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科文化的建设者

学科文化的建设者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学科发展上来看,该条例具有承认、定型、规范这一学术组织的作用。学科教研组织发展到今天,规范的学校无论从组织、职能、还是活动都能自成一体,教研组文化在长期的摸索建构中有的也已经建立起来。学科教研组不是学校中的一级行政组织,它归属学校教法委员会的领导。其中规定“中学各学科设立教学研究组。由各科教员分别组织之,以研究改进教学工作为目的”。这是目前不少教研组活动形式化的真实写照。

三、学科教研组:学科文化的建设者

(一)学科教研组的由来

学科教研组是学科的衍生物。也就是说,有了学科教学后,才有了从事这门学科教学的人员组成的学术组织,或者说是学科教学研究的组织。它以研究学科教学为依托,属于学术组织而不属于行政组织。它负责制订、落实本学科的教研计划,组织本学科的老师进行业务学习,组织年级备课组的活动,设计研究公开课教学,培养青年教师,进行本学科的课题研究,总结本学科的教学经验等等。这些便构成教研组的基本任务和内涵。

1957年1月21日,我国教育部为了加强学科教学、教研工作,颁布了《关于中学教学研究组工作条例(草案)》,这大概是我国最早的有关学科教研组的文件。从学科发展上来看,该条例具有承认、定型、规范这一学术组织的作用。学科教研组织发展到今天,规范的学校无论从组织、职能、还是活动都能自成一体,教研组文化在长期的摸索建构中有的也已经建立起来。大体来看,学科教研组不仅承担教学研究的任务,还指导一线老师的教学,履行学科教学管理的职能,有的地方的学科教研组还对本学科的教学质量负责。他们的活动形式也多种多样,比如集体备课、说课、教学观摩、教学常规检查、教学质量的评估和分析等等,学科教研组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1949年以前,我国的教师一向以教学为本职,教师也大都靠自悟的方式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在中小学教师中,并无什么“教学研究”可言,也更谈不上学科教研组织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鉴于以往老师在教学中随意性较大和学科教学发展的客观要求,从1952年起,“以俄为师”,逐步建立起这一学术系统。其实我们所建立的学科教研组,和苏联当时的“教学研究组织”还是存在着不少差异的。

据有关材料介绍,前苏联教育部在1947年颁布了《学校教学法研究规程》,规程中明确规定,在小学按年级设立“教学研究指导组”,在中学按学科设立“各科教学研究指导组”,这是根据年级教学和学科的特点而组织的,它的工作重点突出的是研究。1970年苏联部长会议颁布了《中等普通教育学校章程》,把原先的“各科教学研究指导小组”改名为“教学法小组”,并规定“教学法小组由教师按学科或年级建立”,“教学法小组”由经验丰富的老师领导,小组领导人由小组会议推选。从其名称我们不难看出,苏联的学科组的功能是变化的,它强调学科研究,这种研究应是全面的,不仅仅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有学生的学法等,但从其后来的变化中来看,苏联的学科组建设比较强调其“教学法”的研究,这可能是他们的一个传统。学科教研组不是学校中的一级行政组织,它归属学校教法委员会的领导。

借鉴当时苏联的经验,我国教育部在1952年颁布了《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其中规定“中学各学科设立教学研究组。由各科教员分别组织之,以研究改进教学工作为目的”。同年,在教育部颁发的《小学暂行规程(草案)》中规定,小学教导会议“由全体教师依照学科性质,根据本校具体情况,分别组织研究组。各组组织一人主持本组教导研究会议,研究改进教导内容和教导方法,并交流总结经验”。虽然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的规程,但是各个学校的这类组织的名称还是不统一的。比如有的学校或地区称“教学小组”,有的称“学科小组”。面对这种情况,教育部在1957年1月21日发布《关于中学教学研究组工作条例(草案)》,对教研组的名称、任务、工作内容及组织问题做了原则性的规定,这就是我国教研组的由来。

(二)学科教研组的定位与功能

可以这样说,我国教研组织的产生是在效法苏联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教学的需要而逐步产生、发展和规范的。由于教研组属于一种学术组织,在中国官本位意识的作祟下,不少薄弱学校把它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没有把教研组当做学校教育教学的支撑组织,没有看到它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更没有把教研组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构成去看待。甚至有的教研组还有异化的现象,比如教研组行政化,有的学校把教研组原有的教研功能淡化,而强化其管理功能,和年级组一样成了行政机构。其根源当然和某些学校领导对教研组功能的认识不清有关,也和当下有些学校一切为应试的教育价值取向有关。还有一个问题是教研组职能体现不全面。教研组应有教学、科研和教师培训三种职能,但传统的教研组活动常常围绕教材教法或者听课评课来展开,教研重点是制订教学计划、统一教学进度、设计教学方案、明晰教学的目标、创设教学情境、安排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等。也就是说,教研组的教学功能体现得较为充分,但科研功能,特别是教师培训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体现不足。而教研活动的形式化问题也不能忽视,在许多教师眼里,教研组所起的最大作用是上情下达和教学管理,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领导布置下来的任务,如组织听课评课、安排考试出题和试卷批改、进行质量分析等,真正“研”的成分很少。有研究者对教研组活动进行了形象的归纳:教研组工作事务性多而研究性少,教研组工作活动性多而主题性少,教研组工作分散性多而合作性少,教研组工作褒扬性多而纠正性少。这是目前不少教研组活动形式化的真实写照。还有教研成果功利化的倾向在学科中也相当严重。许多教研活动的举行,不是为改进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也不是为了教师个人科研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提高,而是为成果而研,所谓的教研成果又是为了评职称、拿奖励或树名望。结果是为科研而科研,追求教研论文的发表和数量的攀比,应付各种考核,不能做到以研促教、以研促发展,这种所谓的教研没有实际的意义。这些问题是我们在构建健康、高效的教研文化中应坚决克服的。

(三)学科教研组——学科文化的建设者

学科和学科教研组的关系似乎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是我们有深刻思考的必要。我们用一句话可以说明,如上文所说学科教研组是学科的衍生物,如果没有知识的精细化分工,就不会有学科的分类,没有学科的分类就没有学科教研组,这种关系是很清楚的。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今天为什么还强调学科建设呢?学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当其冲的是课程建设,也可以说是教材建设,在过去课程建设和学科教研组是没有关系的,因为课程是上一级专家的事,老师只是课程知识的传递者。而新课改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提出了课程建设的三级体系,这样学科教研组就具有了学科建设者的角色,这样又衍生出了学科教研组和学科的另外一层关系——学科教研组既是学科知识的传递者,又是学科教材的创造者。再者,学科教材不管是上级主管部门组织专家编写的,还是学科教研组自己组织编写的,当教材形成后并不会自己发挥它传递知识、涵养能力的作用,必须由学科教研组成员去完成。而学科的知识一般是静态的,如何使其变成动态的,发挥它无限的作用,变成受教者的创造力,同样需要学科教研组的成员来完成。静态变成动态,变成一种生命创造力,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学科教研组成员有较强的学科内容的理解力、领悟力、创造力,这是学科内容发挥最大效益的关键。我们知道面对同一学科,有的老师对教材的驾驭能力极强,所以其学科的功能发挥得就好,有的不仅不能挖掘学科教材的多种功能,反而由于理解的偏差和错误,导致学科教材产生负向的效果,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诸种情况都说明学科教研组在学科建设中的中心作用。

我们可以这样说,学科建设中发挥学科教材的一般作用需要传递,发挥教材的多项功能需要学科教师的创造,学科教研组同样是学科的创造者。在学科文化建设中,如果说教材建设是基础,那么学科教研组的文化建设是关键。没有良好的教研组文化建设,学科建设就是一句空话,再好的学科教材如果没有教研组成员的科学、创造性地使用都是沙上塔、镜中月、水中花。因此,厘清学科文化建设中学科教研组的任务就显得非常重要。

【注释】

(1)列宁著,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列宁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第33卷,第59页。

(2)孙培青著:《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