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资源利用效率评价

资源利用效率评价

时间:2022-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6.3.2 资源利用效率评价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既要考虑不同的资源类型,也要考虑资源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1)水资源利用效率水资源利用效率可以用单位GDP水耗、单位农业增加值水耗、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及其变异系数等指标来表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和耗能工业的迅速发展,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会普遍下降。

6.3.2 资源利用效率评价

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既要考虑不同的资源类型,也要考虑资源利用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本节主要侧重于资源的经济效率,即主要考察资源的单位消耗和经济增长量等相关指标的关系。反映资源利用效率的指标主要有三个:一是资源容量(或称资源的消耗量),即单位产品中某种自然资源的含量,如每t钢材的能源消耗量。二是资源投入/产出率,即单位资源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数量,如每单位能源消耗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三是资源利用强度,即资源的承载能力以及可更新资源的利用和索取强度,如土地的开发强度、单位草场的载畜量。

1)水资源利用效率

水资源利用效率可以用单位GDP水耗、单位农业增加值水耗、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及其变异系数等指标来表示。

由图6.4可见,我国单位GDP水耗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由2000年的544m3下降到233m3。由于农业是高耗水行业,故单位农业增加值水耗虽然也呈下降趋势,但2007年仍达1 281m3,是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的11倍。

img179

图6.4 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变化图

另据李世祥等(14)的研究表明:1999~2006年间,万元GDP用水量大于1000m3的地区基本上位于西部;小于200m3的地区大多位于东部,其中北京、天津最低。就各省区而言万元GDP用水量年均递减率较高的有北京、天津、浙江、山东、河南、陕西、宁夏,递减率均在0.1以上;其他地区的递减率均在0.05~0.1之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年均递减率接近0.1或0.1以上的地区占70%以上,湖南、安徽递减微弱,安徽甚至为负递减。这表明,1997年以来,中国各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整体上都在提高,但各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从表6.5的变异系数(标准差/均值)可以看出,区域万元GDP用水量差距的动态变化过程。全国在1997~1999年间差距呈扩大趋势,1999~2006年间收敛特征显著。但东部地区万元GDP用水量的差距却表现为上升趋势,也就是说,1997年以来东部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地区差距一直在扩大;中部地区以2000年为分水岭,前后两个时间段内都大致平稳,但后一时间段的差距水平要小于前一时间段;西部地区在1997~1999年大致平稳,但1999~2006年差距逐渐缩小,收敛趋势明显。同时,三大地带内的万元GDP用水量差距整体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水平最大的为西部,其次为东部、中部。1997~2006年间,各地区万元GDP用水量变异系数与万元GDP用水量年均递减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区域万元GDP用水量递减越快,其地区间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差距越大;反之,万元GDP用水量递减慢的地区,地区间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差距也小(15)

表6.5 1997~2004年中国三大地带万元GDP用水量的变异系数值(16)

通过各省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对比发现,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均用水量和万元GDP用水量均较低,且两者具有大致相似的走势(见图6.5),并且各地区人均用水量指标与人均GDP走势明显相反(见图6.6)。

图6.5 2007年中国各省区人均用水量和万元GDP用水量对比

图6.6 2007年中国各省区人均GDP对比

这说明经济发展水平是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经济发达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较高。主要原因在于: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伴随着较高的城镇化率,不但水资源利用的技术水平较高,而且非农产业比例大,耗水大户——农业用水比重小,因而可以在总体上降低万元GDP用水量。发达地区的产业集聚效应和较高的管理技术水平,使得供用水的规模效益较大,单位水资源的经济产出较高。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率较低,农业比重高,服务业发展水平低,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导致用水效率较低。而且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及人口压力大,基础设施和水资源保护的投入不足,依赖水资源生存的压力远高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而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效率低。

另外,我国还存在用水结构不合理和水价偏低的现象,不利于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主要表现在:三次产业中农业用水量偏大,水价较低,很多地区基本不征收农业水费。目前我国水费仅占工业产品成本的0.1%~0.3%,占消费支出的0.23%,不能充分发挥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的作用,并间接导致了水资源浪费(17)。即便一些地区水价上涨较快,但水价结构欠合理,尤其是水资源费偏低,难以反映水资源价值,从而客观上也导致了水资源的过度占用。

2)矿产资源利用效率

由于各种矿产资源消费量的指标难以获取,而能源消费为衡量国家或地区资源利用和消耗的主要指标,因此本节主要以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各地区能耗来分析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

能源消费增长和国民经济发展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关系一般用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来表示,它是某个时期能源消费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年平均增长率之比(18)

img183

式中,ε为基期年至第t年的能源消费弹性,E0、Et为基期年和第t年的能源消费量,M0和Mt分别为基期年和第t年的国民生产总值,t为计算期的年数。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发展变化与国民经济结构、技术装备、生产工艺、能源利用效率、管理水平乃至人民生活等因素密切相关。当国民经济中耗能高的部门(如重工业)比重大,科学技术水平还很低的情况下,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总是比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快,即能源消费弹性系数>1。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和耗能工业的迅速发展,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会普遍下降。

由图6.7可见,1985年我国能源和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分别平均为0.57和1.01,这表明20年前,我国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源消费需要增长0.57个百分点,电力消费需要增长1.01个百分点。其后,能源和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的年变化趋势基本相同,1985年以来出现了两个峰值:一是在1990年,其中电力消费弹性系数达到1.63,是1985年以来的最高值;另一个在2003~2004年,两者分别为1.59和1.56,显著大于GDP的增速。而在1998年,两者均达到最低,分别为-0.53和0.36,这表明能源消费出现负增长,而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也显著低于GDP的增速。两者的急剧波动反映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能源消耗仍然处于不稳定状态,总体水平偏高,因为有不少年份消费弹性大于1。能源消费和电力消费的增加,反映我国化石矿产资源消耗量的增加,这进一步加大了资源压力。

另外,各地区单位GDP能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见图6.8)。各地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明显大于单位GDP能耗,说明工业是高耗能产业,也是主要的能源消费行业。在全国各省区中,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广东等单位GDP能耗明显较低,其中北京最低,为0.714t标准煤/万元。而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能耗较高,其中宁夏最高,达到3.954t标准煤/万元,是北京的5.5倍;相应地,其工业增加值能耗也较高,达到8.12t标准煤/万元。这表明,发达地区因为产业结构升级、集约化经营程度较高等原因,单元GDP能耗较低,具有较高的能源使用效率;而西部地区的能源使用粗放特征明显。

img184

图6.7 1985~2007年中国能源与电力消费弹性系数

图6.8 2007年中国各省区能耗指标比较(注:缺西藏、台湾、香港、澳门数据)

3)生物资源利用效率

生物资源包括植物资源、动物资源两部分,其中植物资源又包括森林资源和草地资源等。考虑到部分数据不易获取,本节采用林业资源的消耗和产出来分析生物资源的利用效率。林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可以林业资源的消耗量与林业产值的比值来表示,而林产品的产量又可以代表林业资源的消耗量。2000~2007年,我国主要林产品产量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见表6.6),其中木材、竹林、锯材和人造板分别增长47.69%、148.76%、345.92%和341.56%。锯材和人造板产量的大幅上升表示人类社会木材需求的增加,两者的年均增加率为49.42%和48.79%(见表6.7)。

表6.6 2000~2007年我国主要林产品产量

表6.7 林业产品产量及林业产值年增长率

相应地,林业总产值也呈明显上升趋势(见图6.9),2007年达到1.253万亿元,2000~2007年增长252.51%,平均年增长率为36.07%(见表6.7),远远超过了GDP的增长,占GDP的比重也由3.6%上升到5%。这说明,随着林业消费量和产品产量的增加,其总产值也在不断提高,并且逐渐成为快速增长的经济部门。

在林业总产值中,第一产业产值比重2000年以来呈下降趋势;而第二和第三产业呈明显上升趋势,两者的年均增长率达到69%和89%,远远超过了林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见表6.7)。2007年三次产业比重分别占44%,48%和8%(见图6.10),这说明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对林业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也是造成林业产品产量和消费量大幅攀升的主要原因。以表6.7中还可以看出,人造板和锯材产量的增速超过了林业总产值的增速。这表明,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变,要提高生物资源的利用效率,应重点提高第二、第三产业的利用效率,尽可能降低木材的不合理使用,并尽可能提高林产品的加工转换效率。

图6.9 林业总产值变化趋势

图6.10 林业总产值的产业比重变化

4)资源循环利用效率

资源循环利用是循环经济的重要表现,也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同时,资源循环利用效率还反映了资源节约的程度,对于认识区域资源环境的综合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主要指标的对比分析发现(见表6.8),2001年以来,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呈增加趋势,由2001年的88 840万t增加到2007年的164 239万t;但由于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较高,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由2894万t下降到1.76万t,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率也由3.26%下降到0.65%。这说明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大幅度提高,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和占用大大降低。

表6.8 资源循环利用效率指标对比

从2001年以来,除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外,我国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也明显提高,由87.3%增加到91.66%,同时能源加工转换效率也不断提高,2007年71.25%(见图6.11)。这说明我国在不同领域的资源循环利用水平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另外,三废综合利用贡献率(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与GDP的比重),也由2001年的0.31%上升到2007年的0.54%(见表6.8),而且,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增速也明显超过GDP的增速(见图6.12),2007年达到31.6%。

图6.11 2001~2007年中国资源循环利用指标变化趋势

图6.12 GDP和三废综合利用产业产值增速对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