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们如何有效地关注中等生的心理健康

我们如何有效地关注中等生的心理健康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杰同学是班级的中等生,遵章守纪,学习上对自己有一定的要求。效果: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学生积极参与,中等生中有18人次在期中被评为学习之星,学生初步品尝到成功的快乐,使“成功在华中,成才在中华”真正成为每一个学生的实践行动。总之,教育教学的实践使我认识到:关注中等生,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培养有良好的行为和健全人格的公民的需要,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二、我们如何有效地关注中等生的心理健康

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学生能否成才,关键并不在于智商的高低,而在于品格、意志、生活习惯、自主意识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因而,在教育教学中只有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发展,学生的总体素质才能提高。如何才能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培养呢?下面就是我对中等生的做法的一点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欣赏学生

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教育教学中,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尊重人、理解人、科学育人。在教育实践中,我特别注意去欣赏中等生。高2007级9班的李强同学,遵守规范,学习认真,成绩居班级中间,无明显的特长,在班级中属于被“遗忘”的一族。我发现李强和同学相处融洽,在成立历史学习小组时,安排他当小组长,小组内部实行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在实行“生生导师制”中,我让李强辅导一名学困生。在这些活动中,我以伙伴的角色参与,并对李强在小组中的组织能力、乐于助人的精神及时加以肯定和表扬。一学期后,李强的自信心明显增强,学习的积极性有所提高。

(二)注重情感沟通

情感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是构成人的活动动机之一,情感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是发展智力进行创造的必要条件。知与情是相通的,知识越丰富,理解越深刻,情意也就越浓厚,在教学中我以伙伴和建议者的角色与学生对话,以情育情,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师德,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感染学生。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结合课程内容,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利用教学内容让学生体会情,巧设训练品味情,深入理解动真情。在课外,随时深入学生中间,像朋友一样参加他们的活动,和他们促膝谈心,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我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是朋友间真情交流,心灵的碰撞,不是责任式的、任务式的沟通,更不是教师高高在上的权威式的交流。与中等生的交流,使他们得到情感体验,从情感体验中实现情感迁移,化感恩为学习的动力,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起自信心、责任心和爱心。如张霞同学,学习成绩一般,她自己也时常为之苦恼。在与她的交谈中,我发现她很有上进心,基础也较好,就是管不住自己,注意力不能集中。于是,我让她每天中午到办公室读书,每次坚持30分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她上课讲话、爱搞小动作的习惯没有了,在期中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三)塑造良好的性格

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在《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中指出,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性格,而性格是由天赋的倾向性以及生活中获得的信念与习惯形成。张杰同学是班级的中等生,遵章守纪,学习上对自己有一定的要求。经过最近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张杰周围的同学在逐步远离他。了解情况后才知道张杰有洁癖,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易情绪化,在家中同父母常处于“战争”状态。教室里他孤独的身影在我脑中挥之不去。在经过几次试探性的接触后,我找到张杰,肯定他爱卫生的好习惯,提出让他担任劳动委员,带领全班改变卫生落后的局面。张杰当即表示一定好好干。没过几天,张杰找到我说他想辞职,原因是同学们不听他的指挥,不按要求做事。我先肯定他工作积极,然后一起分析同学们不服从管理的原因,指出做事讲原则是对的,但对同学们的不服从管理的行为要多宽容,工作中要以身作则,多做示范。张杰见我苦口婆心地说了半天,表示暂不辞职,再试一段时间。接下来的几周,班级卫生周周优秀,被评为卫生示范班。在班会上,我表扬了张杰同学对班集体作出的贡献,同学们更是以热烈的掌声对张杰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这一瞬间,张杰脸上出现了久违的笑容,眼角挂着不易察觉的泪水。会后我同张杰进行长谈,总结当劳动委员的学习生活,张杰逐渐明白了生活中除了原则、努力、坚持,还有误会、委屈、冷漠,更有宽容、欣赏、分享快乐。两周后,我接到张杰的父亲的电话,他说:“孩子这几天变化太大了,是不是在学校出了什么事?”我不由得笑了。教育中,教师只要对中等生施以真爱,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创设育人情境,对学生的进步及时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抓住时机进行教育,就能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发展,性格趋于良好。

(四)期待成功与创造成功记录

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皮格玛利翁,非常爱慕自己雕刻的一尊少女雕像,他的热烈期望果然使雕像变成了活人,两人终于相聚在一起。教育实践反复证明,教师的态度足以影响学生的行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惊奇、赞叹有着强有力的刺激作用,它将唤醒并迫使大脑加强工作。”因此,我随时了解中等生的内心世界,根据他们不同的心理特点,采用点拨、激励、帮助、提醒、劝说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成功感,培养学生的自我意志、主动精神。

在教学活动中,结合中等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了“降低标高、激发兴趣、差异发展、积极体验、鼓励性评价”等教育策略,积极为他们的成功创设条件,搭建平台。如通过开展评选“学习之星”、“助人之星”、“小组之星”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例:争创学生之星活动。

目的:让各种层面、有各种潜能的学生在华阳中学都能进步,使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自己发展的坐标,体验“成功在华中,成才在中华”。

主要类别:“学习之星”、“管理之星”、“演讲之星”、“进步之星”等学生之星。

评选过程:每位学生在开学初根据自己的特长先写出书面申请,然后努力争创,在学期期中和学期期末由班集体评选。

效果: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学生积极参与,中等生中有18人次在期中被评为学习之星,学生初步品尝到成功的快乐,使“成功在华中,成才在中华”真正成为每一个学生的实践行动。

总之,教育教学的实践使我认识到:关注中等生,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培养有良好的行为和健全人格的公民的需要,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要完成这一使命,教师必须全面育人,实行“扶学困生,助中等生,促优秀生”新的管理模式,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做到“让优秀的学生变得更加优秀,让一般的学生变得优秀,让潜能有待开发的学生有较好的发展”,给予中等生和其他同学一样的热情关注,提供他们锻炼的机会,促进中等生积极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陈安福.中学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