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本质与实现

本质与实现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教师的职业理想是教师选择在高校从事教育工作并愿意为之努力奋斗的追求。其本质体现在正确认识教育事业对国家、人类和未来的巨大作用,并在从事这一伟大事业中不断提高、完善自己、忠于职业、献身教育。这是教师献身精神的真实写照。教师要不辞劳苦,辛勤耕耘,时刻把教育事业放在首位。努力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关键在于有较高的素质。

第三章 高校教师的道德情操

情操,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具有理智性和稳定性的高级情感,通常是情感和操守的结合。教师职业道德情操,是指教师在自己的职业生活中遵守行为规范的基础上所形成后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品质。高校教师的道德情操主要体现在他们忠诚教育、热爱学生的职业理想,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良心,真诚务实、严肃认真的职业态度,严谨治学,教书育人的职业义务和无私奉献、为人师表的职业荣誉等方面。

第一节 高校教师职业理想的意义、本质与实现

一、高校教师职业理想的意义

职业理想是职业道德的灵魂。在职业生活中,只有树立崇高的、合理的职业理想,才

能正确的对待自己从事的职业,敬业、乐业、勤业,在本职工作中表现良好的道德操守,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理想

理想,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被称为“人生的支柱”和人生的奋斗目标。所谓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有科学根据的向往和追求。也即人们所向往、所追求并为之奋斗的目标。它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人们从自己所处的历史条件和特定的社会地位、社会利益出发,对自己所想像的美好未来的构想,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体现了人们的奋斗目标和美好愿望。

从内容上分,理想分为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两种类型。社会理想是以社会为核心内容的理想;个人理想是以个人生活为核心内容的理想,它包括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是辩证统一关系。首先,社会理想决定并制约个人理想;其次,个人理想是社会理想在个人身上的体现。

理想作为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有科学根据的向往和追求,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社会性。这是指理想不是离开社会的孤立的个人的随意想像,而是有社会制约和决定的想像。

第二,实践性。理想如果没付诸实践,就等于一纸空文。因为一方面理想是人们从事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另一方面,理想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得以实现。

第三,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个人的阶级地位和利益不同,理想也必然不同。任何理想都受到一定的阶级地位和阶级利益的制约,各种理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此外,理想还具有现实可行性、时代性、超前性等内在特征,

(二)高校教师职业理想

所谓职业理想,就是指人们对于未来工作类别的选择以及在工作上达到何种成就的向往和追求。职业理想是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崇高的职业理想才能产生模范遵守职业道德的行为。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努力做一名优秀教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崇高职业理想,它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要实现这个理想,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育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乐于奉献是人民教师的本色。

2.热爱学生。一要关心爱护学生;二要平等地对待和尊重、理解学生;三要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四要严格要求学生。

3.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身立教,德识统一。

4.勇于同一切危害教育事业的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

总之,崇高的职业理想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动力,它对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来说是奋斗的目标,是力量的源泉,是人格的标准。

二、高校教师职业理想的本质

理想是人们建构未来美好世界的价值意识,这是理想最深层、最核心的本质内涵。正确把握理想的本质,对我们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理想的本质

理想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生活有科学根据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社会生活体验、政治立场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人生奋斗上的集中体现和反映。通常所说的理想即人生理想,是人生观的核心。对理想的本质理解要将其与空想、幻想相区分。理想的本质含义主要有:

第一,理想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生产方式的产物。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社会实践的深度、广度不同,人们追求的目标也就不同。理想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第二,理想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理想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是指人们的奋斗目标、行动的指南;是人们对人生、社会看法的集中表现,并在此基础上产生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列宁曾指出“理想只能是现实的某种反映”,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反映。

第三,理想是真善美的有机统一。科学的理想必须建立在客观现实发展的可能性的基础上,以一种历史的必然趋势来展示明天的现实。空想是脱离实际的最高主观臆想,不可能变为现实。幻想虽反映人们一定的需要和愿望,但一般离现实较远,不表现为确定的努力追求的目标。而理想则是建立在现实可能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人们愿望和要求的、对社会生活发展前景的一种形象化的构想。理想既真,又善,且美,是三者的有机统一。

第四,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人们总是生活在现实中,也总是憧憬未来的。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能够不断激发人们的精神力量。看到发展与进步,有助于人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看到差距与不足,有助于激发人们描绘创造美好的未来。

(二)高校教师职业理想的内容

职业理想的内容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是人们特有的对自己职业生活的规划。职业理想是一种社会意识,不是凭空产生的。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是职业理想的内容的源泉。正确的理想来源于实践,产生于实践,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高校教师的职业理想是教师选择在高校从事教育工作并愿意为之努力奋斗的追求。其本质体现在正确认识教育事业对国家、人类和未来的巨大作用,并在从事这一伟大事业中不断提高、完善自己、忠于职业、献身教育。

第一,献身教育的精神。对教育的热爱,主要来自教师对教育在中华振兴道路上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只有把教育与国家的兴亡、民族的振兴、现代化建设的成败联系起来,才算是对教育有了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还要把这种认识转化到日常的行动中,才能产生对教育事业真挚的情感,才能有献身教育的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这是教师献身精神的真实写照。教师要不辞劳苦,辛勤耕耘,时刻把教育事业放在首位。要识大体,顾大局,淡泊名利,甘为人梯。

第二,培养人才的乐趣。教师职业之所以崇高,还在于它是充满人生乐趣的职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教师最高的人生价值观。如果一个教师能尽心尽力教育和培养学生,并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操守做学生的榜样,那么学生会深受影响并努力效仿,并永远感激、敬重他。

第三,精益求精的素质。努力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关键在于有较高的素质。江泽民同志指出:“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教师应该具备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努力发扬优良的学术风气和学术道德。当今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每个人都需要加强学习、终身学习。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连接着文明进步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教师只有做到刻苦学习,锲而不舍,才能是“铢积寸累,日进有功”,才能使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有汩汩而流的源头活水。

三、高校教师职业理想的实现

职业理想作为一种理想具有实现的客观可能性,但可能性毕竟不是直接现实性;化理想为现实,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物质文化条件。要把理想变为现实,最根本的途径必须靠实践。

(一)在实践中树立职业理想

一个人树立理想应分三步进行:一是在实践中确立理想。因为人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实践,离开实践,人的任何向往和追求都无从谈起。二是在实践中检验理想。一种理想或一个人的理想是否科学,并非以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的,而是要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而定。三是在实践中完善理想。理想是社会和时代的产物,这就决定了它并非永恒不变,而是要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和主体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作为新时期的高校教师,应该按照党和人民的愿望,按照成才的目标的要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发展、丰富、完善自己的理想。

(二)在实践中把理想化为现实

理想的实现要靠实践,在实践中把理想化为现实,最基本的要求是着眼未来、奋斗于现在。对高校教师而言,就要有强烈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把国家的兴旺发达视为己任,把祖国的前途和自己的工作紧密相连。要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完善的人,成为一名科学文化思想的优秀传播者,以培育优秀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站在时代的前列,努力成为为人民服务的践履笃行的典范。要有认真负责的职业道德,把自己的一言一行与国家的未来联系起来,志存高远,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自觉地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把本职工作、个人理想与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

第二节 高校教师的职业良心

教师的职业良心可以说是一种被教师自觉意识到并隐藏于内心的使命、职责和任务,在教师的职业道德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高校教师职业良心的含义

(一)良心

什么是良心?《辞海》对“良心”的解释是:“人们对自己行为的是非、善恶和应负的道德责任的自觉意识。”通俗点说,“良心”就是是非观。

良心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它为一定的社会存在所决定,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待信念、道德理想和道德原则在内心的凝结,是对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良心又有道德主体的个体特性。个人良心就是个体基于其自身的道德生活在道德认知、情感等方面的不同体悟而形成的带有个人具体特质的良心内容。职业、年龄、性别等等都是形成个人良心的重要因素。比如从年龄上看,儿童重敬畏,青年重羞恶,中年重是非,老年重辞让。又比如从性别上说,妇女较多表现为恻隐之心,男士重于羞恶和是非之心。

(二)高校教师职业良心

教师的良心具有一般和个人特质两层面。不过,作为一种社会职业群体,教师的一般良心和个人良心当然也都会受到职业生活的影响,形成职业良心。高校教师职业良心是主体对职业生活中道德义务、责任等等的认知和情感上的自觉。教师在教育劳动中也会有对教育道德义务和责任的认知和情感上的自觉。这一自觉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职业良心的一般层次。在这一层次中教师有许多对必须完成的任务和责任、规范等等的自觉意识。不这样做,教师就会不安、愧疚。原因仅仅是因为他是一名教师。我们谈论教师的良心时,常常是讨论一般的教师良心。不过教师都是具体的,所以一般的教师良心或教育良心也就总是要落实到具体的个人身上,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师良心。同为人师,不同个体对教育责任和道德义务的“觉解”并不同一。不同的教师有特色不同和水平不一的职业良心。个体职业良心的形成过程可能是自发的,也可以是自觉的。对教师职业良心的修养则是一种教师个人的自觉的提升良心水平的方式。

教师职业良心的形成受社会生活及群体的影响,更受自身修养的制约。这首先是因为良心是一种自律性的心理现象,离开主体自身的自觉认知和情感体验的道德良心是不可思议的。所以教师在知、情、意三方面进行自我修养十分重要。所谓“知”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责任和使命等意识;所谓“情”,就是要不断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情感的涵养,爱其所当爱,恨其所应恨;所谓“意”,是指道德意志力的培养。当道德良心受到挑战时,意志力是最关键的因素。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压抑自己良心的声音,这是很危险的事情。如果你养成一种对某件事情毫不在乎的习惯,那你很快就会对任何事情也都满不在乎”。中国古代伦理思想中有许多修养的方式诸如尚志、静虚、省思、知行合一等等都值得教师在良心修养过程中加以借鉴。

二、高校教师职业良心的本质

教师的良心与教育事业有必然的联系,现代社会对个性发展的要求比以往更高。所以教师良心对个性培养的要求也会比以往更高了。

(一)良心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决定的。作为一种道德意识,良心有四方面的特质:

一是内在性。人们在进行自我评价时,良心作为一种心理过程,表现为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维护自己行为道德性的行为精神力量,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体现于人们内心的动机、信念和情感的东西。

二是综合性。良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各种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他还具有直觉性,这种直觉同他的经验、知识、思维想像能力联系在一起。

三是稳定性。人们的道德良心是以一定的道德信念为基础的;一旦形成就会比较持久的稳定地发挥作用。

四是广泛性。良心的作用十分广泛,渗透在人们的整个实践活动和生活的一切领域中,左右着人们道德意识的各个方面,支配着人们行为过程的各个阶段。

(二)高校教师职业良心的内容

高校教师的职业良心的内容表现在教师与社会、教师与自身、教师与学生以及教师与同事之间的道德关系上。这四方面的联系,它们共同反映了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和义务意识、情感等。具体来说,主要内涵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恪尽职守。从教育效果上说,职业良心要求教师不能误人子弟,要尽全力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从职业规范上说,教师的良心要求教师应当遵守工作纪律,按照社会和教育事业对教师的要求尽职尽责。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坚决抵制各种低俗浮华的风气,避免假、大、空现象,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写好每一篇文章,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同时也是对自己负责,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第二,自觉工作。即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论何时何地都要尽全力做好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为学校与学生服务;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上好每一节课,改好每一本作业,读好每一本书,以无愧于“教师”这一光荣的职业,做一位“沉得下来”“钻得进去”的学者,是一位甘为人梯的教学者。

第三,爱护学生。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全面关心学生成长,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培养学生。

第四,团结执教。团结执教不仅有利于教师群体形成合力,也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一名教师,仅凭一腔热情来教书育人是不够的,或拥有一个文凭,甚至饱读诗书、满腹经纶而缺少教育经验是难以取得成就的。必须加强与同事间的教书和育人的交流,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只有这样,才能尽快地提高自己,才能进入优秀教师的行列之中。反之,一个教师如果缺乏谦虚诚恳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态度,缺乏与人团结协作的品质,仅靠井底青蛙的视力,单个人去闯、去拼,很难做出成绩,更难提高自身的能力。

三、高校教师职业良心的修养

只有一个有自己的人生和人格理想并对自己的这一理想负责的教师,才会有较高的道德或良心的境界,教育良心的作用才会更彻底,水平更高。换言之,教师的良心修养的重要内容应当是社会理想、教育理想和教育信仰等方面的综合修养。

(一)提高教师职业良心的自律水平

教师良心对教师进行教育有着非常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它是教师自觉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认真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的最重要的内在道德因素。教师的职业良心如果不同教书育人的最高目标和必要的教育技能相结合,良心就会成为一种不可捉摸的充满随意性的东西,存在危害教育目标的可能性。教师的劳动虽然可以在数量上、实物形态的指标上做出有形的考核,但教师备课的深度和广度,授课的质量和技巧以及为学生排忧解难的态度和方法等是很难量化的,教师的职业良心,是教师的一种自我反省、自我检查和自我监督,是教师进行道德判断和选择的内在尺度。所以,教师职业良心的培养可以提高教师的自律水平,使其依据教学规范,履行教师的职责。达到有利于行为前的判断,有利于行为中的监督,有利于行为后的自我评价的目的。

如教师对职业行为的选择,既要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更要受到良心的制约。在外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教师选择何种道德行为是职业良心决定的;又如在别人没有干预或无法干预的领域,教师的良心是使自己内心世界去服从道德准则的自我法庭,对自己的行为起监督和调整作用。凡是符合道德要求的认识、情感、信念和意志就给予支持和激励,对不符合道德要求的情感、欲望和冲动就予以制止和克服。再比如在行为完成之后,教师的良心往往又能对行为的后果和影响起自我评价的作用。每一教育行为之后的职业良心的评判都会使人受到深刻的启迪、教育乃至震撼。

(二)高校教师职业良心的塑造

职业良心是一种“道德自律”,是存在内心的自我道德信念和道德要求。因而,职业良心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者的自我体验、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修养。社会对职业劳动者的一系列道德要求,只有经过自我思想意识,把客体的道德律令转变为主体的道德律令,才能形成职业良心。

当职业良心受到挑战时,意志力是最关键的因素。中国古代伦理思想中有许多修养的方式,诸如尚志、静虚、省思、知行合一等都值得教师在良心修养过程中加以借鉴。同时,教师必须围绕职业良心做必要的精神和业务准备。最后,良心与理想或信仰的联系也决定了教师道德修养的重要。

第三节 高校教师职业态度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职业道德素质在根本上决定着他的职业综合素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中的职业道德理想和职业道德良心又决定着从业者最基本的职业态度。

一、高校教师职业态度的含义

态度决定一切,在日常生活中,积极的态度不但维护和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还有助于保持冷静理智的头脑和良好的情绪状态,将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一)态度

态度,指个体对所处环境中的人物、事情及其他客体比较持久的认知、情感和倾向性。反映个人对人物、事物、客体的心理感受。态度不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而且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态度成分包括:

(1)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或对象的看法、评价以及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以及信念、观点、知识和信息的组成。

(2)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个体由认知而产生的对态度对象的一种情绪情感体验,即态度中的情绪和感受部分。

(3)态度的意向部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即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反应。

(二)高校教师职业态度

职业态度,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所从事的并以其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的看法和采取的行动,是每一个从事一定职业的人所具备的心态,是一个从业人员道德水准及综合素养是外在体现。职业态度的好坏可以体现出劳动者的价值观念,体现出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风貌。教师的职业态度,是教师对自身职业劳动的看法和采取的行为。简言之,是指教师对待教育工作的态度。教师正确的劳动态度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反映,教师职业道德又能不断端正教师的劳动态度。教师的职业态度无论从内涵还是外延的角度来看,都具有经济学和伦理学意义,他不仅揭示教育工作者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的客观状况,他们参加教育工作的方式,同时也揭示它们的主观态度。

教师的劳动和劳动态度在不同社会制度下是截然不同的。在旧中国,绝大多数教师的劳动只是谋生的手段,在新中国,教师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和国家的主人,教师的劳动不仅是为自己,也是为社会劳动。劳动不仅是每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而且是人们社会生活中共同的道德要求,是衡量公民道德品质好坏的标准。如从事高校教师的职业活动,就要受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约束。

二、高校教师职业态度的本质

教师的职业态度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构成因素之一,本质上是劳动态度。它是教师作为劳动者对社会、对学习的参与者履行的各种劳动义务的基础。

(一)态度的本质

态度的本质是个人的心理状态,它与认识、情感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态度在个人心理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构成人的性格特征的重要方面,而且是人的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个性倾向性的表现。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工作中,有很多影响个人发展的因素,职业技能是一方面,职业运气是另一方面,最后一个非常关键的方面就是职业态度。

(二)高校教师职业态度的本质

态度是职业劳动者对社会、对其他生产参加者履行各种劳动义务的基础,它不单指劳动者的主观态度,也揭示了劳动方式。高校教师职业态度的本质,是教师在从事本职工作活动中的举止神情和对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看法以及所采取的行动。高校教师职业态度的核心是敬业,职业态度决定敬业强度。一个没有敬业精神的人,即使有能力也不会得到人们的尊重和接受;能力相对较弱但具有敬业精神的人却能够找到自己发挥能力的舞台,并一步步实现自己的价值,最后更有可能成为广受尊重的人。

三、高校教师职业态度的培养

个人的职业态度,对其职业行为有巨大的影响,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有没有正确的职业态度,关系着教育事业的成败和能否健康发展与运行。

(一)高校教师应有的正确的职业态度

高校教师良好的职业态度,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学业的发展能够起到催化剂和激励作用。教师满腔热诚,关心爱护学生,不歧视、不辱骂、不体罚学生,和蔼可亲,学生才会愿意学,也才能学得更好;同时,教师的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工作总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同样会给学生以强烈的影响、感染和催化的功效。同时,职业态度决定这种职业综合素质的其他方面。职业态度反应在高校这个特殊领域,教师应树立三种精神:

第一,专业精神。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必须掌握渊博的文化科学知识。“渊者,深也,博者,广也”。首先对所授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技能要了如指掌,熟透专深,融会贯通。精深必须以广博为基础。教师要获得渊博的知识,必须下苦功学习,做到锲而不舍,学而不厌。“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成峻极。”特别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现端倪,要求教师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原有的科学知识迅速老化,十年前曾是高校的课程内容,现已成为中学生的课程内容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播、电影、电视、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博物馆的日益普及,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广。这对教师的专业知识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只有做到刻苦学习,锲而不舍,才能是“铢积寸累,日进有功”,才能使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有汩汩而流的源头活水。

第二,敬业精神。从教光荣,但艰辛。教师的岗位就是三尺讲台。黑板是教师耕耘的黑色沃土,让许多栋梁的种子在这里发芽,成长;教鞭是教师奋进的指向标,指引着莘莘学子泛舟学海,攫取知识的素养。勾勾叉叉谋划人生未来,撇撇捺捺书写粉墨春秋。教师的使命让人肃然,教师的精神让人起敬。教师不仅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造就学生美好的心灵。要让学生有,老师自己先要有。“打铁需要自身硬”,要身先士卒,为人师表,要先为楷模,注重示范。要用自己伟大的人格去激励学生,要用自己高尚的情操去熏陶学生,要用自己美好的心灵去感染学生。

第三,乐业精神。教师的工作是十分辛苦的。大多数教师在工作上不计地位,不计名誉,不计报酬,不计时间,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长年累月默默辛勤耕耘,为培养下一代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正因为如此,人民教师受到社会普遍尊敬和赞扬。人们把教师比喻为用知识雨露浇灌幼苗并使之茁壮成长的“园丁”;比做吐尽最后一口洁白明净的纤丝,一心一意为人类谋幸福的“春蚕”;还比做将全部心血化为火焰,照亮了青少年心灵的“红烛”。人们常常赞美大厦的高大、壮观,但却忽略了根基,没有大厦的根基,大厦就会倒塌,而且根本不会有大厦。这“园丁”、“春蚕”、“红烛”、“根基”、“人梯”,就是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教师把自己的青春毫无保留地献给人民的教育事业。这种热爱教育事业,以献身教育为乐、甘为人梯的精神,正是高尚师德情感的表现。

(二)高校教师职业态度的端正

职业态度是履行职业义务的基础。态度是后天获得的,是在个人观点和看法尽量趋同,并由外在向内心转化过程中形成的。与其他职业态度形成过程一样,教师职业态度是在学校环境、社会要求、教师群体中诸因素的互动中融合而成。正确的教师职业态度应使教师的意识和行为最大限度地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学校办学目标、教学制度规范,还要符合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从教师自身角度看,在同化和内化的作用下形成教师健康心理机制,也就是将他人的观点、判断、行为中的优点作为自己模仿的榜样。自觉主动地接受和吸收他人的经验,调整自己的价值尺度,形成正确的教师职业态度。在学校环境和教育竞争意义上,建立并实施社会或公众评价机制,通过教师劳动成果的社会化反应和公众评价,激励教师形成正确的职业态度,强化教师职业态度朝正向发展,以有利于提高学校管理工作水平,有利于学校所需师资队伍的建设。

对于高校教师来说,良好的职业态度首先反映在他是否精通业务、严谨治学上。为此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坚实的知识基础和较多的知识储备;精通所教课程的全部内容,有较丰富的相关学科知识;要勤于钻研业务,加强文化修养。其次,表现在教育是一项艰苦的劳动,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甘于吃苦的精神,不愿付出辛勤的汗水,就不可能有积极主动的劳动态度。再次,表现在把工作摆在生活中很重要的位置上。把自己的爱好与自己的工作结合起来,从中找到快乐,并真心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

第四节 高校教师职业荣誉

教师职业荣誉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范畴之一,树立正确的职业荣誉感是社会对教师职业生活提出的基本的道德行为标准。

一、高校教师职业荣誉的含义

评价一个人道德情操高尚与否,关键不是看他标榜什么,而是看他为别人付出了什么。自己只有通过别人才能映照出自己的形象,这就是荣誉。

(一)荣誉

“荣誉”,是与良心,特别是与义务密切联系的范畴。在一定意义上说,义务和良心只有表现为某种荣誉,它的社会价值才会得到肯定和认可。

荣誉是指社会对人们履行义务后的褒奖、赞许或肯定,或者说对一定义务和相应行为具有的道德价值所表示的肯定性判断和态度。

(二)高校教师职业荣誉

高校教师职业荣誉是指社会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的社会价值做出的客观评价,以及教师由此所产生的个人的主观意向。它包含着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客观方面,即社会的客观评价,是指教师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劳动履行了教师义务,对社会做出一定贡献后,得到社会舆论的承认、赞赏和褒奖,是一定社会用以评价教师义务及教育行为社会价值的尺度;二是主观方面,是教师个人的道德自我意识,是教师对自己履行教师义务的行为所具有的社会价值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一种道德上的满足感。

二、高校教师职业荣誉本质

教师职业荣誉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范畴之一。其本质是教师对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和特定的职业道德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道德关系的概括和反映,通过教师的教育活动表现出来;同时又作为一种社会舆论力量和道德自我评价能力,影响着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

(一)荣誉的本质

从本质上说,荣誉是以人们所处的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职业道德关系为基础,是一定社会现存的职业道德关系的概括和反映。

教师职业荣誉作为一种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只能是教师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和特定的职业道德生活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道德关系的高度概括和自觉反映,这正是人民教师自豪感、荣誉感的客观基础和自我评价的基本依据。也正因此,人民教师才获得了社会尊重和爱戴,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

(二)高校教师职业荣誉的内容

高校教师的职业荣誉具有独特的内容,教师在职业荣誉和积极意识驱使下,逐步提高教师的道德责任感和道德的自我评价能力,激励教师自觉地按照社会所崇尚的价值标准从事自己的职业活动,履行应尽的职业义务。同时教师的职业荣誉还受到教师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制约,并通过教师的职业行为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

第一,教师必须自觉地做到对学生负责。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新人,就要按照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去塑造学生。对学生负责,还要求教师主动自觉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第二,对学生家长负责。第三,对社会负责。对社会负责,归根到底,就是要求教师为社会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总之教师必须有主人翁的职业荣誉感。因此,许多教师把“得天下英才而育之”视为自己最高的人生价值和最大的人生幸福。这就是教师的荣誉感。

三、高校教师职业荣誉的树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有了明显的提高,许多教师通过努力获得了各种各样的荣誉称号,极大地树立了作为教师自我意识的荣誉观念。

(一)培养高校教师的职业荣誉

教师在履行社会义务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被称之为职业荣誉的社会评价和自我情感,可以增强教师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并激励其自觉按照社会所倡导的价值尺度去从事职业行为,履行社会义务。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能推动教师更好的履行职业道德义务。教师职业荣誉是以职业道德为基础的,使教师履行社会道德义务时,不仅能清楚意识和深刻理解社会所赋予的职业道德义务,分善恶,辨美丑,明是非,而且把履行社会道德义务内化为自己内心的道德信念,道德信念一经形成,就成为教师践行道德行为是内在动力。

第二,能帮助教师对自己的行为后果作出评价。荣誉和耻辱是相对立的两方面,有羞耻心的人必然珍惜荣誉。“知耻而后勇”就是这个道理。当一个人认同了职业荣誉的意义和作用并使其内化为自身需要时,就会在自己的内心深处矗立起一座人生坐标。

第三,能激励教师奋发向上。人活一世,不仅需要得到社会和他人的信任、支持和理解,而且更需要得到他人的尊重、赞赏和高度评价。这种需要一经得到,就能转化为激励其道德行为的持久的推动力。

(二)高校教师要正确对待职业荣誉

高尚的荣誉感是道德责任感的正确反映,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是推动人们工作学习的强大动力。具有高度荣誉感的人,把荣誉看作是对社会贡献的标志和鞭策自己的动力,因而倍加重视荣誉。真正做到正确处理义务和荣誉的关系、正确处理贡献与索取的关系、正确处理集体荣誉和个人荣誉的关系、正确处理荣誉是“争”还是“让”的关系。

荣誉观是一种道德感情;责任感是一种职业良心;事业心是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执著追求。三者共同构成了激励教师献身教育的巨大动力。它使得高校教师把自己的事业看成是荣耀的事业;把生产知识,开发智力,培养人才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从而促使自己一心扑在事业上,勇于探索科学奥秘和教育规律,坚持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力争为国家“生产”出更多的新知识,培养出更多富于创造精神的智能人才。

职业荣誉是社会舆论与人们主观感受相结合的产物。社会价值尺度及其评价体现了教师道德行为的价值,教师的自我意识使教师道德情感得到满足和自慰。教师在这些荣誉和积极意识驱使下,逐步提高教师的道德责任感和道德的自我评价能力,激励教师自觉地按照社会所崇尚的价值标准从事自己的职业活动,履行应尽的职业义务。同时教师的职业荣誉还受到教师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制约,并通过教师的职业行为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不对社会做出贡献自然得不到社会的评价和赞誉,个人尊严也就无从体现。教师应该依据社会公认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从事职业活动,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是功在当今,惠及后代的伟大事业,个人只有将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汇集到社会主体的洪流中去,才能体现出光辉的业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