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对策

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对策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不是片面的技术手段的进步,必须是教育技术理念与技术手段的同步提升,必须使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校长和教师对教育技术有正确和全面的认识。要重视教育技术实践领域特别是学校的教育技术机构的设立和定位。要建设统一标准的浙江省教育基础数据库,建立标准化接口,打通各业务系统应用链接,连通各部门信息孤岛,实现教育资源的充分共享,以统一标准引领和规范全省教育技术建设、管理与应用。

2.3 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对策

2.3.1 完善组织结构与管理体制

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不是片面的技术手段的进步,必须是教育技术理念与技术手段的同步提升,必须使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校长和教师对教育技术有正确和全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理顺管理体制。要重视教育技术实践领域特别是学校的教育技术机构的设立和定位。在这里,不妨借鉴杭州市淳安县的做法,在中小学校设立教育技术中心,属学校中层管理机构,由一名校领导分管,具体负责学校教育信息化及教育技术装备发展规划、经费使用、设备管理、制度执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绩效评估等教育技术相关工作,并受县级教育技术部门的领导。在全省范围内构建起“省教育技术中心—市教育技术中心(电教馆/装备中心)—县(市、区)教育技术中心—校教育技术中心”完整的四级体系,为充分实现教育技术工作的系统规划和整体推进提供体制基础。

2.3.2 发挥教育技术整体效益

要紧紧围绕教育中心工作,在教育“公平、均衡、素质、质量、协调”发展的要求下,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优势,将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教育薄弱地区,促进教育公平与均衡;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通过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发挥实验教学优势,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素质,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实现教育最优化的过程中,彰显教育技术的价值,提升教育技术的地位。

应当同步推进教育技术软、硬件建设,加大对教育软件资源的研发,逐步实现软、硬件投入1∶1的黄金比例。加强软件资源的标准化系统设计和规范化准入评审工作,有效整合优质资源,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消除优质软件资源匮乏这一应用瓶颈,避免设备闲置。关注教育技术装备使用效益,推行重点项目绩效评估制度,构建教育资源(软硬件)应用评价体系,发挥软硬件结合的整体效益,促进软硬件良性循环。

2.3.3 提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要加强高校教育技术专业师资建设,合理定位人才培养方向与层次,科学设置专业课程,严把人才出口质量关。构建教育技术专业人员职业发展平台,建立教育技术管理人员持证上岗机制和教育技术科研带头人机制,开展系统化业务培训,从培养“技术操作型人才”转向培养“设计与问题解决型人才”,逐步实现队伍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同时,要加快推进我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面向师生开展教育技术应用评比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促进师生教育技术能力提升。

2.3.4 建立教育信息化标准

要建设统一标准的浙江省教育基础数据库,建立标准化接口,打通各业务系统应用链接,连通各部门信息孤岛,实现教育资源的充分共享,以统一标准引领和规范全省教育技术建设、管理与应用。

关注科学技术进步,重视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媒体传播技术的发展,将科学技术相关领域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不断创新和丰富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

2.3.5 构建教育技术支持服务体系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省、市、县(市、区)、学校多级联动、面对面与远程相结合的多形式的教育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加强应用指导,为硬件和软件设施的正常使用提供及时、便捷的技术保障和服务,确保应用实效,为逐步实现教育技术装备的“全寿命全系统”管理进行探索实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