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元智能理论体现了什么思想

多元智能理论体现了什么思想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基础教学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多元智能理论虽然是心理学理论,但与我们研究的有效教学密切相关。本文阐述在多元智能的理论指导下,如何更新教学设计,改善学习方式,实施有效教学,及获得有益的体验。本文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角度,探讨课堂有效教学的新路径。多元智能理论从其创始起从各种途径传入中国大陆,最初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多元智能视野中的有效教学

杨炳奎

摘 要:有效教学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师关注的焦点。广大教师和教育科研人员通过各种路径探讨有效教学,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基础教学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多元智能理论虽然是心理学理论,但与我们研究的有效教学密切相关。本文阐述在多元智能的理论指导下,如何更新教学设计,改善学习方式,实施有效教学,及获得有益的体验。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有效教学;新路径

多元智能理论在众多心理学理论、教育学理论的思潮和流派中“异军突起”,迅速成为美国和世界其他各国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多元智能理论传入我国在我国教育界立刻产生了广泛影响。它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智力观,这一观点颠覆了认知心理学对智力本质以及智力结构的界定。这些新观点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对新一轮课程改革具有启发意义。当今课堂有效教学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师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角度,探讨课堂有效教学的新路径。

一、多元智能理论概述

加德纳(Gardner)是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教授,参与美国“零点项目”(Project Zero)的研究工作。1979年“零点项目”承担了研究人类潜能本质及其开发的课题后,加德纳受命写一本阐述人文科学领域中建立人类知识本质理论的专著。1983年加德纳身兼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终身教授和“零点项目”所长。其后,他经过不懈的研究与努力,终于将他的研究成果发表。这就是著名的《智能结构》一书,它标志着多元智能理论的诞生,并开始向世界传播。

加德纳创建的多元智能理论否定了传统的线性的、单一的智力观,指出人类的思维方式,即认知世界的方式是多元的。他证明了每个人都拥有至少八种智能,分别是:

①言语/语言智能:就是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能力。演说家、作家都是语言智能较强的人。

②逻辑/数理智能:就是有进行运算、逻辑推理、科学分析的思维能力。电脑程序员、科学家、逻辑学家都是这种智能较强的人。

③视觉/空间智能:是指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外部空间世界的模式,并能运用这个模式的思维能力。画家、雕刻家、司机都是这种智能较强的人。

④身体/动觉智能:是指运用整个身体或者身体的一部分解决问题或者制造产品的思维能力。舞蹈家、运动员、演员和手工艺大师都是这种智能较强的人。

⑤音乐/节奏智能:对音质、音量、音色、旋律、节奏等具有敏感性,具有成功运用这些要素的思维能力。音乐家、作曲家等就是这种智能较强的人。

⑥人际交往智能:是指理解他人,并善于处理自己和他人关系的思维能力。销售商、政治家、心理学家等人就是这种智能较强的人。

⑦自我反省智能:是指一种深入自己内心世界的思维能力。哲学家、诗人等是这种智能较强的人。

⑧自然观察智能:这种智能的核心,包括区别分类动物或植物群以及自然生成的东西,如山脉和云。植物学家、动物学家、环境保护主义者都是这种智能较强的人。[1]

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智力观,其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了智力的实质是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将“智力”从无形的东西发展成为有形的东西,并将“智力”从学校教育领域拉回到现实生活中,避免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生活脱节。

2.发现了每个个体身上所拥有八种相对独立智能的相似性。这八种智能分别与特定的认知领域和知识范畴相联系,在个体生活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各种不同程度的智能组合使得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点。每种智能开发得当,都能获得成功。这使教师要思考教学设计的多元性和教学策略的选择性。

3.揭示了不同个体智力结构的差异性。每个人在学习和使用概念、技能上存在着天生优势和偏好的差异。个体智能的发展方向和程度受到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与制约。每个学生都隐藏着巨大无比的多元智能,教育就是提供开发潜能的最佳环境,让他们获得成功体验。这对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因材施教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4.提出了重视多维度看待智能问题的方法。在多元智能理论看来,承认智能是由同样重要的多种能力而不是由一两种核心能力构成的,承认各种智能以多维度地、相对独立地表现出来而不是以整合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是多元智能理论的本质所在。[2]

多元智能理论不仅在心理学界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教育界,特别是在教育改革中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很快成为当今美国和世界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

多元智能理论从其创始起从各种途径传入中国大陆,最初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原因是我国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斯皮尔曼的智力二因素说的影响,只重视学生的语言/言语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的培养,忽视了其他智能的发展,教学评估也侧重于这两项智能。这样,教育的目的——人的全面发展——就很难达到。由于多元智能理论与中国的教育政策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加上其本身所拥有的现代科学的前沿特质,因此,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得到了广大教学工作者的认同,这就为我们进行课程改革,实施有效教学提供了心理学的理论支持。

二、实施有效教学应由科学理论支撑

有效教学的研究应由科学理论来引领。科学理论主要是指科学心理学、现代教育学和脑科学的知识和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理论,它与有效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本文探讨的重点。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实施有效教学悄然成为中小学教师关注的焦点。有效教学的概念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作为一个热点教学理念始于20世纪上半叶,从产生至今,它就一直是研究的焦点之一,频繁地出现在教学文献和实践者的视野中。但有效教学的历史研究表明,有效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其内涵是一直随着教学价值观、教学理论基础和教学研究范式变革而不断拓展和变化的。

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认为:“有效教学”研究的最终衡量标准就是学生的成长,而这种成长将不单单用成绩高低作为衡量标准。所以,如何衡量、评价和把握学生成长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和巨大的挑战。在他看来,“有效教学”研究起码隐含着如下三种进步假设:第一“传递中心教学”是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的;第二“对话中心教学”是基于支撑对话活动的学习环境的创造;第三“教学的转型”是以教师角色转变为前提的。[3]

笔者认为,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需要多元智能理论的心理学支持。从传统的“传递中心教学”转变为“对话中心教学”再到“教学的转型”,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实现这个飞跃就必须依靠多元智能等先进理论的引领,摆脱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观的束缚。所谓传统课堂教学观,无非是传递文本知识,教学的成败取决于教学方法和学生的个人能力。然而,在现行的教育机制下要做到这一点有一定的难度。一方面,由于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思维,另一方面转变教师观念需要有先进的科学理论的引领。多元智能理论进入教育工作者的视野,就像在传统教学的高墙上打开了一扇窗,使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学生,更好地认识教材,更好地认识自己。教师角色转换也就有了基础,学生全面发展才有希望。

2004年“多元智能理论”创始人哈佛大学教育研究所发展心理学教授加德纳来华做了题为“以多元智能观看教育”的讲座,他认为几乎所有的人都是聪明的,但每个人聪明的范畴和性质都各不相同。一名学生语文、数学成绩不好,但在体育、美术和音乐方面有所专长,同样是高智商的标志。[4]

现行的标准化考试过分强调了言语/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学生的许多潜能得不到开发,还造成相当数量的人虽然考试成绩很好,工作后却不能独立解决问题,这是对人才的极大浪费。我们也注意到杰出的历史人物基本上不是状元,连进士也不多,大多不是考试高分的优胜者,中外皆然。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等均属少年愚钝,大器晚成。毛泽东、鲁迅、胡适、郭沫若等人成才之路坎坷,也非早慧的优等生。

当我们离开中学后一二十年转身回顾,会发现当年班级或学校最出众的尖子生已成凡人,而在不同领域崭露头角的多是那些表现平平的同学。有人称之为“第十名现象”,即日后有成就者并非是当年的拔尖者,而多是那些中等偏上的学生。

这些事例说明了一点,中小学阶段的学习成绩其实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诚然,成才或成功还取决于社会、历史、环境等复杂因素,不完全是个人能力所能左右的。如果我们认同多元智能理论和我们周围所发生的事实,它会逐步地更新我们的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和教学观。这是教学转型的基础。

三、有效教学课例尝试

“人的智能是能够被唤醒或激活的,而且一旦被唤醒或激活后,这些智能能够得到发展和强化。在不同的环境和文化条件下,这些智能的发展也会不同。然而由于人类大脑的可塑性,每种智力都能够得到强化,各种智能的认识能力也能够得到极大的发展。”(David,1999)

多元智能理论的一个基本假设是每个人在学习和使用概念、技能上存在着天生的优势和偏好差异。当教师认知和认同这一理念时,就不难理解学习是通过不同学习风格和多元智能进行的,教师就能运用这种观点到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去,从而提供不同的教学活动来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例如我们在学习《牛津高中英语》Advance with English,模块四,Unit 2Sporting Events中的Reading:The Honourable Games(奥林匹克运动会)一课时是这样设计的:

1.介绍和学习多元智能理论的要点,成立各种智能中心学习组,这是学习的组织形式,具体做法是:让学生自己报自己的优势智能,听取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的意见,最后确定八种智能中心学习小组,每个学生参加一个智能中心学习组。

2.根据课文内容领取学习任务。

老师分配任务时有两个要求:一是要求与课文内容有联系,特别是重点、难点和语言点。二是获取要求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知识。(可以通过互联网、图书馆查阅,准备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讨论)

①言语/语言智能中心学习组:了解课文结构内容和写作特色。

②逻辑/数理智能中心学习组:调查为什么各国要竞争举办奥运会。

③视觉/空间智能中心学习组:调查奥运会的历史背景知识。

④身体/动觉智能中心学习组:调查奥运精神和典型的冠亚军代表。

⑤音乐/节奏智能中心学习组:收集历届奥运会的开闭幕式和主题曲等资料。

⑥人际交往智能中心学习组:调查奥运会的主题和文化特征。

⑦自我反省智能中心学习组:举办奥运会的意义。

⑧自然观察智能中心学习组:历届奥运会的地点和特点。

3.在课堂内进行交流讨论各组完成任务的情况和收获,再由教师作简要的评述。

4.把修改后的书面稿贴在班级交流园地。这样可以提供一个交流平台,供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并能把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存储在长久的记忆中。帮助学生发现自己智能的强项和弱项很有裨益,能让学生相信他们都有学习的能力,只是学习途径不同。当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智能强项时会受到极大的鼓舞。同时,也有助于强势智能向弱势智能渗透。

教育学生认识到他们擅长的学习风格时还能帮助他们做好学习方式的选择,让学生知道哪一个项目与他们自己优势智能相匹配,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成立智能中心学习组进行课堂活动是一种新的尝试,首先要求老师进行有一定难度的设计和实施,较好地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其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全方位、多角度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更好地体现主体性的作用,也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当然,全面参与学习花去学生许多学习的时间,高中期间各科任务、作业都很重,每科都这样做,学生负担太大难以承受,需要妥善安排和简化过程。

在反思总结过程中学生也提出了类似的问题。他们在整改过程中采取了一些措施解决。例如,我们也考虑到结合课外活动,开展一些运动比赛对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潜能可能会有帮助。根据具体情况,以智能小组或行政小组为单位,开展运动比赛,让学生感受运动竞争的刺激,感悟运动的愉悦,感知运动开发自己多元智力的潜能。传统课外活动中的跳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它可以表明人脑是在与身体互动中学习,跳绳比赛是可以开发学生的多种潜能。具体是:

1.跳绳可以确立数的观念。如果参加跳绳比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和合作的意识。平时开展的跳绳活动能促使学生把抽象的数与实际事物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含义和形成数的概念。

2.跳绳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记忆力。由于跳绳过程中不断数数和跳绳的次数建立“对应关系”,从而使抽象枯燥的数字变成了具体形象的事物,让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动作思维有机结合,把抽象记忆变成为形象记忆。

3.跳绳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节奏平衡感。跳绳活动是手脚并用的活动,是具有一定节奏感的活动。这可以促进学生左半脑和右半脑的协调发展,还可以培养学生规律性的节奏感,使学生的生理、心理都会得到全面发展。

4.跳绳活动能形成学生的方位知觉。在跳绳活动中有时单人跳,有时双人跳或多人跳,有时还会简繁结合跳出许多新花样。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方位知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改善人际关系的功能。

我们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形式和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改变了教学实践形态,更新了学习方式,在课改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我们体会到尽管是一小步,也需要教师艰辛的努力,教师只有坚守课堂,聚焦教学,才能在有效教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进。课堂教学的研究就是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认知偏差和失误去接近真理的过程。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成功获得的是经验,失败得到的是教训。

参考文献

[1]加德纳.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新华出版社,2000.

[2]加德纳.霍力岩等译.智力的重构[M].中国轻工出版社,2004.

[3]郭富昌.多元智能在中国[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肖成全.有效教学[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Laura Erlauer.黄河,陈萍译.不可不知的用脑教学法[M].中国轻工出版社,2006.

[6]David Lazear.The intelligent Curriculum:Using Multiple Intelligence to Develop your Students’Full Potential[M].Zephyr Press,1999.

(本文发表于《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08.6)

【注释】

[1]郭富昌,等.多元智能在中国[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

[2]霍力岩.加德纳多元智能及依据探析[J].比较教学研究,2000(03).

[3]纸笔怎可定智商“差生几乎不存在”[N].新闻晚报,2004.5.2.

[4]钟启泉.有效教学最终标准是学生成长[N].中国教师报,2007.6.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