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发展奶牛产业的对策

发展奶牛产业的对策

时间:2023-06-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节 发展奶牛产业的对策一、积极优化奶牛产业结构从国内外奶牛业的发展来看,大多都经历从无到有,从有到缓慢增长,从缓慢增长到快速扩群增量,从盲目增量到转折调整,进而走向提质增效、稳步发展这样四个阶段。

第四节 发展奶牛产业的对策

一、积极优化奶牛产业结构

从国内外奶牛业的发展来看,大多都经历从无到有,从有到缓慢增长,从缓慢增长到快速扩群增量,从盲目增量到转折调整,进而走向提质增效、稳步发展这样四个阶段。而酒泉奶牛产业正处于调整和转折期,调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时间、需要进行资源重组。由于奶牛饲养繁殖周期长,经营机制、管理体制上的调整和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都不会是一蹴而就的。首先要及时淘汰老、弱、病、残的生产奶牛,保留那些生产性能良好的奶牛,逐步提高奶牛种群生产水平。二是加大对品种改良的扶持性投入,加快良种化进程。通过积极推广应用奶牛X精液分离技术、加大优质冻精的推广扩大良种奶牛规模、提高质量,成为优化酒泉市乳品产业的根本出路。三是由市场进行资源重组。经营奶牛饲养场,其本质是一种资本经营,要求经营者具有强烈的市场经济意识、合作意识、具备养殖技术、经营能力、充足的资金保障,要求经营者随时调整生产经营状况。通过市场的波动,自然淘汰那些经营水平低的场户,逐步使奶牛产业向小区、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积极壮大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在奶产业中的领军作用

在奶产业链中,乳制品加工企业是奶源基地、奶农和市场之间的桥梁,龙头企业的兴衰关乎奶牛产业的命运和前途。酒泉市现有的8家乳品企业,年设计加工能力可达10万吨,日处理鲜奶加工能力300吨以上,可由于产品档次低、品种类同、市场竞争力不强,有的企业经营艰难,有的企业大量拖欠奶款,导致农户、企业现金流中断,甚至到了无力运转的危险境地。因此及时扶持龙头企业,做好新产品的开发,提高市场竞争力,是实现奶牛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企业状况,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采取积极激励政策,通过招商引资、资源整合、社会融资等办法,对运行好的龙头企业进行机制创新、技术改造,提升加工水平和产品档次,使之逐步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新型乳品加工企业。二是大力鼓励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利用高新技术,研发一批新产品,提高传统品牌,创造新品牌。靠品牌开拓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三是加强对企业的监管,淘汰那些无信誉、无品牌产品、无市场的企业,严防损农、坑农事件发生。

三、积极建立稳固的利益关系

在牛奶产业中农民对企业依赖性强,无论是企业还是流通领域,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最吃亏的肯定是奶农。因为加工企业有多种选择,可以减产、可以找各种借口把损失转嫁给养殖环节,而奶农除了被动接受之外别无选择。而“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在执行过程中常常遭受“违约之困”,价高时奶农违约,价低时企业违约,造成双方纠纷不断。从中可透视出一个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乳品加工企业和奶农之间没有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一旦乳品市场不好,乳品厂与奶农的买卖关系就宣告结束,乳品企业就可能大量拖欠奶农奶资,甚至不按合同收奶,或降低收奶价格,致使农民养牛不赚钱甚至赔钱。严格进行合同生产、合同销售,“公司+农户”体制需要在市场中尽快完善。建立“公司+中介组织+农户”、“公司+基地+农户”这种能理顺企业与奶农的利益连接机制,规范合同标准,健全质量监控体系。同时发展订单奶牛产业,实行配额制度,即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加工能力和奶农签订供需合同,企业按订单收购鲜奶,超出计划外或不合质量标准的鲜奶由企业灵活处理,这样可有效避免奶产业回升时,农民盲目扩大饲养量,最终实现奶业健康稳步发展。

四、积极完善安全保障措施

在疫病防治上,一是要建立健全市、县、乡畜牧兽医行政管理、执法监督、技术支持体系,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特别是要加快乡镇站改革,切实做到基层防疫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改变过去“网破、线断、人散”的现象,切实提高奶牛疫病防控能力。二是严格按照奶牛的疫病防治规定,认真做到每年一次的“两病”检疫及每年四次的“五号病”防治。三是要从养殖生产源头抓起,加大养殖生产、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的监管力度,提高乳品安全,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切实可行的疫病及质量安全措施,为奶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四是加快无公害以及绿色牛奶及奶制品的质量认证。有关部门切实加强对牛奶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管理和奶制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乳产品标准体系、质量认证体系和质量监测网络,推行产品标识、质量追溯制度。强化奶牛场和养殖小区的无害化处理措施,实现生态养殖,推进无公害绿色奶源生产基地建设,为生产优质、安全、无公害及绿色奶产品创造条件。

五、积极稳步推进奶牛养殖小区建设

目前,酒泉市90%以上的奶牛饲养分散,饲养管理粗放,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养殖效益差。建设统一标准化的奶牛养殖小区,将分散饲养的奶牛集中到专业化的小区,小区内建立健全服务设施,配备专业人员,形成以疫病防治、畜种改良和繁育、饲料配送、技术培训、机械化挤奶等为主要服务内容的服务体系,使奶牛养殖逐步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实现规范化、专业化管理,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达到奶牛产业提质增效,增加奶农收入。在小区建设中,政府在建设用地、信贷、水、电等完善小区公共设施方面给予优惠。技术服务部门无偿提供技术指导,协助搞好小区建设规划、方案设计。动员和吸纳分散的养牛户进入小区,加快生产方式转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