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与策略探讨

甘肃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与策略探讨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对甘肃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状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更为对甘肃省将来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准确的定位和指导提供依据,我们对全省基础教育信息化近年来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甘肃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策略。从表1中将我们不难看出:近几年,甘肃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有了巨大改善。目前,甘肃全省共有中小学校15527所,其中87%在农村。

甘肃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与策略探讨

甘肃省教育厅 李 晶 杨晓健

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政府适应教育改革发展潮流,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举措。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贯彻与实施,对完善全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中小学信息化环境,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师资水平,改善教学效果,促进地区间、城乡间教育的均衡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为了对甘肃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状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更为对甘肃省将来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准确的定位和指导提供依据,我们对全省基础教育信息化近年来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甘肃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策略。

一、甘肃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分析

1.甘肃基础教育信息化基本情况

表1 甘肃基础教育信息化基本情况统计表

img1

(1)从表1中将我们不难看出:近几年,甘肃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有了巨大改善。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学校数、学校拥有计算机数、拥有卫星接收设备数、拥有校园网学校数都有逐年递增的趋势。截至2008年年底,全省中小学校计算机总台数达到217626台,比2000年翻了6番;生机比达到21.7∶1,比2000年提高了五倍多;2000年,甘肃省中小学校还未开始建设中小学卫星接收小站,到2008年年底,已有一万多所学校每天都在通过卫星下载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2)2000年,甘肃还只有117个校园网(见表1),2008年已有1178个,是2000年的10倍;2000年,我省只有19所学校接入互联网,2008年,接入互联网的学校已有5348所,增加了281倍。越来越多的新建学校网站正在成为学校实现资源共享、教师备课、宣传学校、学生发表作品、日常行政管理的新阵地。

(3)2000年,甘肃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开课率小学、初中、高中各占3%、20%和41%,到2008年,已分别提高到了26%、89%和100%。(见表2)

表2 甘肃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开课率历年统计对比表

img2

2.甘肃省基础教育网络建设状况

全省实现了中国卫星宽带网和甘肃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结合的“天地合一”、具有交互功能的甘肃现代远程教育和教育信息化网络传输体系,为形成特色鲜明的甘肃教育信息化网络体系奠定了基础,为全省现代远程教育发展提供了优质、快捷、便利的信息化支撑平台。

(1)传输平台

2002年以来,甘肃省依托CERNET在兰州大学的省级主节点,建立了甘肃教育网络中心,并充分发挥出其在远程教育传输体系的核心功能,以4芯光缆自建省会城市教育城域网,并以光纤链路与14个市(州)相连,形成全省教育信息传输主干。

随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逐步实施,全省十四个市州相继发展了各自的教育网络。到2008年年底,已有13个市州、37个县区建立了52个教育信息及资源网站。

2002年12月20日,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甘肃地面卫星发射站的建成开通,标志着甘肃省能够利用自己的上星频道,采用视频与IP数据广播两种方式,向甘肃省边远农村地区的广大学校传送优秀的教育资源。

(2)管理平台

依托甘肃教育信息网(www.gsedu.gov.on),该平台从96年开建,投资60万元,完成了面向全省各高等学校和市、州、地教育管理部门的教育视频会议系统以及体现全省教育系统电子政务管理的标准化建设。为做到教学应用与教育管理相结合,网站于2007年改版,改版后的网站成为全省教育系统政务公开和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3)资源平台

主要依托甘肃基础教育资源网(www.gsres.cn)审核、发送各类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网站于2003年建成,几年来,为省内具有接入互联网条件的学校和教师免费提供了大量资源。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求,2007年网站全面改版,调整了其中的内容,设置了教学资源、教师培训、专题集锦、创新实践、教材支持等更贴近教学需要的栏目,新增了教育论坛、博客等教师间交流互动的形式,添加了资源上传通道,从而使资源库在共建共享原则的指导下实现了合理使用。

近年来,在省电教中心、高等学校、省教育网络中心等多部门的通力合作下,通过开发、配置、购买的方式,形成了教育卫星宽带资源、基础教育网络资源和光盘教学资源库同时服务于中小学教学需要的格局。

3.甘肃省实施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情况。

2002年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上,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实施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以下简称远教工程),计划用五年左右时间,采用教学光盘播放点(模式一)、卫星教学接收点(模式二)、计算机网络教室(模式三)等“三种模式”覆盖全国西部十四个省市农村所有的基层教学点、小学和初中,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这是由我国政府主导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举措,凸现了国家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宏观决策。2003年,远教育工程在甘肃全面实施,它为甘肃基础教育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乘着这个浩大工程的翅膀,甘肃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表3 甘肃省实施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情况表

img3

表3所示,五年来远教工程为甘肃总计建设模式一学校5565所,模式二学校11454所,模式三学校1588所,累计投入资金总额43777.60万元,全省所有农村中小学校实现远教工程项目的100%覆盖,473万学生从中受益。

二、甘肃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

1.教育卫星宽带网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甘肃全省共有中小学校15527所,其中87%在农村。因为受到经济基础、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甘肃很多农村学校地处荒僻的深山、戈壁,获取信息的渠道极其有限。卫星接收作为一种资源获取通道,尽管有它的“单向性”等局限,但因其成本低、内容丰富、覆盖面广、更新及时等特点,今后若干年仍将是甘肃边远农村学校无法取代的便捷资源获取通道。有效利用这条通道接收的资源,学校可以进行同步教学,组织光盘或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展教师备课、上课、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等,以达到扩大优质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就甘肃而言教育卫星宽带网,包括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及甘肃教育卫星宽带网。

2.网络环境建设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无数实例已经证明,只有网络环境下的硬件和资源同步建设才能发挥应用效益,甘肃基础教育资源网为全省的基础教育提供支持和服务,越来越多的学校网站正在成为学校实现资源共享、教师备课、宣传学校、学生发表作品、日常行政管理的新阵地。通过浏览这些学校网站可以感受到,这些网站从内容设置到栏目划分等都很注重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鼓励教师人人参与校园网建设、维护,在校园网上获取资源并共同建设资源库,把校园网作为教师、学生、家长及其他教育人士交流的平台,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现代教育新模式。

校园网的建设是教育信息化、乃至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校园网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其作用的发挥程度如何,反映出一所学校、一个地区的教育信息化水平。虽然农村学校目前建设的网站功能、内容等方面不尽完美,横向与发达地区、先进省份学校无法比拟,但置身甘肃经济社会现实的大环境和甘肃教育窘迫的基础条件.与过去做纵向比对,这种良好的开端和发展趋势却弥足珍贵。

3.现代教学方法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知识经济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挑战,我们要培养的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具有信息素养的、适应知识经济需要的年轻一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并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巾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基础教育信息化将极大地改变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学手段普及化的趋势要求将教师必须掌握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提高广大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同时,教师还应该掌握与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环境和资源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否则,信息技术设备将无法摆脱“花瓶”的命运,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益。

三、甘肃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

毋庸讳言,甘肃基础教育信息化目前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有限的设备难以适应日益增长的远程教育需求;其二,教育教学资源还存在着结构性的短缺,虽然经过近年的开发和建设,已初步形成了教育教学资源库,但真正能应用于教学的资源,能促进教育改革、教学质量提高的资源还不够;其三,对远程教育的设备和资源应用还存在地域管理水平和个体素质能力的差异,使得“不够用”出现的资源短缺与“不去用”出现的资源浪费现状并存,应用水平参差不齐;其四,农村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才刚刚起步,大部分教师还不能熟练地应用信息技术设备,绝大多数教师对各学科的资源整合做了初步的探讨,但对学科资源整合的能力和水平还亟待提高;其五,基础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还没有形成,包括硬件环境、资源建设、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高等方面;其六,一些学校由于学生数量较少,学校公用经费不能保证设备的满负荷运转;其七,各地教育网和校园网建设缺乏指导和规范等。

分析近年来甘肃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应当因地制宜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定位发展策略:

1.充分利用有限的设备和资源,实现各类教育信息化资源应用效益最大化。加强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按照“分类建设、分布储存、多级共享”的原则,充分发挥国家、省、市三级教育信息资源中心的作用,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注重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吸纳,与新课程教材相结合,建立和完善我省具有地域特色的多媒体教育教学资源的研发和集成体系。充分利用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和甘肃省教育卫星宽带网,向农村中小学播发国家课程的各学科教育教学资源,保障各类资源的有效利用。

2.确立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体系。教师是“三种模式”应用的主体,应用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熟练掌握技术,并将技术熟练应用于教学。然而现实状况是,农村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普遍较低,老的教学观念一时难以改变,应用技能和水平亟待提高。教师培训的力度和成效已成为应用开展的关键所在。为此应当结合考核确立有效的培训体系。省上有针对性地从管理制度、培训方式、课程整合、学科应用、评价考核等方面分级提出规范要求,同时还提供可供参考选择的培训形式和方法。省、市、县应当科学定位自己在教师培训中的角色任务:省、市抓管理者、培训者和学科骨干培训,并负责培训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县区抓电教人员、教研人员和骨干教师培训;学校抓教师全员培训。

3.研究并制定基础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方案,只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一次性投入,它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系统与应用软件、教育教学课件资源,以及人员配备和相应的培训等三部分。但是,对于教育信息化工程或网络远程教育项目来说,今后维护、运营、管理、维修等持续投入的经费,软件升级更新、资源后续开发与建设费用、人员配备和培训费用等未列入计划。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能否正常运转、持续发挥作用,投入巨资建设的基础设施不会被浪费,切实地发挥作用和效益,持续性的经费保障至关重要。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要和城市缩小差距,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能否充分被应用于课堂,可持续的教师人才队伍培养机制是关键。远教工程要想保持良性的可持续发展,应逐步从以传递和灌输为主的资料服务转变为提供适合农村教育发展实际的教学指导服务,与传统教育形成互补,提供传统教育的不能提供或者难以提供的服务。随着远教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应用效益的有效提高,研究并创建和谐科学的管理机制势在必行。这个机制应包含相应的经费保障机制、有效的学习资源建设机制、长期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机制、远教工程支持服务、管理机制。

4.根据不同区域和学校远程教育发展水平提出不同的层次要求。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校要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加快建设远程教育的应用环境,农村中小学要加快现代远程教育的普及。针对农村学校开展应用的起点不同水平的差异,又应当对它们提出循序渐进的不同应用达标要求:教学点及人数较少的乡小学,首先抓好基本应用,即学会使用现成设备及资源;条件较好的中心小学不仅基本应用要上水平,还要积极推动学科整合应用;对于农村初中,还要努力搞好拓展应用,实现资源共享。

5.整合各方面力量,把网络建设、资源建设、电子政务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整体上考虑信息化建设布局,形成一个区域性的教育信息化环境,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应用。

6.研究并建立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估体系。通过对“资源配置”、“管理机制”、“应用状况”三大方面进行思考与分析,科学构建一个评价指标和评估模型,使中小学的信息化水平得到量化测算,全面、准确地反映发展程度和水平,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用”、“以评促优”,有效推动甘肃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