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注心理健康,打造平安校园

关注心理健康,打造平安校园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精神的伤害在短期内体现为“隐性伤害”。研究结果显示,在学校制度中,许多强制性的制度、管理措施以及来自教师、同伴的行为和语言伤害,都给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潜伏的危害,构成隐性伤害。这样的局面,总归是学校教育工作、学校安全工作的硬伤。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发生率在20%左右,而受调查的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高达50%。这些行为,给相当一部分家长的心理造成严重伤害。

关注心理健康,打造平安校园

主讲:李福川

今天,润智校本培训讲坛的主题是“关注心理健康,打造平安校园”。

从南平事件起,举国上下对校园安全工作的重视达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高度。

全国的大中小学无不在砌高墙、固大门、装器材、加人力、严盘查、细防守,并设规定章,预案演练,进行教育讲座,以期消除所有的安全问题。如果能如愿所期,再好不过。但这样做,只不过一边倒地看到了问题的“外”,而忽视了问题的“里”。温家宝总理说,除了采取强力的治安措施外,我们还要注意解决造成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诚如总理所说,在校园安全工作中,社会层面的深层次原因绝对重要。这个深层次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心理的失衡与病态。仅学校本身来说,就有学生、教师、家长三个层面的心理安全问题重视度不够甚至被我们完全忽视。而这三个层面的“心理”是否安全,关乎学校更多人,也关乎社会更多人的“健康安全”。

从美国校园接连不断的枪声,到马加爵的铁锤,到韩裔人赵承熙在美国的血腥大屠杀,到南平的郑民生,我们每个人需要思考一个相同的问题:他们为何要去杀人?这些人有的与他们朝夕相处,有的人与他们从不相识!

从表面上来看,是事件本身的诱因使得他们突然失控,而问题的根本却在于他们的“心理健康”未被关注过,诸多的深隐于心底的“疾病”无医可医。他们的“痛苦与不堪”一次又一次地被漠视,甚至被他人有意无意地强加!于是,他们最后也去“漠视”别人,用别人最无法“漠视”的方法去漠视别人的所有乃至生命!

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还是老师,他们角色不同,但都首先是一个人,这是最大的前提,是最不能忽视的一个出发点。

先来说说学生

从小学到大学,孩子们尤其是我国的孩子们就被以“爱”、“学习”的名义不停地伤害着,有肉体的,但更多的是精神的。精神的伤害在短期内体现为“隐性伤害”。2002年,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所劳凯声教授和中国少年儿童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共同主持完成的“当代中国少年儿童人身伤害问题研究”课题,对校园中少年儿童的隐性伤害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北京、上海、重庆、山西、山东、湖北、陕西、广东、浙江、辽宁10省市近6000名小学五年级至初中二年级在校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与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学校制度中,许多强制性的制度、管理措施以及来自教师、同伴的行为和语言伤害,都给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潜伏的危害,构成隐性伤害。伤害的主要方式是不当教育惩戒及教师的心理惩罚、学生间的肆意侮辱等,包括:老师或学生群体之间私下起外号,嘲讽、取笑学生的有关私人问题(如家庭背景、父母职业、个人缺陷或日常行为习惯等);向他人脸上吐唾沫、泼粪便、剥衣服等,强令他人从胯下爬过,在公共场合的惩罚,或带有示众性质的体罚,或变相体罚;对隐私的侵害,如侵入他人私人领域(书包、日记、通信、身体等)并予以公开宣扬;校园暴力所带来的不安全的校园情境,对学生人身安全的危险及威胁所造成的学生身心伤害……

这种伤害,由于不太明显且发生效应较为迟滞,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但它往往对少年儿童脆弱的心灵造成无法估量的消极影响,有的就是埋了一颗炸弹,条件合适的时候就会起爆。对这些情形,我们要么忽略掉了,要么不重视,更不要说设置非常科学有效的“抚慰者、疗伤者”去帮助他们。这样的局面,总归是学校教育工作、学校安全工作的硬伤。某县一所小学的两位同学,一个五年级,一个六年级,由于接水时的一点小摩擦,五年级的孩子竟然将六年级孩子用刀刺死了!事后的调查中,发现了这位同学存在多方面的心理问题。事发之前,有谁曾体察过这个品学兼优的孩子的心灵世界?任由他风也过雨也过。那么,在一个未知地方的未知时刻,他无法预料地突然失控,制造暴力事件也就在所难免了。这样的孩子,还有许多!

其次,说说教师

作为校园构成的要素,在安全工作中教师绝不应该被忽略,教师的心理健康更不应该被轻视。据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采用国际公认的SCL-90心理健康量表这一工具,对14个城市的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调查,结果令人惊讶:约50%的中小学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约30%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检测还表明,69%的被检测教师自卑心态严重,他们觉得自己的社会地位、经济实力都不如同期毕业的同学。另外,嫉妒情绪突出、焦虑水平偏高等也是较突出的问题。有心理问题的教师,小学多于初中,初中多于高中,城市多于乡村,而小学女教师的心理问题多于小学男教师。教师普遍处于亚健康状态。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发生率在20%左右,而受调查的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高达50%。

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物质化的程度就会越来越高,人们信仰缺失的情况也更加严重,教师的心理承受更多更重,总体状况也越来越糟糕。作为社会文明的传递者,如此状况的心理健康其影响远的且不说,近的就校园安全来说,无疑是一种灾难。大量见诸媒体的教师给学生“脸上刺字、互打耳光、刀割手指,致残、致死”的伤害事件说明教师绝对会给校园安全带来致命性伤害。更多的这类行为,已经不能单单从师德层面上去看待,也不能单单从学校的管理层面上去看待了。其心态脱离社会主流理念甚远,许多的事件太“出乎意料”,无法用正常思维理解,只能称之为“心理疾病”。

见微知著,见著知微。由于教师有着过高的工作压力、过重的角色期望、完美的自我定义、学校不完善的评价、收入期望反差大等诸多因素,导致了教师较其他行业的人心理承受更重,最终失常、病态也就不足为奇了。愈是病重病多,愈说明当下各级教育管理者对于教师心理安全重视度不够。如果我们要构建平安和谐校园,有什么理由对教师的心理健康可以有一丝忽视?

最后,来说说家长

在电脑上打开任一搜索引擎,输入“家长与学校”,我们能看到太多太多的家长与学校发生的各种缘由的冲突、伤害事件。作为与学校应该相对密切的家长,往往被我们“边缘化”了。对于他们因孩子的教育而产生的种种诉求,不是被视而不见,就是被粗暴处置。时至今日教师罚家长的站、讽刺、呵斥、指责等行为,依然是屡见不鲜。这些行为,给相当一部分家长的心理造成严重伤害。前几年,就报道有家长因自身下岗心理失衡,又因自家小孩眼睛近视,在向学校老师恳请调换小孩座位多次未果的情况下,心理突然崩溃,混入校园,持刀砍杀多位师生,造成恶性事件。类似事件并不在少数,我们往往关注的多是事件的结果,并没有去追究事件的原因是什么,如何从源头去解决事情!

近年来,不少学校成立家委会、举办家长培训班、邀请家长义工,全面改变家长会的内容和模式。这些举措沟通了家长、帮助了家长,也帮助了学校,增进了家校之间的关系,加深了理解,消除了不少误会。这是可喜的。但是,更多更广的学校还没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

消灾于无形,医未病之病!攻心为上,攻心最难!

我们应该坚信,学生、教师、家长的心理健康是学校安全工作不可忽视的大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唯有重视了并做好了师生、家长的心理健康工作,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才会更有成效,校园安全才会最有把握,社会也会更加安宁和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