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础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基础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缺乏全省统一的教育基础数据,教育信息集散功能不强,教育信息化为广大社区、农村和社会教育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不足,信息化支持服务体系建设有待建立。一些地方对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将教育信息化建设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之中,缺乏与经济发展、教育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实施计划和有效措施。缺乏全省统一的基础教育信息化规划与协调、监管和评价机制,教育网络建设基本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

2.2 基础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我省基础教育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成效明显,生机比、校园网覆盖率等几项主要指标在全国位居前列;通过引进国家资源、共享合作资源、购买急需资源、开发特色资源,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已初具规模;随着教育技术工作的推进,师生信息技术素养得到普遍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不断深入;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相继出台各项政策措施,并成立教育技术专职管理部门,使全省基础教育教育技术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虽然全省基础教育教育技术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我省经济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的迫切需要相比,与教育技术发达省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仍然存在不少薄弱之处。

2.2.1 教育技术装备

浙江省基础教育教育技术装备成效明显,但其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

1.教育技术装备水平与发达省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08年全国各省市教育装备统计报告》,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总体水平与国内其他发达地区相比存在一定差距,部分指标差距比较显著。

表2.2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总体水平与发达地区比较

img61

2.财政投入比例逐年提高,区域差距依然明显

2009年全省基础教育教育技术装备财政经费投入7.81亿元,占总投入的65.48%,为历年之最。

表2.3 最近7年财政资金投入全省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统计表(单位:万元)

img62

各级财政对普通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投入的逐年增加,说明各级政府对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进一步重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重视教育的内涵发展。然而,在各级财政对普通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普遍加大投入的同时,区域间教育技术装备差距依然显著,且在部分重要指标上的差距呈现出日益扩大的趋势,全省教育均衡和谐发展的形势十分严峻。

(1)2006年至2009年生均教育技术装备经费情况

表2.4 2006年至2009年生均教育技术装备经费常模:以全省11个地级市为样本(单位:元)

img63

(2)2009年教育技术装备基本情况

表2.5 2009年教育技术装备基本情况统计表:以11个地级市为样本

img64

续表

img65

(3)2006—2009年教育技术装备情况

2009年,我省90个县(市、区)生均教育技术装备经费投入平均值为221.31元,最高的县(市、区)投入816.6元,最低的县(市、区)投入48.88元,最高是最低的16.7倍。

分析2006-2009年90个县(市、区)年均生均教育技术装备经费投入金额(单位:元)区间分布情况,见图2.2。

img66

2.2 2006—2009年90个县(市、区)年均生均教育技术装备经费投入金额(单位:元)

图2.2数据表明,2006-2009年,全省绝大多数县(市、区)年均生均教育技术装备经费投入在100~300元之间。

全省31个经济欠发达及海岛县(市、区)及其余59个县(市、区)情况比较

2009年度全省31个经济欠发达及海岛县(市、区)与其余59个县(市、区)教育技术装备基本指标均值对照情况如表2.6所示。

表2.6 2009年度全省教育技术装备基本指标均值对照

img67

数据表明,31个经济欠发达及海岛县(市、区)与其余59个县(市、区)相比,在教育技术装备10项基本指标上有9项处于落后地位。对比说明,几年来虽然省级教育技术装备经费加大了对经济欠发达及海岛地区的支持,但与其他地区相比,教育技术装备条件不仅差距较大,而且全方位落后。我省经济欠发达及海岛地区教育技术装备形势依然比较严峻。

3.信息技术类装备水平提升显著,常规装备水平发展缓慢

我省以计算机、多媒体、校园网为重点的信息技术类装备近年来保持较快发展,生机比等重要指标已经处于全国先进行列。相比而言,以教学仪器和图书为重点的常规装备水平发展缓慢,占当年装备总投入的比例明显偏低,与上海、江苏等发达地区差距较明显。

表2.7  2006—2009年全省信息技术类装备情况表

img68

(注:2006、2007年多媒体进教室比例未列入当年统计指标,故无相关数据。)

表2.8 2006-2009年全省常规装备仪器及图书当年投入情况表

img69

以上数据表明,近年来农远工程等项目的大力推进有效提升了我省农村学校信息技术类装备水平,从而使全省信息技术类装备水平也得到整体提升。同时也反映出,全省各地“重信息技术类装备、轻常规仪器及图书装备”的现象较为普遍。在以上数据基础上,我们将常规仪器及图书的历年投入情况作进一步的分析。

img70

图2.3 2006-2009年全省常规仪器及图书历年投入占当年装备总投入比例

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在常规装备类投入中,图书装备投入整体水平逐年提高,表明随着书香校园工程的开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对图书装备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图书装备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依然不高,需要进一步加强;而常规仪器类的投入则呈现明显的逐年下降趋势,需要引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足够重视和认真反思。

4.软、硬件建设不同步

我省基础教育在教育技术装备的投入上已经连续7年超过10亿元,硬件装备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但其中软件投入依然不足,每年投入不足1亿元,远远低于软、硬件投入1∶1的理想比例。相当一部分学校的服务器CPU使用率不足2%,甚至在个别地方,巨大的硬件投入只是成为创强评优的门面,漂亮的硬件设施设备由于缺少适用的配套软件资源成为花瓶与摆设,设备不是用坏而是放坏。软、硬件建设不能同步,无法充分发挥投入的效益,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2.2.2 管理机制

1.教育网络建设缺乏整体规划

教育网络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各级教育网站未能实现高速互联。缺乏全省统一的教育基础数据,教育信息集散功能不强,教育信息化为广大社区、农村和社会教育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不足,信息化支持服务体系建设有待建立。一些地方对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将教育信息化建设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之中,缺乏与经济发展、教育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实施计划和有效措施。教育信息化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体系不够健全。

2.管理与运行机制仍不健全

缺乏全省统一的基础教育信息化规划与协调、监管和评价机制,教育网络建设基本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各市、县和高校在网站、平台系统、资源建设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彼此不兼容、“低水平重复建设”,形成“信息孤岛”。资金投入也未形成长效机制,基础设施、资源建设、信息系统、重大工程的日常运行维护、人才培训、可持续发展缺乏一定的经费保证。由于对教育信息化前期规划和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重视不够,导致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程度长期滞留在较低水平。

县级教育技术管理部门在名称和职能设置上不统一,中小学校基本没有建立起专门的教育技术机构,其职能多由教务处、总务处兼管,实际工作中由于教务处和总务处本身工作定位原因,导致中小学校教育技术难以得到充分有效的管理,无法充分发挥教育技术应有的作用。

2.2.3 人才队伍

1.学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有待提高

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2004年12月25日,教育部正式颁布《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颁布的第一个教师专业能力标准。2005年4月,教育部为贯彻落实这一标准,又专门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我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滞后于全国其他省市,广大教师的信息化意识和信息素质有待提高,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素质和能力不适应教育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要求。

2.教育技术管理人员专业水平止步不前

2009年全省中小学实验教师和图书馆人员27899人,比2008年减少了2225人,减少比例为7.34%。实验教师、图书馆管理员专职人员比例分别占34.20%、43.88%。近3年全省中小学实验教师和图书馆管理人员情况统计如表2.9所示。

表2.9 2007-2009年全省中小学实验教师和图书馆管理人员情况统计

img71

从表2.9可以看出,全省实验教师和图书馆管理人员专职人员及中高级职称人员比例明显偏低,且在较长时间内,队伍专业水平在低层次徘徊不前。基础教育网络管理人员一项暂无确切统计数据,但从全省普遍情况来看,其专业发展水平同样堪忧,高、中级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欠缺已经成为制约我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向更高层次和水平发展的瓶颈。一些地方和学校把教学水平较低的人员和年龄偏大的人员充入教育技术装备队伍,致使部分地方和学校教育技术装备人员存在年龄老化、知识老化等现象。

随着全省教育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升,教育技术管理人员队伍专业水平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要求的问题已日益凸现。这一问题的存在,不仅将会严重影响全省教育技术事业的持续发展,而且将进一步影响素质教育的有效推进。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把持续、有效地提升教育技术管理人员队伍素质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和落实相关政策,进一步改善教育技术管理人员的待遇,并提供机会,搭建平台,促进其专业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