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市场经济对校园文化的“双重效应”

市场经济对校园文化的“双重效应”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高校教育实践中,市场经济的这些特征对校园文化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因而具有“双重效应”。自主性的“双重效应”反映到校园文化价值观上来,就表现为青年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愈加强烈,但也更容易偏离正确轨道。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学生的“市民化倾向”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普遍现象,市场经济的发展无情地消解了大学生身上的“精神贵族”的盔甲,使他们从观念到行为日趋“市民化”。

第一节 促进与掣肘:市场经济对校园文化的“双重效应”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完善市场经济也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市场介入大学都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从国际上大学发展的历史来看,市场对大学的影响不断深入,才促使了从传统大学向现代大学的转型。传统意义上的大学实际上都是指精英大学,它封闭于象牙塔内,游离于社会之外,只强调大学自身的独立性,强调保护学术自由,而对社会的要求缺少及时的关注。这种情况在二战以后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于世界范围的大学教育规模急剧扩大,高等教育出现大众化趋势而引起的。高等教育量的扩张带来质的变化,为市场介入大学打开了大门。事实上在我国也是这样,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于是有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之后连续多年的大学扩招,而大学规模的扩张又为市场更深刻更广泛地介入大学校园、大学更自觉更主动地走向市场开辟了通途。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市场介入大学与大学走向市场是传统大学与现代大学的一个分水岭。这可以从竞争机制和效益观念对现代大学的深刻影响反映出来。关于竞争机制方面,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人们选择高等教育的权力也愈来愈大。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进入何种类型、何种水平、何种特点的学校学习,选择学习何种专业,而这种选择在传统大学教育中是难以实现的奢望。在这种情况下,各个高校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办出更高的水平以争取更多的生源,于是,与市场经济毫无二致的竞争机制在大学之间就自然形成了。关于效益观念方面,传统大学是国家公益事业,培养的是社会精英人才,大学的经费来源由国家提供,实际管理也是由国家进行运作的,因而在传统大学的办学过程中是没有或是很少有效益观念的。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政府无法再承担起庞大的高等教育系统运营,经费短缺便成为各高校面临的必须自己努力解决的重要问题,与此紧密联系,办学效益问题也就日益成为大学校园内被广泛关注和认真研究的问题。

正因为市场介入大学与大学走向市场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对大学发展方向的重大影响,当我们研究校园文化时就必须研究市场经济对校园文化的相互关系问题。关于市场经济对校园文化的影响,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促进”抑或“掣肘”,“福”或是“祸”。下面,我们不妨就这个问题先作一番分析。〔1〕

市场经济就其本质特征而言,主要有自主性、世俗性、趋利性、竞争性、开放性等特征。这些特征是一般市场经济所共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例外。在高校教育实践中,市场经济的这些特征对校园文化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因而具有“双重效应”。具体表现在:

一、自主性及其“双重效应”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经营者必须承担自负盈亏的责任,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的经济主体。市场经济的自主性,一方面有助于人们形成主体意识、责任意识,促使人们充分发挥个人才智;另一方面,这种自主性,又可能诱使一部分人追求无限自由,导致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的泛滥。

自主性的“双重效应”反映到校园文化价值观上来,就表现为青年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愈加强烈,但也更容易偏离正确轨道。自我意识增强,但又不成熟,是青年心理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特点。这个特点在市场经济下得到了强化。他们更加迫切地希望自己能够把握自己,控制自己,塑造自己;更加强烈地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但在同时,社会的迷惘影响着大学生,使他们的自我意识更容易偏离正确轨道。有的大学生为了把握自己而去看手相,信“碟仙”、“筷仙”、“笔仙”等;有的忙于锻炼实际能力,而厌烦必要的基础理论学习;有的自我评价时而过高,自居天之骄子洋洋自得,时而又过低,稍遇挫折就灰心丧气,自叹学问无用。

在当代大学生中,崇尚独立、喜欢自主、弘扬个性是展现其人生价值的最鲜明的特征。根据“上海青少年生存与发展状况”课题组1994年提供的调查资料,“追求合乎自己兴趣的生活”成为上海青少年“最崇尚的生活方式”〔2〕。只要是合乎自己兴趣的,学习、工作、事业可以放在一边,名利地位和社会奉献可以靠后。这种强调个性的生活态度使当代青年对人生更多地注重自身的体验,反映了试图摆脱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学校教育的影响,不愿意受制于人的倾向。这种倾向在当代大学生中也是很普遍的,也是市场经济自主性特性在校园文化价值观上的必然反映。

二、世俗性及其“双重效应”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观念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使一切公共行为都与商品消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打上世俗化的烙印。所谓“大众文化”、“通俗文化”的兴起,即意味着市场经济的世俗特征对文化的影响,意味着经济自由、经济民主对文化民主的影响。对文化的裁决权转向大众手中,是广大文化消费者意愿的表现,是一种文化的民主。但是,在大众的思想文化素质程度并不理想的情况下,商业性、世俗性运作的结果就导致精神生活的粗俗化和平庸化。目前那种充斥感官刺激的“地摊文学”空前发达,而诉诸心灵的严肃文化却陷入困境就是其典型表现。

世俗性特征的“双重效应”反映到校园文化上,就表现为校园文化全方位地受到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商业社会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都从各个层面强烈撞击着青年大学生的心灵。一方面,市场经济社会所需要的商品意识、平等观念、民主意识在大学生中得到加强;另一方面,经济转轨社会所特有的躁动现象感染着许多大学生,从而造成高校校园里出现两种亚文化现象:文化心理的浮躁化和审美情趣的粗俗化。前者表现为心理急躁、浮躁、狂躁,注意力无法集中于一个目标选择,做事缺乏恒心、意志力,于是所谓玩哲学、玩小说、玩爱情、玩人生等非理性情绪蔓延,使众多的人“跟着感觉走”,并逐渐积淀为一种生活态度。后者表现为许多大学生的审美认知发生紊乱,认同于粗糙、媚俗的文化赝品,满足于感官刺激、低级趣味,这从大学生宿舍“卧谈文化”、大学教室“课桌文化”的内容就可见一斑。

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学生的“市民化倾向”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普遍现象,市场经济的发展无情地消解了大学生身上的“精神贵族”的盔甲,使他们从观念到行为日趋“市民化”。在“市民化”的趋向中,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区间无疑将迎合当代社会市民特别是社会青年的价值取向,在生活方式中表现出世俗性特点,在文化生活中就表现为对“文化快餐”、流行文化的喜好。

三、趋利性及其“双重效应”

从一定意义上讲,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就是人们追逐经济利益的结果。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一方面有助于人们树立起效益意识、务实意识和求真意识,养成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另一方面,又可能滋生和诱发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思想倾向,使人们的思想扭曲,价值天平倾斜,把自己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和实现变成了对金钱的追求和占有。

趋利性的“双重效应”反映到校园文化价值观上来,就表现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冲突。一方面,随着社会变化和自我意识的增强,青年大学生往往把接受教育与对自己“有用”与否联系起来,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得到社会承认联系起来。不少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外出打工,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接触、了解社会,为毕业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奠定基础;前些年出现的大学校园“经商热”,近年出现的大学生“创业热”,都是校园文化对社会变迁的正常响应;而持续不断的学外语热、学计算机热,也是为了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不断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另一方面,许多青年大学生在希望得到社会承认的同时,对自身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却不很明确。不少大学生强调实现“个人价值”,却否定“社会价值”,强调社会应为其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和条件,却忽视自己应为社会作奉献。

四、竞争性及其“双重效应”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根本规律。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从这个角度讲,市场竞争又是市场经济的无情法则。因此,竞争性原则能促使人们奋发向上、开拓进取、解放思想、增强参与竞争的本领。然而,由于经济主体利益的多元化和市场经营活动的分散性,不可避免地导致个体、小团体的利益与社会利益相分离的状况出现。一些人为了赢得竞争而投机钻营就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常有的表现。

竞争性的“双重效应”反映到校园文化上来,就表现为大学生希望介入市场竞争,但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为与社会大环境相适应,高校也引入了竞争,如淘汰制、学分制、分配双向选择制等。青年大学生的竞争意识不断增强,但我国的市场竞争机制还很不健全,不公平竞争的现象大量存在。这就使青年大学生刚刚确定的竞争意识往往被扭曲。为了考出好成绩,不是凭自己的努力和实力,而是靠投机取巧,与老师拉关系;为了找到理想的工作,不是在知识和能力上下工夫,而是在门子、路子和票子上费精力等。

五、开放性及其“双重效应”

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一方面,可以促使人们打破封闭保守的观念,开阔视野,并从外部学到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共同享受世界文明的成果。但另一方面,对外开放的过程也是西方各种思潮、各种价值观渗入的过程,从而也对人们的文化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

开放性的“双重效应”反映到校园文化上来,就表现为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愈加开放,但也愈加缺乏科学鉴别、分析的功力。青年大学生具有思维方式尚未确定、求知求新欲望较强以及比较敏感的特点,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思想较少保守性、较多开放性。在开放的、走向世界的社会背景下,青年大学生借助高校得天独厚的环境,饱览国外的各种学说、思想,因而思想也愈加开放。但是,西方的学说、思想中既有积极、合理的精华,也有消极的、非科学的糟粕。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片面地重视应用学科的学习,而忽视基础学科,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学习。因而,失去了对西方学说、思想进行科学鉴别、分析的武器,乃至出现良莠不分,糟粕与精华错位等现象。

我们仅从当代大学生社会参与的发展变化中,就可以看出一条校园文化受市场经济影响的明显轨迹。社会参与是大学生完成社会化过程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当代校园文化必不可少的内容。由于大学生社会角色的非职业性,他们社会参与的范围和形式是十分广泛的。但是在历史上,中国大学生一向有偏重参与政治运动的传统。从旧中国的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政治运动,大学生从来就是冲锋在前的。大学生的这种社会参与的强烈的“政治情结”,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末。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也不断审视自己的社会角色,逐步调整自己社会参与的方向。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从侧重关注社会问题转向侧重关心自己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从侧重政治参与转向侧重经济参与。于是以寻找市场需要,丰富社会经验,锻炼社会适应能力,展示未来建设者风采为内容的社会实践,就成为当代大学生参与社会的主要内容,而“勤工助学”、“经商”、“创业”和校内社会工作便成为当代大学生社会参与的普遍形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