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专业英语课程信息化改革研究

高校专业英语课程信息化改革研究

时间:2022-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专业英语课程信息化改革研究◎徐昉双语教学的大量实证研究证明,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生成教育”,促进和发展学生在认知、技能、情感方面的潜能以及新世纪所需要的应变能力。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以英语课程结构、教学方法和评估系统为改革对象,凭借信息化教育设施与环境,运用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新电子语言能力。

高校专业英语课程信息化改革研究

◎徐昉

双语教学的大量实证研究证明,项目教学法(project-based learning)作为一种“生成教育”(夏纪梅等,1998:38),促进和发展学生在认知、技能、情感方面的潜能以及新世纪所需要的应变能力。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经济中的广泛运用,英语学习所培养的语言读写能力的概念扩展成以电脑和因特网为基础的新电子语言读写能力。新电子语言读写能力强调的是如何能够在电子媒介中进行阅读和写作,尤其是能够理解和运用信息通讯技术来锁定、评估和使用信息(具体讨论见Shetzer&Warschauer,2000)。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从1995年开始尝试两者的有机结合,即运用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新电子语言读写能力,进行高校英语教育信息化改革。本文以1998至2003年在苏州大学英语系部分本科生教学中开展的英语课程信息化改革为背景,首先简要介绍该英语课程改革,再就课程改革中的教与学、课程改革实践的普及这两方面的表现与发展作一些探讨。

一、课程改革介绍

1.课程改革背景和任务

1997年苏州大学第一个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在外语学院建成。实验室内以局域网的形式链接了最初的24台多媒体奔腾机,并通过学校网络中心与中国教育研究网链接,使这个多媒体语言实验室有了收发电子邮件和搜索万维网的功能。1998年,多媒体英语教学研究小组在顾佩娅教授的带领下由其他四位英语教师和一位负责实验室管理和维护的教师组成。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以英语课程结构、教学方法和评估系统为改革对象,凭借信息化教育设施与环境,运用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新电子语言能力。

2.改革的课程

课程改革按照已完成的学生项目(见苏大英语专业本科生学习项目成果网页http://call.suda.edu.cn/stuprojects/index.htm)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用因特网进行的大学生国际网上合作写作项目(参见顾佩娅等,2002),以综合英语、因特网英语学习入门和俄英双语专业的英文写作等课程为代表。这类课程的项目教学灵活多变,没有专业知识的限制。另一类是利用国内网络、实验室局域网和美国DIWE(Daedalus Integrated Writing Environment)写作教学软件,对地方旅游、外贸资源与服务进行的社会性调研与写作项目(参见顾佩娅等,2003),以旅游英语课的改革为代表(见表1)。这类课程的项目教学以专业知识为基础,进行地方性的社会调研项目。参与改革课程的学生和班级在课程改革前、中、后都同时参加传统教学计划设置内的英语课程学习。

表1 改革的课程

img40

* 综合英语课采用总课时的30%进行项目教学法实验。

3.改革的内容

课程改革着重学习材料、课程结构与评估方式(见表2)。学习材料中,教师提供参考书目单,推荐相关网站。课程结构以完成项目学习为主,分四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学生按研究兴趣结合小组,通过广泛阅读和检索网络,确定研究主题;第二阶段,学生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与访谈开展小型社会调查并收集数据;第三阶段,整理分析数据,撰写小组专题研究报告;第四阶段,以幻灯片和网页的形式交流学习成果。课程评估方式着重个人与小组的学习研究活动表现与评估能力,评价对象同时着重学习过程和结果。

表2 课程改革内容

img41

二、研究方法

此项历时五年多的英语课程改革涉及语言习得、技术的介入和随时间迁移发生的无数难以估量的变化,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发展过程,因此研究采用描述性研究,探讨“现存的条件和关系;目前盛行的做法;人们所持的信念、观点和态度;仍在进行中的过程;仍然感觉到的影响;或仍在发展的趋势”(刘润清,1999:134)。这个描述性研究旨在寻找这项英语课程改革里面关于“教与学”和“普及改革”的过程中可能表现出的一些共有特征及其复杂性,来寻求类似的改革实践在更加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实现深入化和规模化所需的关键因素和发展渠道。研究的对象限于苏大英语专业本科生及其相应的教师群体。数据收集采自大量的参与式观察、开放式访谈和多种文本资料。数据分析主要使用定性研究方法,通过模式配对(pattern matching)、范畴分析(domain analysis)和分类分析(taxonomic analysis)来寻找共性特征(Spradley,1980;Wolcott,1994)。对于学生的自我评估文本和访谈资料使用我语句的话语分析法(I-statement analysis,参见Gee,1999)来了解学生在项目学习过程是否表现出积极自主的行动或被动的学习状态。

三、结果与讨论

1.课程改革中的教与学

改革课程在真实交流的教学语境中间形成几种共有特征,包括语言交互性、学习自主性和社会相关性。下文以1998年综合英语课城市项目和2000年旅游英语课学生研究项目分别作为国际间的合作写作项目和地方性的社会调研写作项目的代表,探讨高校英语课程信息化改革中的教与学。

1)语言交互性

上述两类改革课程的学生在语言使用资料中均显示,他们的学习过程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具有丰富的语言交互机会、秉着真实的交流目的来学习语言。资料显示,综英课程城市项目学生通过因特网与国际合作的键友就双方共同感兴趣的主题进行大量的交流,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每人平均发出50.7封电子邮件,总写作量达人均11 421.2字(Gu&Xu,1999)。同时,作为键友,英语本土语言者的词汇、语法、句法为学生们学习目标语提供了自然显示和输入。这种语言输入不是通过死记硬背,而在一个语言的吸收和同化过程中帮助学生提高语用水平。项目中一个美国学生Kevin在给他的中国键友小雷的邮件中写道,“...If you have the communication skills,I feel that it will be easier for you to land a job here in the USA...”。五天后,另一个中国学生亚洪在他的电子邮件中写道,“...Secondly,by getting involved in business activities,we land jobs that can give full play to ou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详见多媒体组国家项目结项报告2001)。通过对亚洪的访谈得知,这个小组的其他成员都从Kevin的邮件中吸收了这个用法。对学生电子邮件交流中语言交互情况进行分类分析(见图1)可见,真实大量的语言交互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语言输出量,而且在目标语的输入、再生产和输出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使用并改进语言。学生们在写作中尤其注意了语言谬误的自觉修正、读者意识更加明了、语言的使用得到精炼。

img42

图1 对两类改革课程里面学生电子邮件交流中的语言交互过程的分类分析

正如Bakhtin(1986:89)指出,语言的发展是通过一个“吸收同化的过程——或多或少地创造性吸收——别人的用词”。要使得这样的过程发生,语言输入必须首先被有意识地注意到(Schmidt,1990;1993)。电脑辅助的语言交流由于把口语的交互性和写作的永久性结合了起来,从而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语言学习环境。其他人的语言使用被记录和存档,语言学习者就比较容易注意到他人的语言运用形式从而吸收和改进自己的语言使用。同时,语言的交互过程对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和学习技巧的各个方面提出要求,可以帮助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它包括抽象概括、解释和澄清、分析和综合以及批判性的思维能力。两门课程间学生写作的反馈,不论来自同学或教师,经常生成更多的信件回复或文本修改。语言交互者的疑惑、提问和想法加强了学生语言表达中的读者意识,促使他们在精炼自己的语言使用过程中进行更深层的思辨。这样的语言交互过程的诸多特点正与Chapelle(1998)在回顾SLA相关理论研究后总结出的有关理想的多媒体语言学习环境的多个假设一致。

2)学习自主性

课程改革中,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较好的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学生们自己选择小组任务,决定各自的任务完成方式,与组员一起讨论协商和决策。对于2000年旅英课研究项目的学生自我评估文本,从“我——陈述”语句的话语分析(参见Gee,1999)发现,行动(action)陈述语句量大大超出其他类别的陈述语句量。在28个文件(由30个学生参加者递交)中的平均21个可分析语句中间,平均14.1——即样本的67.1%——解码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研究的行动。这反映出较多的学生没有停留在被动和等待的学习状态,而是比较能动和自主地进行了课程项目学习(见表3)。

表3 旅英课研究项目中学生自我评估文本的我——语句分析结果

img43

不过,学习自主性在这些课程的学生中间也表现出了它的复杂性。除了由于经费问题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局限了学生的网上英语学习自主性以外,部分学生因长期受传统学习策略的影响,在要求自主学习的新环境中感到无所适从。旅英课学生黄磊在评价项目学习时抱怨教师没有课堂输入有关饭店管理的书本知识:

“...in communicating with them[hotels]we realized that we knew very little about this specific field and reading books by ourselves could complement little about that.Anyway,if all the students were asked to teach themselves,what do we need teachers for?”

相比之下,同学虞芬对这种学习方式反而充满自信和自主:

“I'm satisfied with my work.Comparing with the work of last semester,I think I am more active this semester.I participated in all aspects of the group project...my confidence comes from the cooperative spirit of our group and the teacher's encouragement.I think even the conflict of our minds in the group discussion becomes part of our success.”

黄磊和虞芬同在一个班,但黄磊依赖教师的指导和对学习的帮助,缺乏自主性的学习方法,社会实际交流中的困难更削减自信、增加对教师的依赖情绪;而虞芬的自信和满足来自于个人努力与集体合作的结合,团队的作用促进了她的自主性和学习成就感。与此讨论相关的一个观点是,语言学习中表现的自主性有时是作为一个西方的观念词而被认为不适用于东亚的教育传统和文化环境。然而,Little wood(1999)研究发现,自主性本身并不是外来的,而是有关自主性的西方观念倾向于强调个人要胜过集体起作用;相反,受东方文化影响的学生要发展他们的自主性,最好是通过那些强调集体性和同类领导性的项目来实现。在这项课程改革中,教师帮助学生构筑项目式学习的方法框架,强调学生自主控制具体的项目开展和语言学习过程,鼓励团队合作。当然,学生黄磊的意见也给授课教师在今后深化改革的行动中反思这样的问题:在课程改革中如何做到给予学生适度的指导而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3)社会相关性

课程改革的社会相关性主要表现在学习任务来自社会,学习结果用于社会,对社会和产业现状与发展形成批判性观点。综英课城市项目是远距离跨文化的合作性交流活动。学生交流的主题有地方节日、大学生活、城市建设发展等,他们开始近距离观察自己的家庭、学校与身边的社会,重新思考原本熟视无睹的社会文化现象和价值取向,在交流与写作中表达出来。对旅英课教师所定义的课程改革任务进行的范畴分析(参见Spradley,1980)显示,对旅游业专业知识的掌握必须源自书本与社会实践的结合(见图2)。学生根据研究兴趣和可研究范围,研究课题有“境外游客在苏州的购买力调查”、“苏州园林管理机制转轨研究”、“市道路改建与城市规划研究”等。他们与市旅游局、城市规划局、旅游饭店、旅行社、园林、主题公园等地方旅游业各主要相关部门的领导与员工进行接触、交流和访谈,了解和研究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有一个小组开展了对苏州市每年国庆长假中地方旅行社营销策略的研究。在对旅行社营运的系统观察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小组递交了具体的研究报告,批判性地评论了某些旅行社反消费者的销售行为,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img44

图2 对旅游英语课程教师所定义的课程改革任务的范畴分析

改革课程的社会相关性不仅表现在为满足某个产业的需要准备一些实践知识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它帮助学生在专业范畴里面学习和实践所适用的英语语言,进行真实的社会话语的实践。学习任务范畴特别注重英语学术性研究报告的写作、多媒体演示支持的英语口头汇报和英语网页的制作。学生不仅掌握和拓宽传统课程要求的专业英语词汇,而且扩展了电脑语言能力(computer literacy,指电脑操作的舒适与流利程度)、信息语言能力(information literacy,指搜索和批判性评价网上信息的能力)、多媒体语言能力(multimedia literacy指创作和阐释包括文本、图像和声音的复杂文件的能力)和以电脑为媒介的语言交流能力(communication literacy,指个人与团体在网上交互中的语用学知识和交流能力)(Warschauer,2002),符合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对英语专业人才的要求。因此,这项课程改革再次证实了Warschauer(2002)在基于对发展中国家的英语课程信息化改革进行多年研究后所提出的论点;即坚持技术的作用不仅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更重要的是使之成为一种媒介,促成学生进行交流、研究和生成与个人专业兴趣乃至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2.课程改革实践的普及

课程改革对学生的语言学习过程和结果产生了良好的效果;然而研究发现,改革观念与实践的普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尤其在改革的最初阶段(1998—2001),只有少数几位多媒体组教师开展课程信息化改革。统计(见表4)显示,前四年内英语系平均7.3%的老师在10.5%的本科生及所在班级中间开展了英语课程信息化改革。

表4 课程改革中技术与实践的普及

img45

2002年起,学院信息化基础设施得到相当规模的增长,多媒体语言教学机房4个,多媒体演示型教室2个;电脑与学生比例从1998年的1∶25发展到2002年的1∶4左右。技术的普及作用如同催化剂,一些系内专业课程(如听力、语法、泛读)教师开始着手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建自然真实的英语学习环境。学院四个年级约有90.7%的学生有机会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语言学习。

不过,尽管教师的参与比例与1998年相比有了3倍的增长,对教师们的访谈资料进行分类分析发现,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因素决定着教师参与和深入开展英语课程信息化改革。笔者把它们归纳为教师敬业精神、学院文化环境和教育哲学观。限于篇幅,下文简要探讨这三个因素对高校开展英语课程信息化改革的启示。

1)教师敬业精神

把信息科技整合到英语课程教学之中要求教师无偿付出额外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学院的报酬政策与全国多所大学的量化考核制度一致,教师完成具有相当强度的工作量成为多数教师为维持和提高生计而决定的主要工作目标。在多数高校环境里,决定一个大学教师的职称、地位,其研究和出版显得比改进教学更为重要,从而作为很多教师奋斗的现实目标;而研究运用和发展新的教学法来改善教学与教师们当前的职业发展关系似乎不大。因而,一些高校中青年教师在科研量化的压力下容易忽略我们所处的这个数字化时代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教师在语言教学中本身必备的信息素养也提出了要求;而这种要求在极大程度上挑战高校教师在教学领域的敬业精神。

2)学院文化环境

当然,这种敬业精神的多寡与学院文化环境也是息息相关的。学院的内部政策是学院文化环境的一面镜子,反映的是这个学院正在流行什么、想要提倡什么,以及对教师个人和群体要求什么。发展高校英语课程的信息化改革,就必备的学院文化环境而言,重要的一条是要求教学与科研互相尊重。只有教学得到真正的尊重,那么,关于课程信息化改革的必要性、长短期目标和普及发展的渠道与措施等问题,才有可能在教导双方之间形成良好的理解和交流的环境,并有望达成共识。就学院政策而言,如果大学现行的经济和职业的奖励提升制度能从客观上创造环境,真正鼓励教师通过各种信息化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并改善教学方法,那么,逐渐地会有更多的教师主动地参与发展高校英语课程的信息化改革,这个雪球就会越滚越大。就课程改革一方而言,也必须意识到,新旧课程体系之间和不同教学法之间不能要求泾渭分明,要互为利用和补充,发挥各自的优势。

3)教育观念

高校英语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普及还与教育哲学观密切关联。

根本上讲,以何种观念看待技术在英语教育中的作用决定了教学管理与实践的思路和模式,这是一个信息化教育观念问题。我们现行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有技术决定论的观念倾向,认为电脑技术既然如此先进和万能,必将带来某些决定性的结果。因着这个视角,教学管理层通常提出那个老问题来挑战电脑辅助语言教学(CALL)的必要性,要求通过具体实验数字来明确量化地见证电脑提高二语习得水平的真正效果,而不是学习过程的其他方面,包括学习者心理、认知水平和社会交往能力。

由于昂贵的技术设施投入、维护和更新必须要有理性的教学效果作支撑,这个问题的确非常重要。但它不是唯一重要的问题;只关注这个问题会忽略一个事实:二语学习本身的特性由于新技术的引入和使用得到了完全的改变(transformation),因此适用于传统的口笔语交流的普通标准无法准确地、合适地评估CALL活动中的语言学习过程和结果。在当今信息化时代,良好地掌握英语这门语言,包括了在电子环境中的阅读、写作和交流的信息化语言知识与能力。撰写内容与文体合适的电子邮件和有效利用万维网查询学术资料进行研究,与学习电话会话和学习使用图书馆的书籍资料同等重要(Warschauer,1998:757-760)。

另一方面,课程改革提倡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帮助学生建立研究性学习框架、师生平等交流、教师给予建设性的反馈和协助。而传统而根深蒂固的文化规范决定了教师是课堂的主宰,与课程改革提倡的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与方法向背而行。即便有一天,技术得到极大程度的普及,数字化校园和网络教室比比皆是,如果技术的使用模式背后仍然是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这样的“参与”和“深入开展”将是对那些昂贵的技术资源的极大浪费。简言之,如果技术决定论会使得改革实践裹足不前、疑虑重重的话;那么,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观念在信息化课堂里只能让技术成为附属品和表演工具,丧失信息化教学中最可贵的特质,包括资源共享、平等交互与团队合作。

因此,教师敬业精神、学院文化环境和教育哲学观这三方因素互为作用,决定着一个学院和学院里的教师团体是否有准备、有条件、有能力地来普及和深入开展高校专业英语信息化教学改革。

四、结语

这项研究发现,高校英语课程信息化改革通过项目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新电子语言能力,符合新世纪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而且课程改革实践通过一定规模的普及,在真实交流的教学语境中间可形成语言交互性、学习自主性和社会相关性等几种共有特征。苏南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和技术先进;其他地方,如果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受较大限制,大学教员还身负巨大经济压力,开展与普及类似的改革实践将可能经历更多的困难。高校专业英语乃至大学英语课程的信息化改革还仅在摸索阶段,类似的改革实践不会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哄而上,必须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注意前期探索和研究,积累经验与教训,加强教师的敬业精神、信息化教育观念和学院文化环境的建设。

参考文献

Bakhtin,M.M.1986.Speech genres&other late essays[M].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Chapelle A.C.1998.Multimedia CALL:Lessons to be learned from research on instructed SLA[J].Language Learning&Technology2(1):22-34.

Gee,J.P.1999.An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Theory and method[M].London,Taylor and Francis Limited.

Gu,P.Y.&Xu,Z.(1999).Improving EFL Learning Environment through Networking.Chapter in R.Debski&M.Levy(Eds.),World CALL:Global Perspectives on 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pp.169-184).The Netherlands:Swets&Zeitlinger Publishers.

Little wood,W.1999.Defining and developing autonomy in East Asian contexts[J].A pplied Linguistics20(1):71-94.

Schmidt,R.W.1990.The role of consciousnes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A pplied Linguistics11(2):129-158.

Schmidt,R.W.1993.Awarenes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Annual Review of A pplied Linguistics13:206-226.

Shetzer,H.and M.Warschauer 2000.An electronic literacy approach to network-based language teaching[A].In M.Warschauer and R.Kern(eds.).Networ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Concepts and practice[C].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171-185.

Spradley,J.P.1980.Participant observation[M].New York,Holt,Rinehart&Winston.

Warschauer,M.1998.Research on the use of technology in TESOL[J].TESOL Quarterly,32(4),753-761.

Warschauer,M.2002.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on technology in teacher education[J].TESOL Quarterly,36(3),453-475.

Wolcott,H.F.1994.Transforming qualitative data:Description,analysis,interpretation[M].Thousand Oaks,CA,Sage.

顾佩娅、方颖:2003,基于建构主义的计算机辅助项目教学实践。《外语与外语教学》第7期,28—31,41。

顾佩娅、朱敏华:2002,网上英语写作与项目教学法研究。《外语电化教学》第88期,3—7。

刘润清,1999,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苏州大学多媒体英语教学研究课题组,2001年7月。《高校多媒体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教育部高教司“高校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结项报告。

夏纪梅、孔宪辉:“难题教学法”与“任务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及其模式比较,《外语界》第4期。

本文原载于《外语电化教学》2004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