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谈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备课是基础。学生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西夏区兴泾回民四小 常淑琴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学生能否得到数学上的不同发展,关键在课堂。因此,本人就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结合学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备课是基础。教师只有在了解本地、本班学生已有认知基础上,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根据教与学中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宽、重组,灵活使用教材。有些教师是典型的教教材,如:教材内容与农村孩子的实际认知有距离,教师明明感觉到但又不敢修改案例。现行教材需要教师去挖掘、去领悟,并创造性地使用,尽可能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适当删减或调整,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本人在教学中针对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狠抓基础知识和概念教学,保证在学有余力的基础上进行分层教学,让不同的学生得到合适的发展。

二、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自我感悟中逐步建构起来的。通过自己的思维加工,进而获取知识,发展思维。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学生这种能力。让每个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和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对问题的结果进行大胆的猜想、验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维,促进智力的发展与提高。

如教学“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将圆按16等份剪开,拼成自己熟悉的平面图形——长方形。这时,我再出示把圆分成32等份后的长方形,让学生观察拼成长方形的边怎样?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回答:边更直些,更近似长方形。接着,引导学生说:大家想一想我们可以怎么考虑它们之间的关系呢?学生马上就想到了,把圆分的份数越多,拼的长方形更近似标准的长方形。就这样,无形中将极限的思想渗透给学生,学生也自觉理解了推导过程。

小组合作也是学生主动学习一种方式。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发展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出示教学提示:“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需要知道什么条件?2.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求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有关系吗?3.怎样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变为长方形的面积来计算?”这就促使学生积极寻求解决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途径。在讨论中学生最终自己把问题解决了。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而学生以学习主人的姿态,主动参与质疑、操作、讨论、汇报交流、争论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体会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提高其分析问题、辨别问题、创新发展的能力。

三、动手操作,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好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是小学生共有的特征。对于什么事他们都愿意自己去试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动手操作和多种感官的参与活动来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如在活动课“有趣的七巧板”中,在制作七板之前,先引导学生观察7种图形的大小、位置,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制作。在进行拼图练习时,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在掌握了基本拼图要领后,照着书中图形拼图,继而让学生大胆创新,拼出自己喜爱的图形。在活动中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发展创新意识。例如,教学“数的认识”,要通过让学生数具体实物的个数建立数的概念;教学分数时,让学生亲手分一分,体验“平均分”的含义;教学“几何初步知识”要通过作图、测量使学生形成表象,让学生感知图形的结构,进而分析内部特点和规律;应用题教学要让学生参与到题意的理解过程中,让学生画图分析、模拟测量,广泛收集整理数据,手脑并用,构建解决问题的框架结构,认真分析数量关系,从而明确解题思路。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了,思维的能力也提高了。

学生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学习数学的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这些活动都会促进学生数学形象与抽象思维的发展。

四、有效评价,帮助学生体验成功

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法有:口头表扬与及时提醒、非言语评价(面部表情、体态手势、语调)、小组竞赛、作业评改、口试、笔试、个人成长记录等形式。在教学活动中,我经常不失时机地穿插运用一些体态语言、行为。例如,有一位同学性格内向,平时不太爱发言。一天,当他回答上一道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后,我竖起大拇指,兴奋地对他说:“这个问题你回答得太好了!”从此这个学生逐渐敢发言了,数学成绩在慢慢提高。还有教师对学生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等,学生的情感都会被调动起来了,产生愿意学习、主动学习和乐于学习的动机,让他们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

五、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学有效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教师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除了通过声、光、色、形创设教学情景外,更重要的是可以突破教学难点,将抽象思维直观地、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例如,原来圆柱体的体积计算是通过实物教具演示,现在通过FLASH课件展示,更加直观形象,促进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了学习兴趣。

总之,教师只有用心去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深入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使教学更具针对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得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才能得到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