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胆实施改革,提升学校人气

大胆实施改革,提升学校人气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水大由于规模较小,还是由学校统一安排来进行分配。结果,赞成票达到了77%。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学校却遇到了很多门槛。学习兄弟高校的经验,我让人事处先开始拟定教师职务评聘的改革方案,同时,我带学校人事处处长几次到市教委人事处磋商实施的细节。经过半年多的准备,方案基本成熟,提交校党委常委会讨论,事先也征求了教代

当年,困扰高校领导的比较突出的问题,除了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科水平这个永恒的主题,就是“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尽管早在1993年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就提出,在20世纪末财政性教育经费要占到GDP(国民生产总值)的4%。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较多,这个指标直到2010年才实现。因此,高校经费不足的困难持续了较长时间。各校领导都花了不少精力去抓“创收”,现在看来有点不务正业,但在当时是不得已而为之。更突出的矛盾是怎样稳住队伍,减少优秀教师的“流失”,让他们安于教职、乐于教业,专心于教学和科研。从这点出发,必须改革不适应的管理办法,扎实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落地以后,上海市政府对学校的支持力度增加,财政拨款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一些政策性的矛盾也迎刃而解了。例如,上海从1990年代开始实施的地方岗位津贴(即前文所述的“黄菊工资”)从落地那年起就由市财政拨给了,原来每年要学校自筹的这笔经费就可以另外使用了。学校办学规模拓展以后,学费收入以及拨款数都增加了。有限的经费只有用在刀口上才能发挥更大的功效。因此,经过商议,我们适时推出了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

那段时间,大的高校都已经实施校院“两级管理、两级分配”的改革。水大由于规模较小,还是由学校统一安排来进行分配。这样做,明显不适应形势,不利于调动校院两级的积极性,也不符合“能级管理”的原则。因此,我们就按照“两级管理”的模式,在充分听取教职工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方案,即按照各二级单位“办学层次、师资状况、科研经费、招生人数”等指标,经过一定的公式计算以后,确定拨款数量,打包给各学院,由他们决定每个教师的奖金和津补贴金额,体现按劳分配,体现按贡献大小、成绩多少而有所区别的原则。这就是当时所谓“四挂钩”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此方案形成以后,我们即交给教代会讨论。高校应该积极推进民主管理,不能让“民主管理”只停留在文件里,应该有实质性的举措。因此,凡是涉及学校发展的重大举措、事关教职工切身利益的改革事项,我们在推进之前都要让教代会代表充分讨论,得到大多数代表的赞同以后再行实施。这次分配制度改革也是一样。2001年5月,在代表们讨论并对方案进行适当修改以后,还就方案是否赞成进行了无记名投票。结果,赞成票达到了77%。

经过几年的实践,大牌教授、赴学海路校区上课的中青年教师,每月的收入都有了明显的增加,不仅支撑了新校区的建设与发展,而且促进了教师争取科研项目与经费的积极性。三四年以后,我校教职工的年收入就翻了一番,达到了上海高校的平均水平,而且科研经费的数量也翻了一番,人均科研经费的到账数进入了上海高校的前列。

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还要解决一个长期困扰的问题,那就是职称评聘。国家《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七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和精简、效能的原则,自主确定教学、科学研究、行政职能部门等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评聘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务,调整津贴及工资分配。”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学校却遇到了很多门槛。我曾经在华东师大参与过教师职称评定,教授、副教授都可以自主评定,只要掌握在可聘名额之内就可以了;而上海水大,只有副教授的评定权,教授要送到农业部人事司去批。由于确定要“下放”给上海市管理的事情说了好几年,因此,职称评定的事情就耽搁了几年。我去学校工作的时候,整个学校正教授只有26人,远低于大学必须有100名教授的要求。几年不评,累积的矛盾很大,优秀中青年教师意见很多。因此,经过研究,我们决定主动向市教委反映情况,争取支持。我和校长一起找了张伟江主任。他听了汇报,非常理解学校的困难,积极支持我们推进职称评聘改革。当时,市教委正在上海大学等校进行“废除教授终身制,以聘代评,实行岗位聘任”的试点。我非常关心试点的进展。几所高校的领导开展过专题讨论,《解放日报》对此作了报道。

校长们话说上海高校教师职称评定

叶骏:从前没有“职称评审”。以鲁迅先生为例,他在1925年时兼任北大、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和中国大学的讲师,同时还担任黎明小学的教员。1926年,他被厦门大学聘为教授。那时,二三十岁的教授算不上“凤毛麟角”,只读过小学的沈从文也破格进北大授课。可见学识、能力与职称、资历并不完全吻合。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借鉴苏联的体制模式,实行了“一刀切”的全国统一职称评审,由职称高低决定工资多少。职称终身制有其合理性,也有不可避免的弊病:一评定终身,许多人一旦评上教授失去了动力,不进反退。

废止高校教师职称的终身制,这是一项涉及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改革,当时在大学里的反响是很大的。从职称评定到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是一项根本性的变化,打破了几十年来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师职称的“终身制”,改变“一评定终身”的僵化模式;而实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师职务的“聘任制”,“能上能下”的模式能够激励中青年教师不断奋进,努力工作,去争取教学科研的新成绩。在当今各高校教师队伍流动性增加、不少教师把工作还只是视作为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还未完全确立为之奉献的事业感、责任心的时候,这样的变革显得尤为必要。对于那些优秀的、非常敬业的、成绩卓著的教授,很多高校实施的“终身教授”的聘任就体现了在区别上建立政策的成效。因此,在推进这项改革之前,我和校长分别在许多会议上进行了说明和动员,让大家明白,这次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是管理体制上的重要改革,我们的思想认识上要更新观念,日常言行上要与时俱进。只有我们去适应改革,而不是要改革适应我们。将来我们教师拿到的“红本本”不再是上海市人事局印制的《职称证书》,一证定终身;而是《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证书》,每几年要聘任一次。

学习兄弟高校的经验,我让人事处先开始拟定教师职务评聘的改革方案,同时,我带学校人事处处长几次到市教委人事处磋商实施的细节。根据改革稳步推进的原则,我校水产学科可以自主评聘教授、副教授,其他学科的教授评聘暂时还需要经过上海市的高评委。经过半年多的准备,方案基本成熟,提交校党委常委会讨论,事先也征求了教代会的意见。在2002年的5月28日,学校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正式启动这项工作。中青年教师信心倍增。大家认真准备,积极申报,学校成立的几个学科评审组也认真履职,最后经学校批准,共有12位优秀中青年教师被聘为教授,虽然数量不多,但“破冰之旅”已经开启,广大中青年教师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有力地推动了教学和科研工作。

2005年,在潘迎捷校长的主持下,我校又进行了新一轮的教师职务评聘。这时,原市教委的人事处处长已经调任我校党委副书记,他们一起研究了改革方案,经党委讨论后,又征得市教委的支持,贯彻“按需设岗”的原则,将教授职务的聘任拓展到了各个学科领域,并适当增加非水产学科的高级岗位职数;区分教学型和教学科研型岗位的评聘标准,在非水产学科的教授职务评聘时吸收了外校的同学科知名教授参与。经过半年多紧张又细致的工作,又有30多名教师被聘为教授。其间,也有一名教授、两名副教授因为完不成任务,或教学效果差而先后落聘。同时,我们加大了引进人才的力度。到2006年,我校教师队伍中已经有教授93人,副教授160人,极大地增强了师资队伍的实力,也为后面的学校更名打好了基础。

注释:

《解放日报》,2001年12月7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