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外延与本质

外延与本质

时间:2022-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2.1 循环经济的内涵目前,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还在不断发展中。顾名思义,循环经济是一种以循环为核心特征和要素的经济形式。循环经济强调要充分利用所有可供使用的物质,物尽其用,提高资源使用的经济性。为此,要求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生产活动绿色化,其首要表现即为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既是循环经济的技术方法之一,也是循环经济的基石。

2.2.1 循环经济的内涵

目前,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还在不断发展中。如1.2.1节所述,学术界关于循环经济的内涵主要存在三种不同角度的解释。第一种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循环经济是要求以生态学规律为指导的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第二种是从物质循环利用的角度出发,认为循环经济是通过约束人的活动,将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粗放链式经济转变为依附自然生态良性循环来发展的集约闭环经济;第三种是从宏观经济角度出发,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是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加速经济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顾名思义,循环经济是一种以循环为核心特征和要素的经济形式。什么是循环?《辞海》(2009年版)指出,循环有三种含义:一是指顺着环形的轨道旋转,比喻事物周而复始的运动;二是作为物理学名词,指物质系统从某一状态经过一系列变化回复到初始状态的过程;三是作为自然辩证法的概念,指事物周而复始的发展上升运动,它是事物发展变化的阶段性、曲折性和复归性的表现,是物质运动和存在的普遍形式之一。由于事物发展变化的不可逆性,这种复归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否定的否定,物质的永恒循环,形成物质世界的无限发展。

由此可见,循环经济首先是一种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是循环经济的核心内涵(陈德敏,2004)。循环经济强调要充分利用所有可供使用的物质,物尽其用,提高资源使用的经济性。如图2-1所示,以丹麦的卡伦堡生态工业园为例,充分考虑到废弃物的利用后,可以看到,其发电厂的废硫可作为石膏板生产厂的原料,煤灰可供造水泥和筑路,余热可通过相应的技术设备提供给养鱼场或者温室以尽其用。与以往的经济活动相比,利用相同的生产资料,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经济活动能够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同时,由于废弃物作为生产资料被消耗掉,所产生的最终废物量大大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大大降低。

图2-1 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示意图

资料来源:王秀丽(2007)。

根据这一内涵要求,生产过程的技术模式要实现从“自然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向“自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反馈式环型经济的转变。反馈式环型经济指的是在生产活动中,不断实现一个生产活动中的废弃物到下一个生产活动中的生产资料的过程。在反馈式环型经济中,资源通过反复投入生产过程,其利用效率可以得到很大提高,能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产生的废弃物降至最低程度,使所有资源在该环型经济系统中得到更合理的利用。

其次,循环经济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经济。循环经济条件下的“循环”,不仅着眼于生产、流通、消费等经济系统内诸环节、诸过程中的资源循环利用,而且着眼于人类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利用和友好相处,即人类的经济活动不能伤及,更不能危及生态的多样性平衡和环境净化的阈值。因此,人类的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成为考察和判别是否循环经济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此,要求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生产活动绿色化,其首要表现即为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指通过排污审核、工艺筛选、实施防治污染措施等技术和管理手段,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风险(胡莹,2011)。清洁生产既是循环经济的技术方法之一,也是循环经济的基石。同时,这一内涵要求也对消费群体提出了新的环境责任,即要求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主张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着眼生活质量的提升,崇尚淳朴、节俭和适度,反对奢侈消费、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

第三,循环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型经济。循环不是单调的周而复始,也不是绝对的封闭圆圈,而是建立在发展的基础之上,呈螺旋式上升。循环经济能否实现螺旋式上升发展,取决于资源环境的投入和经济增长的产出脱钩程度。资源环境压力(R)与经济增长(E)两者之间存在如下四种关系组合:

(1)R≥E,即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源环境压力增加的速度大于或等于经济增长的速度,表明经济不可持续;

(2)R<E,即资源环境压力增加的速度小于经济增长的速度,表明二者开始出现相对脱钩(relatively de-linking),这种情形虽优于第(1)种情形,但对于不可再生的资源和环境来说,仍会陷于不可持续的境地;

(3)R=0,E>0,即经济仍在增长,而资源环境压力零增长,二者开始出现绝对脱钩(absolutely de-linking),经济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这也是循环经济的理想目标;

(4)R<0,E>0,即经济仍在增长,而资源环境压力负增长,这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境界,也是循环经济的最高目标。

上述关于循环经济内涵的三种解析,存在逐层递进的关系。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从经济系统内部运行的角度对循环经济进行刻画;环境友好型经济,是从经济系统外部交换的角度对循环经济进行刻画;可持续发展型经济,则是从动态的角度对循环经济进行刻画。显然,作为循环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不仅仅在于维系资源的循环利用,也不仅仅在于维护经济系统与环境生态的友好,而且在于维持资源环境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从相对脱钩到绝对脱钩的变迁。有的学者或者强调了其中的某一个方面,或者强调了其中的某两个方面,都是不够准确和全面的。

2.2.2 循环经济的外延

循环经济的外延,是指什么样的经济活动属于循环经济的范畴。周宏春和刘燕华(2005)提出了广义和狭义的循环经济之说。在广义上循环经济是指围绕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所进行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在狭义上循环经济是指通过废物的再利用、再循环等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来发展经济,相当于“垃圾经济”“废物经济”范畴。《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第二条指出,“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其中,“减量化,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再利用,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或者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分予以使用”;“资源化,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

上述定义从技术层面,对循环经济的外延作出了正确的界定。但是,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独特的经济形态,除了其技术特征之外,还应具有经济特征。也就是说,循环经济应是既“循环”又“经济”,“循环”是在“经济”前提下的循环,“经济”是在“循环”中的经济,二者缺一不可。据此可以组合成如下四种类型:

(1)既无循环也不经济。比如许多都市人家的旧衣物,往往扔之暴殄天物,捐赠缺乏寄送渠道,售卖无人上门收购,不得不束之高阁,挤满衣橱,恰似“鸡肋”[4]

(2)无循环但有经济效益。如生产中的直接对外排污、消费中的直接外弃垃圾,对于当事人来说少了成本图了方便,但却导致了社会治理成本的加大。

(3)有循环但不经济。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不少地方和企业出现“叫好不叫座”“赔本赚吆喝”“循环不经济”的现象,环保节能技术和设备用不起,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产品卖不出,造成尴尬的窘境[5]。实践表明,倘若新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不能为微观主体带来比旧的方式更高的经济效益,则这种新的方式将会陷于形式,不可持续。要改变这种现象,显然不仅需要改进循环技术,更为重要的是构建和完善相应的经济激励和约束机制。

(4)有循环且经济。在中国,既有循环效应又有经济效应的产业和产品不一定是政府投资、耗费巨大的项目,反而是一些植根于民间需求,由一批草根企业发展起来的项目。如电动自行车年产量由2000年的32万辆剧增至2012年的2 000万辆,成为中国增长最快的新能源交通工具;起源于中国广大农村的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温室、太阳能灶等太阳能光热产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使用太阳能的家庭达到3 000万户,是全球已安装太阳能利用设备的60%[6]。这些例子表明,循环经济的发展只要顺应民心,符合民意,创造民利,是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的。

通过上述组合分析可见,真正属于循环经济外延范畴的是第(4)种组合。应通过市场、社会和政府的共同力量,促成其他组合方式向第(4)种组合转化,从而纳入循环经济的范畴。

2.2.3 循环经济的本质

1.经济活动的本质

经济学是为解决无限的人类欲望与有限的资源之间的矛盾,促使人类有效利用和配置稀缺资源而诞生的一门学科。这里蕴含两层含义:首先,人类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其次,人类可利用的资源是稀缺的,或者至少在人类可以预见的范围内是稀缺的。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下的经济活动也正是要解决上述矛盾。

如图2-2所示,围绕着解决无限的人类欲望与有限的资源之间的矛盾,人类的经济活动需要处理好如下五对基本关系:

图2-2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关系

(1)投入-产出关系。物质代谢规律告诉我们,任何活动都存在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一般说来,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是因果关系和正比关系,即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投入越多则产出越大。人类的经济活动同样如此,需要分析和研究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即如何用有限的投入创造更多的产出,用有限的社会资源尽可能地满足人类的欲望。

(2)成本-收益关系。与其他活动的分析方法不同,经济学在分析和研究经济活动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时,是将投入转化为成本、产出转化为收益来进行,即采用价值分析方法而非使用价值分析方法,这正是经济学方法区别于其他学科方法之处,也是“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圭臬和法宝。为此,人们要以价格为计算手段,以货币为结算手段,将投入和产出中的各种不同度量衡尺度的资源和物品,换算成统一的公约数。

(3)最小-最大关系。经济学之所以要进行上述转化和换算,其目的在于核算“最小”与“最大”,即在收益既定的情况下追求成本最小化,或在成本既定的情况下追求收益最大化。人们正是通过对不同资源配置方案成本与收益的权衡比较,根据“最小-最大”的原则,从中选取最优方案,实现资源最佳配置。

(4)竞争-垄断关系。经济生活中,如何实现“最小-最大”的目标?其基本路径有两条,一是竞争,一是垄断,在此基础上进而衍生出多种制度安排。不同的制度安排,蕴含不同的“竞争-垄断”结构,具有不同的激励机制,适应不同性质的物品,对应不同的“投入-产出”,形成不同的“成本收益”,产生不同的“最小-最大”。经济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便是要努力寻找有利于实现“最小-最大”的制度安排。当然,对应于不同的物品来说,以及在不同的国度和不同的时期,这种制度安排会呈现多样性。

(5)效率-公平关系。通过“最小-最大”而产生的剩余如何进行分配和再分配,是经济学所关注的另一个基本的问题,其间涉及效率标准和公平标准的价值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交叉融合。剩余的分配应更多地强调效率抑或更多地强调公平,会产生不同的激励预期,直接影响再生产的“最小-最大”。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及其协调和处理不仅存在于分配领域,而且广泛地存在于生产、交换和消费领域,甚至成为人类社会的追求目标,影响人类的经济动机和行为。

上述五对关系中,“最小-最大”关系居于核心地位,是核心关系。上述五对关系,体现了人类经济活动的本质,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

2.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经济活动

循环经济顾名思义应属于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循环为特征的经济形式,“发展循环经济也必须遵循经济学的基本规律”(罗丽艳,2005)。但在众多的学术文献中,以及诸多的发展实践中,却比比皆是技术的身影,而难以觅见经济的踪迹。从绿色设计到清洁生产,从废物处理到生态恢复,从能值分析到物质流分析,从生态足迹到环境容量,从减量化、再利用到资源化,从小循环、中循环到大循环,人们更多地看到的是物理的、工程的、生物的、生态的语言描述、逻辑分析、规划目标和技术方案,以为循环经济可以脱离经济的轨道而运行。

毋庸讳言,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进程中,各种循环技术的发明创造及其推广应用无疑具有决定性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着物质的闭环活动在技术上是否成立和可行。

如图2-3所示,在物质的闭环活动中,不同的环节存在不同的技术途径:在“资源”环节,有替代技术和恢复技术,即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和对可再生资源的恢复;在“经济-社会”系统,有减量化技术,包括绿色设计、清洁生产、综合利用、环保包装、适度消费等;在“环境”环节,有无害化技术和再利用技术;在整个循环系统,有系统化/信息化技术。上述技术的或缺或不足,会直接影响循环系统的技术效率,甚至造成循环链条的断裂。以信息技术在循环经济中的应用为例。经济活动的效率决定于资源的动态配置效率,而决定配置效率的基础是信息。开发和应用节能型电子信息产品、相关软件和应用系统,可以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运用集成化信息技术,可以改造关键生产流程,提高产业过程控制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构建综合信息平台,可以对经济运行中的资源、能源、环境等进行实时监控和联网监测,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将信息技术整合环境工程技术、废物资源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可以建立起循环经济的绿色支撑体系,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图2-3 循环经济的技术路径

资料来源:在徐崇龄(2004)的基础上整理而成。

但是,循环技术在循环经济中的决定性地位和作用,并不能遮掩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经济活动这一根本命题。图2-3所示的各种技术最终都有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有助于可持续发展,但是各种技术所需要的应用条件各异,循环效率不一,即“投入-产出”存在差异,进而“成本-收益”各不相同,在“最小-最大”的约束下,必然存在着不同技术途径的竞争和替代,由此产生择优选择的经济问题。莱昂内尔·罗宾斯(2000)指出,经济学是“系统研究各种目的与具有各种用途的稀缺手段之间关系的人类行为的科学”,田国强(2005)指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及人们如何进行权衡取舍的学问”。由此可见,权衡取舍、择优配置是经济学的题中应有之义。进而言之,一项技术的产生、应用和推广,有赖于经济利益的驱动。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7]。当一种技术能够给人们带来福利时,它就能得到应用和推广,反之就会被束之高阁。所以,倘若没有经济利益的激励,各种循环技术也不可能进入循环经济的领域。

如前文所述,循环经济的理念源于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出自对“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关注,欲解决的问题是日益稀缺有限的资源环境与人类无限欲望之间的矛盾。与一般的经济活动一样,开展循环经济活动需要投入,并产生相应的产出,由此构成“投入-产出”关系,同样地,有必要将投入转化为成本、产出转化为收益,以便进行各种技术方案的经济比较,于是构成“成本-收益”关系;进而依据“最小-最大”的核算原则,选取最佳的方案。与一般的经济活动相同,这种“最小-最大”的实现,有赖于对“竞争-垄断”制度的选择;这种“最小-最大”的剩余分配,有赖于“效率-公平”的价值取向。当然,后文将论及,在循环经济条件下,上述五对关系的外延将发生极大的变化,但是只要这五对关系客观存在,只要在循环经济中追求“最小-最大”,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循环经济的经济本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