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意识提升

现代意识提升

时间:2022-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懂得竞争的残酷与无情,看着那些一同“战斗”过的同事、朋友的离岗,在庆幸自己没有被淘汰之余感到了危机。出现了一些像许振超班组、李斌班组等以某人为品牌的团队,他们以团队为基础,增强了凝聚力和战斗力,共荣共生共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潜力,创造出超值的价值。这说明工人们更具有现代人的意识,学会了以法律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增强了工人们的理性行为。
现代意识提升_中国社会心理分析:献给创造“25 年中国” 的人们

3-1.现代意识提升

经历改革风雨的洗礼之后,工人群体中的多数人都开始努力地寻求振兴与发展的途径。首先,工人群体就业观念的更新,调整职业选择意愿。长期以来人们的工作与收入处于一种相对稳定而有保证的状况下,因此,形成了“单位人”的意识,使多数工人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要找国家、找单位,从而养成了等、靠、要的习惯。这种惯性使工人群体面对突如其来的分化毫无心理准备,并对单位和政府在转型后的工作安排抱有很高的期望值。1997年北京市一项对8个局37家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进行的社会调查显示,对待待业方式的选择中,其中有53.7%的下岗职工选择了企业内待岗,40.79%的人选择了提前退休(32)。另一项调查的结果与此相似,在待业方式的选择上,52%的职工倾向于企业内部就业,42.3%的人选在企业内退养老,只有5.7%的人选在了失业。70.9%的下岗职工对自己今后的生活依赖上选择了国家和单位(33)。还有的调查显示,分别是71.15%、51.55%下岗、失业人员选择靠组织帮助找工作(34)。可见,工人们等、靠的思想观念还是非常坚固的。不仅如此,许多下岗人员对再就业的职业选择仍受一定传统观念的影响,例如:就业国有单位、寻求工作稳定等,而且,对工作的性质、收入等方面期望较高,这种观念与期望束缚了他们再就业的手脚,很少选择那些社会需求不断扩大的新的工作。调查显示,下岗人员在再就业的职业选择中,或以单位性质,或以稳定程度,或收入为标准(见表12)(35)。另一项调查显示,在再就业选择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条件是什么问题的回答中,有61%的人选择职业稳定,54%的人选择报酬高。反映了人们以稳定来获取持久和有效的生活保障(36)

表12 下岗人员对再就业的选择意愿

img37

在这样一种观念的影响下,下岗人员不仅难以再次走向社会,而且,还有可能会遭受更大的打击。那种自谋出路的自救愿望是难以实现的。如今,工人中的绝大多数做出了自谋职业,自找出路选择。他们对工作不再挑肥拣瘦,从医院护工、月嫂、家政服务,到小生意、小买卖,还有许多人善于利用自己原有的技术与经验,独自创业。面对困难毫不畏惧,有的创业成功,成为企业家、管理者。在观念的更新影响下,许许多多的下岗工人,不仅成功地解决了自己的生活、工作问题,还通过自己的艰苦创业,成功地为其他下岗工人提供了再就业的机会和培训,成为纳税国家的贡献者。工人们在各自艰辛的创业中寻找价值,创造财富,成为自食其力的普通劳动者,为国家、企业减轻了负担,为自己找回了价值。一位35岁的中年男子在下岗6年之后,历经艰辛,终于再就业成功。他在成功之余不忘用自己的亲身体会给下岗朋友建言,他说,不要挑岗择岗,放下面子从头干起。正像人们常说的,三百六十行,不同的职业,不同的人群,他们都有着不同的经历与感受,但是,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一份值得尊重的追求与努力。正像他们自己所说,机会不会等你,要坚持,坚定,不断寻找,不怕失败。因此,更新就业观念是工人群体在新时期改革中所面临的最大的一个挑战,无论是有岗者,还是无岗失业者。

其次,责任与效能意识提升。在改革调整过程中,岗位的责任要求更加明确,因此责任心对员工来说就更加重要。一位被留在岗位上的工人深深地明白他被留在岗位上的原因,他说,选择者对每一位员工的工作态度、责任心非常了解。技术差一点没关系,但是,工作责任心不够强则成为首先被筛选下来的人。因此,他非常懂得责任心的重要。改制过程中,人们惊奇地发现,同样的组织,同样的事情,同一个人去做,然而,其效率却此一时彼一时。从这种变化中,人们感受到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其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责任明确了,责任心增强了,工作做的更主动、更积极了。他们不仅在自身的工作中提高了责任与效能意识,更对那些依然在工作中存在责任失误的组织与个人感到愤慨。工人们自己提出了“做不好岗位的主人,谈何做企业主人公”。从格言中,我们看到了工人们爱岗敬业的信念。他们甚至将安全责任与享受自己的生活质量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使人们在工作中提高责任感。在改制过程中,企业、组织、社会都会面临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与挫折,在这些困难与挫折面前,是工人们的恪尽职守,守时守信,完成了自己的职责,创造出了社会财富。

第三,危机意识与共荣意识提升。工人群体在经历了改革过程中的分化之后,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危机意识。他们深深地明白,职业选择中市场标准,那就是“技术好、年轻、有精力、有责任心”。懂得竞争的残酷与无情,看着那些一同“战斗”过的同事、朋友的离岗,在庆幸自己没有被淘汰之余感到了危机。而下岗人员则更是因无岗、生活困难、再就业艰辛而深感危机。危机强化了人们工作的欲望,强化了人们的责任心,强化了人们不断自我更新完善的愿望。那些下岗再就业成功的人们,虽然时间紧张了,但是,觉得身上有劲了,生活充实了,心里踏实了,人也年轻了。危机意识使他们更珍惜工作,珍惜生活,珍惜机会。因此,改革增强了工人们的危机意识,而危机意识又成为工人们自我变革、自我完善的内在驱动力。与危机意识对应的现代共荣意识也得到了提升,许多工人在改革中,看到了集体、团队的整合意义,认识到集体成功与个人价值的整合效果,因此,共识共行的共荣意识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出现了一些像许振超班组、李斌班组等以某人为品牌的团队,他们以团队为基础,增强了凝聚力和战斗力,共荣共生共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潜力,创造出超值的价值。

第四,法律意识增强。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人们在改革中增强了许多新的意识,学会了许多新的知识,尤其是对现代人十分重要的法律意识。据调查,工人们的法律意识在改革中普遍得到了提高。63.1%的人了解了《企业法》,66.1%的人了解《工会法》,88.6%的人基本了解《劳动法》,80.1%的人关心《劳动法》在企业的实施情况,49.8%的人对《劳动法》在本企业中的实施情况表示满意(37)。这说明工人们更具有现代人的意识,学会了以法律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增强了工人们的理性行为。

第五,理解改革,关注改革。随着改革的深化,人们惊喜地发现,在改革过程中遭受冲击的工人们对改革不再畏惧、担心了,而是开始普遍关心改革,理解改革,期望改革了。他们对改革的信心也增强了。有调查显示,在工人群体中,有86.2%的职工表示关心近期企业改革的方案;有64.1%的职工甚至认为企业改革的步伐太慢,希望加速推进改革进程;有86.2%的职工认为“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职工群众的生活水平会逐渐提高”(38)。此外,由于工人群体对改革的深入了解,增加了对改革的理解与认识,也缓解了他们与管理者之间的矛盾与对立。调查显示,94.9%的工人认为“企业领导的利益和职工的利益基本上是一致的”,84.8%的工人认为“企业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之间,双方只是工作分工上的不同,是一起工作的同事”。这些数字足以说明工人群体中的大多数人对社会改革理解了,关注了,同时,对改革的信心也增强了。

在社会的改革变迁中,工人群体的现代性特质增强了。他们不仅更新了旧的观念,还提升了新的现代意识,他们更加理解改革,以及由改革带来的相应的变化。理性、务实成为工人群体新的人格特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