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施新课程改革,实现基础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实施新课程改革,实现基础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调查人们获得了大量数据和资料,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依据。[36]这意味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术研究,而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政府工程。《行动计划》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指导性意见。2001年6月,国务院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2003年7月,教育部举行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新课程标准形成了学生素质发展的三个层面的目标。

第三节 实施新课程改革,实现基础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政策制定和实践推进分析

(一)课程理论研究的进展

从1996年起,教育部有关领导和一些高校、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组建了一个探讨课程改革问题的研究小组,不定期地开展交流和沟通。

1996年,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组织6所大学及中央教科所的课程专家,对1993年以来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的情况进行充分调研,调研范围涉及9个省的16000名中小学生和2000名校长。调查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目标落实情况、教学内容适宜性、教与学问题、考试与评价问题。通过调查人们获得了大量数据和资料,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依据。

国家教委组织专家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前期的理论研究工作。一方面,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外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情况的广泛比较研究,把握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要趋势;另一方面,开始规划和设计面向21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化的基础课程体系。到1998年年底,基本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框架结构。

1999年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正式成立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该工作组开展课程改革蓝本的设计工作。

(二)课程政策制定的进展

1997年10月29日,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若干意见》指出:“国家教委要在近期内组织力量对现行课程、教材中不适当的内容、要求进行调整。同时,要制定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课程教材体系,积极稳妥、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课程、教材改革的研究与实验。”[36]

这意味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术研究,而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政府工程。1998年4月,教育部正式颁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行动计划》指出:“2000年初步形成现代化基础教育课程框架和标准,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推行新的评价制度,开展教师培训,启动新课程实验。争取经过10年左右的实验,在全国推行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37]

1999年5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简称《决定》)颁布。《决定》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抓紧建立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要增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课程、教材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促进教材的多样化,进一步完善国家对基础教育教材的评审制度。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国家和地方要奖励并推广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优秀教学成果。”[38]

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结构与标准、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的培养和培训、课程改革的组织和实施作了具体规定。

自2001年到2003年,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文件。这些文件包括《关于义务教育全日制学校语文等18科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通知》《关于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的意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三)课程改革实践的进展

2000年,新课程改革进入试验阶段。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小学语文、数学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各科教学大纲,各科教材的修订工作也全面展开。为保证教材修订质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连续召开了5次中小学教材审查工作会议,分别对小学语文、数学及中学语文、数学、英语等16个学科的教材编写工作进行了审查。

2001年6月,国务院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在会上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涉及的问题很多,情况也比较复杂……其中突出抓好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之一就是积极推进课程改革。”[39]

2001年7月,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王湛在会上发表讲话,强调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程中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一个阶段,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做好课程改革实验工作。

2002年9月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进一步扩大。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体系进入全面实验和由点到面过渡的关键阶段。新课程改革从原来的38个实验县(市、区)扩大到全国500多个县(市、区),约占全国县(市、区)总数的17%。

2003年7月,教育部举行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王湛在讲话中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地位,加强领导,边实验边推广,精心做好实验工作。

二、新课程改革的质量提升的意蕴

新课程改革确立了一种新的基础教育质量观。这种基础教育质量观包含四个要点。

(一)在新课程标准方面,突出学生发展的意义

新课程标准对教材、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出发点与归宿。

新课程标准形成了学生素质发展的三个层面的目标。对新课程标准的三个层面的概括准确地反映了对学生素质的根本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国家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国家课程标准是对学生在某一方面或领域应该具有的素质所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一个面向全体学生的标准。我国首次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17个学科的18种课程标准,尽管各有特色,但是其结构基本上是一致的。在目标的陈述上,都包括了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方面突破了学科中心的单一价值取向,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密切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生活、科技发展的联系,强调学生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个方面内容的整合。

新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王湛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40]

(二)在课程结构优化方面搭建学生发展新平台

基础教育课程在以下三个方面促进课程结构优化:

一是采取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课程的方式。以往的课程计划虽然在形式上也将小学和初中划分在一起,但实际上,从课程目标到课程内容,都采取分段规划的方式。分段规划给学生升入初中和高中学习带来一些不利影响。而将九年义务教育视为一个整体,进行课程设置,充分关注课程的整体性、一贯性和顺序性,是一个创新。所谓整体性,是指将各类课程按横向关系组织起来,使得各门课程在差异得以尊重的前提下相互整合起来,消除以往学科本位所造成的学科之间彼此割裂甚至壁垒森严的对立局面,使得各门课程、各个学科相互结合产生整体合力,使学习者学习产生整体效应,从而促进学生整体发展。所谓一贯性,是指各门课程按纵向发展序列组织起来。所谓顺序性,是指不同课程有序地开设,前后相互连贯,同时使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加,从而使得学习者学习产生累积效应,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二是实施综合性课程,增强学生及时有效地适应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能力。综合性课程设置,有利于改变课程门类过多、内容交叉重复问题,有利于融合、吸收新内容进入学校课程中,也有利于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校学习结合起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求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和学生的全面、有个性的发展,构建了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化的课程体系。义务教育课程门类的调整,呈现了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相结合的特点。在课程计划中,首次提出并设置了综合性课程,如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艺术等课程;初中阶段的历史与社会、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并且越是在低年级,综合的程度越高。

三是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基础教育课程新体系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模块,从小学到高中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并且作为必修课程。在时间安排方面,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3课时。这一模块课程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四个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模块课程是一门与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相对于分科课程而言,它是一门综合课程;相对于学科课程而言,它是一门经验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产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目的在于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增强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模块课程具有五个特点:(1)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的选择范围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对主题的探究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和道德的内在整合。(2)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而不是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知识,它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事情、考察、实验、探究等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4)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要求每个班级和每个学校进行整体规划,每个活动开始之前都有周密的设计。但是,随着活动的不断开展、新目标的不断生成、新主题的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火花不断迸发。(5)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个性的充分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

(三)构建三级课程体系,拓展课程资源的效用

国家课程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统一课程,它体现了国家意志,是专门为未来公民接受基础教育后所要具备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国家课程的开发主要是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性质和培养目标,制定各个领域或科目的课程标准,编写课程。它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计划框架的主体部分,涵盖的课程门类和所占的课时比例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相比是最多的。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地方课程在充分利用地方教育资源、反映基础教育地域特点、增强课程的地方适应性方面,有重要价值。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化、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三级课程开发制度使得地方和学校有了课程自主选择、开发和管理的权限,获得了自主、创造性地开发课程的空间,是体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观念、提高课程适应性的最有效措施。它体现了对教育中的主体——教师和学生等的尊重,也体现了对不同地区文化和多元文化的尊重。事实表明,课程自主权的下放,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校教师关心课程、研究课程、创造课程的积极性,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学校广大教师建设课程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的意识,激发社会和家长对学校课程的关注和介入,强化了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

(四)形成新课程价值取向

新课程改革中形成了四个新课程价值取向:

第一,完整的人的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课程实践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创造活动,因而它必须遵循一定价值原则。任何课程建构如若不优先考虑价值取向问题,缺乏哲学价值观的引领,都将陷入盲目和混乱,从而以失败告终。这种课程价值取向,使学校课程目标发生了深刻变革:一是注重课程目标的完整性,强调学生全面发展;二是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三是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四是着眼于未来,注重能力培养;五是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六是强调国际意识的形成。

第二,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价值取向。科学和人文整合的课程价值取向以科学为基础,以人自身的完善和解放为最高目的,强调人的科学素质与人文修养的辩证统一,致力于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沟通与融合,倡导“科学的人道主义”,力求把“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尊重与宽容”“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创造”等当代教育理念贯穿到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各个方面。

第三,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价值取向。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价值取向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统一,使自然、社会和人成为课程的基本来源。因此,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

第四,缔造取向的课程价值取向。缔造取向的课程价值取向关注师生的课程建构问题,师生成为课程知识的创造者,致力于分析和解决课堂中自然发生的课程问题,注重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意义诠释、文化背景、价值认同等。这种价值取向是建立在课程实施者个人的教育观念之上的,强调批判性对话和主体意识的觉醒。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是最具有创新性的价值取向,它非常强调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师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课程设计能力,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是课程的设计者。

三、北仑区实施新课程、促进质量提升的做法和经验

北仑区实施新课程改革、促进质量提升的主要做法有五个。

(一)创建课程改革实验区,率先开展课程改革实验

2002年,北仑区成为浙江省首批三个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中的一个。同年由省教育厅组织,在北仑区召开了全省新课程改革动员大会。

北仑区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积极探索新路子。北仑区确立了“均衡、和谐、宽厚、特色”的课程改革目标和“创新理念、注重课堂、强化校本、改革评价、激活机制、提升成果”的课程改革策略。

在组织制度建设方面,各所学校对新课程改革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展开了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普遍成立了校级指导和推进新课程实施的组织机构,如新课程实施领导小组、新课程实施工作小组、新课程实施研究小组、课程委员会、学分认定委员会、选课指导中心等,为课程改革提供了组织管理和学术指导方面的保障。同时各所学校讨论制订了学校新课程实验方案、新课程学科实验方案、学生管理制度等相关文件,这些文件的制订都能结合学校实际,注重可操作性。这些做法有助于学校领导正确把握课改方向,有助于教师们摸清课改思路,也有助于课改第一手资料的积累整理,很有实际意义。

2006年9月,浙江省所有高一年级同时进行高中课程改革实验。作为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之一,北仑区充分挖掘义务教育段课改的先发优势和高中课改的后发优势,提供了一些先进经验。

在行政组织上,北仑区成立了区教育局高中课改领导小组,明确各相关科室在高中课改中的责任;出台了有关高中课改的指导文件;推荐北仑中学为省高中课改30所样本学校之一,推荐柴桥中学为市高中课改16所样本学校之一,确定泰河中学和明港中学为区级高中课改样本学校;并及早组织了专题课改工作会议和课改调研,加强了对高中课改的整体部署和灵活调控。

在课改培训上,2005年暑期北仑区就开始组织全体高中学科教师参加了高中各学科教学方面初中、高中的新课程教学衔接培训工作。2006年7月,组织全体高中教师参加了普通高中新课程通识培训。2006年7月至9月,组织高中课程实验教师参加了省市级骨干培训、学科培训,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2006年9月至10月,北仑区陆续开展高中课改的学科教研活动,通过组织高中教师参与观摩初中课堂教学,使教师们了解了初中教材体系,聆听了初中教师的教改体会,增加了课程改革方面的感性认识

2006年3月,北仑区组织高中校长、教导主任等赴山东进行课改考察。2006年4月,区教育局为各高中征订《普通高中新课程研修手册》丛书,供各校教师学习。2006年8月,北仑区高中课改第一次工作会议在九峰山麓召开,大家就课时设置、模块教学、选课制度、研究性学习、地方和学校课程建设等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2006年9月,北仑区教育局编印《北仑区高中课程改革学习资料》,分发全体高中教师学习。

(二)开发校本课程,完善三级课程体系

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体系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针对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建设和开发相对滞后的矛盾,北仑区重点抓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开发工作。系统建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对学校而言是前所未有的新事物。各学校在开设地方课程这一块都动了不少脑筋。譬如柴桥中学有专任教师讲授《人·自然·社会》这门地方课程,使地方课程的任课教师和授课时间得到了保证。北仑中学计划由四位教师分工合作来教学这门课程,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举措。明港中学则由班主任利用班会课时间进行教学,只要监督和指导能够落实,应该说这也未尝不可一试。可见大家都在努力探索切合本校实际的课改做法。

柴桥中学规定,教师以备课组为单位各自开发一门课程。明港中学教务处对地方课程实施作了具体安排,班主任负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内容,作为班队课活动主题,其余内容由政、史、地老师在本学科教学中渗透,针对学校实际,扬长避短,开发传媒、主播、美术等方面的课程。北仑中学和泰河中学分别为学生开设了“高中发展性学习方法指导”和“高中新课程系列学法指导”校本课程,这是针对实际状况采取的有效措施,切合学生需要,深受学生欢迎。

(三)转变教师角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有所变化。教师角色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在对待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方面,教师需要更多地尊重和欣赏学生。教师需尊重每一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智力发育不良、学业成绩不良、被孤立和拒绝、有缺点和缺陷、持不同意见的学生,尊重学生,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2)在对待教与学的关系方面,教师要善于帮助和引导学生。教师的职责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确定学习目标,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料,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发现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营造良好的学习心理氛围,进行学习评价。(3)在对待自我方面,教师要学会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被视为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4)在对待与其他同事的关系方面,教师要善于进行合作。

北仑区制订了《北仑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方案》,根据“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在培训内容上抓新,即讲求新理念、新教材、新模式、新方法,在时间上抓早,在形式上抓活,在人员上抓全。在培训方式上关注五个结合: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相结合;专家报告与参与讨论相结合;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实验教师与非实验教师相结合;培训与考核相结合。

北仑区各个学校能够严格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对新课程上岗教师展开多层次全面培训,从通识培训到学科培训,从国家级、省级到市级层层落实,做到“不培训不上岗”。许多教师经过培训后对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和主要内容有了必要的了解,也有机会接触并接受新的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以北仑中学为例,学校在规定的省市级培训之外,还投入大量资金,分批派教师到外地去学习取经,把课改的重点落实到教师的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上,抓住了课程改革的要害。

(四)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面对新课改,教师们更趋向于通过备课组的团结协作和自身对新教材的钻研,在课堂中凸显“以学生为本”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课程理念。如语文阅读课教学中教师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指导学生探究问题,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政史地学科教师尝试教学方式的改变,实践教学回归生活的理念;英语课教师强调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同时,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课程整合,在新课改的课堂上较为普遍,教师上课过程中普遍能自觉使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

北仑区各个学校的教师们积极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的提炼。他们正视学生的基础水平,为学生而改变教学,不是埋怨学生,而是带着爱心和责任,追求教学的效益。具体做法包括:制订科学而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关注每个教学环节对教学目标达成的贡献度;强调任务驱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关注学生的课堂思维质量;关注学生的全面能力提升;讲求学生自主性的展示,避免教师以讲代学,从学生的角度关注新知识的探究学习过程;讲求学生多维度的课堂参与,逐渐提高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探索学生之间的有序合作学习,挖掘学生个体在教学中的价值;探索人文学科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突出作用。

北仑区课堂教学的特色是追求平实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举例来说,北仑区光华小学教师上了一节很朴素的课。这是一节数学课,没有刻意准备的课件、投影,也没有花花绿绿的教具,教师带着学生计算,一道题一道题地算,不断地变换算式,由浅入深,从操场的长和宽算到教科书的大小,从黑板的周长算到桌椅板凳的四个边。在不知不觉中,学生掌握了乘法分配率。学生思维非常活跃,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列出一道道算式。在他们眼中,数学课程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北仑课改同全国许多地区的课改一样,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探索历程。开始时,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有些表面化、形式化,比如,新课程强调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教师就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活”起来。终于,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一节课热热闹闹,花花绿绿,可教师却感到心里没了底。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新课堂吗?学生忙起来了,可他们究竟在忙些什么?他们到底学到了什么?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进行课改实验的教师。

时任北仑区教育局副局长的俞斌认为,现在的课堂变得前所未有的热闹与开放,热闹之后人们不得不思考:我们缺少了什么?有的课堂表面看起来很热闹,但缺乏教师的指导;有的课堂盲目追求形式,不注重实效。如何做到活泼而有序,追求思维的活跃及思维的深刻性,一些教师开始深入思考。

经过反思,北仑区中小学教师对课堂教学重新进行定位。教师意识到,课堂不要追求表面的热闹,不要追求形式,课堂要变得简洁,而简洁并不等于简单,课堂应是简洁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师要努力做到活中求实,实中求活,活中见效。以语文学科为例,开始的时候,有的教师上的语文课就像班队活动课,教师提出几个问题,请学生谈谈感悟、体验和收获,40分钟就这样过去了。这样的课,“语文味”到底在哪里?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如何得到统一?针对这些问题,北仑区教育局组织教师讨论一堂好的语文课的标准,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课文写了什么,还要知道是怎么写的。譬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用一个句式表达阅读课文后的感受,学生既感悟了好词佳句,体味了作品的感情,又接受了规范的语言训练。

北仑区历史与社会学科教研员陈远峰认为,课改之后,教师们最大的变化是,以前只关注一个个知识点,想方设法让学生记住,而如今,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注重思维品质的形成。为什么有的课显得肤浅,这是因为教师和学生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比如,在教历史与社会课中,一个讨论题涉及上海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师生占用大量的时间分析“上海有什么”“对上海的了解”。其实,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这些,还应当从社会经济、自然环境、交通状况、文化发展等方面让学生深入探究上海为什么会发展成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历史与社会课是帮助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教师要通过这门学科,让学生学会用辨证、发展的眼光分析事物、看待社会。

在课改实验中,教师们遇到的另一个问题是,新教材更加富有弹性,给教师进行创造留有空间,但往往又难以把握,导致教学漫无边际,感觉抓不着中心。针对这一问题,北仑区教研室的人员对教师进行具体指导,要求教师的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明确、恰当、具体、可操作,教师要围绕这一目标进行教学设计。比如,过去学生朗读后,教师会说:“读得很好。”其实,读的要求到底是什么,教师并不清楚,而现在将教学目标具体化,分出层次,如要求学生准确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这样,要求就有了层次性,便于教师把握尺度。其次,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教师应做到每一个环节都要有效,与教学目标关系不大的,即使是很有创意的环节,也要去掉。另外,新课程强调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创设情境,关注学生的亲身经历。为了落实这一目标,北仑区学校的教师努力将三维目标融合在一个环节上,做到有深度、有内涵,同时,做到粗犷与精致相结合。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北仑区教研室规定教师要重点处理好八对关系:一是教师讲解与学生自主学习之间的关系,必要的知识传授应当保留;二是学生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之间的关系,教师应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加强指导;三是知识技能训练与学科思维品质形成之间的关系;四是面向全体与促进个体发展之间的关系;五是开放与继承的关系;六是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七是关注过程与关注结果的关系;八是知识技能目标与其他目标之间的关系。

(五)加强教学研究,培养专家型教师,实行减负增效

北仑区注重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谁看不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谁就是在根本上不理解教师的劳动的特殊性。同样,不进行教育研究的教师,也不可能真正尝到当教师的快乐,并成为真正出色的教师。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教师提出转型要求,即要求教师角色由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教师必须学会反思、创新。只有成为教学实践的研究者,才能成为新时期的好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北仑区倡导每一所学校积极承担起探索、创新的职责,有所作为,努力凸显办学特色。各个学校进行教学研究,切实做到以校为本,即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出发,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研究,达到解决问题、提高质量的目的。“在学校中、通过学校、为了学校进行教学研究”,成为广大教师的心声。学校加强制度化建设,保证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机结合。

2008年,北仑区教育局出台了《北仑区素质教育实施意见》,对上课时间、课程布置、作业、考试、补课、招生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把课余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能够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北仑区素质教育实施意见》对减负措施制定了具体量化的统一标准:义务教育段学校不得分快慢班或“实验班”“提高班”“创新班”等;保护学生的隐私权,不得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名次,不得诱导甚至胁迫学业成绩差的学生及其家长放弃参加考试的权利;各所学校须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规定课程;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在校学习活动时间分别不得超过6小时、7小时、8小时;城区中小学(特别是义务教育段学校)上午不得早于8点钟安排集体教育教学活动;教师不得占用学生的课间、午休、自修课时间组织集体教学活动;小学生、初中生原则上应分别在下午4:00、4:30前离校,小学、初中分别在下午4:45、5:15前清校(个别有困难的学生除外),离校、清校时间各校可以根据季节变化作适当调整;农村中小学应根据当地群众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情况,参照执行;学校除可对高中毕业班学生在周六上午进行集中的文化课免费补习(经区教育局批准)外,不得组织其他年级学生利用节假日进行集中的文化课补习,更不得进行收费的集中的文化课补习,也不得组织走读的义务教育段学生参加在校的晚自修。

《北仑区素质教育实施意见》规定,各个学校要建立健全与素质教育要求相一致的考试评价制度。小学、初中不得通过考试或变相考试方式招生,不得提前组织招生,不得随意扩大区域进行招生。高中段招生,继续实行把重点高中招生名额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政策,逐步扩大省一级重点中学保送生的比例;办学体制改革试点初中学校的招生,实行招生名额直接分配到各小学的政策。

为加强监督,北仑区教育局进一步建立健全减负的监督体系,通过学校督导评估、教学常规检查和五表(《课程表》《作息时间表》《教师任课任职表》《课外文体活动安排表》《作业量表》)公示等措施,建立学校减负工作学期报告制、减负工作专项督导制、减负结果社会公告制、减负工作责任追究制,切实加强对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督查力度。对严重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和减负规定的责任人和学校,依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注释】

[1]《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82—1984)》,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3页。

[2]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76—1990)》,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2414页。

[3]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76—1990)》,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2415页。

[4]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76—1990)》,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2415页。

[5]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76—1990)》,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2496页。

[6]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76—1990)》,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2496页。

[7]马洪:《中国改革全书(1978—1991)》,大连出版社1992年版,第26页。

[8]北仑档案网:《北仑历史1985年大事记》,http://blda.bl.gov.cn/detail.asp?id=235&pg=0。

[9]北仑档案网:《北仑历史1986年大事记》,http://blda.bl.gov.cn/detail.asp?id=235&pg=0。

[10]《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82—1984)》,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3页。

[11]《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82—1984)》,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3页。

[12]北仑档案网:《北仑历史1986年大事记》,http://blda.bl.gov.cn/detail.asp?id=235&pg=0。

[13]《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82—1984)》,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4页。

[14]北仑档案网:《北仑历史1986年大事记》,http://blda.bl.gov.cn/detail.asp?id=235&pg=0。

[15]北仑档案网:《北仑历史1986年大事记》,http://blda.bl.gov.cn/detail.asp?id=235&pg=0。

[16]北仑档案网:《北仑历史1987年大事记》,http://blda.bl.gov.cn/detail.asp?id=235&pg=0.

[17]北仑档案网:《北仑历史1987年大事记》,http://blda.bl.gov.cn/detail.asp?id=235&pg=0.

[18]北仑档案网:《北仑历史1986年大事记》,http://blda.bl.gov.cn/detail.asp?id=235&pg=0.

[19]北仑区教委:《搞好学校布局调整,提高办学效益》,《浙江教育科学》1991年第3期。

[20]王极盛:《关于才能问题的探讨》,《人民教育》1978年第11期,第27页。

[21]毛礼锐:《主攻人才教育,突破高等教育》,《教育研究》1980年第6期,第15页。

[22]冷冉:《德育过程的阶段说》,《教育研究》1982年第10期,第56页。

[23]何东昌:《加强普通教育,更好地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人民教育》1983年第9期,第35页。

[24]《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82—1984)》,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16页。

[25]《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82—1984)》,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1页。

[26]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76—1990)》,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2415页。

[27]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76—1990)》,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2505页。

[28]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91—1997)》,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3468页。

[29]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91—1997)》,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3686页。

[30]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98—2002)》,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第286页。

[3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95页。

[32]燕国材:《素质教育概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7页。

[33]程达:《教学目标论》,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9页。

[34]安德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蒋小平、张美琴、罗晶晶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版,第10页。

[35]柳斌:《柳斌谈素质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6页。

[36]国家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司编:《面向21世纪开创基础教育的新局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

[37]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98—2002)》,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第268页。

[38]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98—2002)》,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第288页。

[39]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98—2002)》,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第912页。

[40]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