高,往往认为自己是单位人而忽视对社区事物的关注。

2.对社区教育的理解及教育自身发展的不足

政府、街道管理者与高校对社区教育的内涵理解存在着一些偏差。政府与街道管理者往往把社区教育看成是实用性、应景性、临时性很强的教育手段,而没有把社区教育看成是先导性、全局性的产业放在社区发展的优先地位,因此政府与街道管理者对社区的物质建设的重视大于对社区人力资源、社区文化、人文环境的重视,从而使社区教育的发展较缓慢。如宁波的一些社区学院是以职工大学和业余大学为基础建立的,教学设备相对较好,但由于社区管理者忽视对专职教师队伍的建设,致使社区成员对社区学院产生怀疑。

3.两者结合在经验上的不足

高校参与社区教育,治学经验是关键,社区教育必然会反映办学要求和类型的多样化、办学层次的多结构化等特征,这和高校办学的相对单一性有本质的区别,高校的办学经验是否适合社会教育,与社区教育有多高的吻合度都影响着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质量。而现在,由于经验不足,两者的积极性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总之,在上面几个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导致了两个结果:一方面高校教育资源相对闲置,特别是在学校的双休日、寒暑假期;而另一方面,发展城市社区教育,建立学习化社区、学习化社会要求的人员终身教育资源相对缺乏。

二、利用高校教育资源,发展城市社区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个城市要发展,城市的文明程度要提高,应从各方面入手,但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应该是培育和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提高市民的受教育程度;再加上当今社会发展已经使人向社会人、社区人回归,所以社区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以宁波为例,我们要充分利用宁波高校的教育资源,发展宁波社区教育,而要做到这点,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社区应充分挖掘和利用高校教育资源

利用高校教育资源发展城市社区教育需要发挥多方面的协同作用,作为社区教育的宏观管理者——社区,笔者认为应做到:

1.转变、更新观念,为利用高校教育资源奠定思想基础

城市管理者要提高认识,把强化社区建设和管理作为城市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区、街道、社区居委会各级组织淡化本位意识,强化大社区观念,积极主动地加强与所驻单位及居民的联系,切实调动驻区单位与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努力培育各方面同创共建社区的意识和氛围。

2.依托高校建立社区学院,多渠道利用高校教育资源

建立相对固定的教育活动场所,是发展社区教育,推进学习化社会的载体。市政府社区可以与高校协调,在出一定的资金或与相关街道、单位协调,利用社区服务中心或社区内大单位的公共场所作为基地建立社区学院,在高校的指导下发展。这里,各级政府及社区学院可采用共建高校教育资源、为高校发展提供人员、场地、设备、实践经验等形式来吸引高校开放教育物质与精神资源,可采用奖金、表扬、社区文化意识渗透等形式吸引专家学者投身本社区的教育活动等。

(二)高校应释放自身资源为社区教育发展服务

高校是建立在社区地域上但又独立于社区管理的组织,它的发展离不开社区的支持,同时也是先进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有利于社区先进文化的建设,在社区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里,笔者认为,高校应尽量释放自身资源为社区教育发展服务。

1.高校应转变思想观念,打破条块分割,树立服务社区、共享资源、共建社区、共建城市的意识,自觉地将自身发展纳入社区建设与管理之中,真正做到与社区共发展,既成为社区建设特别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又成为社区建设的受益者。

2.高校应选拔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强的教师充实到社区教育师资队伍中去,并出台一定的政策,给社区教学与校内的教学以同等的地位,且将社区的教学纳入到学校教学中来,在教师的评奖、评优中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从而提高广大教师投身于社区教育的热情。

(三)完善社区教育委员会,为两者结合提供合作与协调机制

为加快利用高校教育资源、促进城市社区教育工作的推进步伐,笔者认为宁波市应完善社区教育委员会。在组织机构上,我们应构建起“二级管理,三级推进”的社区教育网络,该网络是以社区教育学院为“龙头”,以片社区教育中心和高校社区教育服务中心为“骨干”,以各社区、居委会和高校的成人教育中心为“基石”的组织网络如图1所示。

社区教育委员会不是政府的职能部门,它只是一个协调机构,不承担理论研究和业务开展等任务,而真正开展教学活动的是社区教育学院。

1.社区教育学院作为一级管理机构,对全市利用高校教育资源、促进城市社区教育的推进在理论和实践上给予支持,协调高校与社区的关系。

2.片社区教育学院与高校社区服务中心要管理好各自的下属机关,积极为下属机关争取相应的资金、人员、场地的发展,并为下属机关的发展提供理论与政策上的指导,并且要积极向上级机关反映在各自社区教育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求尽快解决问题。此外,片社区教育学院与高校社区服务中心也应搞好彼此的协调工作。

img3

图1

总之,城市社区教育的发展是提高社区居民素质、推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条件。在目前社区教育资源有限而高校教育资源相对闲置的情形下,我们应该充分利用高校教育资源发展城市社区教育。为此,不仅要求社区充分挖掘高校教育资源,也需要高校释放自身的教育资源,更需要完善市社区教育委员会,从而为沟通高校与社区,发展社区教育建立一个沟通的平台。

参 考 文 献

[1] 沈金荣. 社区教育的发展和展望[M].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

[2] 吴青松. 构建城市社区教育模式,建立学习化城市社区[J]. 继续教育,2002.

[3] 查永军. 社区教育发展状况解析[J].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2)

[4] 叶利安. 城市社区教育简明教程[M]. 上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 杨文玉. 促进教育与社会融合运动[N]. 北京:中国教育报,2001,(11)

[6] 万秀兰. 美国社区学院的改革与发展[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 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宁波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宁波市教育委员会关于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通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