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活教育”的理论体系

“活教育”的理论体系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做人”是“活教育”的一般意义的目的。为此,他强调“活教育”应是生动、自然的教育。“活教育”的课程应回归生活和自然。“活教育”是陈鹤琴针对传统教育脱离社会实际,以书本知识为中心等弊端,并在借鉴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教育主张。因此,“活教育”是对中国现代教育思想和实践产生重要影响的理论,其中不少观点对当今的教育改革仍然富有启发。

二、“活教育”的理论体系

“活教育”是陈鹤琴的具有代表性的教育主张。“活教育”的理论体系由三部分构成:目的论、课程论和方法论。

(一)目的论

陈鹤琴“活教育”的目的是依次递进的三个层次,即“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40]

“做人”是“活教育”的一般意义的目的。陈鹤琴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人是它的出发和归宿所在。教育首先必须使人明确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使之成为自觉的人。为此,“活教育”提出了做人的三个基本要求:“第一,他必须爱人不论国界、种族、阶级或宗教的关系;第二,他确是最爱真理,不为富贵所淫;第三,他有人类崇高的精神,天下一家的观念。”[41]“做中国人”则体现了“活教育”目的的民族性。“做中国人”就是要培养每一个国民,使其具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爱国主义品质。“做现代中国人”则体现了“活教育”目的的时代性。民主与科学是20世纪的时代主题,“活教育”的目的也体现了这一时代精神。现代的中国人应该是什么样的呢?陈鹤琴认为:“第一要有健全的身体;第二要有建设的能力;第三要有创造的能力;第四要能够合作;第五要服务。”[42]它把时代精神与国情民性结合起来分析,使其依次展开论述的体、智、德诸方面获得了新的意义,突出了“做现代中国人”所必备的良好素质及其肩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后来,陈鹤琴又对“活教育”的目的进行了发展,那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世界人”,其中“做世界人”就是要“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43]

(二)课程论

陈鹤琴认为,传统教育的一个弊端就是过度依赖书本知识,这样的教育只能培养出读死书和死读书的“书呆子”。为此,他强调“活教育”应是生动、自然的教育。“活教育”的课程应回归生活和自然。“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陈鹤琴认为,在与自然、社会的接触过程中,儿童能够亲自获得最生动、最鲜活的经验和知识,这些既能够与儿童的生活相联系,同时还能够激发儿童的兴趣。因此,活的课程就是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对他们去学习。他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才是我们活的书,直接的书。”[44]

陈鹤琴还将“活教育”的内容具体化,包括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和文学活动,它们相互结合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像是一只手掌的五个指头,因此陈鹤琴又将它们称为“五指活动”。根据“活教育”的主张,陈鹤琴还对于学前和小学阶段的课程进行了改革设计。他认为按照学科分类组织的课程,脱离儿童生活,违背儿童心理。因此,他提出“参照本省实际情形”,并“根据最近部颁新课程标准”,结合儿童活动的阶段特点,将课程分为:“第一阶段,以采用小单元编制为原则;第二阶段,除国语算数外,采用大单元及活动中心编制;第三阶段,除算数国语外,采用活动中心编制。至于教材的组织,由各阶段分别厘定活动单元。”[45]

(三)方法论

与“活教育”的课程论相一致,陈鹤琴提出了一个以“做”为中心的“活教育”方法的基本原则,即“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46]。这一主张也是对美国杜威“寓学于做”方法论的继承和发展。

专栏

杜 威

约翰·杜威(1859—1952年),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杜威的教育思想对美国乃至世界现代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和“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并将这三句话归结为教育的本质。

陈鹤琴认为,学校的教学工作应该让儿童自己去经历和思考,去求结果。“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47]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教师的责任只是指导儿童,让儿童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自己行为、自己思想的主动创造者。这样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得以明确。

为贯彻“做”为中心的教学原则,陈鹤琴将“活教育”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个步骤:一是实验与观察,主要是获取直接经验和活的知识。二是阅读与参考,通过这一过程实现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有机结合。三是发表与创作,即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融会贯通后,进行自由创作与发表。四是批评与研讨,老师和学生一起共同检验学习的成果,互相学习、互相批评,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活教育”是陈鹤琴针对传统教育脱离社会实际,以书本知识为中心等弊端,并在借鉴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教育主张。它注重培养人才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将学生从课堂和书本引向大自然和大社会,由重视教师的“教”转为学生的“做”。这些主张在三四十年代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冲破传统教育的牢笼禁锢确有其重要价值。因此,“活教育”是对中国现代教育思想和实践产生重要影响的理论,其中不少观点对当今的教育改革仍然富有启发。

本章小结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的教育事业发生了转折,中国共产党坚持了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采取“先维持,后改良”的政策,对学校教育进行了正规化的改造,这些活动一方面配合了解放战争的进行,也为战后教育事业的发展做了充分的准备。而国民政府统治区的广大师生依然为着和平、民主甚至是生存与国民政府做着不懈的斗争,学生的爱国运动成为解放战争不可或缺的第二条战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现代时期,是中国教育思想和理论取得丰硕成果的时期。在此期间,一大批杰出的教育家在探索救国之路的同时,为中国教育思想的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晏阳初在总结中国社会存在的“愚”、“贫”、“弱”、“私”四个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运用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改造中国,改造乡村社会,以实现化农民的愿望。“文化失调”是梁漱溟对中国问题的归因,解决问题依然是通过社会秩序的重建完成乡村建设和乡村教育。陶行知则在吸收中西文化教育优长的基础上,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并以此为指导,开展了一系列面向平民和劳苦大众的教育实践活动。还有首倡职业教育的黄炎培,以大职业教育观建立了职业教育的理论体系。有“中国福禄贝尔”之称的陈鹤琴,运用亲身的观察和记录,走进了儿童的内心世界,用他所倡导的“活教育”主张将儿童从课堂和书本中解放出来。这些思想不仅为中华民族的改造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理论,在中国教育史上树立了一座座不可磨灭的丰碑。

思考题

1.简述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基本内涵。

2.试述晏阳初“四大教育”、“三大方式”及现代价值。

3.简述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

4.简述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影响。

5.试论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当代价值。

6.陈鹤琴“活教育”理论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影响。

【注释】

[1]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页。

[2]宋恩荣:《晏阳初文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2-53页。

[3]晏阳初:《晏阳初全集》,第1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47页。

[4]晏阳初:《晏阳初全集》,第2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90页。

[5]宋恩荣:《晏阳初文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00页。

[6]晏阳初:《晏阳初全集》,第1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75页。

[7]晏阳初:《晏阳初全集》,第1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21页。

[8]晏阳初:《晏阳初全集》,第1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531页。

[9]晏阳初:《晏阳初全集》,第1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71页。

[10]晏阳初:《晏阳初全集》,第1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21页。

[11]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1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64页。

[12]宋恩荣:《梁漱溟教育文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42-43页。

[13]梁漱溟:《社会教育与乡村教育之合流》,《乡村建设》,1934年第9期。

[14]宋恩荣:《梁漱溟教育文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45页。

[15]梁漱溟:《我的努力与反省》,桂林:漓江出版社1987年版,第93页。

[16]马秋帆:《梁漱溟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81页。

[17]马秋帆:《梁漱溟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80页。

[18]宋恩荣:《梁漱溟教育文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28页。

[19][美]艾恺:《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79页。

[20]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第3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217页。

[21]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第3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366页。

[22]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第2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633页。

[23]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教育文选》,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16页。

[24]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第2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617页。

[25]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第2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289页。

[26]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第5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61-162页。

[27]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第1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217-218页。

[28]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第2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81页。

[29]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第1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619页。

[30]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第1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626页。

[31]黄炎培:《实用主义产出之第三年》,选自《黄炎培教育文选》,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41-43页。

[32]田正平,李笑贤:《黄炎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82页。

[33]田正平,李笑贤:《黄炎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23页。

[34]中华职业教育社编:《黄炎培教育文集》,第3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第268页。

[35]黄炎培:《我来整理职业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教育与职业》1922年第100卷。

[36]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教育文选》,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51页。

[37]陈鹤琴:《陈鹤琴全集》,第1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6页。

[38]陈鹤琴:《陈鹤琴教育文集》,下卷,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第107页。

[39]陈鹤琴:《陈鹤琴全集》,第2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686页。

[40]陈鹤琴:《活教育——理论与实施》,上海:华华书店1949年版,第45页。

[41]陈鹤琴:《活教育——理论与实施》,上海:华华书店1949年版,第72页。

[42]陈鹤琴:《陈鹤琴全集》,第4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57-359页。

[43]陈鹤琴:《活教育——理论与实施》,上海:华华书店1949年版,第50页。

[44]陈鹤琴:《活教育——理论与实施》,上海:华华书店1949年版,第50页。

[45]陈鹤琴:《活教育——理论与实施》,上海:华华书店1949年版,第51页。

[46]陈鹤琴:《活教育——理论与实施》,上海:华华书店1949年版,第52页。

[47]陈鹤琴:《陈鹤琴教育文集》,下卷,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第65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