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管理创新,是培养会感恩之人的保障

学校管理创新,是培养会感恩之人的保障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职学校十分注重对学校管理工作的细化和创新,确立了管理服务的目标是以培养会感恩之人为标准。东莞市威远职业高级中学认真贯彻落实政府的相关政策,为每一个报到的新生建立档案记录,为学生设立了专用银行账号,并有完善的监督体制,不花学生的一分钱。另外更重要的是学校专业设置紧贴市场,吸引、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也保证了学生的良好就业。

第二节 学校管理创新,是培养会感恩之人的保障

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作为教学的服务和辅助部分,一方面保障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运行,另一方面保障了培养会感恩之人的目标的实现,其地位非常重要。

一、管理服务目标以培养会感恩之人为标准

中职学校十分注重对学校管理工作的细化和创新,确立了管理服务的目标是以培养会感恩之人为标准。在这个标准的要求下,从招生与就业管理、教学管理、德育管理、后勤管理四个不同的角度出发,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培养感恩之人的体系。

(一)招生与就业管理

1.在招生方面,中职学校积极主动扩大招生,不断挖掘新的生源地

人人生而平等,人人都应享受公平的教育机会。但是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还存在着一些不公的事情,比如,由于区域经济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广东区域之间的教育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中职教育主要是为就业做准备的,不是为了升学,它的意义重大,为无数的孩子提供宝贵的教育资源,为其进入社会打下一定的基础,装备上良好的生存技能,可以说是他们以后的“看家本领”、“饭碗”。

中职教育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特征,也与经济的关系十分密切。广东省提出改革中职教育的招生办法,建立全省统一的招生平台,实现全省的跨区域招生,不断扩大招收全省欠发达地区初中毕业生就读中职学校的规模,以加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提高其经济发展水平。

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在《调整职教结构,面向全省招生》的报告中指出,创造一切条件招收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就读中职学校,集中办规模性的职业技术教育群,打造职业技术教育核心地。该措施影响到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为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多的教育提供了机会。

2007年,在《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中提出,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所有全日制在校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平均每人每月150元的补助。这些政策是人本教育新理念的体现,目标是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失学。东莞市威远职业高级中学认真贯彻落实政府的相关政策,为每一个报到的新生建立档案记录,为学生设立了专用银行账号,并有完善的监督体制,不花学生的一分钱。

教育行政管理在中职学校里,做到人本教育,是学校培养感恩之人的保障之一。管理的服务目标的确立,要求学校的管理人员做任何工作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的利益,为了学生的成长,而不是为了一己私利。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着激发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开展,以实现学校、学生、教师等全面协调发展、长远科学发展。行政管理的效率不断提高,为学校的每一个人服务,并且是便捷快速的服务。

人本教育要培养会感恩之人,需要管理的创新,规范化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规范化管理强调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人的价值,而不是把人当作一台机器来对待。所以,管理者在对人员的不同特点的准确把握后,要因人而异地管理,通过确立一套价值体系观念来指引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举止,与集体保持一致,形成最大合力

人本教育新理念,尤其是在职业学校的管理中,要求方方面面从人的属性出发,通过规范化的管理,能保证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及时有效地围绕着人的全面科学、良性发展而不断更新调整,不让制度阻碍人的发展,而是通过人的发展来带动学校的发展,以及上层建筑的发展。这与“以人为本”的理念也不谋而合。

加强学校自身条件的建设,是吸引学校生源的根本途径。一所好的中职学校,当然不用担心招不到好的学生,东莞市威远职业高级中学不断提高本学校的条件,加强学校建设,积极探索,不断追求、创新,逐渐建立起一种和谐的校园环境,优质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育教学设备、实训设备,有现代化的教学大楼、艺术楼、图书馆、食堂、师生宿舍,心理咨询室,校园网,等等。另外更重要的是学校专业设置紧贴市场,吸引、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也保证了学生的良好就业。

许多学生家长在选择学校时,较多的会询问学校的就业情况,关心学生在学校里是否能学到真正的本领。学校领导除主动、积极地向学生及家长讲述学校的良好就业情况外,还进行书面宣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得社会对东莞市威远职业高级中学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积极促进了学校招生等一系列工作。

招生是学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了学生,中职学校的发展也无从谈起。中职招生也是许多学生人生理想的一个转折点或者是发现自我的另一个天堂。中职的招生为告别普通教育的学生的人生梦搭建了一座新的桥梁,人本教育新理念的坚持和推广,使得学生获得更加合适、科学的教育机会,从而实现他们的梦想。

2.在学生就业方面,坚持以人为本的就业观

每一个人从来到这个世界上,就避免不了要经历的几个重要的事情:上学、工作、赡养父母、结婚、养育儿女等。而就业是人生一件非常大的事情,所以社会及家长、学生都比较重视。

东莞市虎门镇的服装业非常发达,东莞市威远职业高级中学积极适应当地的经济发展特色,建立了服装部、信息部、经济部、综合部四个专业部,每个专业部下面又设不同专业,其中以服装部最为有特色,并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在中职学校里都开设有就业指导课等相关的课程,让学生早早地具备长远的眼光及超前的就业择业意识。

要让中职生学会感恩,就要像父母一样去关心他们,解决中职生遇到的困难,经过总结,笔者认为解决中职生就业问题的主要对策有: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的发展离不开教师,学生的成才需要优秀教师。中职学校的教师工作更辛苦,难度更大,要求更高,他们既要懂理论知识,又要会技能实操,即我们说的“双师型”教师。然而当前中职学校师资力量普遍薄弱,数量上、质量上都亟待提高。如何吸引优秀教师、培养优秀教师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2)学校要为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创造条件。一是学校应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举办就业知识讲座等方式,使毕业生了解国家就业形势及就业政策,使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二是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有目的地实现教学和管理;三是学校应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及毕业生情况,积极联系用人单位,建立多个毕业生就业基地;四是学校应通过定期举办就业知识咨询活动、模拟招聘活动,请在工作单位已取得突出成绩的毕业生来校作报告等活动,使毕业生树立自信心,掌握就业技巧。

(3)树立毕业生自信心。不少中职生在和大学生的竞争中认为低人一等,普遍存在自卑感,认为大学生比自己的理论知识深厚,各方面素质较高,在竞争中占有绝对优势。但是,中职生亦应认识到大学生在找工作时普遍存在要求工作条件较好、工资待遇较高的劣势;应认识到无论哪一个用人单位的工作岗位都有层次之分,所需人才的知识结构亦有层次之分;要认识到自身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实际动手能力上及工作务实程度上的优势,抓住机遇,抛开自卑,大胆地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不要因一两次求职找不到工作就心灰意冷,积极争取,应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4)要终身学习,不断充电积累就业资本。中职生的就业竞争对手主要是大学生,学历偏低、知识面较窄、发展后劲不足是中职生在求职过程中遭受冷落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中职生要在充分学好理论课和专业课的基础上,想办法通过各种途径参加一些和自己本专业相关的自学考试和专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从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积累就业资本,才能在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5)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中职生一定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应主动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找准自己的位置,不可好高骛远,应放下架子,抛弃多数人找工作时“一国营,二集体,实在不行再到私营和个体”及“宁愿在家喝粥,不愿到私营企业吃饭”的观念。在求职时,不要只想着一步求职到位,应找份工作先干着,大胆地迈出第一步,把找到第一份工作当作积累经验、学习业务技能、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为将来的发展及寻求更理想的职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6)抓住机遇,充分展示自己。机遇对每一位就业者来说都是均等的,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抓住无处不在的机遇,充分展示自己。中职生在就业前,应认真准备就业材料,大胆地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介绍自己的专长,要增强求职的心理承受能力。

分析中职生的就业环境,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相应的生存能力,使得学生学习起来有的放矢,学到社会真正需要的本领,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社会,发挥自身的才能和特长,这也是人本教育新理念所要求的。要对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的优势和不足加以分析,知己知彼,审时度势,还要做好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档案管理、传授面试技巧等一系列服务工作。

(二)教学管理

教学是中职学校各项工作的核心之一,教学工作开展得好,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好,学生才可能学到真正的本领,并且成为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

教学管理是指教育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使教学活动达到学校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教学管理在学校管理中意义重大,地位较高,是保证教学有序进行的重要环节,处于学校管理的核心地位。

从内容上,教学管理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以及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教学实践基地、教学管理制度、师资队伍建设、学校校风等一系列的建设管理。

(1)坚持人人可以成才的教学管理目标,学校教学管理目标的制定必须以师生为出发点和归宿。在学生的培养方面,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增进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集体荣誉感;在师资的培养和管理上,树立教师在学校的主人翁意识,为教师营造大家庭的氛围,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和领导、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不断满足教师的各种合理要求,鼓励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持长久的热情,从而使得教师能够充分地实现人生价值,这便是人本教育新理念的宗旨。

(2)专业设置、专业技能训练都紧密与社会经济发展保持密切关系。在学校内部建设有完备的实训室,学生有大量机会到实训室动手操作,并且专业老师会给予指导。

(3)严格教学常规管理。教学常规管理内容较多,包括课程计划的制定、教师教案的检查、课堂教学的检查、学生考试作业情况、师生的科研事务等。东莞市威远职业高级中学,主要从学生处和教务处两个组织机构来进行学校的日常教学管理,明确了正、副校长们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各个教务人员的岗位职责。

(4)积极动员、组织学校的教师、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技能水平,并且给予一定的奖励,奉行“学用结合”的原则,为学生的就业乃至升学创造良好的条件,鼓励教师大胆进行教学改革,有自己的教学特色,减少不适宜的课程、学生不喜欢的课程,增加学生的实训课程、喜欢的课程,通过自编教材、教学资料,注入新知识、新技能。

(三)德育管理

德育的重要性前面我们已经论述,中职教育如今面临的困难仍然十分艰巨,被人们称为“没头没脚”的教育。没脚是指我们从小接受的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中没有职业教育的成分,中职教育似乎成了“后妈”;没头是指中职或者高职教育给学生深造的机会少,没有一个畅通的职业教育体系。

东莞市威远职业高级中学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东莞市虎门镇,经济繁荣,社会城市化进程较快,东西文化交汇,等等。这些优越的条件为当地的教育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社会环境,但与此同时,教育发展也面临新的问题,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面临空前的复杂性、特殊性和艰巨性。人本教育是指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学校德育,具体指学校德育理念、德育思想、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的工作都是从人、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和解决的,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而教师不参与其中,仅仅是活动的指引者、组织者。

教是为了不教,学生的学才是最宝贵的。教师教会学生如何去学,足矣。教育只有遵循了人的本质、人的发展规律,才是真正的教育,才使得人的天性得到自由的发展,每个人都能找对自己的位置。

教师的榜样作用不可轻视。加强教师的模范作用,发挥教师职业情感的感染力,是促进学生职业道德内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具有很明显的向师性,具体表现在遇到事情愿意听从老师意见,对老师知识观点的赞同支持等方面。“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首先,中职教育教师应有高度的政治觉悟,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关心国家大事,对国际、国内形势有敏锐的洞察力,坚持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引导学生。其次,中职教育教师要有坚实的专业技能知识。中职教育教师担负着传授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任务。当今世界形势多变,知识激增,竞争日趋激烈,这就要求中职教育的教师要有宽广厚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教师那里学到知识和本领,将来适应社会需要。再次,从事中职教育的教师要遵守职业规范,全面提高职业素质。最后,中职教育学校的教师还要塑造人格魅力,言传身教,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目前毕业生独生子女较多,适应社会能力差,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养成,从学校走向社会难以适应。因此学校在正常的教学中应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适应社会性及吃苦耐劳的精神。

(四)后勤管理

中职学校的后勤管理包括资产管理、财务管理、校园基本建设以及安全管理、学生宿舍管理、食堂管理、实训基地管理等,中职学校一般管理这些事务的机构是总务处。后勤管理的工作复杂、特殊,良好的后勤管理可以为学校的师生生活提供安全、便利的环境,其地位也非常重要。

人本教育新理念要求中职后勤管理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即在管理中尊重人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最终实现在良好的服务环境中促进学校、学生、教师及全体员工的和谐发展。

学生在校期间,大多数时间在后勤部门管辖的领域里活动、生活,经常和后勤的管理员工接触,所以后勤部门也站在教育一线上。服务是后勤部门的主要职能和作用。后勤工作的服务对象既有学校的教学,也有从事教学活动的师生。后勤工作要及时满足全校人员的各种需求;主动开展的活动,也要以符合学校各项工作、学校全体成员的整体利益为前提和基础。做到人本教育新理念,就要求后勤部门把握学校的教学规律和各项规章制度,切实保障教学、科研工作的物质需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从方便师生员工的生活出发,增加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不断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后勤部门需要充分发挥人、财、物的效益,建立各种形式的岗位责任制或经济承包责任制,落实岗位职责,提高工作效率,加强经济核算,实施考核奖惩,引入竞争机制,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管理机构设置以培养会感恩之人为依托

学校管理机构的设置,按照其职能可以分为决策层、执行层以及基础保障层。决策层包括党总支和校委会(校长和副校长);执行层包括学校办公室、教务处、学生处、总务处等;基础层包括各专业课教师、基础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以及各班主任。学校实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三大系统,建立校长领导下的四处(教务处、学生处、总务处、培训与实习处)、二室(职业教育研究室、学校办公室)的行政管理架构。学校成立四个专业部,在四处二室的指导下具体组织教育教学工作。

各个管理者和各部门的分工具体情况如下(图1)。

(一)行政领导

孙进辉:校长(学校法人代表),主持学校全面工作。

袁志祥:副校长,主管学校德育工作及学校的安全防范工作,规划和落实学校的校风与安全建设的具体要求。负责部门有:学生处、团委、学生会。注重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坚持有效地对班主任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为学校的校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服装部落级行政)。

石伟坤:副校长,主管学校教务处和学校教学科研工作,负责统筹学校专业规划、学校授课计划、教师授课工作安排及教师的排课(课程)、学生书籍订购(信息部落级行政)。

img1

图1 学校管理系统示意图

万洪芳:教务处主任,负责教务处的常规管理(教务处的计划、总结、资料收集整理、教师请假调课、科组活动的统筹、日常学生考试等)、学生学籍管理、招生、文化课的常规管理、高考班的统筹工作、学校的体育。还有对图书馆人员、印刷室、教务室人员的管理(综合部落级行政)。

唐声福:就业办主任,负责学生的实习与就业的相关工作及教师的社会实践事务工作(服装部落级行政)。

陈浩然:总务处主任,负责学校财务、校产管理,校园美化绿化、卫生、基建维修、饭堂宿舍的管理,保卫人员的安排,后勤人员的管理,以及每月教职工补助统筹等(后勤部落级行政)。

陈恺慥:学生处主任,主持学生处日常行为工作(班级的日常管理,政教的计划、总结、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和要求、班主任工作的考评、瞭望台、电视台的管理,学生奖励与处分决定)、指导心理咨询室有效开展工作及抓好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等(综合部落级行政)。

屈怀鹏:教务处副主任,负责专业课的常规管理、学校实验室设置,还包括实验室辅助人员的管理,学生的考牌、考证工作,学校的科技教育等(经济部落级行政)。

王创:办公室主任,负责学校的人事工作(包括资料的收集、教职工的调出、调入办理手续)、教师工资档案管理、教师的职称评定与晋升、年度考核、教师考勤管理(坐班抽查点名、升旗及会议点名)、档案室管理及其校长室日常指令的通知,并且协助总务处做好保安人员的管理工作,做好常规接待等工作(信息部落级行政)。

范文伟:总务副主任兼后勤部部长,协助陈浩然主任做好总务的相关工作,着重抓好学校饭堂和校园的规划与管理工作(后勤部落级行政)。

梁华英:学生处副主任,协助陈恺慥主任做好政教工作,着重抓学生仪容仪表、精神风貌、集队集会要求与安排;负责学校妇女工作(经济部落级行政)。

陈水生:办公室副主任,协助王创主任做好办公室事务工作,着重做好学校文书稿件的统筹及学校车辆的安排工作(信息部落级行政)。

黄炜钢:团委书记,主管学校共青团、学生会工作,分管学校学生宿舍纪律、值周班的管理(信息部落级行政)。

(二)党支部

书记:孙进辉;组织委员:陈浩然;宣传委员:唐声福;委员成员:袁志祥、石伟坤;小组长:陶顺安、郭润水、骆昌韬、吴光新。

(三)共青团

书记:黄炜钢;副书记:翟云霞;委员:陈辉先、郭城、陈文英。

(四)工会

主席:袁志祥;副主席:范文伟;委员:陈恺慥、邓丽霞、杨道蔼、李志珍、黄真、李永雄、陈淑贞。

(五)专业部长

经济部:陶顺安;信息部:郭润水、胡水来;服装部:祝幼明;综合部:钟宝团;学生就业推荐部:林良茂;后勤部:范文伟(兼)。

(六)科组长

语文科:李志珍;数学科:吴光新;英语科:刘伟英;政治科:李白;体育科:迟晓东;计算机科:罗斌;财会科:苏本棠;电子科:王钦礼;服装科:李军;美术科:骆昌韬(负责学校环境宣传工作,成员包括美术科组教师)。

(七)部门负责人

网络中心与机房:王达明;瞭望台、电视台、绿叶文学社:蓝福强;饭堂:王松柏;学生宿舍:黄炜钢(兼);实训中心:钟建伟、邹铮毅;电教中心:梁发根;心理咨询室:许晓霞;档案室:黄玉梅;财务室:邓丽霞、伦婉开;宣传写作组:陈水生(兼)(成员:李志珍、蓝福强、黄玉梅)。

总之,学校的管理机构设置,力求科学合理,并且各大职能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合作,为学校的教学和学生的实习实训等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进一步培养会感恩之人作出了良好的物质铺垫。

三、管理运行机制突出培养会感恩之人的特色

当前中职学校不仅要培养技术能手,更主要的是培养有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的社会人才。尤其是在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许多家庭的经济条件十分优越,他们口袋满了起来,但是在精神层面上,还是相对比较缺乏的。这就要求中职学校的管理运行机制有的放矢,加强在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为培养会感恩之人创造条件。

(一)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让每个领导成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科学地运用集体决策的智慧和优势,既能弥补个人决策的不足,避免个人决策的失误,又能增强集体的合力作用,同时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制度要求。在推进学校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高度重视民主决策程序,自觉落实“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即“三重一大”)必须经集体讨论作出决定。比如对学校发展规划、中层干部的选聘任用、年终考核奖的发放等,做到事先与相关人员沟通,并作出必要的调研和论证。

(二)中层干部竞聘制——让人人有机会参加竞争

作为一名校长,孙进辉对自己提出了“工作的起点是调查研究,工作的重心是以人为本,工作的作风是扎扎实实”的要求。他注意利用各种机会跟广大教职员工进行沟通和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迫切要求。

通常学校中层干部的选拔都是任命制,当上中层干部后基本上也是终身制,一般只能上不能下。由于干部选拔没有引进竞争机制,因而缺少压力、动力和活力。经过认真讨论和慎重考虑,学校党政班子研究决定:今后学校中层干部上岗一律采用竞聘制,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通过这样的过程形成干部选拔、监督、考核、流动的新机制,创造公开、公正、平等的竞争氛围,让那些群众基础好、知识水平高、工作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走上管理岗位。

(三)“一日见习校长”制——让教师与校长沟通“零距离”

为了增强教师对学校管理工作的自觉性和认同感,学校推出了一项新制度,即“一日见习校长”制。“一日见习校长”的人选确定主要是学校随机安排与自愿参加相结合,作为后备干部的人选及入党积极分子可优先安排,目的是让广大教师都可以有机会了解学校领导层正在进行哪些工作,体验和参与学校管理工作,与校长面对面地进行零距离交流,也能让校长直接了解学校教师们对管理层的看法和希望,从而不断地改进自身的管理工作。

“一日见习校长”制度密切了领导层和普通教职工之间的关系,增进了相互沟通与理解,使校长有机会听到一线教工的意见,让普通教职工在参与中获得体验,在体验中提升境界,促进教工的自我管理和学校的民主管理,受到教工的称赞。

(四)学生校长助理制——让学生拥有学校管理的话语权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同时培养学生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又一个让学生参与管理的思路应运而生。从2008年9月1日起威远职中开始推行“学生校长助理制”,经过学生自荐——班主任、专业部部长推荐——竞聘演讲——考察评审的程序,产生了三名学生校长助理,通过列席行政会议、与校长直接沟通等途径,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

“学生校长助理制”的实施目的在于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充分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在参与管理中学习管理艺术,增强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让他们体验责任感,培养锻炼协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校助们”已成为学校领导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他们不仅拥有学校管理的话语权,而且他们自身也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组织领导能力。

总之,学校在管理机制上不断寻求创新,以期通过这些机制的运行,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学会做感恩之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