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策划”发展历史回顾

“新闻策划”发展历史回顾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新闻策划”提反对意见的不少,他们认为新闻根本就不能策划。“新闻策划”是一个含混的概念,它究竟是指新闻报道工作的策划,还是指新闻事件的策划?赞同新闻策划者认为,新闻策划不是“制造新闻”或“信息策划”;新闻策划也不是“大造舆论”或“宣传攻势”。经过匠心独运的新闻策划,新闻的报道质量明显提高,新闻竞争力大大增强。新闻策划的产生、发展为新闻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一、“新闻策划”发展历史回顾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新闻界就已经开始关注、研究和实施新闻策划了。但是,由于人们对“新闻”一词的不同理解,对“新闻策划”也产生了争论。

1994年5月14日至18日,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召开了首届全国地市报“报纸策划”研讨会。来自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及新华社、《人民日报》等首都新闻界的50多位代表参加了这次研讨会。研讨会就地市党报的总体策划、编辑策划、采访策划、重点报道策划、专版专栏策划、版式版面策划以及地市党报走向市场的策划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大会对报纸策划中的一些主要问题取得了共识:作为党报策划时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报纸策划必须处理好总体策划与局部策划的关系;报纸策划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要融指导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服务性于一体,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报纸策划必须增强整体策划意识和参与意识,发挥集体智慧,努力提高报纸质量,办出自己的特色,办出自己的风格。[1]

1996年8月下旬,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组织了“’96新闻业务编辑策划高级研讨班”。研讨班邀请了部分中央级新闻单位的老总和专家学者介绍经验、阐释理论,全国省、地、市新闻单位的老总、部主任150多人参加了研讨。本次研讨会形成了以下一些意见:报纸策划——总编的任务之一;重点报道策划——报纸的有力武器;策划——编辑面临的挑战;策划——使评论充满个性;读者调查——新闻策划的基础,等等。

1996年和1997年,上海《新闻记者》和四川《新闻界》几乎同时对新闻策划这一课题展开了讨论,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而且十分激烈。

对“新闻策划”提反对意见的不少,他们认为新闻根本就不能策划。这部分人认为,新闻策划是在新闻事件发生之前,由记者参与规划设计促成事件发生并予以报道的一种行为,这是一种先有记者行为、后有事实报道的模式,是与新闻传播观念背道而驰的。他们认为,新闻媒介不是慈善机构,不是点子公司,更不是商业机构。对新闻记者来说,他的本职工作应该是发现线索、采集新闻、组织报道等。记者的职业道德和社会使命要求他以严格的自律,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如果一味地参加策划活动,难免为名利所左右,那么他在本职工作中本应体现的客观性、公正性就难以保证。所以他们认为,新闻报道根本就不能策划,凡是策划出来的报道不能称为新闻;广告是可以策划的、惟独新闻不允许策划。他们认为,“策划新闻”同“造假新闻”是同义语。事实在先,新闻在后,这是铁的法则,先后顺序不能颠倒。倘若事件没有发生或尚未发生,你就主观臆断地编造出一条新闻,这就是地地道道的假新闻。“新闻策划”是一个含混的概念,它究竟是指新闻报道工作的策划,还是指新闻事件的策划?此论者把新闻策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编辑部内对版面、栏目、专题、采访的设计、谋划;另一类策划是把新闻事件作为策划的对象和内容。对于第一类策划,并无不可;对于第二类策划,却有防止的必要,特别要防止新闻策划与商业策划联姻,因为这类策划混淆了商业活动和新闻活动的界限。新闻媒体不该参与这一类策划。提倡新闻策划会导致有偿新闻的产生,会使部分新闻流于广告化……

与此同时,对“新闻策划”持赞同意见的也不少。赞同新闻策划者认为,新闻策划不是“制造新闻”或“信息策划”;新闻策划也不是“大造舆论”或“宣传攻势”。新闻策划应具有多层面的含义:关于某一重要事件或新闻热点组织专题报道或系列报道是新闻策划;确立某一时期的报道主题、报道思路是新闻策划;组织各种形式的探讨和评论是新闻策划;设计媒体以何种特色来吸引受众的“形象包装”也是一种策划。甚至有时新闻媒介自身或与其他企事业单位联手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也可以列入新闻策划的范畴。在他们看来,新闻策划是提高新闻宣传的法宝。新闻策划是一种视角新、立意高、开拓深、介入及时的战役性、系列性、话题性并能形成新闻强势的新闻报道的谋划和组织过程。经过匠心独运的新闻策划,新闻的报道质量明显提高,新闻竞争力大大增强。当今的新闻竞争实质上是新闻策划力的较量。新闻策划的产生、发展为新闻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向传统的重采轻编的观念、做法和机制发起了挑战。

争论没有结果,自然也不会有结果。但是,关于新闻策划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仍在积极地进行着。

2001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举办了“新世纪首届新闻策划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部分新闻院系、科研院所和新闻实务单位的代表相聚在一起,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新闻报道离不开策划”,来自《楚天都市报》、《华西都市报》、《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等实务单位的代表以自己的成功实践说明了这一观点。“关于新闻策划定义的界定”,这是学者们议论较多的一个问题,大部分代表认为,“新闻策划”是个多义词,既可指报道策划,也可指新闻事件的策划,极易引起歧义和误解,应该摒弃这个不太科学的概念,还是提倡使用“报道策划”或“传播策划”为好。“关于新闻策划的层次”,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广播学院、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和华中科技大学的教授们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关于新闻策划的教学和实践”,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湖北大学、南昌大学、上海文新集团等单位的代表介绍了各自的情况,提出新闻策划应有度,学校开课宜慎重。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蔡雯教授于1997年至2000年,获新闻学博士学位,她的博士论文《新闻传播的策划与组织——宏观新闻编辑研究》2002年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这是我国新闻传播学界第一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奖者。在此基础上,她出版了《新闻传播的策划与组织》(2001年,新华出版社)。

另外,本书也被国家教育部列为“普通高等学校‘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这是国家教育部门对一门新课程的认可,虽然此前不少学校已经开设这门课程或讲授有关报道策划的内容,但是作为国家“十一五”的规划教材向全国推荐这还是第一次。

近年来其他关于新闻策划的理论、实践类书籍层出不穷。蔡雯于2004年7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新闻报道策划与新闻资源开发》;陈寅于2004年由海天出版社出版了《非常新闻:策划大道》,收集了50个经典报道案 例;李建新于2006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媒体战略策划:新闻传播学前沿教材》,以个案解剖的方式对不同类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媒体进行了条分缕析;2006年6月,由沈阳人民广播电台主任记者礼桂华撰写、东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广播新闻策划》一书,对广播新闻策划的历史、概念、原则、方法、过程及广播新闻策划诸多内容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除了学术研讨,不少的新闻院系已经将新闻策划这门课列入了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教程。不仅如此,在2000年的新闻学专业博士生招考试卷中也有了关于新闻策划方面的试题,而且比重还很大。如中国人民大学的试题是:《简论新闻报道策划》,50分;复旦大学的试题是:《评析目前流行的“新闻策划”的利弊得失》,25分。暨南大学2005年的硕士招考试卷中,也有一道题目:《新闻策划与公关策划》。除此,中国传媒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院校近年来在招收硕士生、博士生考试中都有关于新闻策划的试题和论文选题。尽管各校在试题的选择和考分的比重上有所不同,但是,这种不谋而合的相似已经反映出我国新闻院校特别是高层次学生培养中对此课题的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