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统教育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受到质疑

传统教育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受到质疑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大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今天,想象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成才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众所周知,教育是发展学生思维和创造力的基本途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依赖于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值得一提的是,1996年,美国国家科学院推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部《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我国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中国由于自己的历史、传统和特定的国情,这方面更是亟待加强。

六、传统教育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受到质疑

【案例1】

人的想象力是怎样丧失的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足见想象力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在大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今天,想象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成才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实际上,很多学生的想象力正在逐步衰退,这是为什么呢?

测验第一组

一次,某电视台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智力测验,摄制组带着摄像机和录音机,先到一个局测验机关干部。节目主持人在黑板上用粉笔画了一个圆圈,问道:“请大家回答这是什么。”

高压水银灯已经开亮,摄像机也对着机关干部们的面孔轻摇,记者们举着好几根警棍模样的录音棒,单等着谁一说话就捅到他的嘴边上来……机关干部门看着黑板上的粉笔圆圈纳闷,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心中没底,不敢回答。摄像机还在不停地来回摇。谁也不能回答吗?科员开始以请示的目光看着科长;科长以求救的目光看着处长;处长的目光盯着局长;局长用习惯的眼光向秘书求救,秘书忘了正在录像,走过来跟局长咬耳朵,局长听罢秘书的汇报,才气呼呼地说:“对不起!事先不打招呼,不经过研究,我怎么能随随便便回答你们的问题呢?”

测验第二组

电视台的同志们来到了智力测验的第二组——大学中文系的教室里,灯光亮了,摄像和录音开始了,节目主持人照样在黑板上画了个粉笔圆圈,说:“请大家回答这是什么。”

冷场半分钟。骄傲的大学生们突然哄堂大笑,纷纷叫嚷起来:“这算是个什么问题呀?还要考我们大学生!”“太瞧不起人啦!简直是开玩笑!”“只有傻瓜才回答你们的问题!”

测验第三组

初中学生是第三组。一位常考第一名的尖子学生规规矩矩地带头举手,然后站起来指着黑板上的粉笔圆圈答道:“这是一个零。”

节目主持人问:“他答得对吗?”同学们齐声回答:“对!”主持人问:“还有别的答案吗?有没有第二种答案?大家想一想……”一个调皮的学生,没敢站起来,在座位上叫了一声:“O!……英文字母O!”班主任瞪了他一眼。节目主持人赶紧说:“他说得对呀,回答得很好!”

测验第四组

第四组是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他们看了黑板上的圆圈之后,教室里非常活跃,纷纷举起小手,抢着回答问题:

“是个月亮!”“怎么是月亮呢?”节目主持人高兴地问。“黑板是天,天黑了,月亮又白又圆!”“是乒乓球!”“是烧饼!”“是鸡蛋!”“李谷一的嘴巴——她唱歌呢!”“不,这是老师的眼睛,发脾气啦!”

测验总结

智力测验圆满结束。电视台正式播放这个节目的时候,给它加了个标题:人们的想象力是怎样丧失的?

人们的想象力随年龄的增加而递减,随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下降,这是必然的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门学科的任何一项研究能够证明人们的想象力随年龄增加而递减的必然性。那么,人们的想象力以及创造精神与创造力是怎样丧失的呢?

请听一个学生发自肺腑的谈话:

“在国内,老师怎样讲,我们就必须怎样听,而且要一字不差地记下来。特别是考试的时候,一定要一字不差地按照标准答案写,写错一个,就全错。比如,‘紧张’这个词的反义词一定要答‘放松’,写成‘轻松’就错;‘犹豫’的反义词一定要答‘坚决’,写成‘果敢’就错。在历史题中,如果把‘文字记录’答成‘文字记载’也是错的。所以我的语文成绩总是提不高。我真担心,这样下去,教出来的学生,有可能会变成一群丧失个性、别人怎么讲就怎么说的应声虫。”

面对上述材料,我们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是在课堂中被教师们不经意地扼杀的。

同时,我们很难否认:面对这样的教育,学生们在校时间越长,他们的思维灵气就有可能消失得越多。

——摘自《新闻午报》,2007年10月24日

众所周知,教育是发展学生思维和创造力的基本途径。智力开发需要教育,然而教育其实也是双刃剑,事实表明,并不是所有的教育都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在封建社会,“三从四德”的教育在极大程度上束缚了女性的发展。我们强调科教兴国,但扼杀学生创造性的应试教育不能振兴国家,而且,它可能会导致整个民族思考力和创造力下降,最终导致整个国家竞争力的下降。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依赖于高质量的基础教育。而青少年科学探究活动,正是实现上述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近些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都在进行基础教育改革,特别是科学技术教育的改革。而关注科学探究学习活动,培养青少年的科学探究能力,则是上述改革的核心之一。值得一提的是,1996年,美国国家科学院推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部《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这部标准要求学校的科学课程把“学科学作为一种过程”,并强调“学科学的中心环节是探究”。我国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从课外、校外领域来看,美国的西屋人才选拔赛和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创新大赛、欧盟的青年科学家竞赛、法语语系国家的青少年科技博览会、东南亚国家的“青年科学周”活动、我国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都是以鼓励青少年尝试像科学家那样探究和发现为宗旨的。

现在世界各国的中小学教学均强调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开展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能经历思考和主动探索,这是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发展的根本途径。中国由于自己的历史、传统和特定的国情,这方面更是亟待加强。因此,关注青少年科学探究学习活动的理论与实践,有助于从学校科学课程和课外、校外科技活动的多元角度,对青少年参与科学探究学习活动的目标、原则进行综合归纳;有助于对自主学习与科学研究过程的有机结合进行理论探索;有助于对通过科学课程促进青少年对科学探究过程的理解、体验,通过研究性学习课程促进青少年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通过参与科技俱乐部活动和青少年创新大赛系列活动促进青少年应用科学研究方法参与创新的能力等3个阶段性进程进行实验研究,从而为我国创新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的探索和大、中、小学现代科技教育体系的构筑提供初步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同时,亦可为我国科普法颁布后,如何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普及科技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积累、总结切实可行的经验和理论。

【注释】

(1)王升,高吉魁.新知识观:研究性学习的知识论基础.[2010-10-10].http://www.being.org.cn/inquiry/ilbase.htm.

(2)刘仲林.跨学科教育论[M].开封:河南教育出版社,1991.

(3)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张文华,王建华.创新与实践活动——生物教师培训教程[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5)张文华,王建华.创新与实践活动——生物教师培训教程[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