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法国高校改革的背景

法国高校改革的背景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战后“辉煌的三十年”画上句号以来,法国经济的增速明显放缓,曾经试与美国比高低的法兰西不得不认清自己“中等强国”的现实。为此,近年来,法国高校的改革就着眼于提升综合实力,提高本国高校在全球的排名。不同于法国等欧陆国家致力于普及平等、免费的高等教育,奉行实用主义的美国把大学教育视作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最昂贵的“投资”之一。欧洲目前约有4000个高等教育机构,1900多万名学生和150多万名教职人员。

一、法国高校的魅力不敌美国大学

自战后“辉煌的三十年”画上句号以来,法国经济的增速明显放缓,曾经试与美国比高低的法兰西不得不认清自己“中等强国”的现实。([法]乔治·杜比,等.法国史:从起源到当代[M].吕一民,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585.)尤其是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法国不仅面临着美国、日本等老牌强国的倾轧,更要迎接来自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的挑战。为了保持其传统强国的地位,法国必须打造几所世界级的大学,为其引来一流的创新型人才——至少留住本国的精英,以期在科技领域重获优势。然而,综观各类世界大学排行榜,人们很少能在前百名中看到法国大学的身影,更别提在最顶尖的前三十名中了。为此,近年来,法国高校的改革就着眼于提升综合实力,提高本国高校在全球的排名。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面对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信息革命,世界各国纷纷把目光投向教育、科技和人才。事实上,只有牢牢抓住教育、科技和人才这“三位一体”的核心资源,一个国家才有希望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赢取更大的战略主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各国政府纷纷制定了一系列推进科技与教育创新的重大举措和中长期战略规划,并把人力资源的开发置于战略核心地位。而在诸国之中,企图独霸全球的美国无疑最花心思,收效也最佳。

科技,尤其是高科技的发展离不开高层次的人才;人才,尤其是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又离不开高水平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众所周知,在当今全球高等教育市场中正是美国引领着潮流。在美国,人们对高水平大学的认识非常简单,却也十分到位:所谓一流大学,就是以一流的硬件和待遇吸引一流的学者和教师,进行一流的科研,教导一流的学生,把他们培养成一流的人才,然后从事一流的职业,最后反哺母校,使之继续成为一流的大学。当上述“一流”形成良性循环的时候,人们既可以说是一流的大学培养了一流的人才,也可以反过来说是一流的人才成就了一流的大学。

毋庸讳言,如今世界各国都有许多学生、学者向往美国的大学,渴望那里优质的高等教育。似乎只要在美国拿到了学位、从事了科研,回国就可“一览众山小”。所有的“上进青年”都铆足了劲,一有机会就往“高处”跑——第三世界的大学生往西方国家跑,欧洲、日韩的学生则往美国跑。也正因为如此,美国作为最大的“精英输入国”汇集了一大批来自英、法、德、日、中、印等世界各国的高端人才,诸如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苹果等创新型企业无不极尽所能地利用着这支“异族大军”为其研发高科技。而另一方面,由于选择出国发展者在自己的国家不是知识精英就是“资金大户”,这势必导致“输出国”人财两空,面临人力和物力的双重流失。

面对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巨大魅力和超强吸纳能力,各国政府及民众的反应不尽相同。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落后地区来说,由于发展高等教育的前期投入太大,公派优秀学子留美,让美国来为自己培养高端人才或许是促进本国发展的最实惠的方法;而对于法国这样的传统发达国家而言,高等教育质量的优劣,哪怕是一星半点的差异也是极为关键的。因为发达国家之间的竞争就好比高手过招,高校作为培养高级人才、发展尖端科技的阵地,即使是毫厘之差,也可能导致国家总体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因此,法国为了保持其强国的地位,必须提高本国高校的总体吸引力,以留住并吸纳更多的人才。

一所高校的总体吸引力,主要取决于它的综合实力,但又不完全等同于后者。先说综合实力,它包括诸多因素:本科教学质量、科学研究投入、学科范围、实验设备、教授数量、科研成果、学术表现,等等。而总体吸引力在综合实力之外,还需考量知名度、学校形象、就业率、学费、工资、环境以及归属感等因素。如果仅仅着眼于学费,以法国为代表的欧陆系高校显然比英美系大学更具吸引力。那么,人们为何在出国留学时还是更愿意选择美国的大学呢?原因似乎很简单,那就是因为后者的综合实力更为强劲。由此可见,高校魅力的关键还在于综合实力。但问题在于,这林林总总的决定因素孰轻孰重,人们是如何抉择的呢?人们是怎样得出“美国大学的综合实力更强”这一结论的呢?普通人几乎无法准确地统计出诸多高校的各项数据,更别谈对它们进行科学的比较了。而各种大学排行榜的出现,使得上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答。

二、法国高校排名不佳的原因之一:排名体系不合理

在此,我们有必要先简要地了解大学排行榜的历史。最早的大学排名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其目的就是满足人们了解美国高校相关信息的需求,从而帮助他们决定到哪一所大学就读。不同于法国等欧陆国家致力于普及平等、免费的高等教育,奉行实用主义的美国把大学教育视作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最昂贵的“投资”之一。学生及其家长——同时也是投资人——有权、也有必要了解一所高校能为自己带来什么。到了20世纪90年代,某一国家内部的高校排名已较为常见。而当高等教育逐渐走向全球化、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留学海外之时,全球范围的大学排名自然而然就日益受到关注。出于不同的目的,高校排名被社会各界广泛应用,“学生用来筛选大学,科学家用来取舍工作单位,政府用来决定投资对象,大学校长们则用来了解自身的处境”(Antoinette Charon, Jean-Pierre Wauters. University Ranking: A New Tool for the Evalu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Europe[J]. Nephrology Dialysis Transplantation, 2008(23):62—64.)。

欧洲目前约有4000个高等教育机构,1900多万名学生和150多万名教职人员。然而,欧洲的高校在“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却未能占据显眼的位置。作为一流文化大国的法兰西,缺少几所具有全球影响力——更直白地说就是排名靠前——的高校无疑是其高教事业上的软肋。法国也正因此面临着日趋严峻的人才流失问题。

人们不禁会问,为什么会在以大学发源地之一著称,且在世界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上向来有可圈可点的上佳表现的法国发生这样的情况呢?对此,我们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来分析这一现象,其一是大学排名体系的科学性,其二是法国自身的历史遗留问题。

首先来看一下大学排名体系的科学性。风靡全球的大学排行榜是否应该成为莘莘学子选择未来母校的宝典?目前,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大学排名体系主要有上海交通大学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英国《泰晤士高教增刊》(THE-QS)的“世界大学排名”和《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USNWR)的“世界最佳大学排名”。无论在哪一个排行榜上,美国大学的表现都要远远好于欧洲大学,尤其是在顶尖高校的数量上更是如此。

以上海交通大学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为例,其往往以国际可比的科研成果和学术表现作为主要指标,具体包括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校友折合数(权重10%)、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教师折合数(权重20%)、各学科被引用次数最高的科学家数(权重20%)、在 《自然》或《科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折合数(权重20%)、被科学引文索引(SCIE)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的论文数(权重20%),以及师均学术表现(权重10%)。这一指标体系采用的都是易于量化的第三方数据,既客观又透明,侧重于科研成果和学术表现,且质、量并重。不过,以诺贝尔奖、菲尔兹奖为重要标杆,以及给《自然》和《科学》杂志如此高的权重,似乎并不能令众多学者、校长所信服。上海交通大学版排名体系还遭受了另外一些非议:例如,较之人文与社会科学,排行榜赋予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权重过高;歧视非英语论文或非论文形式的成果,例如图书、报告;等等。

而英国《泰晤士高教增刊》版“世界大学排名”起先较为注重学术界基于学校声誉所做出的评价(40%)以及企业雇主对高校的评价(10%)。因此,《泰晤士高教增刊》版与上海交通大学版的排名总是有不小的出入,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互补。但是,对同行学者评价的过分重视带有某种偶然性。实际上,在2004—2010年,《泰晤士高教增刊》每年要发问卷给19万名学者,请他们列出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被认为最好的30所大学,但这些问卷的回收率不到1%。这也是为什么从2010年开始,《泰晤士高教增刊》版“世界大学排名”也更多地关注科研成果等客观成分,而削减主观的成分。现行的“世界大学排名”指标主要包括教学(teaching,占30%)、研究 (research,占30%)、论文引用(citation,占32.5%)、企业经费(industry income,占2.5%)和国际化程度(international mix,占5%)五个大项。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上述两个排行榜正在趋同:重视一流的科研产量。

至于美国的“世界最佳大学排名”则更多地着眼于资源投入。常常有巨型财团、知名校友撑腰的美国私立大学自然更适合并受惠于这样的评价体系。诚然,资源投入量能够从侧面反映出大学对学生的重视程度,但过分看重这一数据也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例如,耶鲁大学就曾因为保留了一些更为废电的供暖设备而“提高”了该校对学生的人均“投入”。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无论哪一个排名体系都无法较好地衡量一所高校的本科生教育,而且,几乎所有的大学排行榜都更为青睐那些综合型、大规模的院校。因为在不考虑科研成果质量的前提下,一所高校的体量越庞大,数据自然越漂亮——而这正是法国高校所不具备的条件之一,它们的规模太小了。甚至有位法国大学生夸张地感叹道:“我们可不指望靠那些只能装下80个学生的学校吸引中国的学生。”(French super-university wants to be among the top 10[EB/OL].France 24 (English version), May 4 2010. http://www.france24.com/en/20100504-french-super-university-wants-be-among-top-10.)不仅法国的高校如此,许多其他欧洲国家的高校也程度不等地面临着类似的严峻考验。欧盟委员会教育专员简·费格(Jan Figel)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指出,如果不采取行动,欧洲的高校会被中国和印度的大学所超越。

三、法国高校排名不佳的原因之二:双重“分裂”的现状

再让我们来看一下第二个方面,即是什么历史遗留原因导致法国的高校如此“迷你”,并由此导致其在世界大学排行榜上排名欠佳。简而言之,其主要问题在于“双重分裂”(two divisions)。所谓“双重分裂”,首先指的是法国高等学府分为综合大学和高等专业学院(俗称“大学校”)两支(详见第三章第三节);其次指的是法国高校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割裂。

第一重“分裂”形成于拿破仑时代,史称“双轨制”。综合大学历史悠久,许多老校区的建筑陈旧,没有现代化的大学校园;其以较少的经费承担了教育大众化的重任——学生只要通过了高中毕业会考即可注册入学(从1968年到2002年,法国综合大学的在校学生数从30万升至150余万),这更使得综合大学拥挤不堪。而“大学校”每年总共只招收5000余人(只占法国高校每年招收学生总数的1%),实行精英教育;一所“大学校”一般只专攻一个领域,主要培养政府官员、高级技师和企业领导人等实用型高级人才。“双轨”在教学上相辅相成,但却造成了法国高校数量众多、分布零散的现状。综观当今法国高等院校,共有81所综合大学、407所高等专业工程师学院、223所高等商业与管理学院、114所大学技术学院、236所文化艺术学院、4所高等师范学校(2006年法国教育部的统计数据.转引自:申皓,陈蓓.试析法国的高等教育体制[J].法国研究,2007(3).),各种高等教育机构更是“遍地开花”。这无疑大大限制了法国高校在全球大学排行榜上的表现。同时,作为“近代大学之母”的巴黎大学承袭了中世纪以来的大学传统,即以知识的保存、系统化知识的增加和大学生的培养为己任。然而,教学方面的投入恰恰是多数排行榜所无法体现的。此外,政府对大学的干预过多、缺乏专项科研经费等因素也是法国高校在排行榜上表现欠佳的重要原因(详见第四章,此处不再赘述)。

第二重“分裂”实际上是教育与研究的“双轨制”。在法国,教育是“大学校”和综合大学的专利,而研究则是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CNRS)、法国国立健康与医学研究院(French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Medical Research, INSERM)等特设研究机构的责任。究其原因,则与第一重“分裂”密不可分。一方面,“大学校”作为高层次人才的教学基地,严重地与研究领域脱节;“大学校”的学生极少进入科研领域,缺乏接受研究生教育的动力。2007年,在42000名科学与工程类“大学校”学生中仅有6%进入了博士项目。另一方面,综合大学由于经费不足,只能提供与研究机构相近的工资水平;加之后者无须承担教学工作,因而这些独立于高校的研究机构往往能吸引大量的研究人员。

综上所述,法国高校不仅输在硬件(设施、规模)上,更输在软件(科研力量)上,因而导致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大打折扣。换言之,法国缺乏现代意义上的研究型大学。而处于全球高校系统之顶端的研究型大学正是衡量一国高等教育水平的重要标杆。无怪乎法国高校在全球大学排行榜上的表现屡屡欠佳。

在上一章中,我们已经探讨了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或曰区域合作化)对法国高校提升自身吸引力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但种种举措并不足以帮助法国高校招徕更多的精英。事实上,对于法国而言,欧洲一体化及欧盟奖学金等诱人的“卖点”更像是一种“包装”,充其量只能作为锦上添花的辅助性政策。要想从根本上改变法国高校所面临的窘境,法国人还得试着釜底抽薪,从根本上提升本国高校的综合实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