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按照国家标准建设

按照国家标准建设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武汉市职工医学院创建于1958年,1992年被国家教委、卫生部评为全国成人高等教育先进学校。新江大原有四校分别隶属于武汉市四个部门,条块分割、专业设置重复、规模偏小、办学效益偏低,将四校合并并组建新校,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产物。三是有利于满足武汉人民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需要。省、市政府将新江大建设项目列为重点建设工程。

按照国家标准建设 筹建工作得到专家组充分肯定
——向教育部专家组的汇报

首先,我代表校党委、校行政及全校师生员工对教育部专家组及省、市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这次专家组来我校检查指导工作,对我们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必将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在,我就新江汉大学的筹建工作情况分三个问题作汇报。

一、四校办学的历史沿革

合并筹建新江汉大学的原四校都是武汉市属高校。原江汉大学是1981年经教育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的200所高校之一。学校与美、日、加、韩等国的有关高校建有姐妹学校关系,曾荣获湖北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湖北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称号。学校曾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特色,被誉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面旗帜。华中理工大学汉口分校1981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创建,是一所以本科为主的工科院校。经国家外国专家局认定,具有聘请外国文教专家的资格,是武汉市高级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曾荣获湖北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称号。武汉教育学院创办于1952年,是一所以承办武汉市中学师资培养、培训为主要任务的高等师范学校,1990年被国家教委评为全国12所示范性教育学院之一。武汉市职工医学院创建于1958年,1992年被国家教委、卫生部评为全国成人高等教育先进学校。

四校均长期开办过本科专业,并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江汉大学的前身之一原武汉师范学院汉口分院早在197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至合并前共开设24个本科专业。华工汉口分校从198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至合并前开设16个本科专业。武汉教育学院从198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至合并前开设13个本科专业。武汉市职工医学院于1958年至1960年曾招收本科生,1977年以来又恢复培养本科生,合并前开设2个本科专业。20多年来,四校先后培养全日制本专科生7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万余人,为武汉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为了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武汉市委、市政府实施科教兴国和科教立市战略,贯彻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精神,决定将四校合并组建新的江汉大学。这样做,一是有利于增强武汉市城市的综合实力。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市发展迅速,199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2000年又比1995年翻一番。200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07亿元,居全国第9位,综合实力居第6位。“十五”期间,力争GDP年平均增长12%,财政收入增长4000万。武汉市将建设成为华中地区重要的经济、贸易、金融、交通信息、科技教育等五大中心,迫切需要各类专门人才作为支撑,而武汉地区部委属高校主要面向全国、全省的科研院所和大型厂矿企业培养人才,不能完全满足武汉市,尤其是基层单位、中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其热门专业人才更是“进不来”、“留不住”,市属高校在这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有利于优化武汉市高等教育结构,充分发挥办学效益。新江大原有四校分别隶属于武汉市四个部门,条块分割、专业设置重复、规模偏小、办学效益偏低,将四校合并并组建新校,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产物。三是有利于满足武汉人民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需要。武汉市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中心城区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而市属高校则相对滞后。除部委属高校外,北京、上海自办学校都分别有近30所,而武汉市主办的普通高校仅此一所,以致武汉市高考录取分数线长期居高不下,甚至出现了在武汉难进大专的学生,在其他城市可进重点高校本科就读的现象。如去年武汉第三批专科录取分数线,理科480分,文科482分,而北京市第一批重点高校本科录取分数线,理科476分,文科465分,上海市理科498分,文科473分。预计今年武汉市的升学压力仍然很大。因此,举办新江大是武汉市委、市政府为武汉人民办的一件实事、好事。

二、筹建工作的基本状况

1998年底,经教育部专家组考察,全国高校评议委员会表决通过,1999年4月29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同意江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汉口分校、武汉教育学院、武汉市职工医学院合并筹建江汉大学的通知》(教育函[1999]9号)。两年多来,武汉市委、市政府把新江汉大学的筹建列为重要的工作日程,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罗清泉、市长王守海多次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和市长办公会,就新江大的建设目标、新校建设、领导班子建设等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韩忠学、副市长辜胜阻等为正、副组长,市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新江大筹建工作领导小组,韩忠学同志调任副省长后,由市委副书记赵零同志具体负责,还决定由常务副市长张代重对新校建设总承其事,由副市长辜胜阻负责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实验室建设,并要求全市各有关部门、单位对新江大建设特事特办,全力支持。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们以教育部批文为指导,深化改革,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校舍建设,加强专业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四校实质性合并,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各项筹建工作进展顺利。

(一)举全市之力,易地建设新校

原四校分散在武汉三镇,占地仅607亩,33万余平方米的校舍大多陈旧。为了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益地建设好学校,武汉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决定举全市之力,斥资10亿元,易地建设新校。省、市政府将新江大建设项目列为重点建设工程。市土地规划局拿出三块地供选择,经中国工程院院士宁津生教授为组长的专家组论证,确定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角湖畔建设新校。这里湖山环抱,水天一色,风景秀丽,幽雅宜人,是一个十分理想的大学校址。

新校征地1626亩,预留地2000亩,建筑面积38.4万平方米。新校建设规划总体设计方案在全国范围广泛征集,经建筑大师何镜堂院士等著名专家评审,确认选定的方案总体布局科学,功能分区合理,建筑风格明显,是生态化、园林化、智能化的校园,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为了使学校集中精力办学,市政府决定新校建设采取项目建设法人制,由武汉市统建办承建,实行“交钥匙”工程。一期工程33.61万平方米,投入资金8亿元,于1995年5月奠基,经过紧张的前期准备,2000年7月28日正式破土动工,目前工程进展顺利,校园绿化同步实施,受到广泛称赞。著名教育学家潘懋元教授参观新校后来信称,“对江汉大学的定位明确与擘划宏图,十分赞赏;尤其是新校区基建的规模速度,叹为观止”。新校将于2001年11月竣工,届时可实施整体搬迁,集中办学,为教育资源共享、学科专业融合创造良好条件,为学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连同市内校区留下的89.5亩,新江大土地面积共1715.52亩,是合并前的2.83倍,按现在在校生10832人计,生均占地0.158亩;连同市内校区留下的5.42万平方米,以及教职工现有住房18.8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57.84万平方米,比合并前增加了75.3%,生均53.39平方米。

(二)调整学科布局,促进学科建设

学科专业建设是学校一项长远的重要的基本建设。我们以合并为契机,采取措施促进学科的渗透和融合,使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筹建期间,学校两次召开学科专业建设工作会议。在1999年7月的会议上,分析了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需求和学校学科专业的现状,按照同类合并、理工结合、学科渗透的原则,确定了学校院系、学科专业设置方向。将原四校设置的43个系、部合并为12个学院和2个直属部,将55个本科专业调整为34个。目前,学校所设学科专业涉及经、法、文、史、教育、理、工、农、医、管理等10个学科门类。工学、人文、理学、商科等4个学科,已成为学校主要学科门类。其中工科门类包含一级学科5个,本科专业11个,在校生3113人,占本科生的35.25%;人文门类包含一级学科4个,本科专业6个,在校生1871人,占本科生的21.18%;理科门类包含一级学科3个,本科专业3个,在校生853人,占学校本科生数的9.66%;商科门类包含一级学科3个,本科专业7个,在校生1604人,占本科生的18.16%。

2001年1月学校又召开了第二次学科建设工作会议,制定了学科建设发展规划。经校学术委员会评审,确定了11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2001年1月,武汉市行文将我校的企业管理、美术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文艺学5个学科批准为市级重点学科。还将我校分析测试中心、艺术综合实验室、病理与病理生理学实验室等三个实验室批准为市级重点实验室。市政府给重点学科资助共计310万元,力争跻身省级重点学科行列。

目前,学校在校本科生8832人,占在校生总数的81.54%。近年来,学校有30余名教授参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体育学院等高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其中18名教授受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副导师。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华科大、华师大等高校共同举办硕士研究生课程班10多个,招生近800人,初步获得培养硕士研究生的能力。

(三)采取超常措施,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校本部现有教职工2498人,在去年12月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已将313名职工从事业编制中剥离,因此,实有教职员2185人,其中专任教师1136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103人,具有副教授职务的374人。正副教授占教师总数的42%。另有兼职正副教授87人,其中特聘博士生导师13人。现有教师中有13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41名获省市政府津贴;38名获全国及省市优秀教师称号,7名教师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奖励;有省、市优秀专家13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世纪学科带头人近80人。

自筹建以来,我们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聘请一批。实施特聘教授计划,首批从武大、华科大、华师大等高校,聘请了13名学术造诣深、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博士生导师担任我校各相关学院名誉院长或首席教授。二是培养一批。大力选送青年教师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现正在攻读硕士学位的有181名、博士学位的有22名。三是引进一批。采取优惠政策引进了80余名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充实教师队伍。近两年多来,学校为此共投入专项经费1192.8万元。今年6月,学校与市人事局又联合发出招聘广告,以除享受国家规定工资等待遇外,院士年岗位津贴15万元,博士生导师年岗位津贴12万元等优厚待遇招聘高水平首席教授。目前,教师中获硕士以上学位的共计312名,占教师总数的27.46%;如计在读研究生203名,教师中研究生比达45.33%。办好学校的关键在教师的观念得到进一步确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得到了切实加强。

(四)同心同德,推进实质性合并

遵照教育部的指示,我们制定并实施了《江汉大学(筹)整合工作大纲》和《关于加大整合力度若干问题的意见》。2000年10月,武汉市委、市政府在江汉大学(筹)临时党委的基础上,组建了江汉大学(筹)新的党政领导班子,党委书记由武汉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罗友松同志担任;校长由教育部原高教一司副司长、武汉大学原副校长李进才教授担任。校党委书记1正2副;校长1正4副。这些同志长期在高等学校或教育部门工作,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高等学校管理能力。学校党政领导班子9名成员大多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及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基本符合国家关于高校领导班子配备的要求。

学校新的党政领导班子建立以后,成立了党政、教务、科研、人事、财务、学生、后勤、设备与实验室、基建规划等9个管理办公室,组建了15个二级学院(部、馆)和1个发展研究院筹建工作领导小组,并迅速开展工作。2000年11月11日,学校召开了整合动员大会,标志着新江大进入全面整合和实质性合并,分步实施了统一领导、统一政策、统一人事、统一财务、统一规划,有力地促进了学科专业的融合、教师队伍的融合、教育资源的融合和校园文化精神的融合。

(五)深化教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学校始终注重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上,强调全面实施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2000级开始,在全校范围内全面推行学分制,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在教学管理上,以课堂教学为重点,狠抓教风、学风建设,规划教学计划,落实教师、教材,加大教学检查力度和管理力度;在教师配备上,学校95%以上的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基础必修课分别配备2名以上具有讲师以上职务的专任教师,99%的专业必修课配备1人以上具有讲师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在实习基地建设上,学校建有二等甲级标准、设有400张病床的附属医院一所,机械厂一个。与50多所中学和70多家大型企业、医院、科研院所等单位合作建有稳固的实习基地,可基本保证各专业开展正常的实践教学、生产实习活动。

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学校毕业生以乐群敬业、作风朴实、动手能力较强为特点深受欢迎,一大批毕业生已成为各条战线骨干,有些还担任了武汉市、区、县等领导职务。不少毕业生考取了清华、北大、武大、华科大、西交大等国家重点高校的研究生;近五年来,本科生参加英语四级考试平均通过率70.11%。六级平均通过率12.30%;我校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大赛、英语竞赛、“挑战杯”科技竞赛等,获各种奖励188项。学生还积极参加业余科研和创作活动,科研论文和作品获全国、省、市级奖励近百项。

学校现设有21个科研所(室),积极支持教师开展科学研究,“九五”期间,先后承担国家级(包括教育部级,下同)科研项目(课题)和获得国家级奖励的科研成果共20项。全校教师共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和课题128项。有37项成果获省部级奖;经市科委组织专家鉴定,有几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1项达到国内先进和领先水平,共出版专著99部,发表科研论文9130篇,科研论文获省部级奖励103项;获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3项。近两年我们加大了科研经费的争取和投入力度,2000年获得科研经费452万元,2001年获得科研经费1180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科研活动的开展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学校还主动争取科研任务和开展学术交流。近一年来,先后发起并联合有关高校、科研院所举办了“国际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全国信息化、工业化、数字城市研讨会”、“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等6次大型学术研讨会。著名学者李京文、刘建康院士、赵梓森院士、殷鸿福院士、潘懋元教授等200余名知名专家、教授分别出席了会议。这些学术会议就有关学科领域前沿课题和重大现实问题进行了研讨,既促进了我校教育学术水平的提高,又为政府决策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学校公开出版发行学术刊物3种,1999年《武汉教育学院学报》被评为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江汉大学学报》被评为首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六)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学校办学经费主要由武汉市财政投入,近三年年均拨款8419余万元,2000年为8971万元,学校事业发展所需的经费有稳定的来源和切实的保证,并逐年有所增长。除新校建设第一期工程投资8亿元外,市政府还多渠道给予资助:从市长预备金中拨出专款3000万元;为新校建设征用土地优惠约6500万元;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新校的道路、市政、供电等配套投资约2850万元;市人事局高级人才工程给予的资助约200万元等。以上各项投入共约1.26亿元。

为了改善学校实验条件,我们在筹建期间加大了经费投入,添置了一批先进的仪器设备。如购进了在全国医学院所中仅有的两套价值110余万元的德国产显微激光切割系统,又如,购进了美国产气象色谱——质谱仪,德国产5人共览显微镜,日本产工业机器人、快速成型机以及运动控制、过程控制三层网设备,这些设备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处于一流水平。

学校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8528台(件)(指800元/台[件]以上设备,下同),总值4538.45万元,生均4190元。学校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签订协议,将共建机械电子、生命科学重点实验室。

学校图书馆藏书124万余册,生均115册。订有期刊2853种(其中外文期刊339种),另外还有各种音像、微缩、光盘等5368件。

(七)改革创新,推进后勤社会化

我们紧紧抓住新校建设这一机遇,全面推进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新校15.94万平方米的学生宿舍、食堂、教工单身公寓等后勤服务设施,采取与社会企业合作,共建共管。与此同时,将原四校后勤部门及职工成建制地从行政分离,分步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运作和管理。2000年12月,国务院在汉召开了第二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工作会议,全体与会代表参观了新校建设工地并给予了充分肯定。

(八)开拓思路,实施科教联手与名校支援战略

为了在较短时间内使学校办学水平得到提高,我们充分利用武汉地区智力资源密集的优势,2000年12月与武大、华科大、华师大签署协议,开展特聘教授、合作培养研究生、联合申报科研课题、共同举办学术研讨会等工作。依托各校力量,成立了江汉大学(筹)发展研究院,构建了参与高层次学术研究和交流的平台。与武汉市科委、市社科院、市新闻出版局等单位签署协议,在科研立项、联合攻关、出版学术丛书等方面进行合作。特聘一批博士生导师已于今年初到位。今年5月,我们组织出版了第一批代表新江大学术水平的系列丛书7部。

新江汉大学的筹建工作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教育部领导、湖北省委、省政府及省教育厅领导的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2000年12月20日,李岚清副总理视察了新江大,对新江大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彭佩云副委员长来汉视察工作时,听取了新江大建设工作的汇报。朱开轩、陈至立、吕福源、张保庆等同志来汉时听取了筹建新江大的汇报或视察了新校建设工地。湖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蒋祝平、贾志杰、王生铁、邓道坤、王少阶及省教育厅厅长路钢等同志多次到新校工地视察并作重要指示。这一切都给全校师生员工以极大鼓舞,增强了我们建设好新江大的决心和信心。

总之,在两年多来的筹建工作中,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领导亲切关怀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我们认真贯彻教育部批文的指示精神,经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已基本完成了筹建工作的各项任务。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原四校基础比较薄弱,我们的工作能力、水平有限,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为学校目前尚无省级以上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还没有硕士学位点,不能自主培养研究生;教师中知名专家、学者较少,研究生学历的比例偏低;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比较少等,对此,我们将按国家的标准和要求,采取措施不断加以改进和提高。

三、新江汉大学“十五”发展思路

新江汉大学的实质性合并和集中办学,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十五”期间,我们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思路,以改革为动力,以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为重点,大力推进体制、管理和教育创新,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学校的发展格局和定位是:立足武汉、服务武汉、面向湖北,重点发展应用型学科和专业,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形成以工学、经济学、管理学为重点,以人文社会科学为基础,稳步发展教育学、医学、农学的办学格局;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当发展专科教育,努力办成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现代化地方一流综合大学。

(一)在办学规模上,依据社会需求和办学条件,积极发展,稳步扩大,使学校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005年达到15000人,其中本科生12000人,专科生2800人,研究生200人,以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为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作贡献,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作用。

(二)在办学层次上,以办好本科作为立校之本,并进一步提升办学层次。在若干学科建立硕士生培养群,力争三年内建立5个硕士点,五年内建设11个硕士点,并为在某些条件好的学科建立博士点创造条件,逐步形成以本科教育为主,兼有研究生教育、专科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

(三)在学科建设上,由学校一般学科建设逐步发展到重点学科建设。在现有市级重点学科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培育、扶植措施,力争建设5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学科,初步形成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跟踪科技前沿的学科结构。与之相适应建设5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通过政府专项资金和自筹资金等渠道,每年投入1200—1500万元,用于购置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使设备生均占有量明年即超过5000元,为学科建设提供硬件保证。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建设一批省、部级优质课程。

(四)在教育质量和科学研究上,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双学位制、主辅修制等教学管理制度和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形式,在提高学生的综合整体素质上下工夫,努力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本科学生的毕业合格率、就业率,四、六级英语考试通过率、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达到同类高校的中上水平。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学校科学研究,加大科研启动经费的投入,大力扶持教师开展科研活动。力争获得较多的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及奖励,针对武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加强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使科研及获奖项目的层次和数量都上一个新的台阶。

(五)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要通过实施新江大人才工程计划,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力争引进5名以上院士和博士生导师,培养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力争三年内教师中研究生学历者达到50%,两年内使35岁以下青年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者达70%,五年内超过80%。

(六)在校园建设上,在由分散陈旧的校区到新校址集中办学的基础上,实施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投资约2亿元的校园建设第二期工程,逐步完善现代化校园建设。以建设学校宽带信息网络,创建电子化图书馆、多媒体教室、一批开放式实验室为标志,建设生态化、园林化、数字化校园,做到每间教室、实验室、阅览室、办公室、学生寝室都通网络。在现已拥有400多个轿车车位和12000多个自行车车位的基础上,进而做到一半以上教师拥有轿车车位,每个学生都有自行车车位的目标。

新江汉大学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一师生员工的思想认识,用教育发展的大局和新校建设发展的宏伟规划鼓舞师生员工的士气,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探索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形成上下团结一心,深化改革,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努力拼搏的良好局面,为把新江汉大学建设成为让武汉市民引以为骄傲的现代化的地方一流综合性大学而努力。

(向教育部专家组来校视察时的汇报,2001年8月18日。此后,以大体相同内容于同年9月20日向教育部原副部长、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主任张孝文同志作汇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