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越南华文教育变迁的历史回顾

越南华文教育变迁的历史回顾

时间:2022-02-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越南北方,劳动党领导下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同中国结下“同志加兄弟”式的革命伙伴关系。起初北越官方对华侨采取一视同仁、有所照顾的政策,对越南北方的华文教育也进行积极支持。随后越南在政治上迅速出现亲苏反华,并在国内采取一系列极端的社会改造运动,越南华文教育遭受了当代历史上最为黑暗的灭顶之灾。至此,华文教育体系在越南实际已几乎被全盘抹去。
越南华文教育变迁的历史回顾_跨越与转型:国际商务视野下的华侨华人与华商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代就有中国人零星来到今越南红河流域一带。20世纪50年代时,越南的华人人口已经突破百万,位于越南南方的堤岸更是享誉东南亚一带的著名华埠。[1]越南的华文教育自近代以来得到蓬勃发展,尤以南部华人众多的西堤一带最为出众,而北部的河内、海防等华人较多的大城市里华文教育也比较兴旺。1907年,由闽籍人士谢妈延等创办的越南第一所华校——闽漳学校诞生于堤岸。之后数十年间,越南从南到北兴起多所华校,广肇、潮州、福建、客家和海南等各支华侨人士和帮会都大力参与对华校的资助与支持。20世纪30年代,西堤的暨南中学、海防的华侨中学、河内的中华中学等相继创办,又标志着越南华文中学教育的兴起。这一时期越南华文教育面向的对象主要是华侨子弟,并且同当时的中国教育部门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其主要目的也是旨在陶冶广大华侨子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及对祖国的热爱,希冀满足祖辈“心系故土、落叶归根”的心理夙愿。

二战结束后,越南虽从法国殖民统治下获得独立,却于1954年被迫分裂为南北两个政权。从此,越南华文教育也经历了一段颇为曲折的发展历程,并且由于南北的政治隔阂,彼此情况也不尽相同。在越南北方,劳动党领导下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同中国结下“同志加兄弟”式的革命伙伴关系。起初北越官方对华侨采取一视同仁、有所照顾的政策,对越南北方的华文教育也进行积极支持。不过从20世纪60年代起,北越官方逐渐加大对华校的本土化措施,如河内中华中学等华校在学生来源、教学内容等方面日益趋于越化。而在越南南方,由于印支停战和部分北方华人的南迁,华文教育一度在20世纪50年代前半期经历了短暂的黄金时期。但南越当局出于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以及对共产党新中国的恐惧与敌视,在上台后不久便迅速配合新出台的国籍法对华文教育采取各种限制手段,对华校的领导层人员、华文教学课时、升国旗仪式、学生校服、学校名称等诸多细节方面提出种种严苛要求,并限制侨生赴中国台湾留学。南越华文教育可谓在曲折中努力前进。

1975年,南越政权土崩瓦解,越南南北双方于次年实现统一。随后越南在政治上迅速出现亲苏反华,并在国内采取一系列极端的社会改造运动,越南华文教育遭受了当代历史上最为黑暗的灭顶之灾。华校纷纷被没收、强制越化甚至关闭,华语科目仅在极少数华人集中的学校保留。至此,华文教育体系在越南实际已几乎被全盘抹去。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越南革新开放的启动,越南官方逐渐认识到华人是其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加上通过前一阶段越南官方所推行的严厉本土化措施,越南华人已基本实现从原来的中国侨民群体向越南公民的转变,越南政府对华人的警惕和戒备有所减弱,对华人文化教育的态度也日益走向宽松。1986年越南部长会议发出指示:“在华人集中的地区,华人子弟可以学习华文,可以成立各种利用华文表达的文化文艺组织。”[2]此后华文教育逐渐出现复苏迹象,也为日后的显著复兴奠定必要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