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时期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内涵和实现途径

新时期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内涵和实现途径

时间:2022-02-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将研究生德育的“合而不同”的教育过程融入校院二级管理模式下,其重要意义在于将德育工作置于管理的视野下,运用科学有效的管理理念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使研究生德育工作真正与学生实际相符、与学校工作同步、与社会发展接轨,更好地完善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
新时期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内涵和实现途径_文化建设的理念与实践

新时期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内涵和实现途径

董华青[1] 朱成康

(浙江工业大学 化材学院 杭州 310032;浙江工业大学 研究生院 杭州 310032)

摘 要 高校研究生德育强调德育的社会性,强调个体的品德行为习惯等与他人、学校、社会等方面的统一,是一种“合而不同”的教育过程。校院二级管理模式下研究生德育工作目标更注重延传性和创新性的结合,德育工作理念更注重细致性和粗放性的结合,德育实施途径更注重针对性与专业性结合。校院二级管理模式下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开展依赖于研究生工作队伍、导师、博硕研究生党支部以及研究生学生会和社团组织等群体形成合力,共同完善高校研究生的德育工作。

关键词 二级管理模式 高校 研究生德育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来源。研究生德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生的全面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及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确认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高层次专门人才代表、作为大学生群体一员的研究生群体,是一个复杂而相对成熟的社会群体,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更是有别于本科生群体,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已成为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从目前我国高校研究生的培养状况来看,研究生的德育工作因各高校的不同特点而有所区别,有“学生工作部分管”模式、“研究生党总支统管”模式、“研究生工作部专管”模式,这几种模式都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研究生教育所采用的,各有利弊。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超常规发展和研究生德育环境、观念的变革,由学校统一或者兼分管的模式来开展研究生德育工作已很难保证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为了更充分地利用学校的各类资源,适应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趋势,采取校院二级管理模式能够使德育工作更有针对性,优化德育工作各环节,创新研究生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使研究生德育工作真正实现“德为先、育为本”。

1.校院二级管理模式下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内涵

德育简言之就是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因此高校研究生德育就可以理解为培养研究生品德的教育。当然仅仅把研究生德育工作理解为培养品德是不全面的,因为研究生群体的特征决定了研究生德育不同于中小学以及大学(本、专科)的德育工作,它的内涵与外延的侧重点将有所不同。研究生德育并非是品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养成阶段,而应是个体的品德行为习惯等方面如何与他人、学校、社会等方面统一的阶段,更强调德育的社会性,是一种“合而不同”的过程,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

研究生教育历来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研究生德育工作“党委领导、行政为主实施”的原则,在校、院二级管理模式中,研究生德育组织运行是在职能部门的统一管理下,各二级单位分级管理,明确分管领导负责,健全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相结合的管理人员队伍,使德育工作与二级单位的行政业务工作并轨。将研究生德育的“合而不同”的教育过程融入校院二级管理模式下,其重要意义在于将德育工作置于管理的视野下,运用科学有效的管理理念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使研究生德育工作真正与学生实际相符、与学校工作同步、与社会发展接轨,更好地完善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

1.1 研究生德育培养目标更注重延传性与创新性结合

随着高等教育的日益发展,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尤其是我国加入WTO、高校扩招等政策的实施,对德育工作有重要影响的社会环境、校园环境、个人观念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变化,如诚信、和谐社会的构建、网络虚拟社会的发展、多元文化的凸显、研究生个体多样化问题的出现以及创新性人才培养等观念和思潮的涌现,促使研究生德育培养目标的不断修整。传统研究生德育往往重知轻能,衡量研究生优秀与否的标准就是分数和发表文章数,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滋生与蔓延,学术诚信的缺失与沦丧,以及忽视研究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使研究生处于“放羊”状态等等,这些传统德育弊端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德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加以修整。在二级管理体制下修整的过程将更切合学生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是延续又是创新,是立足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战略、立足创新人才培养的素质教育、立足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立足合作与生存的终身发展观上,为此,高校应该尽可能地确立起科学合理、切合实际的德育培养目标。

1.2 研究生德育工作理念更注重细致性与粗放性结合

德育管理的特点决定了研究生德育工作是长期的,也是全方位的。它贯穿于研究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各个阶段,渗透于学校管理、教育与后勤服务的各项环节。实行校院二级管理的德育工作无论从工作的连续性与整体性上,还是从工作的具体性和细节上都要求相关部门和各个环节的有效合作与密切配合,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和稳定性,形成纵向和横向相互交错的德育管理网络。从纵向而言,德育工作更注重粗放性的工作理念。党委领导、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的研究生德育领导和组织体系决定了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领导者和决策者是学校党委,学校行政则是德育工作的实施和执行者,具体而言在校一级层面党委副书记负总责,在院一级层面上由研究生院党委副书记及各院党委(总支)副书记对学生的具体德育工作负责。这种直线型的管理职能指挥权集中、决策迅速、职责分明、信息渠道畅通,相对在较为稳定的教育环境中能够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和稳定性;从横向而言,德育工作更注重细致性的工作理念。各学院设立德育工作专职岗位,通过设立不同的“工作点”(如研究生科研工作点、研究生党建工作点、研究生社团工作点)来沟通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并提供积极的反馈信息。这种点式的管理职能使德育工作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使各项工作之间有联系、有合作,能够实现互补,有助于整合整体优势;同时它对环境变化以及突发事件的反映较为迅速,能对变化的事件作出迅速有效和协调的响应;还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创新与探索,综合各方力量提高学校整体德育工作水平。

1.3 研究生德育实施途径更注重针对性与专业性结合

研究生德育实施途径是德育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找准和找好实施途径是每一位研究生德育工作者积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在校院二级管理模式下,这种探索将更有针对性和专业性。针对性是就德育本身的内涵而言(研究生个体的品德行为习惯等方面如何与他人、学校、社会等方面的统一),也就是如何使研究生思想道德水平通过各种具体的途径更具有社会性要求,因为“人们的道德和道德需要是在人们的社会关系中产生和形成,在人们的交往和实践中通过彼此之间利益关系的处理表现出来的”。专业性是就研究生本身及学习的特点而言,也就是将专业学习作为道德教育的途径,不再使专业学习仅仅局限于课堂、实验室以及导师的指导,而是将专业学习置于更大的锻炼空间中,边学习边创造价值,在学习和创造的过程中使个人的道德修养不断得到升华,在遵循共同道德价值观念的同时内化个人的道德价值观念,这就是所谓道德教育中的“因材施教”。

2.校院二级管理模式下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实现途径

校院二级管理模式下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到底如何开展?以哪些群体为主来开展?笔者学校和所在学院经过多年的实践,逐渐探索出了一条切合研究生德育工作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2.1 构建研究生德育工作队伍的全员化

切实加强校院二级管理模式下研究生德育工作,需将研究生德育工作纳入学生工作体系,在研究生工作部的领导下,设立专职研究生德育工作队伍,具体负责研究生的德育工作。德育工作队伍的设立要有层次、有点有面,全面覆盖到每一个研究生群体中,真正实现德育的全员化。我们建立了研究生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包括了分管领导、研究生导师、研究生辅导员、研究生秘书、兼职辅导员、骨干学生党员。值得一提的是研究生兼职辅导员的设立使得研究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更加得到了体现,由在读的研究生担任辅导员一能使德育工作更加切合学生实际,符合研究生自我成长的需要;二能营造优秀研究生助学帮学的氛围,使研究生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三能更快更及时地了解研究生信息,从多个层面来了解研究生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

2.2 进一步完善导师的教书育人作用

研究生导师是一个学校教学、科研的杰出代表,是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导师在研究生招生录取、专业教学、论文指导等各个环节起着主导作用。导师与研究生的接触最多,最能及时了解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和情绪变化,并且导师在学生心目中往往占据很崇高的地位,导师自身的人格魅力、言行举止对研究生各方面的促动都很大。这些正是导师在研究生德育工作中占有的最有利的时机和优势,因此进一步完善导师的教书育人作用对研究生德育工作开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在导师聘任条例中明确写到,研究生德育工作作为导师的重要职责之一,同时建立导师教书育人的奖惩机制,设立“德育工作育人奖”,正面鼓励优秀的、负责的导师,从而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导师育人的良好氛围,再者建立由研究生工作部组成的导师聘任监督小组,在聘任初期和聘任期内对导师各方面的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从而使研究生德育工作顺利而有效地开展。

2.3 发挥博硕研究生党支部的先锋德育作用

博硕研究生党支部是研究生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基层组织,研究生德育工作可以以此为抓手,以党建促学风,更好地为活跃研究生学术氛围服务。研究生党员通过支部民主生活会、支部学术沙龙、支部科技服务等活动,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此激励身边的其他研究生愿意并乐于从事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事情,同时吸收研究生中的优秀分子加入党的队伍,从而促进研究生党支部多样性发展,使支部生活成为研究生成长的重要场所。

2.4 促进研究生学生会和社团组织的主体德育意识

研究生德育工作本着以人为本,充分挖掘研究生主体德育意识的理念,在组织研究生学生会和社团组织时坚持收放结合,真正使研究生学生会和社团组织成为学生自治团体。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往往更乐于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学术活动,而对学生自娱自乐型的一些活动兴趣明显减低。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实施德育工作的时候不可能手把手地教给学生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是从学生自发的组织活动中选取可学习、可模仿的典范,在研究生群体中传播和鼓励。这不仅能增强研究生的自信心,而且能够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使研究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和教育。

参 考 文 献

[1] 教育部. 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2000年4月6日. http://www.edu.cn/20041129/ 3122586.shtml

[2] 马永斌,严继昌. 对研究生德育实施途径和方法的探索与思考[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1).

[3] 张丽超,林畅. 加强和创新研究生德育工作的思考[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3(2).

[4] 张利民等. 研究生德育社会化问题探讨[J]. 中国高教研究,2004(4).50.

[5] 朱玲. 基于网络组织理论的研究生德育管理体制优化研究[D].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