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成立“杨浦·高校社区教育超市”盘活资源

成立“杨浦·高校社区教育超市”盘活资源

时间:2022-06-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成立“杨浦·高校社区教育超市”盘活资源学习型城区创建需要各类教育资源的共享,高校教育资源为社区、企业所用是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内容。2011年11月,“杨浦·高校社区教育超市”在杨浦区第五届学习节上正式启动。

一、成立“杨浦·高校社区教育超市”盘活资源

学习型城区创建需要各类教育资源的共享,高校教育资源为社区、企业所用是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内容。高校教育资源具有丰富性,能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多层面。高校教育资源具有优质性,具有学科的专业背景。高校教育资源还具有创新性,高校师生能够根据社区、企业的需要,创造新的教育资源。多年来,杨浦区一直在进行着高校教育资源进社区、进企业的实践,并探索从区级层面进行统筹的理念和运行机制。2011年8月,杨浦区学习办召开联合体工作研讨会,复旦大学周晔博士提出高校向社区“推送”教育资源并由社区来选择“购买”的设想,得到各方的赞成。2011年11月,“杨浦·高校社区教育超市”(以下简称“教育超市”)在杨浦区第五届学习节上正式启动。

1.“教育超市”的理念

购物超市是一个商家集中展示商品,由消费者根据事物选择并决定是否消费的商业场所。在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由第三方来进行管理和交易服务。杨浦区的高校社区教育超市与此不同,其核心理念不是教育项目的交易,而是高校与社区之间的教育合作。

(1)弘扬社会服务精神

杨浦的高校社区教育超市是整合高校资源满足社区教育需求的平台。“教育超市”之所以借“超市”一词,其意不在教育资源的买卖,而在于教育资源的集中展示以供各方选择使用。杨浦区域内高校多,高校中的教育资源也多,但分散于各个院系、部门之中,很难为社区所了解。“教育超市”建立后,由高校党委宣传部对本校适合社区教育的资源进行调查分析和挑选,由杨浦区学习办汇总相关信息,向社区公布,由此建立了高校服务社区教育所需的信息渠道。

(2)坚持按需选用原则

高校社区教育资源通过“超市”的平台被推送出来,并不要求各基层单位强行使用,而是鼓励委办局、街道镇根据学习型组织创建、社区教育的实际需要进行选用。“超市”中的资源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普适性的资源,全区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都可以选用,另一类是定向推送类,由某所高校向某个单位推送的资源。之所以包含定向推送类,是为了通报定向推送项目的信息,供其余的单位参考和借鉴。

(3)注重内容适时更新

社区教育在发展,居民的学习需求处于动态变化之中。高校的教育资源也在变化之中,如讲座资源就在不断更新。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杨浦区学习办建立了“超市”资源和使用需求的动态更新机制,定期向高校了解新的资源信息和社区的使用情况,并将旧资源的使用情况和社区的新需求反馈给高校,增加“资源推送”和“选择使用”之间的匹配度。例如,2012年,杨浦区学习办提前向高校预约了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报告会,届时再向社区推送。

图4-1 “超市”的三角形模型

2.“教育超市”的运行

购物超市是一个实体性的商业场所,而“教育超市”是虚拟的,本质上是一个信息交换平台,这个平台主要由杨浦区学习办组织高校、社区来共同建设和日常维护。高校、社区、区学习办组成“超市”的三角形模型(如图4-1所示)。

在这个结构中,社区是教育资源的需求端,高校是教育资源的供给端,区学习办是对接“需求”与“供给”的“超市运营方”,采用“学习需求调研——学习资源推送——超市资源提取和使用——效果评价与供需调整”的运作机制。

(1)社区教育资源需求的提出

社区教育资源的需求来源于各委办局、企事业单位、街镇的教育项目设计。有两种设计类型,第一种是自发设计的,第二种是根据上级部门的工作部署而设计的。这些需求信息经过两种途径向“高校”传递,一是经过区学习办进行联系,二是自行向高校联系,这两种途径相互补充。

(2)高校社区教育资源的推送

高校推送的社区教育资源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为了提高针对性,高校根据区学习办的建议和高校自行的调查分析来组织资源,为了提高实践性,高校推送资源的同时也明确了资源使用的条件和对象。例如,推送场馆资源,要注明场馆开放的时间、人数限定、联系办法和经费方面的情况。杨浦区学习办以“高校社区教育超市资源菜单”的形式向社区公布资源信息,将纸质版发送到居民学习点层面,并通过网站发布电子版。

(3)资源使用中的运行管理

“教育超市”与普通商品超市一样,也会面临诸多的问题。例如,菜单上的资源信息过期,原本可以开放的场馆由于整修等原因临时关闭,原本可以做讲座报告的博士生毕业后离开了上海。所以,杨浦区学习办加强了对“超市”的运行管理,协助解决资源与需求对接中产生的各类问题。

(4)资源使用中的经费保障

“教育超市”中的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费用,如讲座报告的教师讲课费、志愿者服务项目中的车费补贴等。有了经费保障,这些资源才可能被使用。为此,高校尽量降低资源使用成本。资源的使用方从学习型城区创建的财政预算中支出这笔费用。但是,这会影响资源使用总量的扩大。目前,杨浦区学习办正在研究设立“超市基金”的方案,由区学习办牵头成立一笔基金,用于补贴基层单位“购买”超市中的教育资源。

3.“教育超市”的社会影响

2011年11月,杨浦区学习办依托联合体成员单位建立了高校教育资源向社区辐射的新平台“杨浦·高校社区教育超市”。至今,“教育超市”的成立只有半年多时间,还无法评估它的运作成效,但是,它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概念创意引起社会关注

高校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并不是一个新话题,这方面的实践也不罕见。但是,在我国,大学的围墙还是很高,一位居民走进高校校园参观都可能需要经过门卫的同意,居民要进入高校的图书馆学习就更难。所以,对高校建设社区开放机制的呼声一直不断。在这样的背景下,杨浦区的高校社区教育超市作为一个新的概念引起广泛的关注。《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给予好评。媒体指出,虽然杨浦的“教育超市”运行机制还不成熟,也谈不上运行成效,但是这样一种理念却是非常有价值的,它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高校如何参与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如何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2)启动了高校资源进社区的统筹之路

“教育超市”的成立为高校资源进社区提供了新路,拓展了高校与社区之间资源共享的内容和途径。区学习办编制《杨浦·高校社区教育超市资源单》,介绍高校向社区提供的文体场馆、讲座报告、课程培训、志愿者服务项目、数字化学习资源、社团文化等教育资源。据不完全统计,高校已向社区开放文体场馆19处、提供讲座报告40项、课程资源6门、志愿者服务项目30多个。

(3)将深化杨浦的“三区联动”机制

目前,“教育超市”还处于概念的实验阶段,高校向“超市”推送的资源内容还很有限、社区向“超市”提取资源的保障机制也不健全。但是,通过“教育超市”引进优质高校教育资源的意识已经得到广泛宣传。高校对本校适合社区的资源进行整合、开放的机制建设已经引起重视。例如,上海理工大学团委与长白新村街道探讨如何统筹规划校内各院系团委的大学生社区教育志愿者服务项目。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在杨浦区的学习型社会建设与终身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言,针对“联合体”和“教育超市”建设,提出了六点建议。这些动向都表明,“教育超市”的运作机制建设将是杨浦区学习型城区创建“三区联动”机制深化的契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