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特征及内容

特征及内容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创新教育的实质看,它应该有以下特征:人的创新能力是人的多种智慧品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实施创新教育必然会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在创新教育中,除了尊重教师的评价外,还要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创新教育中的所有这些变化,将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的弘扬与主体地位的确立。创新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创新教育的难点是如何对待所谓的中差学生的问题。

第二节 特征及内容

一、创新教育的特征

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学校教育抓起。创新教育已经成为全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课题中应有之义,可以说没有创新的教育就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创新教育有哪些特征?这些特征赋予素质教育哪些新的含义?这是理解我国当前教育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所必须解决的基本认识问题。从创新教育的实质看,它应该有以下特征:

1.创新教育是全面发展学生智慧品质的教育

人的创新能力是人的多种智慧品质共同作用的结果。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注重的是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准确再现书本知识的能力等。而对与创新品质密切相关的思维能力重视不够,甚至达到了严重忽视的程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从思维活动的过程来看,创新能力作为一种复杂的、高层次的智慧活动,它需要发散思维与复合思维的共同参与,需要分析思维与顿悟思维的协同配合,需要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相互协调。此外,它还离不开奔放的想像力,少不了对自身思维过程的了解、监控与调整等认知能力的参与。可以说,创新过程中的认知活动才是一对真正意义上的整体性的智慧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就是发展学生的整体智慧品质。

2.创新教育是全面发展学生个性品质的教育

我们的教育在发展和培养学生个性方面往往注重合作、顺从、忍耐、与他人保持一致等个性品质。这些品质是重要的,但对于发挥人的创造性来讲又是远远不够的。心理学家们对个性与创造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创新绝不仅仅是认知与智力的问题,而是关系到人的整体发展的问题。与创造相关程度高的个性品质包括:对自己能力的自信,行动上的独立性,能较好地调控自己的情绪,成就动机水平高,善于自我激励,高度的挫折容忍力,不盲从,喜欢用自己的观点判断问题,对事物有持久的探究欲,有幽默感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通过对1800多个自我实现者的研究表明,创造性是健康人格的一个基本特征,人的基本需要满足越充分,人格越健康,就越富创造性。

实施创新教育就要彻底改变旧的、不适应时代要求的个性培养观,着力培养和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个性真正得到全面发展。创新教育是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完整的关于人的教育。

3.创新教育必然是体现学生主体精神的教育

传统教育的教学方法呆板,学生学习被动,死记硬背,普遍缺乏学习兴趣。学生在教师的安排和指导下理解、识记、再现一个又一个的知识点,学生成了被动的学习工具。实施创新教育必然会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创新必须以一定的成就动机,以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前提。创新教育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创造动机是人的主体性的体现,创新活动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在这里学生可以多侧面、多角度地运用发散思维去分析和认识问题,可以大胆地运用自己的直觉和想像力去体验、去猜测,可以运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去寻求任何一个可能的答案。

实施创新教育,教师的教育行为将发生以下变化:(1)处处注意利用一切机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让学生的学习不再仅仅是功利性的,而是一种精神生活的追求。(2)学生不再仅仅是学习活动的接受者,而是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教师不能只扮演发号施令者的角色,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让学生真正有一个“亲自”思考问题的过程。(3)教师不仅告知学生结果,还要告知产生这些结果的过程;不仅传授知识,还要让学生了解产生这些知识的方法;不仅让学生知道答案,还要让学生了解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仅让学生认识和理解,还要让学生亲自实践和操作。这样才能教会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思考问题”。(4)教师从注重学生的统一性变为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创造的本质就是多样性、差异性和非重复性;创新教育客观上要求教师淡化标准答案,淡化统考的指挥棒作用,允许学生按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思路去思考和回答问题,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5)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和行为的惟一评判者。在创新教育中,除了尊重教师的评价外,还要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6)教师管理学生的方式应当充满民主的气氛。创新活动与专制的管理是不相容的。探究、冒险、提出新的想法、对失败和挫折的无所畏惧、尝试新事物后的喜悦等,都只有在民主的师生关系中才能实现。创新教育中的所有这些变化,将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的弘扬与主体地位的确立。

4.创新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创新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创新教育的提出从深层次上讲,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培养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在我们这个时代,不但需要杰出人物的创造,需要专门人才的创造,更需要千千万万个劳动者的创造。科学需要创造,技术需要创造,产品需要创造,生活需要创造……从广义上讲,创造是现代人的基本品质和生活方式。以至于我们不得不确立这样一个观点:现代社会中,创造是每个学生需要掌握的生存本领,不管你是大学生、中学生,还是小学生,不管你是优等生、中等生,还是后进生

创新教育的难点是如何对待所谓的中差学生的问题。这里必须明确:(1)任何学生都有各不相同的发展潜力,仅仅根据考试成绩把学生定为中差生,从而忽略对他们创新精神的培养,这本身就是不正确的。考虑到学生的可发展性和他们全部潜能的激发,我们必须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2)既然创新是有层次的,既然美好生活是创造得来的,既然日常生活与工作都需要人的创新精神,那么创新教育必然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这也涉及教育的公平性原则问题。(3)我们不应该着重于通过创新教育使所谓的中差生能发明创造什么,重要的是通过创新教育努力使学生形成更好的心理品质,使他们的各种基本素质得到更大的提高。另外,在创新教育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新观念、所运用的各种新方法、所体现出来的新型人际关系,以及对待知识和学习的崭新态度,都会使所谓的中差学生变得更加热爱知识,更加热爱生活。

5.创新教育是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

创新教育作为全新的教育理念,在学校教育中是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它渗透到学校的所有教育活动———学校管理、学生工作、班团活动、劳动实践以及各门学科的教学之中。为此,需要纠正如下一些认识及做法:(1)把创新教育看成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思维训练的活动。认为经过专项的创造思维训练就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忽视创新是人的智慧、人格、心理健康等各项品质综合作用的结果。(2)把创新教育看成是现有教育之外,增加一些课外活动,尤其是艺术、体育类活动,认为通过这些活动活跃一下学校气氛,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有各种特长就体现了创新教育。(3)认为创新教育的主要途径,就是增加一些课外科技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事一些小制作、小发明,搞一些科技竞赛活动就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实施创新教育并不是在现有教育之外附加一点什么新措施,而是要对现有的教学观念和教育模式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在传授和掌握知识的方式上,在教育评价体制上,在师生关系上……创新教育都同过去的教育有质的不同。因此,实施创新教育是对原有教育模式的改造,而不是对原有教育模式的补充和添加。总之,真正的创新教育必然在学校教育的所有活动中体现出来。

6.创新教育是终生教育

实现人的创新品质是在长期的学习和训练中逐步形成的,不可能通过一种阶段性的训练就形成持久、稳定的创新品质。完整的创新教育是从婴幼儿时期开始的,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都要全面体现创新教育的思想,这样才能提高所有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才能够最终使我们的民族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证明,阶段性地、短期地进行一些创新训练,只能使人掌握一些创新的技巧和方法,但它很难提高人的整体创新素质。在创新教育上任何急功近利的做法都不会获得持久、稳定的效果。

创新动机作为一种高层次的动机与人的其他动机相比,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看来,很多时候它显得“更脆弱,更不必需,更能够延缓,更可能放弃”。一个人按常规办事总是容易的,要尝试一下新的途径就要困难得多。创新能力需要终生培养,创新动机需要终生激励,从这个意义来看,创新教育既是全民教育,也是终生教育。

二、创新教育的内容

创新教育的类型包括家庭创新教育、学校创新教育和社会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类型不同,其内容和途径也不同,这里,我们主要分析中小学创新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1.小学阶段的创新教育

小学教育,也叫学龄初期教育,是指儿童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这一时期的教育。

与学前期相比,这个阶段的最大特点就是系统的学习取代了天真的游戏,并成为学生的主导活动。

在这个阶段随着兴奋和抵制机能的进一步加强,条件反射日趋巩固,学生的言语能力已经发展到可以依据语言作出假设和推理的阶段,具体的逻辑运算能力已经具备,心理过程的有意性和自觉性也有了很大发展。因此,这个阶段的创造教育变得丰富多彩,且有了一定的难度。

请看北京一中小学部的做法。在这里,“见不到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学生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学方式灵活多样,课堂气氛很活跃。英语课堂的对话练习变成了做游戏,语文课堂上成了独幕剧表演。孩子们回答问题时有的很奇特,老师没有责怪,而是启发、诱导。加上幻灯、挂图、实物、模型等教具形象化的辅助功能,一堂课上得妙趣横生。这样的教学方式为孩子们所喜闻乐见。因此,他们爱上学,视上学为一大乐事……宽松的教育氛围并没有使孩子松懈、放纵,相反,孩子们的自觉性还提高了。”正如该校校长王晋堂所断言的:“乐学,是一种情绪;乐学,是一种动机;乐学,是一种精神势能。”在这所学校,“时空的解放使孩子们的聪明才智更充分地发挥出来。”英语、计算机、形体等课程超前安排,一年级的小学生不仅兴趣浓厚,而且接受得很快。该校大胆地在小学四年级英语教学中使用初一英语统编教材,目前情况良好。尽管北京一中没有使用创造教育这个概念,但事实上却体现了创造教育的思想。

由此可见,在小学阶段,创造教育的实施应主要体现为对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对创造性精神的鼓励。一句话,乐学才谈得上打基础,也正是这种超乎常人的早慧与扎实的基础,充分体现着进行创造教育的必要性。

在整个小学阶段,创造教育的重点应该是继续开发少年儿童的想像力,并在想像之所以成立的可能性上加以引导,使想像更切合实际,并使他们开始学会思考把想像变成现实所需要的条件。

2.中学阶段的创造教育

中学教育包括初中与高中阶段的教育。

初中阶段也叫少年期或者学龄中期,是指从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的这段时期。由于这是从少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一个时期,是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错综复杂的时期,所以也叫过渡期,这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由于大脑机能已经基本完善,各种认识过程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所以,这个时期的创造教育应该贯穿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比如在教学中,要旗帜鲜明地告诉学生,只有那种肯思索、肯动脑筋,并勇敢地探求新方法、新思路的学生,才是真正的学生。这种反复强调,将有助于学生沿着小学阶段的那个合理的思路一如既往地向前走,并进一步养成肯思索、敢怀疑、永不满足、永远探讨进取的好习惯。在教学中,教师一旦发现学生的思维有新意、有特色,就应该立即给予鼓励。这样做,将有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从而学得更扎实、更有成效。

如果有条件,也可以办一些初中生能听得懂的关于创造方法、创造技巧的讲座,以不断地开拓学生的视野。

高中阶段也叫做青年初期或者学龄晚期,是指十四五岁至十七八岁这一时期。这是一个开始走向独立生活的时期,独立思考的能力已经具备,知觉与观察更加全面深刻,注意范围已经达到了一般成人的水平,意义识记已经成为最主要的学习方法,思维有了更高的抽象概括性,开始适应并乐于运用辩证逻辑思维。这个阶段的学习内容较以前复杂深刻得多。所以这个时期的创造性教育除了与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紧密联系外,还要力求丰富多彩,如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开办各类针对性强的讲座,组织各门学科的奥林匹克竞赛,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产生更大的自觉性与深刻性。

在整个中学阶段,评价学生创造能力的测试指标,也要相应地有所变化。例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托拉斯提出的20个指标,就可以作为参考。这20个指标是:(1)听人说话、观察事物、行动专心一致;(2)口头或文字表达能用类比的方法;(3)全神贯注地读书或书写;(4)完成作业后,有兴奋的表现;(5)敢于向权威挑战;(6)习惯于寻找事物的各种原因;(7)精细地观察事物;(8)能从他人的谈话中发现问题;(9)在从事创造性工作时废寝忘食;(10)能发现问题和与问题相关的各种关系;(11)除了日常生活外,平时都在探讨学问;(12)有好奇心,有自己独特的实验方法和发现方法;(13)能预测结果,并能正确地加以验证;(14)乐观、幽默;(15)从不气馁;(16)经常思考事物的新答案与新结果;(17)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18)学习自己关心的特殊研究课题;(19)除了一种方法外,能从多方面探索问题的可能性;(20)能不断地产生新的设想。

在对学生进行测试时,也可以将这些指标明确地告诉学生,让他们全心全意地自我对照,以便找到差距,自我弥补。

总之,中学阶段的创造教育,必须坚持一贯性。为此,中学教师必须对创造性教学的理论有所了解,从而彻底地改变那种教学就是照本宣科,就是“照着葫芦画瓢”的教学模式,真正开拓一种全新的教育格局。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中学阶段,一定要注意并努力培养学生养成一系列与创造有关的好习惯,使他们掌握一些最为常见的有助于创造发明的学习方法。

现列举“创新学习法”并分析如下:所谓“创新学习法”,是指在读书和钻研过程中,要善于不断地提出新的想法和见解,以求不断拓宽知识的运用范围。其过程可以分解为5个环节:读书—观察—思考—钻研—创新。这一方法也可概括为前后相连的3种境界:书为我师、书为我友、书为我用。创新学习法十分强调学习是为了创造,要不断地提出独到的见解与评价,切忌死读书、读死书,做到学得灵活、学得生动。

中学阶段创造教育的重点应该是继续培养学生勇于思考、大胆想像的积极性,并努力培养学生形成立志攻关的坚韧性与持久性,使之在心理上变得更加成熟,更有决心、信心与恒心。要不断地提醒学生,每产生一个新设想、新思路,都要认真地论证并分析一下,从而使其更严密、更合逻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