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概念与实质

概念与实质

时间:2022-0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先认识教育评价的概念与实质,然后可以推论出人格改造评价的概念与实质。其中包括两个问题:其一,罪犯的人格有哪些变化,这里的“变化”包含有“改善”、“更新”和“发展”的含义。其二,这些变化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其中,占据评价中心的是罪犯的人格变化。而判断“变化”是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的:即这些变化是否满足社会与罪犯自身人格发展这两个方面的主体需要。
概念与实质_人格改造论(增补本)

(一)评价:概念与实质

人格改造评价的概念和实质是什么?我们曾经强调:人格改造是“知识转化为人格”的过程,是罪犯人格世界的文化建设。所以,人格改造从本质上看,应当属于教育的范畴;人格改造评价,属于教育评价的范畴。我们先认识教育评价的概念与实质,然后可以推论出人格改造评价的概念与实质。

教育评价的概念最早是在1929年由美国教育家泰勒(W.R.Tyler)提出的。他认为,“评价”不同于“测验”,后者以教科书为中心,而评价则以一定的教育目标为指导。教育评价是这样一种过程,即发现学生学了什么和这些东西所具有的价值。美国教育界经过1932年到1940年,历史上被称为“八年研究”,泰勒和他的同事正式提出了教育评价的概念,即教育评价就是衡量实际活动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测验是它的手段。“同时,他们还提出了评价的原则和方法,其基本思想是:(1)教育是改变人的行动方式的过程;(2)教育目标是各种行动方式的变化;(3)教育能够根据对该目标实际完成情况的分析进行评价;(4)人的行动是复杂的,所以要从各方面进行评价,它不仅是分析的,而且是综合的;(5)作为评价方法仅靠用纸和铅笔的测验是不充分的,应该采用包括观察行动在内的更广泛的方法。”(11)

我国教育界有教育学学者对教育评价的概念这样表达:“所谓教育评价(educational evaluation),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受教育者的发展变化及构成其发展变化的诸种因素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在这个定义中包含三个基本观点:第一,强调教育评价的本质在于“价值判断”;第二,明确教育评价的对象,强调现代教育评价的对象是“受教育者的发展变化及其构成发展变化的诸种因素”;第三,强调了教育评价的价值准则,即评价必须“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进行。(12)

根据上面对教育学评价的概念和实质的论述,我们对人格改造评价的概念与实质作如下阐述:

第一,人格改造是矫正、改变、更新和重塑罪犯的过程;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指出“人格是个体由遗传和环境决定的实际的和潜在的行为模式的总和”,所以人格改造是改变罪犯行为模式的过程,包括实际的和潜在的行为模式;

第二,人格改造的目标是改善和更新罪犯的人格世界各个子系统的人格要素,从而引起他们行为方式的改变。

第三,人格改造评价的本质是价值判断。“价值,是反映价值关系的哲学概念。在主客体相互关系中,客体是否按照主体的尺度满足主体需要,是否对主体的发展具有肯定的作用,这种作用或关系的表现就成为价值。”(13)人格改造的价值包含两个方面:其一,它按照社会的尺度满足公众的安全需要,即降低罪犯的重新犯罪率,以保证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其二,它按照作为个体的人格健康发展的尺度满足罪犯改恶从善与自食其力的需要,即使罪犯的人格得到更新与改善,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简而言之,人格改造的价值就体现于它是否能满足社会安全与罪犯人格改善这两个方面的“主体需要”。(14)

第四,人格改造评价的核心概念是“变化”。其中包括两个问题:其一,罪犯的人格有哪些变化,这里的“变化”包含有“改善”、“更新”和“发展”的含义。其二,这些变化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因此,人格改造评价的对象有二:罪犯的人格和监狱的人格改造实践。其中,占据评价中心的是罪犯的人格变化。而判断“变化”是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的:即这些变化是否满足社会与罪犯自身人格发展这两个方面的主体需要。如果用通俗的语言表达,那就是:人格改造评价的核心内容是为了调查和研究在人格改造的过程中,罪犯学了些什么?掌握了些什么?运用了些什么?而这一切,对他的人格更新与发展有什么价值,即是否引起人格的变化以及变化的程度如何。

否定性评价:有些矫治模式不产生效果

据翟中东教授介绍,西方学者认为有些矫正模式由于建立在错误的理论基础上,因而不产生效果:(1)直接威慑。这种矫正项目的理论基础是威慑理论,使罪犯因害怕进监狱而减少犯罪。超过25年的研究表明,威慑的效果很不好,甚至增加重新犯罪率,是一种刑事司法的错误实践;(2)对罪犯进行毒品抗拒教育。实践证明,通过说教控制毒品使用,是无效的干预方法。但也有研究认为,这种教育是中性的,而近年来将认知行为方法引入毒品抗拒教育,是有希望的做法;(3)对罪犯加戴手铐,然后链接,以威慑罪犯。这就是“链子狱”。从这样的监狱出来的罪犯,重新犯罪率超过60%。

——资料来源:《中国监狱学刊》2009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