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德育工作形式的新问题

高校德育工作形式的新问题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将德育理解成一个从教育者到受教育者的传递和影响过程,其工作形式就是制约德育效果的桥梁,高校德育中的上述几个问题直接导致了在我国的部分高校德育过程中出现了如下情况。目前的问题是德育内容稳定有余,更新不足,不能充分反映变化了的道德生活,某些教育内容由于陈旧而严重脱离实际。以上是高校德育教育面临的严峻问题,也是我们改进和提高德育工作的主要依据。

三、高校德育工作形式的新问题

如果将德育理解成一个从教育者到受教育者的传递和影响过程,其工作形式就是制约德育效果的桥梁,高校德育中的上述几个问题直接导致了在我国的部分高校德育过程中出现了如下情况。

(一)德育定位偏移,内容脱离现实,缺乏时代性和层次性

首先,德育目标过于强调方向性,缺乏层次性,目标过高而不切实际,未能靠近受教育者的思想基础,忽视了道德理想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把德育理解为纯观念形式的教育,结果说教成分多,而可操作性内容少。这样就起不到德育目标应有的激励引导作用,使德育实践事倍功半。因此,要使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目标,必须从培养最基本的道德行为和基本文明做起,这是对大学生进行远大理想教育的基石和有机组成部分。低层次道德的实践正是步向高层次道德境界的基础,古人云:“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

其次,德育内容未能全面正确地体现社会主义道路和缺乏时代性。比如,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采取了较为偏激的态度,有割断历史,排斥和抛弃本民族传统美德的虚无主义倾向,使受教育者缺乏民族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一些人在言行中流露出一定程度的民族自卑感和崇洋媚外心理。另一方面,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社会变革必然推动道德生活的变化,提出新的道德问题,这就要求德育教学内容不能一成不变,而必须回应时代和现实的挑战,不断更新充实,始终贴近实际生活。目前的问题是德育内容稳定有余,更新不足,不能充分反映变化了的道德生活,某些教育内容由于陈旧而严重脱离实际。

(二)德育实践模式化,创造性不足,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

这些年来,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德育工作如何与之相适应,却显得理论准备、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不足。过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一套德育工作的观念、方法、模式,有些已不适应高教改革发展形势的需要和复杂多变的现实情况。

另外,多数高校的德育工作习惯于照搬别人的德育实践模式,不注意结合本国、本地、本校实际情况,构建自己独具特色的德育实践模式,迷信和囿于既往的德育经验,不考虑社会的变化发展,怀疑自己现实的创造力,不敢大胆改革、创新。因此,德育工作在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等中心工作服务和提供精神保证方面,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

(三)德育过程方法陈旧,德育评价缺乏科学性

德育过程的本质特点如活动性、情意性体现不明显,与教学过程的初期分离过程尚未完成便盲目结合,结果丧失了德育的独立性。育者错误地认为只要讲授或灌输,受教育者就必然会听进去,考知识便是考品德水平。这种格式化的考试,一方面难以衡量学生真实的德行水平,另一方面则容易使学生停留在单纯掌握知识的表面上,出现言行分离的现象。还有,德育活动中的形式主义较为严重,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在设计和组织活动时,单独考虑德育任务的要求,较少考虑受教育者的品德基础和品德需要,为受教育者喜闻乐见和富于实效的德育实践活动较少。再者,德育评价的后顾性特点较为突出。习惯于用既定的品行标准去衡量不断发展中的受教育者,当受教育者的品德言行不符合既定的品德标准时,不是用新的实践去重新检讨既定的品德标准,而是用既定的品德标准否定受教育者的品德发展状态,想方设法约束防范受教育者,这导致对德育对象估计失真,德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失调、对立,严重影响了德育实践的效果。

(四)德育教育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德育一直存在严重的“以教师为中心”倾向,教师要求学生必须听话,并把听话与否作为判断学生好坏的实际标准。而在现代德育工作要从学生需要出发,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改变传统德育强调的外在控制、教师为主的旧观念,提出要让学生主动发展,把学生看作教育的主体,尊重、信任、关爱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以往更多地关注道德结论“外”灌注,转向更多地关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内”建构。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教育,提倡双向交流,平等讨论。以上是高校德育教育面临的严峻问题,也是我们改进和提高德育工作的主要依据。

(五) 现行德育工作形式忽视德育教育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

首先,纵向联系差,表现在德育教育的层次性不明,渐进性不够,没有注意到不同年龄层次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和目的的差异性和相继性。一些学校把总体德育目标与阶段德育目标混同,或者以总体目标代替阶段目标。其次,德育的横向配合不完善,没有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配合的整体育人格局。没有寻求一种有利于三者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一体化模式,出现“学校小气候”挡不住“社会大气候”的情况,从而抵消了德育效果。再次,学校内部,没有把德育渗透到其他教育和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除德育课外,其他学科往往忽略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并没有真正把德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之中。另外,德育工作与教学工作“条块分割”和“两张皮”仍然存在,“一手硬” “一手软”,淡化了德育意识。主要表现为抓管理只管教育和管理,抓教学只管教学,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不管不问,甚至对学生的学习纪律也懒得管,服务人员只管服务,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视而不见,没有形成纵向衔接,横向配合的整体育人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