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控制论与阅读教学

控制论与阅读教学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依照控制论的观点,阅读教学是一个由许多环节组成的整体,教学质量的高低,则取决于阅读教学过程的调控。单向控制,即单项控制,是根据阅读的总体要求进行非完整性的单一项目的语段阅读教学,或专门进行记叙文的阅读教学,或文言文的阅读教学等。

控制论与阅读教学

褚治明

摘要:美国数学家维纳创建的“控制论”,是使系统保持稳定的一种科学理论。运用控制论的原理调控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可以更好地克服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盲目性、随意性,使阅读教学程序化、系统化、规范化,能有效地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关键词:控制论;语文;阅读教学

美国数学家维纳创建的“控制论”,是研究受控自调的运动对象如何通过内部和外部条件的变化而进行自身的调节活动,以克服不确定性,使系统稳定地保持或达到一定目标的科学。依照控制论的观点,阅读教学是一个由许多环节组成的整体,教学质量的高低,则取决于阅读教学过程的调控。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能自觉地运用控制论对教学这一信息活动进行有目的的“控制”,就能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具体操作可以从以下十个方面进行。

一、定序控制教学

序,即程序。“定序控制是指对教学内容系统的控制。”[1](P50)任何一种阅读教学法都有一定程序,各种阅读教学程序,又常受年级要求和学生心理两方面的控制。因而,阅读教学程序,既要符合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原则,又要遵循学生阅读能力形成的一般规律。

首先,从阅读教材的编排体系看,虽然现行中学语文教科书还没有找到一种更尽如人意的科学的编排序列,但大都已经有了自己完整的体系,比如统编中学语文教科书的内容有五大系统:①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的读写知识和能力训练系统;②听说的知识和能力训练系统;③文学鉴赏的知识和能力训练系统;④文言文的阅读知识和能力训练系统;⑤现代汉语的重点知识和能力训练系统。每一个系统都有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能力训练体系。

其次,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整体过程看,近些年来,我国语文教学工作者对语文教学的序做了积极的探索,其中“三分法”与“四分法”即是对阅读教学序的探索最有影响的两种观点。“三分法”的具体过程是:第一阶段,预习课文——泛读,形成表象;第二阶段,讲读阶段——精读,达到理解;第三阶段,练习与运用——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四分法”将阅读教学过程分为预习、讲读、复习、练习四个步骤。这两种观点一定程度上概括了人们的实践经验,对阅读教学起过重大的指导作用。但是,目前随着对阅读教学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语文阅读教学的一般过程又有两种新的程序,即“认读——感知阶段;理解——联想阶段;评价——思维阶段;积累——记忆阶段;运用——迁移阶段”[2](P36~43)五环教学程序。“阅读准备——整体感知——具体理解——总体把握——欣赏评价——反馈调控”[3](P117)的六步教学程序。这两种观点更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性和科学性,已经在语文教学中被普遍推广和运用。

再次,从学段阅读教学要求看,阅读控制教学的程序应该是:(1)整体安排按文体。即,初中阶段是,初一侧重简单记叙文,初二侧重简单说明文,初三侧重简单议论文、较复杂记叙文、小说等。高中阶段是,高一侧重较复杂记叙文、较复杂说明文;高二侧重较复杂议论文、文学作品;高三侧重政治科技读物和文艺作品。(2)单一文体分阶段。即,记叙文“五阶段”①写景状物的一般要求;②叙事写人的方法;③记叙的材料;④记叙文的构思;⑤夹叙夹议、把握文章的思路。议论文“七步骤”①把握观点和材料的关系;②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③论证的结构和方法;④辩证的分析;⑤议论文的语言;⑥文学评论的特点;⑦杂文的特点。说明文“两要点”①抓住特征说明事物;②按合理顺序说明事物。小说“四步骤”①小说的人物形象、环境;②小说的情节和主题;③古代小说的特点;④小说鉴赏。

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化控制,教师的任务有三个方面:一是认真钻研、真正弄懂教科书的编写体系;二是按教科书的体系控制教学;三是在控制的过程中,发现并修正现有体系的不足之处。从而使自己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更加科学和有序。”[1](P51~52)

二、定向控制教学

“所谓‘定向’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学习本部分教材的目的要求和重点难点,使其方向明确,把教学活动变为目标明确的定向活动。”[4](P36)教学目标具有把教学要求具体化、系统化的功能,具有对教学过程定向和控制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学前定向,可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使之有的放矢,学而有得。”[5](P42)叶圣陶也说:“无论学习什么学科,都该预先认清楚为什么要学习它。认清楚了,一切努力才有目标,有方向,不至于盲目的胡搅一阵。”[6](P2)现阶段语文阅读教学的一般过程都包含了“定向准备”这一环节,这是比较符合阅读教学规律的,受到语文教学界的认可。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定向”控制是很有必要的。

阅读教学的“定向”控制可分为单向和多向、正向和反向控制。单向控制,即单项控制,是根据阅读的总体要求进行非完整性的单一项目的语段阅读教学,或专门进行记叙文的阅读教学,或文言文的阅读教学等。多向控制亦即综合阅读教学,如学习文章的抒情特点,就可以综合学习记叙文的抒情、议论文中的抒情、小说中的抒情、散文中的抒情、诗歌的抒情等等。单向控制在总体上要注意与多向控制联系;多向控制则要注意寓单向控制于总体之中。

正向控制,即通过系统的指导让学生知道同一种文体的文章该怎么去阅读,掌握正确优化的阅读方法。例如教师告诉学生,记叙文划分段落的原则有: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件发展的情节变化、表达方式等,并结合具体课文进行讲解,这是正向传授方法;如果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能用所学过的知识、方法去解决另一个语言环境中的问题,也就做到了正向迁移。反向控制,是对正向思维进行限制的控制。一种是通过对一篇或一类文章的思想、内容等阅读时出现的错误性理解进行归类分析,找出错误的根源,并及时给予指引改正;另一种是,在教学中“教师设置重重障碍,把学生的思维之水逼到绝壁上,让它从天而降化为壮观的瀑布”[7](P2),再对学生实行反向控制。应该注意的是,在阅读定向控制教学中,正向控制和反向控制互为补充。

三、定量控制教学

“所谓‘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安排教师的‘讲’与学生的‘练’的数量和范围。信息论的原理表明,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应根据信息接受者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对信息的数量和范围进行控制。”[4](P36)当前,中小学生的阅读的定量控制难度较大。

21世纪是一个科技、经济文化突飞猛进的时代,社会信息量剧增,人们心理上承受信息量的能力也越来越大,那么增大课堂阅读教学容量也成了阅读教学追求的目标,但阅读容量并非越大越好,它也应该有适当的控制。量次不足,就可能完不成既定的教学任务;量次过大,学生负担过重,同样也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且学生阅读的数量并非完全成正比,如果是走马观花式的阅读,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来说,那是毫无意义的,因此,要进行定量控制阅读教学。

阅读定量控制包括三个方面内容:课时量的控制、课堂教学容量的控制及课外阅读量的控制。在课时分配上,阅读教学的教读课文与自读课文,深文与浅文,长文与短文,应有所区别。如教读《廉颇蔺相如列传》自然要比《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所用的课时多。对于课堂阅读教学容量,应根据学生的语文水平,心理上对信息量的承受程度来安排。如于漪老师上《祖冲之》和《晋祠》时,认为课文的信息量对她的学生来说显得太少,于是她在课前布置学生看有关中外科学家和我国名胜古迹的文章,上《祖冲之》时,请多名学生介绍中外著名科学家的事迹,上《晋祠》时请多名学生介绍我国的名胜古迹,增加课堂阅读信息量。而她的这种做法对于语文基础较差、对理解课文还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来说是不适宜的。

其实,定量控制难度最大的、分歧最大的应该是阅读训练量的控制。我们常说要“精讲多练”,那么“精讲”应该讲多少为好,“多练”是否就是进行“题海战术”呢?这是否符合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和规律性,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四、定度控制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度’主要是指教学内容的难易度和深浅度。所谓‘定度控制’是指教学内容难易深浅适度:既符合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又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4](P37)其实也就是阅读教学如何遵循量力性原则的问题,即阅读教学必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处在一定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学生,其身心的发展既有共同的发展水平和特点,也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特点。教育既要符合其共同的发展水平和特点,又要符合各自不同的发展水平和特点;既要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又要有一定的难度、深度和跨度。教师要善于在已知和未知之间架设桥梁,不断激起学生“跳起来摘果子”的热情与欲望。黑格尔说过:“凡人世间的事物、财富、荣誉、权力甚至快乐痛苦,多半都有其确定的尺度,超过这个尺度就会招致毁灭。”可见,把握事物的“度”,防止“无度”“缺度”和“过度”对于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阅读教学要进行有效的定度控制,就得从难易度、速度、跨度等方面进行。①难易度是就阅读内容的难易深浅来说的。教师讲授的内容、所提的问题、所布置的作业都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特点而定;同时,教师还善于做好化难为易和化易为难的工作。②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阅读数量的多少;在广泛进行阅读速度检测和研究中,汉语文的阅读速度,常速为每分钟200~300字,快速每分钟600~700字,高速可达每分钟1200字以上。一般情况下,中学生的阅读速度为每分钟400~500字。③跨度是指除了阅读课本的内容之外,还要阅读课外读物,甚至是跨学科的读物,也就是说阅读要有一定的广度。目前,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定的阅读书目中,古今中外,小说、诗歌、散文,哲学、美学等不下几十种;此外,还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报刊。

五、定性控制教学

“所谓定性控制,就是根据教学目标控制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所传递信息的性质。”[1](P52)我们知道,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学习的不仅仅是语言文字、语法修辞等,而是包括了除语文之外的许多知识,可以说语文学习的内容是一个大杂烩。单就阅读教学来说,不仅是文章学、语言学、文字学,还涉及思想教育、思维训练等,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往往难以控制。因此,阅读教学一定要注意整体性、系统性、指向性、创造性、预见性和准确性的控制。

我们了解到,在语文教学中常有这样的现象,有些老师一节课滔滔不绝地讲下来,好些内容却与学生学习语文无关,有些虽然与学习语文有关,但是学生早已知道,真正对学生有用的信息,就那么一两句,甚至一句也没有。例如,有一位老师教学《听潮》,教到“海睡”时——

师:海睡了没有?

生:海睡了。

师:海睡了,放什么曲?

生:月光曲。

师:睡觉的时候放什么曲?

生:梦幻曲。

师:我是指没有睡着的时候,该放什么曲?

生:催眠曲。

师:能不能说得实际点?

生:不知道。

师:那么,大家听(唱起来了),“宝贝,你好好睡吧!……”这是什么曲呀?

生:(茫然,迷惘,课堂沉闷)

师:这是摇篮曲嘛!海睡的时候放摇篮曲嘛!(又怕学生不明白,然后就解释什么是摇篮曲,分析摇篮曲的艺术特点……)

一节课下来却把课文丢在了一边,结果可想而知。有鉴于此,对语文教学的内容进行定性控制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六、定势控制教学

“定势是指‘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一定活动的动力准备状态。’”[5](P43)定势控制教学是指“对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的过程中思维趋势、思想感情的控制。”[7](P6)我国古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前的“愤”“悱”就是指学生被激发起的求知欲望的心理势态,这种势态为学习准备了充分的条件。兴趣、注意、悬念、疑惑、期待……都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状态作出优势准备从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的行为。

当学生的思想情绪与阅读教学内容不协调时,教师要加以诱导,使之与阅读教学内容相协调;当学生思维不是处于积极状态时,教师应通过口头语言、势态语言以及所创设的情境使之兴奋,从而形成一个适合于学生理解、掌握阅读教学内容的氛围。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应该采取一切可能的方式去激发孩子身上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语文教学主要是阅读教学,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情感基调来控制学生的情感,并引导学生在强烈的情感氛围中自奋其力,自致其知,“从而有效地完成语文教学所肩负的‘文’‘道’两方面的任务,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7](P6)

七、反馈控制教学

在阅读控制教学中,教师对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程度的信息反馈,学生对教师为适应学生实际情况而改进阅读教学方法以及对每个学生成绩评定的信息反馈,在阅读控制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为此,教师要认真调查分析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准确了解情况,对信息反馈作出恰当判断,很好地进行教学反馈控制。

八、定点控制教学

阅读教学中,在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还应该有教学的重点难点,或侧重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或侧重结构艺术,培养学生的构思创造能力;或侧重语言分析,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或侧重叙述,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或侧重议论,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或侧重描写,培养学生思维的形象性和想象力;或侧重抒情,培养学生的情感认识能力;等等。对学生进行定点控制教学,可以从某一方面加强学生的训练,有利于发挥他们各自的特长。

九、定时控制教学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由少到多,先慢后快,适时控制的原则,对学生阅读时间予以有效控制。如限定时间读完某篇课文,或一篇课文看准能读完的最短时间是多少等。

十、定型控制教学

即建立“立体思维坐标系”,使学生的思维方式由封闭型转向开放型,由直线型转为曲线型,由平面型转向立体型,由静止型转向动态型,不仅纵向地、发展地看问题,而且横向地、全面地看问题。

“教无定法,教有定规”。控制论作为新的科学方法论,它对语文教学的任务、内容、方法、手段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它给语文教学改革注入了蓬勃生机,显示了它的理论指导作用。运用控制理论进行阅读控制教学,可以更好地克服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盲目性、随意性,使阅读教学程序化、系统化、规范化,以达到提高阅读教学效果的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深入,控制论将会在教学研究与实践中愈来愈充分地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刊于《固原师专学报》2003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武玉鹏.略论中学语文教学的控制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1995,(1).

[2]韦志成.阅读教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3]王松泉,王相文,韩雪屏.语文教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张运辅.控制论原理在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语文教学.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002,(6).

[5]张晓明.合理控制有效安排[J].中学语文教学.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002,(3).

[6]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7]陈成龙.控制论与语文教学[J].宁德师专学报·哲社版,1994,(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