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立足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推进全区外向型产业的大发展

立足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推进全区外向型产业的大发展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东盟博览会是一个国际交流大平台。要充分利用博览会的积极影响,加速广西外向型经济和其他产业的发展,全面提高广西对外开放的规模和水平。广西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要侧重从主导产业入手,并且通过重点培育和发展若干个主导产业部门,构建“主导产业综合体系”,来大力提升广西产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的整体竞争实力。

三、立足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推进全区外向型产业的大发展

中国-东盟博览会是一个国际交流大平台。通过它,不但可以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先进管理经验,还可以把本地生产的产品和先进技术等输出到国外,走向全球。同时,国外大批商品和优势产业也会通过这个平台,大举进军广西和中国市场,对广西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造成巨大冲击。要充分利用博览会的积极影响,加速广西外向型经济和其他产业的发展,全面提高广西对外开放的规模和水平。

(一)优化广西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群

1.主导产业群支撑区域经济

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要靠主导产业带动,而主导产业不是孤立地发展起来的。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分工的深化,单个主导产业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情况越来越少。更多的是,由多个主导产业联成的综合共同体带动经济发展。主导部门同与它有联系的若干部门一起构成“主导部门综合体系”,或称主导产业群。根据罗斯托的经济成长理论,从近代第一次产业革命以来各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来看,先后出现了五个主导产业及其群体,它们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层层递进,又互为支撑。见表9-1。

表9-1 发达国家主导产业群的演进

img60

广西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要侧重从主导产业入手,并且通过重点培育和发展若干个主导产业部门,构建“主导产业综合体系”,来大力提升广西产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的整体竞争实力。

根据广西各类产业在地区经济中的地位、比较优势以及国内国际产业发展形势等因素,今后一个时期,广西应重点培育由8大产业构成的主导产业群:

(1)机械工业

(2)制糖、食品工业

(3)能源工业;

(4)物流产业;

(5)有色金属工业;

(6)医药工业;

(7)化学工业

(8)生物技术产业。

2.加快广西主导产业群发展的基本设想

(1)总体思路。

2006~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这样重要关键的历史时期,广西8大主导产业肩负着率领全区国民经济走向全面振兴、加速发展的重大历史使命,8大主导产业必须首先实现跨越式发展。这就决定了8大主导产业的发展必须采取非常规战略。

一是以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优化提升各主导产业内部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推进各主导产业现代化、高技术化;

二是以市场发展为导向,大力发展壮大8大主导产业大型龙头企业集群,并根据专业化分工协作内在要求,引导广大中小企业向专业化生产方向发展,形成产业内部凝聚力强的集聚效应显著的8大主导产业簇群;

三是跟踪国内外高技术发展方向,强化自主创新和国际科技合作,培育产业技术体系,攻克8大主导产业关键技术的瓶颈制约,实现产业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带动8大主导产业的全面升级和快速发展壮大;

四是8大主导产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互动共生,延伸上游、下游产业链,强化建设8大主导产业的原材料基地、深加工基地和出口贸易基地,促进8大主导产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和谐、健康、统筹、可持续快速发展。

(2)主要目标。

2006~2010年,引进、攻克一批主导产业关键技术,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拳头产品,提升广西主导产业国内国际竞争力;通过产业重组、重点扶持,优化主导产业体系,发展一批新的主导产业大中型企业,主导产业规模效应得到极大提升。

到2020年,8大主导产业内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产业组织结构得到明显优化,主导产业区域创新网络健全完善起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市场体系建立起来,主导产业群对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扩散效应显著发挥,对广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重大贡献。

(3)发展方向和建议。

首先,重点推进主导产业群高技术化、现代化、规模化、国际化;

其次,重点发展对主导产业群发展起支撑作用的重大项目、重大关键技术、拳头产品及其产业化;

第三,重点发展主导产业群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业、综合利用产业;

第四,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主导产业群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开放、竞争、协作、高效、网络化的主导产业群技术创新体系;

第五,树立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主导产业群发展生态化、可持续化;

第六,突出重点,抓大企业,抓大项目,抓关键技术,抓基础建设,抓骨干企业和重要新经济增长点的培植。

(二)大力构筑中国-东盟东线国际经济走廊

中国-东盟东线国际经济走廊,主要是指经由香港起点,经广州、南宁越南河内、老挝万象,到达泰国曼谷等主要城市的区域性国际经济大通道。它是一条横贯中国、越南、老挝、泰国等国家的亚洲重要经济走廊,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具有重要经济地位,是广西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重大发展平台。加快中国-东盟东线国际经济走廊的开发和建设,可以进一步密切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经济交往与合作。中国-东盟博览会居于中国-东盟东线国际经济走廊中的“要道”地位,将得到充分显示与发挥,中国-东盟博览会将会因中国-东盟东线这条国际经济大通道繁荣兴旺起来后,带来巨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而更加活跃、昌盛

1.以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为契机,大力拓展、延伸广西出海、出省、出国全方位交通网络,奠定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区域性国际物流枢纽的地位

交通运输合作,是广西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可从三个方面予以推进:

(1)共建基础设施网络。主要工程有:广西与越南之间东线、中线、西线工程;广西边境路网工程;机场改造工程;港口升级工程;广西与周边省市路网工程等。

(2)共建立体运输网络。主要工程有:陆路进出境客运工程和货运工程;水路进出境航运工程;空中运输工程;国内国际区域物流对接工程等。

(3)共建现代交通运输信息平台。

2.加快“两廊一圈”开发,丰富和发展中国-东盟东线经济走廊的经济内涵

广西在中越“两廊一圈”建设中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及地位作用。加强“两廊一圈”的建设,有利于消除广西出海、出边的交通、口岸“瓶颈”制约,促进与越南的经贸交往与合作,与越南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大经贸格局,进一步扩大与东盟各国的往来。主要对策有:

(1)强化广西沿海港口资源的优化整合力度,充分发挥北部湾经济区在广西参与国内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龙头地位。

(2)加强广西与越南在农业、渔业、能源、旅游等方面的合作,开发中越北部湾旅游圈。

(3)在广西凭祥、东兴、防城港、北海市等口岸城市,建立一批具备现代交易条件的商品展示、贸易洽谈与交易、加工贸易相结合的市场投资和发展平台,为促进广西与越南经贸往来创造有利条件。

(4)建立广西与越南的边境事务磋商机制和环北部湾经济协作区磋商机制,增进广西与越南和国内环北部湾省区之间的了解、沟通、协调与合作。

3.积极实施外向型经济合作战略

其一,进出并重。一方面,做好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的各种资源(包括矿产、粮油、其他原材料、工业制成品等)、贸易、服务等进入广西以及中国其他市场的各项基础工作和加工贸易条件;另一方面,积极“走出去”,到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国直接参与当地各种开发建设,带动广西工业品、农副产品以及各种先进技术的输出。

其二,贸易先导。为发挥广西的区位优势以及“进出并重”战略的实施等创造最佳的贸易便利化条件。贸易先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广西参与次区域合作的广度、深度、进程和效率等结果。

其三,区域整合。根据区域经济合作等因素,对广西沿海地区进行战略规划、整合与定位。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广西北部湾城市群的重构;二是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在中国西南地区城市群(包括广东省湛江市、海南省海口市等)中的定位与整合;三是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在中越北部湾城市群中的定位与整合。

其四,开发4类合作经济。即:

口岸经济。主要是指以广西边境各类口岸开发为重点的经济建设。把广西边境口岸经济开发建设作为广西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重要平台。

外向经济。即在东兴、凭祥两个国家一类口岸设立边境贸易区和出口加工区,作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先行“试验区”;把北海保税区建成区域合作的重要平台;在沿海、沿边地区大力发展以东盟、大湄公河流域、北部湾经济圈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加工对象的外向型加工业。

港口经济。主要是加强广西沿海港口群的开发与建设,切实做好港口分工、功能整合以及优化提升等各项任务。

海洋经济。即围绕中越北部湾经济圈的合作开发,做好海洋这篇独具特色的大文章。

4.联合粤港澳共同开发东盟市场

(1)深化认识。东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广西、广东两省区在开拓东盟市场方面,拥有各自的优势。广西优势体现在地缘优势、人缘优势、外语人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等方面。而广东是经济强省、贸易强省,东盟国家中祖籍广东的华侨华人多,在开拓东盟市场方面已占领一定份额。如果两广双方优势互补,联手合作开拓东盟市场,不但可以带动广西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也会促进广东对东盟市场的扩张,从而实现“双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珠三角经济区的建立,为两广合作开发东南亚市场创造了契机。

(2)背靠广东,加快跨省公路和物流中心的建设。广西与越南有水陆两路交通的便利。广东与东盟各国2003年的进出口贸易额达200亿美元,主要靠海运和陆路运输,如果以广西为主要陆路通道,那么,广西将成为广东与东盟贸易的重要转运中心。目前,广西境内的交通条件好,但是沟通两省的铁路与公路交通仍然存在一些瓶颈,需要两省共同努力,加快跨省公路的建设,保证两省人流、物流畅通无阻。

(3)加强两广国内、国际旅游合作。东南亚,尤其是印支地区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而且还基本上处于尚未开发的状态,两广的企业加强在这方面的合作是大有可为的。例如,可以联手投资印支各国的旅游基础设施,包括建旅游度假村、建旅馆和饭店等,吸引世界各国的游客。现在广东人外出旅游的很多,如果把三分之一或一半的广东人吸引到印支各国去旅游,他们一般都要经过广西,在广西境内停留2~3天,这就是一笔大生意,可以极大地促进整个广西的商业和服务业的繁荣。

(4)共建面向东盟的出口加工区。目前,广东珠三角地区土地、水、电、劳动力的价格都比较高,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在珠三角地区已经慢慢失去比较优势,整个珠三角地区也面临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广西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在靠近边境的一些交通条件比较好的城市建几个出口加工区,制定优惠政策,筑巢引凤,吸引广东珠三角地区的企业前来投资,把广西的一些边境城市建设成为出口加工基地。这样还可以使内地的民工分流,减轻广东每年春节前后都不得不面对的民工潮的严重社会问题

广西的一位高层领导非常形象地用“后花园”来形容广西在粤桂合作中的定位。广东是中心,广西做腹地,广东向广西辐射,广西为广东服务,让广东来发财,带动广西发展,新世纪新阶段粤桂合作必须有这样的定位。

(三)优先推进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国际科技合作

1.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举办,天赐广西一个与东盟全面开展经贸、科技、文化合作的发展平台

东盟是广西主要的进出口国别地区。广西对东盟的进出口贸易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贸易额上升迅猛,其中进出口额排前三位的国家是越南、泰国和马来西亚;二是对10国贸易都是顺差。东盟各国是广西利用外资的主要来源地之一,在所有投资广西的国家或地区中,其合同外资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均仅次于中国香港地区,分别占全区总额的8.2%和8.3%。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举办,将促进广西与东盟的经贸关系的全面发展,提高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地位和作用。它是广西经济发展和广西走向国际舞台的一个重要契机。

2.优先推进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国际科技合作具有战略意义

(1)推进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国际科技合作是“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我国在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任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温家宝主席在2004年省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把利用外部有利条件和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我国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因此,在新的发展阶段,优先推进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国际科技合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2)优先推进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国际科技合作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广西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必然选择。优先推进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国际科技合作对于充分发挥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重要作用,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具有长远的全局性、战略性意义。它可以充分发挥“科技外交”的功能,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是落实我国新时期外交工作方针“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具体体现,可以为一年一度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赢得东盟各国更多的大力支持。

(3)优先推进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国际科技合作是中国生产力南向发展的客观要求。广西与东盟各国之间开展科技、经贸合作具有巨大潜力。一是东盟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广西优势科技“走出去”具有广阔的空间;二是东盟国家有许多优势技术是广西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可以为我所用;三是目前广西与东盟各国之间的科技经贸合作规模较小,可以从广度、深度上全面深化。因此,优先推进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国际科技合作,可以推动中国生产力的南向发展,包括中越“两廊一圈”的合作开发;可以开辟广西国际科技合作的新领域、新的突破口;可以更切合广西科技实际水平,使合作取得更大成效;可以为广西对东盟的商品服务贸易“铺路搭桥”、“打前站”,进一步扩大广西对东盟的开放。

(4)中国-东盟博览会将会成为推动广西与东盟国际科技合作的“火车头”。中国-东盟博览会是一个“11国搭台,17亿人唱戏,60亿人喝彩”的国际性盛会,提供了中国与东盟国家乃至世界各国互助合作、携手发展的平台,使中国和东盟10国的企业更好地沟通、交流,并最终促成合作,取得共赢。中国-东盟博览会搭建了一个国际科技合作的平台。在首届博览会上,南宁市共签约内外资项目72个,涉及金额282亿元,签约的工业项目技术含量高,投资规模大。

3.大力推进广西与东盟国际科技合作向更宽领域、更高层次、更大规模、更加频繁、更为紧密的方向发展

近年,广西与东盟国际科技合作得到加强。广西与泰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家在热带经济作物和水稻种质资源引进、优良品种选育和推广、鱼类病害防治技术及医药和医疗卫生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2002年6月中越两国科技部共同投资,由广西农科院和越南河内第一农业大学共同实施,在越南建立了中国在东盟国家的第一个国家级农业科研推广基地——“中越农业综合技术示范研究推广基地”。此外,合作创建“中国适用新技术新产品(越南)展览会”展示舞台以及“中越科技贸易网”信息平台等。1984~2002年,广西在东盟各国投资项目42个,协议投资总额4 416.36万美元,其中中方协议投资额3 089.34万美元。总的来说,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国际科技合作规模小,目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推进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国际科技合作,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广西与东盟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方向是:在技术引进方面,主要是广西沿海港口工程技术合作、沿海石油工业技术开发合作、粮油深加工技术合作、会展人才培训与城市管理技术合作等。在技术输出合作方面,包括广西农产品深加工技术输出、种业技术输出、水电工程技术输出、机械工业优势技术输出等。

(四)建立广西东盟人才培养开发基地

1.建立广西东盟人才小高地

依托广西民族学院、广西大学、广西国际青年交流学院和广西师范学院等院校,借助泛珠三角区域各省区的力量,建设面向泛珠三角地区和全国的广西东盟人才小高地。支持和加强广西民族学院的东南亚语言文化教育研究基地和重点学科以及广西各高校的对外汉语教学,培养从大专到本科、硕士、博士等多种多样和多层次的东南亚语文化和中国语言文化人才。同时,各大专院校开设一些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的选修课,为非外语专业学生教授一两门东南亚语言,扩大东盟各国语言在学生中的普及面。

2.构建区域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人才资源合作开发基地

充分利用广西各高校外语教育资源的优势,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各国之间广泛开展外语教育与人才培训的合作;推进与东盟各国之间的科技、学术交流和研究开发合作;强化国际经贸知识的普及教育,在各层次国民教育中开设东南亚知识、 FTA知识、WTO知识教育课程;开发区域性、国际性在线教育远程教育培训网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