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教育人文精神的复兴

教师教育人文精神的复兴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容否定的是,教师教育在适应论理的支配下,对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对人文精神的忽视却导致了社会片面、畸形发展。站在21世纪起点上,教师教育有责任肩负起弘扬人文精神这一历史使命,推动教育在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不容否定的是,教师教育在适应论理的支配下,对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对人文精神的忽视却导致了社会片面、畸形发展。为了使教育在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真正发挥作用,教师教育复兴人文精神已是势在必行

首先,办学思想的理性回归是复兴人文精神的前提。师范院校在20世纪的发展表明它已严重偏离其原初之“道”。回归不是复古,而是摆脱功利性的“泥潭”,要培养能满足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教师,不仅会“做事”,更会“做人”的教师,坚守其社会职责。要回归办学思想,首先必须正确而全面认识自身的“师范性”。“师范性”不仅在于“学高”,更在于“身正”;不仅在于“博学”,更在于“厚德”。要体现“师范性”不只是要提高学生教育教学能力,更在于以“身正”“厚德”的标准培养学生,铸就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其能“行为世范”。要回归办学思想,还必须深刻理解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是教师自身不断学习与探究的过程,而学习和探究的内在动因来自专业态度的形成及专业身份的构建。专业态度是指主体对自身职业的理智性的价值判断和情感体验;教师身份,就是教师所感受到的以及实际存在的之所以成为教师的东西。[31]而要形成强烈的专业态度、养成对专业身份的认同感,必须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宽广的人文情怀,否则,教师专业发展就会因缺乏动力而停滞不前。

第二,人文环境的塑造是铸就人文精神的依托。校园是一个特别的文化社区,社区内的一切交往与活动直接影响着学生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长达四年甚至更长的人生历程中,通过这些交往活动习得并初尝了为人之道。在这些交往活动中存在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潜在地支配着学生的言行并引领学生思想的健康成长,这对学生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教育意义。这种力量也就是塑造人文环境、形成良好校园人文氛围的目的所在。要塑造良好的人文环境,首先要求学校中的工作人员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对学生多关爱,学生在感受到温暖的同时才可能成为“爱”的传播者,才能激起其人文精神。要塑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学校要积极举办各种富有感染力的文化艺术活动,如人文讲座、文艺演出、电影艺术节等。一部震撼心灵的电影、一场饱含深情的音乐会等能激起学生对真、善、美的热衷追求,能给学生带来人文精神的熏陶。要塑造良好的人文环境,鼓励学生社团的发展也很重要。社团是学校中由具有共同兴趣或意向的学生自愿组成的一个个小集体,如诗会、影视评论会等。学生参与社团活动有利于学生的情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得到升华,责任感、使命感、义务感、奉献精神得到强化。塑造人文环境不能急功近利,要持之以恒,从点滴做起,只有如此,学校优秀的人文传统才能得以形成。

第三,通识课程的开设是弘扬人文精神的最基础平台。传统上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有三大块:教育专业课程,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及实践课等;学科专业课程,即预期所任教学科的专业课程;通识课程,或称公共基础课程、普通课程。针对传统课程比例结构的诸多弊端,我国许多研究者都指出应精简过分精深的专业课程,增加教育类课程的比例以突出“师范性”,拓展基础课程以强调“通才”。首先必须补充的是,“师范性”的课程不应仅包括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课程,还应包括旨在提升学生情操,造就“身正”“德厚”品行的通识课程。“公共基础课的开设一定要摆脱传统课程的羁绊,涉猎广博的知识领域,同时还要强化人文课程的作用,大量开设文史类、美学艺术类及自然科学类课程。”[32]其次,“通才”也要求必须以通识课程来拓宽教师职业基础。对此,我国已有许多研究者提出应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就普通教育内容而言,必须首先将中国古典人文知识传统设为首要的课程,以此为基础整合中西方知识系统,为现代中国人理解人、自然与社会构建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具有普遍性与共同性意义的知识、价值与道德体系。”[33]只有开设了一定量的通识课程,人文精神的弘扬才有坚实的平台。

第四,彰显人文性的教学是培养人文精神的关键。通识课程的增设只是师范院校弘扬人文精神的最基础平台,学生人文精神真正得到提升,还有赖于教学中对人文性的彰显。人文教育科学化是我国各级教育中通识课程教学的通病,它是指在人文教学中推崇数理化等理科教学中形成的传统教学方法,它偏重智力教育,推崇能力主义,重视培养训练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因素,而较忽视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而较忽视沟通不同学科的知识,以及建立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伦理的联系。[34]这种教学严重地削弱了通识课程的价值,抑制了人文性的张扬。通识教育是关乎人,关乎人生,关乎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关乎精神生命的活生生的生成教育,它主张弘扬人的主体性,倡导人文关怀,重视人的自我发展与人性的完满实现。因此,课堂教学应让学生通过人文知识的积累及理论探索等活动,帮助学生思考那些关于人的存在、精神、价值、意义、情感等方面的一些“形而上”的“终极性”的问题,帮助学生去了解人生意义,不断克服种种人性之异化与畸形,不断摆脱种种心灵出走与迷失困境,使学生养成体恤民众、尊重人民、热爱生活、爱惜生命之多元、包容与开放性格,从而照看好自己的心灵。

20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及人类自身发展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人文精神不能消失于中华民族,不能障蔽于所有教育,更不能匿迹于教师教育。人文精神是教师教育之魂,丢了它,就会迷失方向;丢了它,就会贻祸于中华民族。站在21世纪起点上,教师教育有责任肩负起弘扬人文精神这一历史使命,推动教育在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