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特征及测评

特征及测评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情感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中一个重要部分,同时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层面。学校情感教育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现代教育理论和情感科学理论赋予了情感教育新的涵义。或只是简单地要求学生的情感适应统一的教育目标。

第二节 情感教育的概念、特征及测评

一、情感教育的概念

情感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中一个重要部分,同时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层面。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把对儿童的情感教育比喻为学校教育花园中最幽香的花朵。我国情感教育方面的专家朱小蔓教授则认为“所谓情感教育,就是关注人的情感层面如何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产生新质,走向新的高度”。

所谓的学校情感教育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学校根据学生情感发展的规律和现代社会发展对人的情感素养提出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情感系统施加各种积极的影响,旨在丰富他们积极有益的情感体验,促进其情感机能和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情感品质的过程。通过学校情感教育促使青少年学生的动机、态度和情感素养有益于个人的成长、发展和社会发展,成为各方面素质主动发展、个性鲜明的主体。

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人与外部世界互相作用时产生的主体对客体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所持态度和体验。从广义上说,情感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例如:道德感、美感、理智感、自尊感等等,同时也包括与人的生物需要相联系,伴有生理和表情反应的种种情绪体验。通常我们把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分成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两大方面。因此我们把与认知过程直接有关的心理因素,例如:感知觉、记忆、想像、思维等称为认知系统,而把与情感密切联系的需要、兴趣、爱好、动机、态度、情绪、情感、价值观理想、信仰等等心理因素称之为情感系统。

情感的基础是人的需要,又有特定的对象。由于人类需要的多样性,多层面性和客观世界的复杂性,人的情感又是在主体与外部事物互相作用的活动中萌发、生成和发展的。因此,人的情感体验也是极其丰富多样的,包括对自然的情感,对他人、集体和社会的情感,对劳动的情感,对学习的情感,对艺术的情感,对自我的情感等等。而人对自我的情感体验,例如,自尊感、自信感等是人情感世界的中心。一方面它是在人和客观世界相互作用时产生的各种态度体验的积淀。同时,这种对自我的情感体验也会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对待客观世界和生活的态度和行为。每个人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情感世界,正因为每个人不同的需要、情感,使得每个人都成为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人。

学校情感教育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常说的“爱国主义教育”、“爱心教育”、“激发学习动机”、“培养良好习惯”、“培养兴趣”、“责任感培养”、“理想教育”、“愉快教育”、“自信心教育”、“动之以情”、“情境教育”等等都属于情感教育的范畴,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存在大量的情感教育现象和因素,我们的教师每天都在有意或无意地进行着情感教育。例如: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表情,对学生的批评或表扬,在教师的讲解和指导中,无一不包含着情感教育的因素。我们把情感教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层面提出来,就是要在现代教育理论和情感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立足以学生发展为本,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和完善学生人格的高度,把情感教育做得更有目的,更系统,更科学,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学生情感发展的需要,适应学校素质教育深化的需要。

二、情感教育的特征

情感教育并不是一个新生的概念,但作为现代教育意义上的学校情感教育,是为适应青少年学生发展需要和现代社会对人的情感素养要求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现代教育理论和情感科学理论赋予了情感教育新的涵义。因而,现代学校情感教育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情感教育。它具有以下一系列基本特征:

(一)工具性和目的性统一

现代情感教育既把情感因素作为优化教育过程、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工具与手段,又把情感作为教育的重要目的,同时在教育实践中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传统意义上的情感教育是指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某些情感因素,以达到某种教育目标。因而,情感仅仅是用来引导学生掌握书本知识、技能,习得某种规范,提高分数的可有可无的工具和手段。因此,如果学生的情感仅仅被引导去达到某种片面的教育目的,那么最终学生的情感发展会被忽视,甚至扭曲。

现代教育的根本教育目的是培养能积极适应社会需要,充分发挥主体性,具有完整和独立人格的人。而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情感素养、健康的情感是一个人积极适应社会、发挥主体作用、人格不断完善的最重要的素质基础,也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现代教育意义上的情感教育,必然把发展人的情感机能、提升人的情感素养作为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同时又把促进学生情感层面的发展,开发情感潜能作为人适应环境,学会生存、享受生活、开发学习潜能、创造社会价值、促进自身发展不可或缺的工具和手段。

在现代学校情感教育实践中必须把情感教育的工具性和目的性真正统一起来,使之成为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现实性和超越性统一

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既要能适应现实的生活环境,又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未来生活的人。现代教育具有现实性和超越性的特征,这两点同时也是现代情感教育的特征,即情感教育必须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着眼于培养具有既能积极适应现实生活又能超越现实适应未来的情感素养的人。所以,现代情感教育要一方面注重通过学生与现实生活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学生既能适应生活,又能以积极的心态去创造生活。同时又必须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中找出那些最稳定和最能体现人的本质的情感,作为情感教育的核心目标,例如,爱、同情与理解,自尊与尊重他人,对待生活具有现实感和积极的心态,不怕困难和挫折、自信自强,合作和创新精神,情感自我调整能力等等。并通过指导学生在不断适应和创造生活的过程中,把情感教育的现实性和超越性完美结合。

(三)适应性和发展性统一

正处在成长、发展中的青少年学生是情感教育的对象,每个学生都具有他们各自不同的情感经验、不同的情感发展水平与特点。所以,现代情感教育既要适应青少年学生情感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又要不失时机地促使学生的情感不断丰富和向前发展。

传统意义上的情感教育,更多的是强调教师消极地适应学生的情感需要,使教育要求、内容、方式适应学生的情感发展水平,采用保护式、保姆式的教育。或只是简单地要求学生的情感适应统一的教育目标。现代学校情感教育则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其核心是促进学生情感发展,既考虑到教育目标、内容、方式、评价能适应学生现有需要和情感水平;同时,又使教育目标、内容、方式、评价适应学生需要和情感的最近发展区。使适应性和发展性相统一。不考虑适应性,发展也就没有基础,没有体现发展性,情感教育就不可能真正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四)科学性和艺术性统一

现代情感教育以现代情感科学理论为基础,遵循学生情感发展的生理、心理及社会性规律。现代情感科学是一门涉及脑科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心理学、哲学等诸多学科并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的科学。现代情感教育则是建立在情感科学理论基础上的应用性学科。因此,情感教育具有科学性,即符合必须学生情感发展的科学规律。同时,由于教育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具有独特的需要、情感和个性的人,教育过程影响学生情感发展的因素极为复杂多样,因而,情感教育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它不可能完全按照预先设定的某个计划按部就班地进行。教育者必须在认识学生情感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和洞察学生复杂多变的情感世界,并在把握教育过程各种情感教育因素动态变化的过程中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和才能,创设最佳的教育情境,使学生的情感和多方面素质得到发展。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教育目标、任务和不同的教育情境,需要采用不同的情感教育方法。而不同的教师通常具有自己不同的情感教育风格。因此,情感教育是一门艺术。现代情感教育应当教育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五)系统性和整合性的统一

情感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中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由于学生情感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中极为重要和独特的领域。现代学校情感教育必须具有自己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体系,才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保障。但是,在教育实践中,情感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必然与学校各方面工作,与各育、各科教学紧密联系,并且只有在与学校生活和各育、各科教学的紧密结合中才能发挥其独特的功能。

传统意义上的情感教育,通常等同于审美教育或者归人德育的范畴。没有把情感教育放到学生的生活和完整人格发展的背景中去,窄化和割裂了情感教育的丰富内涵,学生情感健康、全面发展难以得到保障。

现代学校情感教育具有较为完整的独立的情感教育目标、内容、途径及方法体系,能更全面有效地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同时把情感教育扩展到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各科教学、学校各育、班级生活、课外活动、人际关系、学校环境等等。并把情感教育和学校各项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教育目标和学生情感发展需要结合起来,把情感教育和智能、道德、个性发展结合起来。

三、情感教育目标分类及测评

“情感教育达标测评表”的制定是为了使情感教育的测评更全面、客观和经常化。使情感教育目标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一步细化、具体化、行为化,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性。

情感教育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相互紧密联系且整体优化的指标(这里指的是层级目标)来实现的。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领域存在着严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升学率方面的指标明确、具体、可测,而情感教育方面的指标模糊、空泛、残缺不全且难以测评。

实践证明,这个层级目标体系更具有指挥定向的作用。对于情感教育目标测评来说,我们首先要注意它的方向性,即它与宏观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其次是它的层次性和可接受性,再次是各指标间的相互独立性和不冲突性,最后还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性。这几个特性是建立和评价情感教育目标的基本原则。其表述方式见表一(仅供参考):

表一:

img2

为使学生学习情感的发展和测评更加全面,我们还设计了两个附表:

附表一:

img3

附表二:

img4

表二是通过对学生多次进行问卷后得出的重要指标。

让学生选出已具备的各项重要素质,其中前两项各为2分,其余各项为每项4分。

表二:

img5

情感教育目标测评表的使用意见:

1.以上测评用表可供任课教师、班主任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情感教育质量的测量、评价时参考使用,也可供小学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在进行自我评价时使用,教师、家长也可以用来测评自己子女的情感。

2.附表一、附表二、表二满分均为100分,分优、良、中、可四个等级;由于学生的情感或素质的表现是无法直接测量的,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对学生行为、态度的考察来实现对其情感方面的测量,并得知我们实施情感教育的成效如何。我们使用上述量表测评对学生的情感进行测评后所得结果可能依然比较模糊,但如果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目标性因而得到明显增强,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3.附表一、附表二、表二均可单独使用,也可一起使用。一起使用时,主要是对情感教育整体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综合测评。

4.由于情感教育中每个层级目标都是希望学生能够早日达成,因此上述各表的各层级中军没有负值。例如,自高自大、自私自利、脾气暴躁、冷漠固执、言而无信等情感表现是无论如何不宜作为情感教育层级目标进行评价的(即使是在口头评价时也应注意回避使用)。这样做,不仅违反了情感教育层级目标应与总目标一致的原则,也不符合正面教育的原则,其负效应极为明显。

5.测评时教师可选择观察法、访谈法、小组互评法、例证法、自我评定法、问卷法等进行测评;在进行分数计算时,对确有实例可充分证明某学生在某个级别没能达标的,一律不予给分,同时注意对其进行相应的思想工作。

6.应该注意的是,当学生理应达到而确实未达到某一指标时,除学生自己应继续加倍努力外,教师、家长在情感教育的过程中采取的不适当方式、方法也有不容推卸的责任。严格来说,情感教育的各级目标应该是在师生共同确定后,教师(有时是家长)带领学生共同逐级迈进的,所以在情感教育方面,教师和学生共同营造的互敬互爱、和谐温馨的情感氛围,教师的以身作则、及时鼓励、热切期待以及巧妙的暗示等等都是非常重要、非常宝贵的。在情感修养方面,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榜样,而且应该成为全社会学习的典范。

7.无论教师、学生,还是家长,对情感教育目标达成情况的测评应经常进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