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新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创新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16年,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率先提出了学校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学说。美国教育学家特尔曼从1920年开始探讨创造力和智力之间的关系。1938年,美国奥斯本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边缘创造了一门系统的新学科——创造学,提出了世界上第一种创造技术——智力激励法。

第一节 创新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1916年,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率先提出了学校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学说。美国教育学家特尔曼从1920年开始探讨创造力和智力之间的关系。1938年,美国奥斯本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边缘创造了一门系统的新学科——创造学,提出了世界上第一种创造技术——智力激励法。1941年,他发表了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研究创造思维的专著《思考的方法》。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将创造力概念引入科学研究领域,创造力问题在全世界尤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引起强烈反响,吸引了各行各业专家学者的重视和深入研究,创造力研究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学论专家赞科夫从1957年开始,通过长达20年的教育实验研究,使创造教育趋向系统化。他提出教育应发展学生三个方面的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这基本确定了创造教育的核心内容。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进入了“教育改革时代”,开始致力于创造力开发研究工作,并取得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

创造力和创造教育的研究经历了很长时期,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逐渐成为各国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广大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实行教育培养目标战略转轨,已明确把培养创造力的创造教育作为教育的基本方向和根本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6年出版的《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一书中强调“当代的教育观念中提倡教学法的多样性和贴近性。为了成功,所有的学生都应该通过各种各样适宜于他们所追求的目标和个人性格的方法、情势来学习”,并提出让学生“可以坐在教室里(以25~30名学生为单位,也可以组成90~150人的大群体(看教学电影和展览),还可以组成4~6人的小群体(写科学报告、分析某些具体问题,等等),或者独自在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工作,使用编好的教材或手册、参考文献,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使用各种视听的或计算机的程序”。这种全新的教育方法提出后,创新教育开始逐步摆上了各国教育的议事日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