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要体现人文精神

教育要体现人文精神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是育人的工作,本来应该是“人”情味十足的职业。有人发出“应充分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问题”的呼吁。在现代文明社会里,不分年龄大小,人与人的关系是相互平等的,每个人的人格尊严都应当受到尊重。我国社会长期崇尚等级尊严,忽视人格尊严,以至于在教育过程中对未成年人人格的尊重,对于某些教师来说,甚至是连想都没想过的事情,他们头脑中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

第二节 教育要体现人文精神

在校园里待的时间长了,总觉得我们的教育少了点什么,细细想来,少的就是人性!如学生回答提问,不管对错,老师都漠然视之,仅以手势示意其坐下,甚至在示意时眼睛都不看着学生;学生向老师问好,有些老师不会亲切地回礼,最多也就是哼一声,算是有点反应了,怪不得有人发出感叹:“中国的老师,你少礼了!”老师不能叫出学生的名字,提问时往往称呼“那位同学”“第×排那个同学”等。下面是一位教师的例子:

老师,请叫我的名字

一天晚上,我准备批改作业,刚翻开第一本,就发现里面夹着一封短笺,上面写道:“曹老师,您好!冒昧地给您提个意见,您每次在课堂上提问我时,不是喊‘第三排穿红衣服的同学回答’,就是喊‘王小蕾的同桌回答’,从来没有叫过我的名字,您是不记得我的名字,还是根本就不屑叫我的名字?您的学生潘丽。”读了这封短笺,我感觉脸上热辣辣的。

实事求是地说,这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已经不再刻意去记班里学生的名字了,除了那些学习比较突出或比较调皮的学生,我能够做到人与名字对上号以外,那些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中等生的名字,我真的大多都记不住。就是这个“胆敢”给我提意见的潘丽,在我的脑海中也没有多少印象。在课堂上提问的时候,我多是让“第×列第×个同学回答”。关注的焦点也是学生回答的结果,而不是他们的表情和心理感受,我并没有感觉这样做有什么不妥。潘丽的短笺让我惭愧,也让我反思,这些年我的课堂越来越沉闷,与记不住学生的名字是有一定关系的。我终于明白:准确地喊出每个学生的名字,是让学生对老师产生好感的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之一;老师响亮地喊出学生的名字会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很重要。于是,我拿出一整天的时间,对照着学生的登记表,把全班54位同学的名字牢牢地记在了心里,并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作了比较详细的了解。

再上课的时候,我面带微笑响亮地点了名,并对每个学生的特点作了简短的点评。我看到每个被我点评到的学生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脸上写满了自信,我感觉自己又找回初登讲台时的豪情了。

教育是育人的工作,本来应该是“人”情味十足的职业。天气凉了,提醒学生加件衣服;学生请了病假,病好后返校上课,老师走到他身边,弯下腰,拍拍他的肩膀关切地问候一声:“××同学,好些了吗?”……学生一定会周身充满着一种温暖感。这本身就是德育,一种做人的教育,而不是说这些教育一定要从各个学科中剥离出来,专门放到政治课里去“说教”。

有人发出“应充分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问题”的呼吁。一个人生命的大约1/6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他们在其中的生活质量如何,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文精神

(一)人格无大小之分

现代文明社会里,不分年龄大小,人与人的关系是相互平等的,每个人的人格尊严都应当受到尊重。我国《宪法》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未成年人保护法》总则更是具体地把“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列为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应遵循的四大原则之一。

尊重公民的人格尊严,本来就是“依法治国”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以维护学生健康成长为己任的教师,尊重学生人格就更应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毛泽东有句名言:“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教师要认识到,不论学生多么幼小,多么不成熟,不论他们身上还存在多少缺点,多少不足,教师都应当首先看到他们是世间最宝贵的人。而人性中最宝贵的是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体验人生的价值,并提升这种价值,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

现实中往往有这样一种悖论:一些老师说,对学生越是尊重、宽容、民主,学生越发肆无忌惮、变本加厉,甚至觉得老师人善可欺;对学生严厉冷峻,甚至动用暴力以拳脚相加,学生倒个个噤若寒蝉、乖巧听话,而且后者教学成绩明显优于前者。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我们以为,这既有方法、技术的问题,更有“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深层次的文化背景问题,但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绝对不表明尊重、理解、民主、宽容的教育方向错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我是一个勤奋的脑力劳动者,是祖国的好公民,是父母的好儿女,是一个有着高尚的志趣、激情和不断取得进步的完美的人。”他从不给小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如果儿童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他就对学生说:“你试一试重做一遍,只要下点工夫,你就一定能做好。现在还没有给你打分数,你再努力点,就一定能得到好分数。要是你有哪一道题不懂,明天上课前到学校里来,咱们一起想一想。”上课前的半小时,是苏霍姆林斯基跟学生一起进行最有趣的脑力劳动的时间,与学生心灵相互交往的幸福时刻。“在这半小时里,儿童是带着他的苦恼来找我的,要知道,儿童不会做功课,没有收获,是他真正的痛苦。不知道你是否体验过,跟儿童一起思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清晨,在校园里一棵繁花盛开的苹果树下,我跟三年级学生尤拉坐在一起。我们面前有一道应用题,必须把它解答出来。我帮助这孩子随时拨正他思路的航向,终于,他发现了真理,内心充满了喜悦,他觉得他在认识的道路上提高了一步。他感到幸福,他的苦恼消失了。跟儿童在一起思考的这种时刻,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欢乐。我向你们担保,年轻的朋友:正是在这种时刻,儿童的信任才充分展示出来。如果我跟他一起解除了他的苦恼,他就绝不会欺骗我。我叫他自己把分数写进记分册,这给他一种自豪感和尊严感。”

我国社会长期崇尚等级尊严,忽视人格尊严,以至于在教育过程中对未成年人人格的尊重,对于某些教师来说,甚至是连想都没想过的事情,他们头脑中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他们往往把侮辱学生的人格看得无足轻重,当成家常便饭。这种状况给儿童和青少年敏感的心灵带来的伤害和摧残是非常严重的。台湾已故女作家三毛,曾自述她在12岁读初二时的一段经历,读来震撼人心:

由于数学老师对她极为冷淡,她上课时总是感到老师的眼睛“像小刀一样随时会飞来杀我”,所以根本听不进课,成绩一直很差。后来她发现,每次数学小考的题目都是老师从课本后面的习题中选出来的,于是就凭借好的记忆力,把这些题目的解法事先背下来,终于连续得了6个100分。一次,老师把她叫到办公室,让她当场做一套初三考题,她当然一道也做不出来。老师便把她带回教室,对全班同学说:“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最喜欢吃鸭蛋,今天老师想再请她吃两个。”说罢,就用毛笔在她眼睛周围画了两个大圆圈,并罚她在教室角落里一直站到下课。下课以后,老师又罚她到操场上绕场一圈“示众”。

这次人格侮辱给这个小女孩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刺激,使她从此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障碍。最初,她一走到自己的教室旁,就会昏倒;后来发展到只要一想到上学,就会失去知觉。于是她再也不能上学,在家里锁上门窗,把自己封闭、囚禁起来,几乎与世隔绝。直到7年以后她19岁时,才结交了一位朋友,并在这位女友——台湾作家陈若曦的帮助下重新开始接触社会。

从这一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对学生人格的不尊重,在教育过程中是一种不可原谅的过失,它对学生精神世界的打击和给学生人生道路造成的后果,是难以估量、难以弥补的。

(二)让孩子感到你是一棵大树,把绿荫覆盖在他们身上

1.忌“以分取人”

学生分数低、成绩差,是发展中的差距,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因此而漠视他的人格。几岁、十几岁的学生,他们还是骨骼未长就的孩子,他们还在发育,他们身上每分每秒都可能会诞生一个新世界

人类文明史上的许多事实表明,一些在学生时期考试分数并不突出的人,后来却成了优秀人才,甚至成为伟大的科学家。例如富兰克林、瓦特法拉第、达尔文、爱迪生、爱因斯坦等。现在,在很多国家,学生考试分数被作为其个人隐私的一部分,学校和教师不得随意向他人公开,这样做的目的正是为了避免某些学生因分数而受到歧视。

2.让体罚和变相体罚远离文明的场所

善待孩子是教师的责任,善待孩子包括学会容忍孩子的弱点。但这方面经常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

有的教师动辄辱骂学生:“你真笨”“你的脑袋真是一块死木头疙瘩”……甚至将学生的祖宗八代也一起“株连”。

有的教师喜欢用罚站、罚劳动(这种做法会引起学生对劳动的轻视,本来劳动应是受人尊重的,“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光荣”)、把学生赶出教室等方式惩处犯错误的学生。

有的教师为了抬高毕业班的总成绩,给成绩差的学生开出“弱智”证明,把他们推上了求学无门、受同学歧视的绝路。

有的教师让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轮流站到教室讲台前,当众自打耳光,以考试得分为基数,最多打到53下,而且必须打出响声来。有的学生不肯打,该老师亲自去打,放学时学生一个个都红着脸……

这些老师的行为,虽然只是个别的,但造成的影响却是“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既伤害了学生的身心,也损害了教师“为人师表”的形象。

从法律角度讲,这类行为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触犯了《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这样的教师如果不尽快改正自己的错误,不但无法为人师表,甚至还会受到法律的追究。从道德角度讲,就更应该深刻地认识到这类行为对学生身心健康所造成的严重危害。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儿童和青少年学生的幼小心灵对于这一点特别敏感,不少学生就正是被某些教师诸如此类的“在气头上”的不慎行为所伤害、所毁掉的。

一位老师讲了这样一件事,很发人深思:

一天,我放在讲台上的备课本竟然被人撕烂了两张。我火冒三丈。知情人立刻“揭发”出撕本子的人。我一看那个学生,心里“咯噔”一下,愣了。我思忖良久,对全班同学说:“我先向大家检讨。昨天,这位同学写字潦草,我一气之下,将整个本子撕为两半。我不该这样做。我撕了他一个本子,而他只撕了我两张纸,说明他还是给老师面子的。他比我好。”教室里静静的,几十双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我。第二天早上,在我的办公桌上端端正正地放着一个和我的备课本差不多大的新本子。不用我说,你也会猜出是谁送的。这位才上三年级、不到10岁的小学生给当时20岁的我上了难忘的一课。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这样说:“教师这门职业要求于一个人的东西很多,其中一条要求自制。在你叫喊以前,先忍耐几秒钟,想一下,你是教师。这样会帮助你压抑一下当时就要发作的脾气,转而心平气和地跟你的学生说话。”这是很有道理的。

二、宽严有度才是爱

(一)严与慈:辩证的统一

教师对待学生往往有两个极端的倾向:对成绩好的学生宠爱有加,对成绩差的学生则冷眼相待。“差生”跟“优生”发生矛盾和冲突,其再有理也没理,道理永远在成绩好的学生一边。教育界有一个让人笑不起来的“经典”笑话——课堂上一个成绩好的学生和一个成绩差的学生都在打瞌睡,老师怒气冲冲地跑到成绩差的学生旁边,用手猛敲他的桌子,边敲边骂:“你简直是个瞌睡虫,一拿着书就睡觉,你看看人家,人家睡着了都抱着书!”

实际上,老师的“嫌差爱优”,对两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都是不利的。爱与严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教师的严格必须以爱为基础,不能让它变成那种让学生感到害怕、敬而远之的“严厉”;另一方面,严格又必须对爱有所限制,它要求教师不能感情用事,不能对学生溺爱和放纵。从本质上说,严格要求本身就是一种对学生充满责任和理智的无比深沉的爱。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说:“不能把教师对儿童的爱仅仅理解为用慈祥的、关注的态度对待他们。这种态度当然是需要的。但是对学生的爱,首先应当表现在教师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以便在对自己学生的教学和教育上,在他们的精神成长上,取得最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对儿童的爱应当同合理的要求相结合。”苏联另一位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同时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他。实在说,在我们的辩证法里,这两者是一个东西。”下面来看一个教师“宠之害”的案例:

我任五年级班主任时,班里有个女生叫夏娟娟,长得漂亮,聪明伶俐,能歌善舞,能说会写,各科成绩都很优秀,特别是普通话朗读最为突出。

好孩子都特别容易获得老师的喜爱。课堂上,我提问她最多;作文评讲,她的作文常被我当作范文来读;文艺表演,她是领唱;活动课上,她是主持人。她原是班级文体委员,我自作主张把她提为一班之长。不论班中有什么活动,我都放心地交给她去做,她都能完成得十分出色。代表学校参加全省小学生读书征文比赛,她获得了一等奖;参加市区文艺汇演,她获得了第一名;参加学校朗读比赛,她是特等奖。她为学校和班级赢得了荣誉,给我的脸上争了光,我怎能不喜爱她呢?

第二学期,有老师向我反映夏娟娟有些飘飘然了,让我别宠坏了她。我听后,一笑了之。

同学们唱歌,她捂耳朵,说人家像乌鸦叫;课上,赏读别的同学的优秀作文,她就撇嘴;在班里的一个腿脚不方便的同学面前,她学正步走;稍不顺心就向同学发脾气。面对同学们不断打上来的小报告,我一点也没有放在心上,甚至还为她说话。即使偶尔被我当面瞧见,我也是轻描淡写地说她两句而已。

毕业后,夏娟娟以优异成绩进入了一所省重点中学。半年后,我遇到我的学生吴晓红,她与夏娟娟一同升入中学且同在一个班。问起夏娟娟的情况,她说夏娟娟已休学在家了。我大吃一惊,忙问为什么?她看着我,笑了笑,毫不掩饰地说:“到了新学校,没有老师再会宠着她,没有同学再会佩服她,在那样一所重点中学,佼佼者何止她一个啊!她本来竞选班长,并认为非她莫属,结果却连个小组长都没有选上,整个人就蔫了,与谁都合不来,就像个火药桶,动不动就发火,也没有人再把她当回事。”我如醍醐灌顶,是我害了她!“宽严有度才是爱”,只是我明白得太晚了。一想到夏娟娟那灿烂如花的笑脸,我的心中只有疼痛。

那么,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该如何严格要求学生呢?

1.严而有格

这个“格”,就是学校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制定的培养目标。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任何要求,都是为了使学生达到这个培养目标而实施的具体步骤。离开了正确的培养目标,严格要求就会走偏方向,就会在学生身上造成不良后果。在“应试教育”倾向下,许多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可以说是极为严格的,但这种严格实际上妨碍了学生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妨碍了学生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的发挥,方向是有偏差的。

2.严而有度

严格但要适度,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提出“可望又可即”的要求,就像跳起来摘桃子,要让学生跳起来能够摘得到,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不断地跳的动机。相反,如果目标定得不切实际,不管他怎么跳,都不可能摘到桃子,那么又有谁还会不停地跳呢?除此之外,还会挫伤他的积极性,甚至导致达不到目标之后的焦虑感,缺乏自信,自暴自弃。

青少年学生处于活泼、奔放的时期,他们的天地广了,见识多了,贪玩好动,不好管教在所难免。教师要呵护他们,不能管得“看天就是傲慢,说笑就是放肆”,因为独断和压制只能生长出奴性。

3.严而有方

教师对学生要严格,但这种严格要讲究方式和方法,同样提出一个要求,你这样提,学生很乐意接受;你那样提,他就不愿接受,有抵触情绪。徐特立先生早年在长沙一所女中当校长,每当发现学生中有违背学校要求的行为时,就作一首小诗写在走廊的黑板上,用十分亲切的口吻对她们进行教育。这种“诗教”的做法,在我国教育界一直传为佳话。

4.严而有恒

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必须始终如一,坚持到底,不能时紧时松、前紧后松、前松后紧,或者虎头蛇尾,甚至有头无尾,否则,学生就会感到无所适从。而且,同样一个问题,你在前面处理比较严格,后面处理比较宽松,这也不符合公平的原则,会引起学生的不满情绪。

5.严而求细

细就是不放过所能了解和察觉到的任何问题,在纷繁的工作中,教师要尽量抽出时间多听、多看、多问、多想,从生活、学习、娱乐、思想、劳动、活动以及家庭等多个方面了解学生、关心学生,要善于从细节处发现潜在的问题,及时引导和规范,防患于未然,避免酿成大错,贻误学生的发展。

(二)理解是一种理智的爱

“理解万岁!”理解是爱的别名,理解是一种理智的爱。季羡林教授在《两行写在泥土地上的字》一文中说:“我认为,我们中年人或老年人,不应当一过了青年阶段,就忘记了自己当年穿开裆裤的样子,好像自己一生下来就老成持重,对青年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我们应当努力理解青年,同情青年,帮助青年,爱护青年。不能要求他们总是沉稳,总是温良恭俭让。”

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方法、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是非好恶标准,教师不能以自己的想法来硬性强求。教师应该进入学生世界中去,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不要这也看不惯,那也不顺眼,横挑鼻子竖挑眼,学生需要的是教师的理解。德国学者凯斯特纳说:“绝大多数人,他们像脱去一顶帽子似的,早已把童年抛之脑后。他们犹如忘记一个不再使用的电话号码,忘却了他们自己的童年。”这是不应该的,我们要不忘童年梦,不失童年心,就像有学者说的:“只有长大成人并保持童心的人,才是真正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