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从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个方面进行提高。《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白春平

榆林市第十小学,陕西 榆林 719000)

【摘要】课堂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关键部分,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课堂 教学 教师 有效性

讨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之始,我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数学能力一般是指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与判断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建模能力、数学运算能力、数据处理与数值计算能力、数学语言与符号表达能力等,而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主要是数学运算能力、数据处理以及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与判断能力等。

《教育理论》提出: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形成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教学的基本要素有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所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从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个方面进行提高。

一、教师

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角色之一,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时应该具备以下基本能力:语言文字能力、书写能力(包括批改作业时的文字、笔迹等)、与家长沟通的能力、对新课标的教学能力充沛旺盛的精力等。尤其作为数学老师,对具有设计好练习题尤为重要,好练习题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由于学生之间情况的不同,课本中的练习题很难做到完全适应各种情况的需要。因此教学时教师往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或补充。为此,在此提出以下几点以供讨论:

(一)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要根据培养目标进行设计。举一个具体的例子:一个圆锥底面积不变,高扩大2倍,体积也扩大2倍( )。如要作出正确判断,学生就要明确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通过练习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

(二)通过有效途径提高学生数学兴趣。好奇心是孩子兴趣的源泉,好奇、好问,渴望通过自己的探索来了解世界是孩子的天性。兴趣能激发灵感,但它不是自发的,是逐渐培养起来的。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合理设疑,唤起学习兴趣和求知情境。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在老师的启发下,由他们自己求得答案,学习的积极性就高,兴趣也就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高。为此,在此提出以下几点以供讨论:

(1)合理巧妙设疑,激发学生自学兴趣。

(2)利用讨论环节,培养学生的自学兴趣。

(3)讲究教学艺术,增强学习兴趣。数学这门学科,概念抽象,证明刻板,在学生看来真是枯燥无味。因此教师要讲求艺术。讲课一定要生动活泼,充满热情和活力,语言也要通俗易懂和饶有兴趣。另外,还应该使用教具,如利用小黑板、卡片、幻灯、实物等直观教学手段来增强学习兴趣。

(三)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和激发学生自学兴趣。教学本身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所以师生关系融洽,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因为学生没有心理上的压抑可以自由的“想、问、讨论”,而这些只有在师生感情融洽时才得以实现。所以在授课时,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表情不呆板,语言不生硬,课间多和学生打交道。

二、学生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提高学生数学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最主要内容之一。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目的。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从以下几点来帮助学生提高在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一)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身心健康是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最基本保障之一,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义务去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的身心健康是课堂教育能够有效进行的前提。

(二)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学生有自信能学好,在学习过程中碰到困难才能有渡过难关的勇气与执著。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一个人能否有成就取决于他是否有自信与自尊这两个条件”,这就更加说明了自信心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紧密联系。在学习上,如果缺少了自信心,就会缺少前进的动力,失去前进的动力。有多少人因为缺少自信而走向人生的低谷,又有多少人因为缺少自信而失去成功。自信是成功的基石,也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石。

(三)关心学生的生活作息。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同样是课堂教学有效性能够提高的基本保障。这就要求教师多与学生交流,充分了解学生。

三、教学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些集中体现在教学内容之上。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其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深钻教材,确保知识的有效性。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教育工作者必须做到与时俱进,熟练掌握、应运新知识的技巧与能力。

(二)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案。教学方案中应该体现以下特点:互动性、通俗易懂、积极性、趣味性、可行性等。新课程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因此针对差异性,可以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教学过程分层,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展示学生个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使数学课堂教学真实有效。

(三)联系实际生活,使教学内容生活化、形象化,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