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发展的历史分期

教育发展的历史分期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作为社会生存、延续和发展的手段,作为物质再生产和人类自身再生产的手段,它存在于历史的任何时期。这种划分是教育史和教育学界传统的历史分期。与此相应,教育的发展,也就划分为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对此,有的学者认为,尽管教育发展的历史划分不能离开社会,并且与推动社会发展的社会物质生产方式有密切关系,但任何事物都会有自身的特定的矛盾,有其自身的根据。独立的教育是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即在物质

二、教育发展的历史分期

教育作为社会生存、延续和发展的手段,作为物质再生产和人类自身再生产的手段,它存在于历史的任何时期。从这种意义上说,它是个永恒的范畴。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它将永存于社会生活之中。然而,教育又是一个历史现象,因为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方法等方面的不同及其组合,使一个时期的教育在质上有别于另一个时期的教育。这种变化的动力何在?教育发展阶段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合理解答,有助于准确把握教育的历史形态及其发展趋势。

(一)关于教育发展阶段划分依据的几种观点

1.以生产关系为根据

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和最原始的关系,它对其他社会关系具有制约作用,对教育也有制约和定性作用。根据生产关系所确定的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社会政治制度,把人类社会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等五种基本社会形态。与此相对应,将教育也分为原始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的教育、封建社会的教育、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这种划分是教育史和教育学界传统的历史分期。这种阶段划分法,基本上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社会类型理论的借用,对教育自身的特征与规定没有多少专门的考虑。有的学者认为,这一方法虽然有助于提示教育与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对不同时代的教育作阶级分析,但却很难揭示教育这一社会现象的特殊本质和发展的内在逻辑,甚至出现贴标签等简单化、公式化的倾向。

2.以社会生产力为根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者对教育发展的历史分期问题进行了新的探讨,一些同志提出了从生产力角度来划分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的历史时期的思路。具体而言,就是以作为生产力标志的生产工具的性质为标准,把社会划分为使用手工工具为标志的古代社会和使用机器生产为标志的现代社会。与此相应,教育的发展,也就划分为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古代教育包括原始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的教育、封建社会的教育,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古代教育又分为古代劳动者的教育和古代学校教育,古代学校教育可以归结为统治术的教育或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教育的本质和职能之一是它的生产性。学术界大多认为,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划分方法,是有重大价值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这种划分意义在于从整体角度揭示了教育发展的动力和它的社会职能,突破了教育仅为生产关系制约的局限性。

3.以重大历史事件为根据

在历史研究中,人们常常以重大历史事件为根据来划分社会历史阶段。据此,史学界一般把人类历史分成如下几个阶段:古代、近代、现代(当代)。如我国历史教材中,将“鸦片战争”视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将“新中国成立”视为中国现代史的开端。在具体年代上,世界史和中国史又有些时间上的差距,对每个阶段的上限和下限,学者们也有争论。我国教育史学的研究,基本上秉承史学界的历史阶段分类法,多用古代教育史、近代教育史、现代教育史(当代教育史)来描述。这也是一种十分通用的阶段划分法。在教育史界,大家主要是把它作为历史研究的通用前提来使用的,因而并不着意探讨阶段划分的标准及不同阶段之间的实质性区别问题。

4.以教育发展的内在特征为根据

以上三种划分方法,都是以社会的某种特质为标准的。对此,有的学者认为,尽管教育发展的历史划分不能离开社会,并且与推动社会发展的社会物质生产方式有密切关系,但任何事物都会有自身的特定的矛盾,有其自身的根据。于是,便出现了从教育自身特征来划分教育发展阶段的探索。这又有两种主张:一种是把整个教育的发展历程分为原始状态的教育、古代学校教育、近代学校教育、现代学校教育;另一种是以教育自觉实施的程度作为衡量不同时期教育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以教育发展过程中每一次由自发到自觉的质变及由这种质变导致各类教育从社会不同层次中的分化、独立作为划分教育发展不同阶段的内在根据,而以学校教育的深度、广度及其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对社会发展影响的程度作为不同阶段教育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把教育发展划分为原始状态的教育、学校教育、学习化社会(终身教育)。

概言之,各种教育发展分期的方法,都有合理的成分和积极的意义,它们丰富和深化了对教育发展分期问题的认识。但是,从大家的互相辩驳来看,似乎问题还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其中,共同存在的不足是,在划分标准中,社会和教育没有能够有机地统一起来。也许,寻求社会和教育的内在联结点,以便在划分标准中把教育与社会统一起来,是进一步探讨并较好解决教育发展历史阶段问题的重要突破口。

(二)人的发展水平是教育发展阶段划分的合理依据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9年)中,马克思提出了著名的人类社会发展三形态理论。马克思指出:“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9]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三形态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发展水平是社会进步的实质所在,人的解放程度是社会进步的内在标志和综合指标;用人的发展为指标,可以将人类社会发展分为三种基本形态:人身依赖的社会、物质依赖基础上的人的独立性的社会、自由个性的社会。这样,就揭示了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内在一致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其变化和发展总是适应着人的发展的具体历史要求,人的发展既是教育性质和水平的显示器,又是教育变革和发展的指示器。因此,以人的发展为标准划分教育发展阶段,更能体现教育、社会、人三者之间的规律性联系。如此,以马克思社会发展三形态理论为指导,以人的发展水平为标准,可以将教育发展历程分为依附的教育(原始教育、古代教育)、独立的教育(现代教育)、自由的教育(未来教育)三个阶段。

依附的教育主要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教育,即人身依赖(自然的或政治的依赖关系)社会的教育,它的主要特点是教育常常作为其他社会活动(如政治、宗教)的附属物而存在,教育的主要作用是维护社会中的人身依赖关系,培养维护人身依赖关系所需要的人才。独立的教育是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即在物质依赖基础上的人的独立社会的教育,它的主要特点是教育不再是某种或某些社会部门的附属物,而是具有独立性的社会机构,教育的主要作用是提高、保护人的独立性,教育的功能日益全面,教育的生产性突显出来。自由的教育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教育,即自由个性社会的教育,这是未来教育发展的理想形态,是真正促进和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教育。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种新的教育发展分期方法,和以生产力为标准的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分期具有较多的一致性。这是因为,把社会划分为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与马克思关于社会阶段的三分法是完全一致的。也就是说,以生产力为标准的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区分是体现了马克思社会发展三形态理论的精神的:古代社会就是人身依赖的社会,现代社会就是物质依赖的社会。从这种意义上说,二者是统一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