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综合科学课程”

“综合科学课程”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综合科学课程”的推行,与当前国内讨论颇为热烈的综合理科课程相似,为此,研究这一时期的综合科学课程显得特别有意义。所以说,初级中学综合科学课程在此时顺理成章地得到推行,并得到了认可,初级中学综合科学课程被认为是更适合儿童学习科学的课程形式。初级中学综合科学课程的计划在新学制课程标准中得到了体现,但可惜的是,当时国内的科学教育实际还远远达不到这一标准。

第四节 “综合科学课程

1922年新学制从实际情况出发,小学由七年改为六年,中学由四年延长到六年,提高了中学程度,且分为初、高两级,增加了灵活性,增强中等职业教育,中学实行选科制,突出发展学生个性。对高等教育进行了改革,取消了预科制,理顺了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关系。新学制的颁布对我国科学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最突出的两大特点就是,“综合科学课程”的出现以及“分科选课制”的推行。

“分科选课制”的推行,有助于科学技术教育在中学普遍而有针对性地实施。而“综合科学课程”的推行,与当前国内讨论颇为热烈的综合理科课程相似,为此,研究这一时期的综合科学课程显得特别有意义。

在我国历史上,博物、物理、化学三科合并为“自然”科只出现在1922年的初中、高中文理组以及1929年的初中课程设置中。在自然学科中,物理、化学两科并设(1909年实科课程除外)只出现在《壬子・癸卯学制》之前,以后就只在1948年的初中课程设置中出现过。而1922年《壬戌学制》推行下的综合科学课程,则是我国影响颇为深远、推广范围也较大的一次科学教育改革。

《壬戌学制》中的《小学课程纲要》提出,小学设国语、算术、卫生、公民、历史、自然、地理(前四年卫生、公民、历史、地理合并为社会科)、园艺(前四年园艺合并到自然科中)、工用艺术、形象艺术、音乐和体育。与旧学制相比,新课程标准推行了白话文与国语教学,改国文为国语;改理科为自然,初小增加了社会、自然等常识课;废止修身课而增加了公民、卫生,并将历史、公民、地理、卫生合并为社会一科。改“理科”为“自然”,则意味着扩大了儿童的自然常识的范围。

在清末的学制中,将“理科”定位为儿童自然常识类课程,是以一般的物理、化学知识为主的。我国在普通中学系统开设理科课程,一般认为是始于清政府颁布的《壬寅・癸卯学制》。民国初年虽然将有关动植物、自然现象和人体生理卫生的知识纳入其中,但仍用“理科”一词。就在1922年新学制推行下的课程改革中,从尊重儿童的心理和生活经验出发,在变更课程名称的同时,将所有关于自然学科基本常识的内容全部纳入自然科中。其中属于科学课程的有算术、地理、卫生、自然、园艺、工用艺术、形象艺术等,在小学中占44%的教学时间。

《中学课程纲要》规定初级中学课程分为六科:社会(含公民、历史、地理)、语文(含国语、外国语)、算学、自然、艺术(含图画、手工、音乐)、体育(含生理卫生、体育)。同时在中学推行学分制,每个科目每周上课一课时满一学期为1学分。初级中学毕业必须修满180学分,其中必修课164学分,选修课16学分。其中,综合的自然科学课程包含地理、算学、自然、手工、生理卫生,占必修课课时的40.2%。

由于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自身没有现代科学成长的土壤,科学教育均受到国外教育思潮的影响。新学制的颁布在很大程度上依据的是美国式的教育体系,受通识性人才培养以及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新学制”规定初中开设综合的自然科学课程,还出版了相应的《实用自然科学教科书》等综合科学教材。到了1927年后的国民政府时期,因为崇尚欧洲式的更为集权化的教育体制,美国的影响开始减弱,分科课程又重归主导地位。所以说,20世纪20年代初至40年代末,我国中学理科教学一直在分科制和合科制之间徘徊。整体而言,分科制占据上风。但在1922年新学制推行之初,我国初级中学综合科学课程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时之间,推广范围极大。

也有的学者通过查看当时的课程标准认为,这时期的初级中学综合科学课程是“形合而神不合”。在“新学制”的课程标准表中,“博物”中的植物、动物、矿物,“物理化学”中的物理、化学都被严谨地分化在“自然科”等综合性名目出现的科目中,在课程安排上又恢复到地地道道的学科本位。因此,科目的“综合性”往往也都只是表面现象。

但我们说,这一时期初级中学综合课程的形成是有其历史条件的。就在“新学制”酝酿之时,我国正深受杜威教育思想影响,其思想的核心之一为“儿童中心”论,因此,“新学制”的特点就是要给学校和学生留下充分的自由发挥和选择的空间。而同时,国外儿童心理学研究成果也就在这一时期大量流入我国,如英格拉姆的研究认为,综合课程有助于学生学习课程,并能促进个性的发展。因为综合课程可以按心理的原则编制,更有利于学生实际的学习。

这种观点得到了加涅(R.M.G agné)和布鲁纳(J.S.Bruner)学习理论追随者的赞同:综合的理科教学能扩大训练的迁移,因为学习综合理科的学生在领会各种概念、原则和策略的相似性上,要比那些分开学习很少强调互相关系的各个学科的学生要出色得多。皮亚杰(Jean Piaget)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也为综合理科课程的推行提供了依据。在中学阶段,尤其是初中阶段,大多数学生仍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而只有一小部分的学生处于形式运算阶段。

综合理科课程以兼顾学生具有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的认知能力为原则,选择基础性强、难易适度、分量恰当、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科学知识,按照新的方式、新的编排线索,综合地、全面地构建,使课程的编排与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并能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进一步发展。所以说,初级中学综合科学课程在此时顺理成章地得到推行,并得到了认可,初级中学综合科学课程被认为是更适合儿童学习科学的课程形式。

初级中学综合科学课程的计划在新学制课程标准中得到了体现,但可惜的是,当时国内的科学教育实际还远远达不到这一标准。从清末试行《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开始,我国才在普通中学系统开设理科课程,到1922年推行新学制才短短20年左右,科学教育的学校环境和社会支撑体系都处于探索阶段。而综合科学课程是需要将所有自然学科“综合”后才形成的一门独立课程,这对于当时我国刚刚起步的科学教育而言,是一种还无法实现的理想。所以,当时在我国的初级中学里,课程计划是以“综合科学课程”来进行制定的,而在教育实际中又因为条件的限制而无法真正实行综合科学教育。

尽管如此,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初级中学综合科学课程的实行是当时我国学校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尝试,力图打破学科界限,统筹设计,整体规划,强调各学科领域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联系整合。初级中学综合科学课程的实行有利于改变长期以来初中课程存在的门类较多、学科之间相互脱节、缺乏整合的弊端,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和科学,学生能根据统一的科学概念、原理和各领域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建立开放型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学生关注和分析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民生问题,获得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的理解,加深对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认识。因此,20世纪20—40年代对于中学综合科学课程的尝试是值得肯定的。

高级中学则根据地方情况,分设普通科与职业科。普通科以升学为主要目的,又分为两组:第一组注重文学和社会科学,第二组注重数学和自然科学。普通科课程一般由三类构成:第一类是公共必修课程,包括国语、外国语、人生哲学、社会问题、文化史、科学概论、体育,普通科两组学生都必须修习这些科目,但教材与教法有所不同。第二类为分科专修科目,包括分科必修科目和分科专修科目,课程有特设国文、心理学初步、社会学之一种、自然科学或数学之一种等,在这些课程中,第一组以文学及社会科学为主,第二组以数学和自然科学为主。第三类为纯粹选修科目,由学校按地方情形和学生需要设置,高级中学的学生必须修满150学分才能毕业。

在这一阶段的教育改革中,除了西学科目不断增多之外,教学内容中的结构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经学、诸子学、史学等学科都带有浓厚的传统色彩,原来被放在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封建势力逐渐式微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传统学科被取消或者被改造,如在《壬子・癸丑学制》中,经学课程被取消,经学中的诗经被归为文科,尚书、左传被归为历史学科。同时,也比照西方学科设置了中国历史、中国地理、中国文学等新的学科。由此可知,从整体上而言,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学科大大减少,中国传统学科逐渐被新的模式所整合。

进一步而言,我国传统教育有两大缺陷,一是不注重自然科学的教学,二是不注重体育、美育的教学。而通过引进和借鉴西方学科,大大弥补了这两大缺陷。特别是西方现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引入,不仅弥补了中国传统教育的缺陷,而且也彻底改变了我国学校教育的教学内容结构,从而也改变了国人的知识结构和思想观念。而且也开始注重对学生体育、美育的重视。《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中都增设了体操课程。民初,在蔡元培的倡议下更是推行军国民教育,加强了体育的教学和研究。民初还增加了音乐课,为女子开设了手工、家政、裁缝等课程,这对完善我国学校教育的课程结构,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都具有积极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