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造力研究的历史分期

创造力研究的历史分期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其他现象一样,创造力的研究有着它的哲学起源。而19世纪末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更使创造力的研究有了自己的家园。他的研究给创造力的科学研究带来了最早的影响。[8]另外,对于高尔顿的贡献,有学者总结道,对于创造力,19世纪的一些学者集中在5个问题上,即什么是创造力?他的实验方法引领了创造力的实验研究。高尔顿的研究假定个体的差异主要在于智力的不同。

第二节 创造力研究的历史分期

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创造力研究的几个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创造力研究的前科学时期,即漫长的古代、近代社会以及现代社会的早期;第二个阶段是研究科学时期的到来,即19世纪下半期至二战结束前后;第三个时期是创造力及其培养研究的兴起时期,即20世纪50年代至今。下面,对这几个阶段作以进一步的描述。

1.前科学时期。同其他现象一样,创造力的研究有着它的哲学起源。早在古代,学者们对心灵就有关注,对于作为一种心灵现象的创造力,他们也有一些朴素的、经验性的哲学思考。在一些哲学家眼中,创造力是神赐予人的灵感,是人不能够控制的。例如,古希腊学者柏拉图(Plato)就曾认为,一个能够创作的诗人是因为缪斯赐予了他灵感。[4]至今还有许多人相信这种观点,如英国作家吉卜林(R.Kipling)曾说过:“精灵存在于作者的笔端,当精灵光顾的时候,什么也不要想,等待并且遵从它。”[5]柏拉图强调创造力神秘的外在来源,而在亚里士多德的眼中,创造力多少脱离了神的怀抱。他认为,创造过程必须要遵循自然规则,他不认为创造性产品来自于某种神秘的力量,相反,他相信人类的艺术、思想以及其他的产品,如同植物和动物一样,来源于自然规则的逻辑过程。[6]他的这一思想无疑是先进的。

古代社会,人们认识和利用自然的能力非常有限,对于自然、社会、人本身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的认识是自发的、朴素的、零散的,因而也不能称之为科学的认识,但它们作为宝贵的思想财富,至今仍然营养着我们的精神世界。这一时期,探寻人类心理奥妙的心理学还在哲学的怀抱中,对于创造力的探讨也是如此。然而哲学对于心理学以及创造力的意义在于,它为心理学的独立以及创造力的研究提供了观念和体系。

2.科学时期的到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演进,西方人的认识历经了古代社会、中世纪、14世纪下半期开始的文艺复兴、资产阶级的兴起、15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兴起的自然科学、17世纪开始的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的思想启蒙、19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的历史进程,逐步摆脱神秘主义的羁绊,迈入了科学的认识时期。

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两件事:第一件事是14世纪下半叶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它解放了人类的思想,使人类真正认识了自身的价值,从此西方社会迈进了一个关注人性的新时期,直至今日,人们仍在为人性举旗呐喊。第二件事是15世纪下半叶兴起的自然科学。它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历程,达到了科学的、系统的和全面的总结和发展。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时期也随之到来了,它为人类近百年的发展带来了“福音”,引起了经济、社会以及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持续不断的变化。科学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展开的。

自文艺复兴以来,由于人的自我意识的不断提升,加之自然科学、工业化的兴起和发展,人们正视创造力的条件具备了。人们似乎在渐渐地发觉原来是人本身、人类的智慧推动了世界的发展,而不是什么所谓的神灵。而19世纪末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更使创造力的研究有了自己的家园。尽管100多年来,心理学从未将创造力的研究置于其中心的地位,但由于其研究方法的不断改进,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展,创造力的话题还是在不断丰富着。20世纪的主要心理学家(如弗洛伊德、皮亚杰、罗杰斯、斯金纳)都曾严肃地对待过创造力,探询创造意味着什么。

从心理学的科学起源上看,科学心理学的产生得益于古代医学和生理学中的心理学思想、天文学中的实验研究、生理学对人脑、人的神经、感觉的研究以及心理物理学的研究。其中,生理学积极运用实验方法来研究作为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导致了应用实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本身的科学心理学的开端。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心理学史学界认为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从此,科学意义上的创造力研究也就有了它的主阵地。

英国生理学家高尔顿(S.F.Galton)是19世纪下半期的重要学者。他对心理学的直接贡献和对创造力的间接贡献是“对所显现出的能够测量的个体差异性的广泛演化多样性的操作性界定”[7]。他的研究给创造力的科学研究带来了最早的影响。他当然不是当时对创造力感兴趣的第一人,但却是应用实验方法甄选被试和测量个体差异的开创者。

高尔顿事业的主要兴趣在于个体差异的研究,他的研究重点是所谓的天才(genius)。为此,他从事了大量的实际工作。他建立了最早的测量个体感官差异的实验室,并创立了优生学。1883年,他总结了自己的研究,认为“创造性产品”主要来自于人的“普通能力”(这种能力是天才所具有的基本能力)。1884年,在国际博览会上,高尔顿建立人体测量实验室,参观者只需要花上三个便士就可以接受身体和心理的全面检查分析,其中包括视力、听力、反应时和肌肉强度。这个实验室在伦敦的南肯辛顿博物馆开办了一段时间,使高尔顿搜集了9000多人的数据。

对于高尔顿的研究工作,斯坦伯格和鲁巴特(R.J.Sterberg&T.I.Lubart,1996)有过这样的评价:“自高尔顿开始,作为创造力研究障碍的创造力与神秘主义有着纽带关系的错误看法不存在了;高尔顿的研究为这样一些思想提供了证据,即天才不是由于某种超自然的原因,智力是每一个个体都具有的一种潜能。”[8]另外,对于高尔顿的贡献,有学者(1995)总结道,对于创造力,19世纪的一些学者集中在5个问题上,即什么是创造力?谁有创造力?有创造力的人的特点是什么?谁应该在创造力中受益?创造力是否能够通过有意识的努力加以提高?学者们对这些问题的重要性确信不移,但只有高尔顿在对怎样回答这些问题上提供了真正的贡献,在他看来,不仅要有足够的问题,还要问一问为回答这些问题,研究者应该怎样做。[9]当然高尔顿的研究志趣是在个体差异、天才及其智力(intelligence)以及对其甄选上,这与创造力研究本身还有所不同,然而重要的是,他的工作对于创造力研究的方法论上的贡献。他的实验方法引领了创造力的实验研究。

高尔顿的研究假定个体的差异主要在于智力的不同。以高尔顿的工作为起点,20世纪初,法国的比奈(A.Binet)、西蒙(T.Simon),编制了智力测验量表。191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推孟(L.Terman)翻译和修订了他们的智力测验量表,成为斯坦福——比奈量表。这些工作都为创造力的测量和实验研究提供了最初的背景。

高尔顿的后继者美国学者推孟(L.Terman)继续从事智力的研究。他从20世纪初开始从事智力发展的研究。在一项研究中,推孟与其合作者通过教师鉴别和智力测验的方法鉴别出1500名天才个体,对其进行了跟踪一生的研究。通过研究发现,这些学生除了在学术上表现出色,他们大多适应良好、爱好广泛、喜爱读书、更为健康。这些研究成果驱散了人们心中这样一种印象,即天才个体通常适应不良,并且知识面狭窄。推孟的研究不仅是方法论上的挑战,同时也具有教育和社会意义。这一时期的研究者研究天才的智力,并没有给予创造力以直接的关注,创造力只是作为智力研究的一个附属的领域,或者只是智力的一个因素。这种研究取向束缚了人们对于创造力的认识。另外,与推孟同时期的欧洲学者对创造力研究采取了另外一种思想取向——卢梭主义哲学的回归。这一回归所带来的是对主观性、直觉和潜意识思维的强调。

与推孟同时期的另外一些研究者在高尔顿、推孟等人工作的基础上,在方法上以及研究成果上取得了新的进展。柯克斯(C.Cox)是推孟的学生,在研究方法上,她采用专家鉴别来甄选优秀者。另外,她有意识地采用了传体、自传以及社会文化方面的信息。从这些信息中,她和其他研究者估计出被试的智商和童年生活的特点。这些使柯克斯相信除了智商,这些卓越人物还有一些人格特点。柯克斯关于创造力的最重要发现是,那些有着卓越成就的少年,不仅是因为他们有较高的智商,而且还因为他们持续的动机和努力,以及对自己能力的坚信和性格的力量。这些特点的形成依据被试成就的领域的不同而不同。这一时期学者们也关注对动机的研究。在内部动机上,高尔顿也曾强调过。

柯克斯的研究与同时代的自我心理学的研究不谋而合。自我心理学关注信心、坚韧等自我驱力。它们提示我们,创造力不仅指一种无意识的驱动力,亦不仅仅是智商所能代表的。柯克斯等学者的研究对于过度强调智商对创造力的影响提出了挑战。柯克斯以及自我心理取向的学者的研究表明,创造力不仅是一种类型的行为(精神病理学),也不仅是一种水平的动力(无意识),也不是个体的一个特点或是一个适应过程,它是多元的复合体。柯克斯等人的研究揭示了人格特点以及适应的意识过程互相依赖的重要性。二战后不久,研究者将目光集中在突出创造者的人格、价值、天赋、智商及其比较研究上。这种研究坚信,被试的差异主要在于他们的发展、家庭的差异,智商的不同并不是最显著的原因。

自冯特(Wilhelm Wundt)创立心理实验室起,德国莱比锡大学就成为当时世界心理学的研究中心。而美国是19世纪后期在心理学领域升起的新秀。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詹姆士(William James)为先驱的美国实用主义心理学与欧洲的冯特及其弟子的心理学遥相辉映。由于美国经济的发展、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消极影响,20世纪以来心理学研究的中心也逐步移到了美国,产生了许多心理学的派别,如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以及人本主义等。一些欧洲的心理学家也纷纷到美国来进行研究。可以说,20世纪中期以来,美国的心理学研究一直是世界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力量,而且持续至今。自创造力研究兴起以来,心理学对于创造力的研究也一直以美国为先导。在这方面,以美国心理学者为核心的研究者们的贡献是卓著的。

3.创造力及其培养研究的兴起时期。创造力研究真正兴起时期的到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各领域发生了一些变化,如巴伦(F.Barron)所述,美国政府的冷战政策、商业团体对革新会导致利润提高的信念、教育领域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改革以及心理学家们从关心神经和疾病到关注基于创造力的智力兴趣的心理健康的转向,等等。[10]这种对于创造力的智力兴趣的转向,这些广泛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构筑了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创造力的各种图景。

这一时期创造力为各界人士所关注,同时创造力成为一些心理学家的专门研究课题,创造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也开始兴起。

早在1937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rporation)就首次介绍了“创造力训练程序”。到40年代中期,“创造力”一词就已经见于大多数英语词典中了。1948年,广告商人奥斯本(A.F.Osborn)的《你的创造力》(Your Creative Power)一书出版,并且“创造性问题解决”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的表述。另外,这一时期,加利福尼亚大学人格评估与研究学院的研究指出,创造力是健康人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前面提到过,最值得一提的是,1950年,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吉尔福特(J.P.Guilford)在美国心理学会上发表了重要的演讲,强调研究创造力的重要性,号召心理学界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至此,心理学领域对创造力的研究也开始兴起。1954年吉尔福特和其他的学者对美国空军的研究,揭示了创造力是领导才能的一个重要品质。与此同时,泰勒(C.Taylor)等学者将注意力集中在科学创造力上。教育领域的研究者步推孟早期关于天才研究的后尘,探讨了创造力与智力之间的关系问题。托兰斯(E.P.Torrance)则考察了培养创造力的课堂条件。

20世纪50年代,与创造力相关的一些组织也相继成立,如创造力哲学社团、布法罗的纽约州立大学的创造性问题解决学院以及帕内斯(S.J.Parnes)创立的创造教育基金会等等。1956年,在密执安州立大学召开了关于创造力的科际大会,像米德(M.Mead)、吉尔福特以及其他一些学者都展现了对这一问题的兴趣是如何扩大的。对于这次大会的历史意义,编辑这次大会论文的学者安德森(H.Anderson)这样写道:“创造力的新变化在于对存在于人的创造力、人类资源的性质以及个体尊严的意义中巨大的、难以想象的潜质的不断增长和出现的意识和发现,自文艺复兴就已开始,直到现在还在进行的这种发现将被证明是与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原子能的发现具有同等意义的事件。”[11]

与此同时,一些教育家力图将创造力引入教室。1970年,为学校设计的普度创造力训练程序(the Purdue Creativity Training Program for Schools)得以介绍。大约同时,一些大学开始设置创造力课程以及创造力研究领域。另外,在这一时期,欧洲国家对创造力的兴趣开始增长,如1966年在瑞士召开了学科间的、国际性的以“创造与构成”(Creation and Formation)为主题的大会。到1990年,在布法罗召开的创造力国际会议中,迈格瑞贝克(I.Magyari-Beck)倡议建立独立的创造学(creatology)学科。

商界同样对创造过程感兴趣,它们为创造力的研究提供各种支持。早在1952年,工业研究协会(the Industrial Research Institute)就召开了“创造性思维的性质”的主题会议。更为重要的是商界对革新、创造力的有力宣传使创造力深入人心。一些经济学家也认为革新是最重要的经济资源。这一时期,人们普遍关注创造力,研究创造力。创造力的研究在艺术、工程、教育、心理学中进行。创造力分析员、教师、顾问以及相关的工作室、书籍和互联网等构成了创造力工业。它增强了公众对创造性抱负的渴求。然而,这一时期在欧洲,创造力研究显现了与这种商业气息所不同的气质,即人们对于创造力的一种精神追求

在创造力的研究著作方面,巴伦和哈瑞顿(F.Barron,D.M.Harrington,1980)指出,有关创造力的著作在过去30年里从186部增长到7000部。[12]他们还预言,20年后,这个数字肯定会成倍增长。著作的数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创造力在国外文化中的重要性。对于这些著作,国外学者认为,大多数著作致力于创造力的一般概念的界定,以及与此相关的一般性评价。不管这些著作是集中于艺术、商业、工程、教育还是心理学,它们都致力于创造力性质的探寻。实际上,每部著作既是规范的,又是描述的。这些著作包括以下的类型:艺术和文学中的创造力,实验心理学对于创造力的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对于创造力的探讨,创造力练习的书籍和软件,关于儿童创造力游戏的书籍,社会心理学对创造力的探讨,创造力的人种志研究,班级教学中的创造力以及卓越创造者的创造过程描写等。有些学者们认为,对创造力的认识实际上是科际或者跨学科的。然而,至今这种科际整合的尝试还是初步的,估计这也是90年代后期学者们努力的一个方向。

20世纪50、60年代,创造性人格的研究成为研究的一个新热点。不久以后,研究兴趣继续拓展。一些研究者强调创造类型和风格,一些研究者则强调创造力的普遍性。对于过去50年的创造力研究,有学者曾这样评价道:“研究者兴趣逐渐转到用实验方法研究有创造力的个体,同时研究升腾出一种关注被试的人性以及尊严的情感,除此之外,出现了对非抱负性、日常创造力的尊重。”[13]

近些年来,欧美心理学界对于创造力的研究成果可谓颇丰。在创造力的研究中,学者们关注的中心问题之一就是“什么是创造力”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较为一致的看法。这一点说明创造力自身的复杂性以及它存在的广泛性。尽管学者们的观点各有不同,但是,从这些丰富的探讨中,还是可以看出创造力中一些共性的因素。下面拟在“创造力的界定、评量及其理论发展”部分,就这方面问题的探讨进行一些介绍和分析。

【注释】

[1]Robert Paul Weiner(2000).Creativity and Beyond Culture,Value,and Change.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Albany(U.S.A.).

[2]R.S.Albert,M.A.Runco(1999).A History of Research or Creativity,in Robert J.Sternberg(Ed.),Handbook of Creativit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U.S.A.).

[3][英]朱利娅·贝里曼等著,武跃国等译:《心理学与你》(第2版,1997),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第250页。

[4]R.J.Sternberg,T.L.Lubart(2000).Investing in Creativity,in Peter K.Smith,A.D.Pellegrini(Ed.),Psychology of Education—Major Themes,Routledge Falmer.

[5]R.J.Sternberg,T.L.Lubart(2000).Investing in Creativity,in Peter K.Smith,A.D.Pellegrini(Ed.),Psychology of Education—Major Themes,Routledge Falmer.

[6]Alane Jordan Starko(2001).Creativity in the Classroom—Schools of Curious Delight(2nd.Ed.).Lawrence Erlbraum Associates,Inc.

[7]R.S.Albert,M.A.Runco(1999).A History of Research or Creativity,in Robert J.Sternberg(Ed.),Handbook of Creativit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U.S.A.).

[8]R.S.Albert,M.A.Runco(1999).A History of Research or Creativity,in Robert J.Sternberg(Ed.),Handbook of Creativit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U.S.A.).

[9]R.S.Albert,M.A.Runco(1999).A History of Research or Creativity,in Robert J.Sternberg(Ed.),Handbook of Creativit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U.S.A.).

[10]Robert Paul Weiner(2000).Creativity and Beyond Culture,Value,and Change.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Albany(U.S.A.).

[11]Robert Paul Weiner(2000).Creativity and Beyond Culture,Value,and Change.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Albany(U.S.A.).

[12]Robert Paul Weiner(2000).Creativity and Beyond Culture,Value,and Change.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Albany(U.S.A.).

[13]Robert Paul Weiner(2000).Creativity and Beyond Culture,Value,and Change.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Albany(U.S.A.).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