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校园文化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校园文化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校风是学校风气的简称。所以,集体气氛影响着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良好的校容校貌也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学习成绩的重要条件。在这种势力的影响下,学生能自觉遵守纪律,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容易取得良好的成绩。学生的学风主要通过教师的教风影响和培养而成。此外,教师还要树立爱护学生、严格管理、教书育人的思想。

第六节 校园文化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一、学校校风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校风是学校风气的简称。它是学校大多数人共同具有的富有特色的稳定的行为倾向。校风是学校成员所处的精神环境,它通过校容、校貌这一物质环境有所展现,但主要体现在学校成员的精神面貌上,又集中表现为学生的学风、教师的教风和领导的作用。一种校风形成后,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种行为倾向被巩固和保持下来,就成为学校的传统。

校风有两种水平。

1.校内的心理环境,在不少方面是以心理气氛的形成和行为作风的形式出现。当它成为影响整个学校生活的力量时,便已经具有“风”、“风气”的意义。这是校风的一般水平。

2.指一学校区别另一学校的独特之风,或者说,是一所学校的许多优良风气中最为突出而且有统帅意义的某种作风,这种校风代表了该校的特色。例如延安抗大的三八作风,北京大学的学术民主之风等。突出的、传统的校风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显示出了巨大的社会效果,乃至成为学校成员和全体学生的个性特色,并使之经久不衰,一届传一届,一代传一代,成为学校的优良传统。这是高水平的校风与传统。

学校校风与传统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尤为明显,其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具有强烈的外在感染力

校内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比之道德和纪律有着更加鲜明的约束力,它是以外在的感染影响表现出来的。如常见的转学现象,一个各方面表现都很多,成绩优秀的学生,从一个具有良好校风的学校转到另一个校风校纪较差的学校,他马上就会产生一种放松感,由此成绩下降也是必然的了。相反,一个学生从一个校风较差的学校转到一个良好校风的学校,他也随之产生一种紧迫感,即使他原来各方面都不突出,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审慎地言行,努力地学习,久之就会成为一个各方面都有进步的好学生。一个学习集体(班级),也存在某种气氛,这种气氛与校风有关。有的集体气氛是和谐、欢乐、严肃、紧张而有秩序的,但也可能是充满敌意、喧嚣、苦恼而杂乱无章的。前者能使集体成员积极创造性地学习,后者集体成员往往处于不安不信任状态,学生易激怒,不愿合作。所以,集体气氛影响着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近年来,有些教育社会心理学家研究集体风气对成员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集体中有对抗和冲突的,全班学习成绩普遍偏低,而在一个有良好风气的集体中,成员间便互相有吸引力,成绩也普遍较高。

(二)具有深刻的内在凝聚力

良好的校风是学校领导与师生员工长期艰苦努力培养的结果。表现在学生身上,就是勤奋好学,遵守纪律,尊敬老师,助人为乐,热爱劳动,关心集体等。表现在领导和教职工身上,就是忠于职守,事业心强,团结合作,为人师表,对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为己任。

一个学校有了这样的好校风,对学生应会产生潜移默化,自然陶冶的积极作用。古人所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就是强调的影响作用。学校的特点之一,是学生不断地流动,每年都要送旧迎新。一个有多年历史的学校,总是老生多新生少,如果一所学校形成了好的校风,有自己优良的传统。那么,新生进校,就会很快受到同化。这种同化作用,如能因势利导,加以发现,还可以促进原有校风和传统的不断巩固、充实和提高,这就是深刻的内在凝聚力。

良好的校风能使每个班集体中的学生都能满足心理上的需求。首先是满足归属的需要。个体只有产生了自己归属于某一团体的感觉时,才能免于孤独的恐惧感,不仅获得生理上的满足,同时还获得心理上的安全。随之,人的需要结构形式也就起了变化,当某些需要得到满足后,其他需要随之出现,直沿需要阶梯而上。其次是满足自尊的需要。在良好的风气中,每个学生都在不断努力以取得自尊和自爱动机的满足。它是以优秀的成绩、高尚的品德和健康的体魄为标志的。

二、校容校貌对人心理的影响作用

校容是指学校环境的外部特征,是由自然环境和物理环境构成的。校容校貌两词连用时,一般还包括学校成员的精神面貌和风气等。良好的校容校貌也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学习成绩的重要条件。

校容校貌直接影响着青少年一代心理活动状态。整洁优美的环境使人感到心情舒畅,能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同时,优美舒适的环境有助于陶冶美的情操,激发工作学习热情。反之,嘈杂的环境会使人心烦意乱,情绪厌倦,学习和工作效率降低。

良好的校容校貌应该是校园整洁安静,美化,绿化,设计有致。学校应避免建在空气污染和有强烈嗓音的地方。实验证明,噪音干扰大的学校,学生学习精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也比没有噪音干扰的学校低得多。美化和绿化校园可以改善局部的小气候,空气新鲜,环境幽雅,使人心旷神怡,有利于学校良好校风的形成和学生成绩的提高。一个学校的校风对学生的影响如此之大,那我们应当怎样培养良好的校风呢?培养良好的校风与传统,是全面贯彻党的增长率方针的需要,也是达到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重要一环。学校应从各个方面努力形成自己学校的良好校风与传统。

要培养良好的学风。这里所说的学风,是指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的养成。好学风的主要标志是学生勤奋学习,并能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就要培养学生认真阅读、勤于动脑、动笔的习惯,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就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演算严谨、独立完成作业和自觉学习的习惯。如果保持并形成了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成绩自然也就提高了。

除此之外,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按时作息,坚持锻炼身体,注意卫生等。还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到尊师爱友,尊老爱幼,讲文明,懂礼貌。俗话说“习惯成自然”,所谓自然,就是一种风气,一种传统,一种势力。列宁说过,坏的习惯势力是一种可怕的势力。那么反过来说,好的习惯势力就是一种可敬的势力。在这种势力的影响下,学生能自觉遵守纪律,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容易取得良好的成绩。

好的学风来自好的教风。教风是指教师的教学风气和风格。教风是学风的基础,良好的教风和学风是校风的核心因素。学生的学风主要通过教师的教风影响和培养而成。在这方面,教师除了要懂得教育科学外,还要具备两条:一是要有高尚的品德;二是要有比较科学的知识结构。没有这两条,就很难为人师表。因此,在教师是中要树立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风气,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掌握的,教师自己首先能熟练掌握,运用自如。此外,教师还要树立爱护学生、严格管理、教书育人的思想。

教学的风格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特长所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的特点。两个有着同等教学水平且肯努力的教师,其能力结构是不同的,性格特征更有差异。教师的能力结构和性格差异反映在教学中时,就成为不同的风格。应该看到,每一个教师都会有自己的教学风格,这对于促进不同个性的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是有利的。

好的教风来自好的领导作风。好的教风来自好的领导作风。作为学校领导干部,首先要有实事求是的作风,是则是,非则非,不夸大,不缩小,如实反映情况,这是一个领导者必须具备的思想品质。其次,要有平易近人的作风,能同群众打成一片,这样才能听到不同意见,防止脱离群众和思想僵化。第三,要有办事公道的作风,不图报答,不徇私情,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第四,要有身体力行的作风。要求教师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带头做到,要求教师遵守的规章制度,自己要模范地执行,这样才能真正把学校办成个有良好校风和传统的学校。

综上所述,良好的校风与传统是巨大的教育和鼓舞力量,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使青少年受到感染和熏陶。校容是师生工作学习的必要环境,良好的环境是促进师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学校领导者要重视培养和形成良好的校风和安静、舒适、整洁、美观的环境,使教师心情舒畅地工作,学生蓬勃努力地学习。

三、社会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社会环境所包括的范围很广,如各种社会关系、社会风气、习惯势力、文化设施、家庭条件、亲友关系等。社会环境可以通过人类的劳动加以改造,因而比及自然环境它有灵活多变的性质。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环境的成为也越来越复杂起来,由此,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在人所生活的环境中,社会环境是主要的,自然环境虽然也是客观存在的,但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发展来说,自然环境则居次要地位。社会环境给儿童和青少年一代提供生活条件,对他们施加种种影响,他们也对社会环境作出种种反应和回答,青少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绩的表现,就是这种反应和回答的一个方面。

在社会环境中,个体总是通过相互关系而从事社会活动的。在这里,个体活动不但受着社会关系的制约,而且还受着社会环境的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社会潮流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社会潮流是反映在多数人意愿的基础上形成的群众性的社会活动。在这种社会活动中,每个人都将利用这个潮流实现个人愿望,人们将在潮流中表现自己,也将在潮流中使自己的个性得到改造。它的特点就是与潮流相关的一切活动两极分化发展,适合潮流的特质将会膨胀,违背的将受到更大的抑制。

(二)社会变革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在社会进程中,有各种各样的变革,有单方面的、多方面的;急剧的、渐变的;积极的、消极的。但不管哪种变革,都会给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及成绩以极大的影响。

(三)政治教育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政治教育也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学习成绩。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固有的一种需要,它不是人们主观上喜欢不喜欢、需要不需要就能够改变的事实。客观上,它对人才的成长,德与才的并行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为什么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条件下、特别是目前的政治教育、政治活动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和表现呢?这当然与十年动乱中遗留下来的假大空的影响有关,也与政治教育方法不当有关。因此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政治教育听不进,青少年思想出现“偏航”,教育工作者苦于无方,社会风气受到影响。社会上的很多不良现象折射回来又影响到学校的学生,各种思潮和倾向性表现出来了,学生本应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问题成了次要问题,学习成绩好坏也就无需关心了。

当然,正确及时的政治教育也能给青少年学生的学习以积极的促进和影响,我们一贯强调的既教书又育人,就是这个道理,这也是教育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目的。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首先要有一个适应他们学习的社会环境,要有安定的政治环境,繁荣的经济形势,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良好的社会舆论风尚。

安定的政治环境和繁荣的经济形势有益于学生的学习。鲁迅讲过一条最简单的真理:一求生存,二求温饱,三求发展。在旧中国,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其子女无钱也无权去读书。在旱涝天灾、战火连年的时代,人们也无法保证教育或求学。在政治不安定、经济不发达的时代,正常的、进步的教育也是无法实施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层次论”也说明了这个道理。人首先必须具备与生存相关的需要,其次是安全的需要,它确保个体应该生活在一个免遭危害的环境。第三个层次是归属和爱的需要,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情感标志,它是人的精神需要。第四个层次是尊重的需要,它必须通过自我实践和付出,才能产生威望和认可,也是达到自我实现的途径。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如果全部低层次的需要都得到满足,那么这个人就会达到成为极少数的自我实现者之一的境界。所以马斯洛说:“如果他最终要得到自身安宁的话,那么音乐家必须作曲,艺术家必须绘画,诗人必须写作。人必须成为他能够成为的人。”学生的学习,正是他完成、达到自我实现的一个过程。作为客观环境因素的一部分,国家、政党、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努力为青少年一代创造一个安定的政治环境,并力求以良好的经济条件来满足学生学习的物质需要,以保证他们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教育和其他各个社会教育的重要区别就在于通过正确及时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年轻一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思想政治教育是长期进行不能间断不可放松的,今天,我们强调正确与及时,是指当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因此,对青少年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不但不能放松,而且必须进一步重视和加强。例如,在新的历史时代,要求青少年学生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能正确处理红与专的关系,使之学为我用,人为我用。当前,我们在国际政策上一改过去闭门锁国政策而实行对外开放,随着国际间经济交流、科学文化技术交流和旅游业的发展,一些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东西和不良生活方式也会传入中国,并影响和腐蚀年轻一代,国内的阶级斗争又同国际的阶级斗争密切联系着,几方面的消极影响相互纠结,彼此渗透。为了这一斗争的胜利,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清醒认识,及时地向年轻一代进行各方面的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内在动力和保证,通过教育,使他们具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崇高的学习目的,这样的内在动力才是持久的,才能保证学生取得稳定的良好的学习成绩。

社会舆论是一种集体现象,亦称公众意见。舆论一经形成,就会成为一种固定化的心理制约力量,即风尚。由于风尚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形式,因此对人的行为也具有约束力量。社会舆论和社会风尚对于青少年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这要看社会风气的状况与倾向而定。不论是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它都是潜移默化的,往往生活在这种气氛中的人不能直接和明显地感到它的教化作用。如前一个时期,几代人竞相读书,有的读电大、有的靠自学,有的通过函授、刊授等途径学习。虽然其中也不乏混学历的人,但其主流是好的。青少年勃发奋进,中年人也要弥补由时代造成的文化上的“先天不足”,甚至许多进入不惑之年的同志也跃跃欲试,形成了一种以求知为荣的社会舆论和风尚。它督促了所有的有志于求知的人,使之感到这是一种精神需要和文化饥渴感。这就是社会舆论和风尚的积极作用。

但是也有另外一种现象,当前出现在社会上的一切向钱看的风气,这种风气涉及到了许多家庭,以至连各类学校的广大学生也深受其害,教师无法安心教书,学生无法安心学习,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扰乱了人心,甚至引导一部分青少年走向了歧途。良好的社会舆论和风尚还包括良好的法制观念,两个文明的共同进步,良好的文化与文风等等。在某个时期的舆论与风尚中,如果有一个主流是积极良好的,它能起统帅作用。其他各方面也都会向积极方向发展,但如果其中一主流是坏的,它将起到浊其清流的消极作用,所以我们绝不可轻视舆论与风尚的作用。社会是由每个家庭组成的,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是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大事,也是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大事。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和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和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四、物质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物质环境是指人所处的与之相适应的物质条件。如家庭经济条件,工作学习条件和周围客观条件等,由此构成了个人生活、学习和成长的环境。物质环境是由特定的社会环境作为基础的,它又由复杂的历史原因、现实原因或特殊原因所形成。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物质环境也是不能轻易选择的。

一个人所处的物质环境一般来说是有许多历史原因的,如城乡差别的物质环境,它是人类的祖辈分布居住而形成的。家庭的文化背景经济来源也有许多历史的原因。至少工作特点和职业的差别也与社会历史分工有关。

社会变革的原因。以中国社会制度的巨大变化来说,从封建落后的旧中国,变革为繁荣昌盛的新中国,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全国每一个家庭和每一个的物质环境。但是,十年动乱的浩劫,又使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陷于停滞不前的落后状态,它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使每一个中国人都尝到经济落后,物质匮乏,甚至衣食无保障的苦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改革富民政策又使人民重新走上了富裕自足的道路,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从纵向来看,每一个家庭为青少年学生提供的丰裕的物质条件是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相比的。

现实或主观的原因。物质环境虽然是不能够马上改变的,但有时也会因某种特殊原因而有所变化。如人事升迁,劳动致富,父母的遗产等。当然也有天灾人祸、恶行自毙或家庭离异等其他特殊原因。

物质环境有优劣之分,由于物质环境形成的原因不同,也就使得物质条件有了优劣之分。优裕的物质环境是指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物质因素,诸如衣食住行学习设施等各种条件,相反则是恶劣的物质环境。无经济来源、生活不能保障,缺乏必要的学习设施和用具等都不利于主体的生存求学意向。这种物质条件的客观情况,虽然不利于人才学习成长,但它对生活上立志高远、发愤图强的人,却又是锻炼成就人才的特殊环境。

我们强调物质环境的作用,并不是说它是唯一的因素。任何事物都有它辩证的一面。对于物质环境的作用也当如此分析。因为物质环境仅仅是“环境”,它是客观因素,而人的主观因素,即人的主观意志也起重要作用。

(一)利用物质环境,但不能为它所主宰

物质环境对学生的成绩固然起作用,但也应考虑到主观的作用。同样的物质环境,比如安定幸福的家庭生活,优越的地理环境,优厚的物质条件,对有的学生,能珍视它并利用它,学习努力,成绩优秀。而有的学生反而慵懒倦怠,难以成才。

读书学习是人的精神需要,是青年学生对一切未知的渴望。由于人对知识需求的渴望程度不同,所做的努力也就不同。有的是主动的,有的是被动的。父母原以为给孩子安排一个优越舒适的环境会有利于他们的学习与成长,冬天有取暖设备,夏天有防暑佳品,硬板凳换成软坐椅,饮食变成“高蛋白”,更不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了。其实,这不仅会造成年轻一代心境的饱和感,无法激发其进取心和奋发图强的精神,而且也容易使之沉溺于过分安乐和舒适中,以至完全失去读书学习的兴趣。实际上,父母只要为孩子准备一些最必要的东西,倒是更能培养他们读书学习的欲望。

(二)巧于动脑,以物可以代物

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曾在其《劝学》篇中提出自己的治学观点,即“学不可以己”,但又因人的天性不同和才能条件不同而有差异。要真正达到“学不可以己”掌握前人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的目的,还必该“善假于物”,即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据史载,“南海”指现在浙江省的舟山群岛一带,是佛教圣地之一。这对人们来说,都是为之向往的地方。或一瓶一钵或乘船驭舟是达到目的的物质条件,前者能瓶钵代船如愿以偿,后者富可买舟却“望海莫及”。这便是“善假于物”和“不善假于物”的不同结果。世界上的每种东西都具有多种属性,富于发散性思维特征的人,往往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某一物质的其他用途。唐代大书法家怀素少年家贫,喜欢写字而苦于买不起练字的纸。为了解决无纸的困难‘他想到了芭蕉叶了,便种了不少芭蕉,用其叶练字。后来他又想到木板着漆之后,也可以练字,便又制一漆盘代替纸张。由于多年苦练,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家。元末浙江黄岩人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也是以叶代纸,积攒十年,贮满百罐,后整理成书的。

科学有李四光在研究地应力对形成地壳各种构造体系作用这个课题时,需要进行模拟实验。地球仪是他从货栈里买来的一个空心铅球代替的,中间安了一根轴,地壳是用纸浆加铅粉涂到铅球上做成的。就是依靠这样简陋的物质条件,李四光找到了用力学原理解释大自然地壳各种构造型式的原因。理想的物质环境不是每个青少年学生都有的,但只要有勤学与善学的精神,以物代物,物为我用,同样也能学有所成。

(三)求学志坚、心诚则灵

一个人如果有了求学之志,勤奋不辍,其精神也会感动“上帝”。这个上帝就是亲朋好友或周围的好心人。一个人在没有必备的物质条件之前,可以争取他人的帮助,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使人相信你是一个真正有志于求学成才的人。

总之,青少年学生的学习成绩既依赖于自身的先天智力因素,又取决于后天非智力因素。人的身心发展既决定于其自身先天的素质和后天的努力,又决定于外在环境,即影响其成绩的家庭环境、学校校风与传统、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但是,外因又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国家教育机关、教育者及家长的职责,就在于努力创设一种优越的环境,促进青少年一代的身心向着完美理想的方面发展。

五、体育锻炼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身体锻炼的内容十分浩繁,根据不完全统计,已有的体育锻炼方法达两万余种,并且还在不断发展和增加。一般地说,体育锻炼的内容可分为健身运动、健美、娱乐体育、医疗保健与康复体育以及自然力的锻炼等几种。

世界卫生组织(WHO)曾提出健康的十个标志:

1.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紧张;

2.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材匀称,站立时头、肩、臀位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9.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病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症状;

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

为了实现上述的健康目标,我们需要认真设计我们的生活方式,优化生存环境,戒除不良习惯。除此之外,我们还应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健身运动是指一般健康人为增强体质而从事的身体锻炼,它有发展和增强身体素质的功能。如散步、骑车、跑步、游泳、登山等运动,可改善心血系统的耐力。而体操、武术、舞蹈、摔跤、游泳和各种球类活动则有改善人体柔韧性的功能。健美是为了塑造体型和形成正确姿势而进行的身体锻炼。娱乐体育是为愉快度过休闲时间而进行的有娱乐性质的体育活动,如游戏、踢毽子、放风筝以及观看体育比赛等。这类活动使人身心愉快,既锻炼了身体,也陶冶了情操。康复体育是病人为增强体力、尽快恢复健康而针对自己的特点进行的锻炼,自然力锻炼指的是改善身体的热平衡、水平衡、氧平衡等代谢过程,提高对各种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体育运动能够促进身体健康,保证人体这部“载知识之车”有充分的精力从事学习活动,这是人人皆知的,但体育运动能够发展智力,促进思维这一事实却往往被我们忽略。

其实,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认识到体育运动的益智作用。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曾创立了所谓“逍遥派”,他同弟子经常边散步边讲课。当散步使身体发热时,思维活动变得更加活跃,“逍遥派”便由此得名。中国古代文学家也有散步吟诗的传统。

体育运动不仅能够促进思维活动过程,而且能促进青少年、儿童的智力发展。对幼儿园同年龄孩子的研究证明,能够自由活动的孩子比很少活动的孩子懂得更多的词汇,并且词汇运用得也较正确。更重要的是,他们形成概念的过程更容易更准确。教婴儿学习游泳的实验也表明,学会游泳比学会走路还早的儿童,智力发展都超过了那些在同年龄时未学游泳的孩子。可见,孩子们明天智力的高低,与他们今天活动的多少有着直接的联系。据研究,在历届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中,不少人是有名的运动员,或者是奥运会冠军。例如丹麦的物理学家波尔曾是出色的足球守门员;1945年诺贝尔生物化学奖获得者、美国的契英斯在得到科学奖金的七年后,获得了奥运会快艇比赛的金牌;法国著名的原子能学家居里当年也曾面临过两种选择:当职业足球运动员还是献身于科学。还有人指出,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毕达哥拉斯、牛顿、托尔斯泰、巴甫洛夫,甚至包括列宁等,都在体育锻炼中得到过推动自己事业发展的动力。这些事实表明,人的脑力和体力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并且脑力的成长和发展要求体力的相应发展。现代科学家往往不满足于过去事实进行观察,而要通过调查与实验来证实运动这种益智作用,得出了不少有启发性的结论。

前苏联学者研究认为,体力负荷能刺激思维活动。他们做了一个这样的实验:要求被试做不复杂的计算、选择预先组合的单词、检查计算的正确性。这些工作要求在不同的情况下完成:一种是静坐完成,另一种是在安静散步或在缓慢转动的功率自行车上完成。结果表明,在进行适当的习惯的体力活动时,工作能力比静坐状态有所提高。

前苏联学者对大批在校学生进行了研究,其目的在于查验学生学习成绩与身体锻炼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到结果有力地证明,成绩不好的学生身体发育变弱。他们中有13%的人不喜欢上体育课,虽有9%的人做早操但也并不经常。这些孩子的三分之一的空闲时间总是呆在屋子里,通过劳动制和达到等级运动员标准的也比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少一半。上述所有研究结论都使我们相信,运动刺激对身体和智力的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经常进行体育运动可以改善人的心理素质,提高大脑的工作能力,增强中枢神经和整个身体的健康。学会科学地锻炼身体既然体育锻炼对我们的学习是有益的,那么我们就应当学会科学地锻炼身体。为此,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供参考:

1.积极参加体育课、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要领。体育运动是一门科学,讲究方法、技术与技巧。体育课除了提供给我们锻炼身体的机会之外,更重要的是,在体育课上,我们能够学到体育运动的知识及各项运动的要领,这样我们才能够有效地从事各项体育活动,促进脑的健康发展。

2.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运动项目。参加何种运动较好呢?这是因人而异的,一般来说对体育项目的选择主要是根据自己的爱好来确定。在众多运动类型中,益智作用较好的有跑步或长距离散步以及体操等,但有人喜欢球类,有人喜欢游泳、爬山,也有人喜欢棋牌类等等。只要是健康的体育活动,对促进智力发展和思维活动都是有益处的。

3.特殊情况下的体育锻炼。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比如上课前后,考试前后,躺在病床上或睡觉以前,如果有空暇时间,也可以做一些简单的体育运动。考试前通常比较紧张,可以做一个呼吸调整运动,以放松情绪,开动思维。下课之后大脑很疲劳,特别是左半脑负担重,这时就可以做一下左半身的单侧体操。单侧体操不仅可帮助消除脑的疲劳,还有增强记忆力的作用,随时随地都可以做。

除了应当积极采取以上所提的运动措施之外,我们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体育锻炼要恒常。体育锻炼的益智作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发生,只有坚持不懈,从不间断,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心血来潮的锻炼,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运动,都不会产生好的效果。

2.体育锻炼要适度。运动量小,达不到有效刺激,当然不好,但运动量过大,累得精疲力竭,不仅不利于学习,相反会起到极大的阻碍作用。因此,我们在锻炼时要掌握适度。一般来说以运动后刚开始有疲劳感为好,这时停止锻炼,稍微休息后,疲劳感消除,精力可达到最佳状态。

3.锻炼的目的要明确,保证心理健康。在从事竞争性的体育活动,常有胜负之分。胜者固然兴奋,但负者又何必沮丧。我们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锻炼为了工作、学习,如果我们每时每刻都记住这一点,就不会因为点滴的胜负而影响了我们的情绪。在锻炼中保证心理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人的生命充满活力,这种活力是体力与脑力不断增大和发展的表现。生命中多一点运动的刺激,就多一些活力。让我们记住这勉励伟大的名言:“生命在于运动”。

六、休息的作用

休息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人类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保证。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把休息分为三种形式,即积极休息,消极休息和自然休息睡眠。

积极休息是一种活动性的休息方式它是通过改变活动的方式、内容或性质的办法来解决人体疲劳的一种休息方式。如学习之后的散步、下棋、欣赏音乐、体育锻炼;工作之余的读书看报、郊游养花之类均属此类。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的大脑皮层的活动是有分工的。一定的皮层区域和一定的活动相联系。当人们从事某一活动,大脑皮层中与之相对应的区域使处于优势兴奋的状态,同时其他区域相对地处于抑制状态。而当大脑皮层的某区域长期处于优势兴奋中心的时候,这个区域便会因负荷而产生保护性抑制,从而出现疲劳。这个时候,我们改变活动的方式、内容或性质,便会使新的皮层区域产生兴奋,出现新的优势兴奋中心,原来的优势兴奋区域便可通过抑制而得以休息,从而达到寓休息于活动中。大脑皮层活动的这一规律就是积极休息的生理机制。

消极休息是指单纯通过停止活动来解除疲劳的一种休息方式停止活动,可以使紧张的肌体得到放松,兴奋的大脑得以抑制,从而保护人体免受损伤,恢复智力和体力,做到在静中求休息。工地上的工间休息,特别是一些重型体力劳动的工间休息都是消极休息的典型例子。

自然休息即睡眠,它是人生不可缺少的内容人的一生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要在睡眠中度过。可以说睡眠是人类最基本的休息方式,也是最重要的休息方式。睡眠可以解除疲劳,恢复精力和体力,还可以缓解心理冲突,促进身心健康,保证人类正常、高效、愉快地工作、学习和生活。心理学的研究揭示人类的睡眠有两种基本模式:一是“快速眼动”睡眠;二是“非快速眼动”睡眠。“快速眼动”睡眠的时候,尽管看上去人好像是睡着了,其实通过仪器测量,他的眼球却在频繁地转动着。这是一种浅睡眠。这时睡眠者的脑电波几乎接近于觉醒状态的脑电波。这种状态的睡眠,大部分会做各种各样的梦。另外,这种睡眠尽管保持着睡眠姿势,筋肉疲劳可以得以消除,但是大脑仍在活动着,所以也称之为身体的睡眠。“非快速眼动”睡眠,脑电波呈现出十分缓慢的波形,是一种深沉的睡眠。在这种睡眠状态下,人不但身体得到休息,而且大脑也得以休息,因此为了区别前者,人们把这种身心均可得到的睡眠又称作心理睡眠。人们的理想的睡眠一般是经历着这种过程:“快速眼动”睡眠以后不久进入深沉的“非快速眼动”睡眠,然后又转变为转浅的“快速眼动”睡眠,然后又进入“非快速眼动”睡眠。这样来回交替,大约每九十分钟交换一次,每个晚上平均转换4—5次。“快速眼动”睡眠,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相得益彰。休息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休息是人类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必要保证。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休息同样是至关重要的,休息不好就无法学习得好。

如何提高休息效果的方法,同学们可以参照借鉴以下集中方法:

1.学会积极休息。前面说过,积极休息就是通过改变活动方式来达到休息目的休息方式。它是寓休息于新的活动之中。运用在学习上,就要求同学们下课的时候,到教室外面活动活动,做做广播操,打打羽毛球等等,自习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更换学习内容。比如学习一段时间的历史,感到效果不佳的时候,不妨换一换口味,钻研两道数学题;课余时间比如傍晚,可以散散步,下下棋,也可以欣赏音乐,周末还可以看看电影电视,参加一些诸如跳舞等娱乐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消除因学习而引起的大脑的疲劳,而且还可以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给人以的享受。促进身心健康;节假日的时候,可以暂时离开一下课本,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结伴旅游,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不但是一种休息,而且还可以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开阔胸怀,体验生活,发展友谊。到农村、工厂实地考察,不仅可以培养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而且有利于检验和巩固书本上学习的知识,还可以学习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2.利用消极休息。消极休息失去了积极休息的优点。但我们不能全面否定消极休息的意义。在一些场合下,比如在考场中,当考生感到极度紧张,或是做题做得太累了的时候,不妨闭上眼睛、静静地休息一会,确实是大有裨益的。

3.保证足够的睡眠。睡眠是一种自然休息。我们可以断言,一个人睡眠不好,他就休息不好。要睡得好,首先是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由于每个人的神经类型不同,具体情况不一样,因此所需睡眠的时间也不一样,足够的标准也就不能一刀切地硬性规定非睡几个小时不可。只要在睡醒之后感到头脑清新,精神愉快,精力充沛,没有睡眠不足的感觉,就可以说是睡眠足够了。其次要睡得好还要设法克服失眠。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心理的原因,有的是环境的原因,也有一些是由于生理疾病或服用药物和刺激性饮料引起的。克服失眠,要针对失眠的原因有的放矢地采取对策。通常的办法有:养成有规律的起居生活习惯;不吸烟不喝酒,睡前不要引用刺激性兴奋性饮料;保持心情平静,忘却各种烦恼,不要总是担心睡不好;睡前不要用脑过度,尽量放松自身,用温水洗洗脚,有条件的还可以洗个热水澡;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去看医生,服用药物,进行心理咨询等等。要睡得好第三还要注意人类几千年来形成的白天活动晚上休息的生物学规律。不是特殊需要尽量不要“颠倒黑白”。另外,特殊情况下的打盹、小睡等等“断眠”方式也是行之有效的休息途径。大家不妨试一试。

七、营养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所谓营养指的是有机体吸取养料维持生命活动的作用。这里所谓的“养料”主要指营养素,人体必须通过由营养素转化的热量来维持生命。某些营养主要的功能是供给热量,另一些则能使身体生长新的细胞和组织。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都是具有这些特定功能的必需养素,水也是保持人体体液水平的必需营养素。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功能是为身体供给能量或热。蛋白质不是供应能量,而是在进食的蛋白质超过身体利用限度时转变为能量。维生素是氨基酸、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在正常新陈代谢中产生能量和合成各种组织、酶、激素及其他重要复合物时所必需的有机物质。矿物质对机体的功能可以分成结构和调节两个方面,即它作为细胞组织或物质的部分,具有帮助调节酸碱平衡、肌肉收缩、神经的应激性以及酶系统活动的功能。饮食健脑的原则是:

1.保证饮食,适当空腹。不吃饭,大脑就缺乏营养,要保持大脑的健全,吃饭是最基本的,也就是每天要保持基本的饮食量。大脑在工作中所需要的水分、葡萄糖、蛋白质、脂类以及无机盐、维生素等等,每天都不应低于一定的量。

2.合理膳食,除弊利脑。保证饮食量就是健脑的起码条件,在现代生活中,更重要的是合理膳食,因为合理的膳食制度能保证大脑在任何时候都有足够的能量予以支持。在同时应避免饮用有害大脑的食物,如某些食品添加剂、食用人造色素等。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有人认为吸烟能使人心情振奋,大脑清醒,实是一种误解。研究证明,抽烟能严重地麻痹人的思考和感觉机能。过量地饮酒对大脑也不利,往往造成记忆力衰退、思维能力下降,应引起注意。

3.必需营养,积极补给。大脑所需要的营养物有很多,基本的有水、蛋白质、脂类、糖类、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

八、药物影响学习活动的机制

药物作用的类型很多,但就其对人体所表现的基本形式来说,主要是兴奋作用和抑制作用,机体机能的兴奋和抑制,是其功能活动上矛盾着的两方面,彼此对立而统一保持着相对平衡。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就会出现各种疾病,表现为某种功能过高或过低。药物作用即在于促使机体恢复其平衡调节。如全身麻醉药过量中毒就可有中枢兴奋药来解救。而当机体发生惊厥状态时,则可用中枢抑制药来抗惊厥。药物使机体机能活动增强的作用称为兴奋作用;使机体机能减弱的作用称为抑制作用。有些抗病原微生物的药物,能干扰病原体的代谢过程,使其生长繁殖停止,有利于被机体消灭,这也是一种抑制作用。而药物本身就能杀死病原微生物者,则称为杀灭作用。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是参与机体功能调节的两个重要系统。当然两者不是单独活动的。因此,药物对机体机能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其对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影响而实现的。

人类的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周围系统与全身其他的器官、系统相联系,并在机能上调节其他器官、系统的生理活动。

神经系统对生理机能的调节作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元相互连接组成的。这些神经元主要以突触形式相连接。冲动从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需要经过突触的传递。在高等动物和人类,突触传递主要是通过释放一定的化学物质进行的。

通常把走过程叫做化学传递。在神经冲动传递过程中,作为突触传递信息(信息)的媒介的化学物质,称为神经递质,简称递质。

在突触传递中,使突触后神经元膜电格数减小,发生去极化以至倒极化的突触称做是兴奋性突触,其传递物质称为兴奋性递质;使突触后神经元膜电位数值增加、发生超极化的突触,称做是抑制性突触,其传递物质称为抑制性递质。

突触和递质的作用是:将神经信息进行转换和将突触前和空触后的活动衔接了起来。从神经元突触末梢释放出来的递质,实质上是一种“信使”,通过它在神经元间进行“通讯”。中枢神经系统的各种功能活动,都是在递质参与下完成的。

内分泌系统是人体除神经系统以外又一个重要的生理机能调节系统。内分泌是一种特殊分泌方式,它将分泌物(激素)直接释放入血,然后通过血液运输至所作用的器官和组织,调节其生理功能。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包括脑垂体、甲状腺、胸腺、胰岛、肾上腺与性腺。此外,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肾脏和消化管黏膜上的某些特殊细胞也具有内分泌的功能。

药物主要通过对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机体机能,医治人体疾患。而神经系统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它是全身各器官机能活动的重要调节机构,它的高级部分脑则是人类赖以从事学习活动的重要生理基础。生理心理学的研究也揭示内分泌系统与人类的学习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由此可见,药物在实现其医治人体疾患的过程中给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影响也势必将会对人的学习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九、常见药物对学习活动的影响

(一)中枢兴奋药物

主要有咖啡因、回苏灵等。咖啡因对大脑皮质有选择性兴奋作用。能解除瞌睡、振作精神,提高大脑活动能力,减少疲乏感觉。因此,适量(1—4谷,1谷=64.8克)饮服咖啡因对学习活动有促进作用。咖啡因以某种形式含在茶叶、咖啡和可可中。一大杯茶或咖啡中约含0.25克咖啡因,因此,学习期间适度饮茶或服用咖啡是有益的。但大量服用咖啡因对人体是不利的。当服用的咖啡达到0.6克以上时就会妨碍睡眠。胃溃疡、心脏障碍患者慎用。

慢性青光眼患者应避免使用。

(二)催眠、镇静药物

主要包括硝基安定、氟基安定等。现在,学生的学习任务是很重的,特别是中小学生,由于升学的压力太大,失眠成为影响中小学生特别是毕业班同学学习的一大公害。因此,对于失眠患者来说接受医生指导、服用一定量的安眠药,对于克服失眠、恢复精力和体力、愉快地生活、高效地学习是大有裨益的,但是,经常使用或过量使用,则会引起倦怠、头重、发热等副作用。肝、肾功能不良患者,脑器质性疾患患者慎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重症肌无力患者禁用。

(三)植物性神经系统药物

包括胆碱药、拟肾上腺素药、抗胆碱药和抗肾上腺素药。人体内脏器官一般都接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神经支配。中枢神经经常有冲动的发放,叫紧张性发放,因而内脏器官的机能状态经常是取决于交感、副交感两类神经紧张发放的平衡,以维持生理活动的协调与稳定。从表面上看,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者对效应器官的影响是相互抵抗的。但是,这种拮抗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之下又是统一的,在正常情况下,它们统一于大脑高级部位的调节。两个系统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共同维护人体的正常机能。但当环境骤变或处于紧急情况时,交感神经活动便占优势,表现为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支气管扩张、肝糖之分解加速,而胃、肠等内脏器官的活动则相对减慢、减弱。严重时会出现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紊乱。面临升学的毕业生,常因激烈的竞争而忧心忡忡、焦虑不安,长期的过度紧张容易引起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这时候,就要求助于植物性神经系统药物。具体需用什么药、怎样使用则要请医生指导。

(四)补养类药物

如葡萄糖、乳化脂肪、鹿茸、人参等等。葡萄糖为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供机体各个活动及体内一切合成过程的需要。葡萄糖代谢中产生的能量以高能磷酸化物形式贮存于心肌中,增加心肌力量、提高工作和学习效能。乳化脂肪供给机体高能量的新型营养制剂,由静脉输入的脂肪可完全被机体利用,并可供给机体脂溶性维生素及必需的脂肪酸,是营养不良患者的理想药品。另外,在中国传统的中药中,有不少培补气血、安神定志、健脑益智的药物,对促进和改善人的智能有稳定而持久的良好疗效,我们在使用西药时,对中药也应予以充分的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