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综合课程理念浸润心灵

让综合课程理念浸润心灵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贺斌是中国最早命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专家,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开发》报告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了回顾与审视。郭元祥教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这一报告强调了加强实践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银川金凤区第一回民小学 朱东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与难点,它没有固定的教材,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因此在实践与探索中,一串串困扰教学的新老问题总是不断地涌现出来,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思想自然成为教师研讨的主要内容。作为教学实践中的一线教师,5月11日我有幸参加了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合实践活动第十一届研讨会,参会地点是风景优美的现代化大都市——深圳,研讨内容是“理念+经验+建议”,研讨主角是“领导+专家+名师”,研讨方式是“聆听+观摩+研讨”,参会人员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领导、教师800多名。活动内容丰富,精彩迭出,有震撼人心的专家讲座、真实自然的课例展示,还有美国专家、台湾专家和省市领导精辟明晰的课题指引。短短两天的研讨会,我感悟颇深,这样的研讨会不仅让我长见识,而且收获颇丰。

一、聆听专家的报告,让综合实践活动新理念浸润心灵

台湾博士生导师李坤崇教授为我们作了《问题导向学习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运用》报告。李教授详细地阐述了台湾的PBL问题导向性学习方式,介绍了教学七诀,主张综合实践活动以体验、省思、实践为主,倡导体验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讲授“体验学习”时,他讲到教书和教育不一样,真正的教育是学生学而非教师教时,除了结合生活中鲜活的例子外还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泰迪的故事》,他让现场的老师们亲身体验了这种活动,整场讲座俨然是一节活泼生动、精彩纷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让我们经历了一次植根于不同文化背景土壤中的、先进教育理念的洗礼。

贺斌是中国最早命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专家,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开发》报告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了回顾与审视。他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初衷和期望就是,冲出四堵墙的教室,突破45分钟的课堂,把世界当成学生的教科书。学生听到的才能学会;看到的才能记住,做过的才能会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经历和体验;把今天的学习方式与明天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一致起来。

贺斌教授还强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解决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在剖析这些问题的同时,很自然地让参加研讨会的教师认识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培养目标,那就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要使学生会做人、爱学习、善探究、能合作、有特长、能创新,成为具有远大理想、自立品质、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审美情趣、中国灵魂、世界眼光、执着信念、领袖气质的国家栋梁和民族脊梁!

在综合实践的开发和建设上,贺斌教授认为,要注重校内课程资源开发和校外实践活动基地建设。要大力开展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强调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

贺斌专家的报告再次告诉我们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要加强对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了祖国的强大、民族的复兴,培养真正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郭元祥教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这一报告强调了加强实践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他强调,我们现行的人才培养方式面临挑战,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我们应该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让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培养能力的过程。告诉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推进体现了德育为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郭教授的专题报告体现了对与会老师们的谆谆教诲,给我们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操作性意见,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聆听了专家的报告,我们不仅明白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而且懂得了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和设计上,应当研究“真问题”,从学生活动的实践过程上,应当是学生“真研究”,从学生活动的效果来看,应当关注的是学生的“真体验”。这样才能体现综合实践课程真价值。

二、现场授课,经验交流,凸显综合实践活动的规范化、常态化

1.现场授课

东莞市莞城建设小学的陈彦菁老师用深圳实验承翰学校学生进行了六课型选题课+开题课的课例展示。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主题来源于生活,在课前引课时,陈老师先问学生喜欢玩什么游戏,营造出宽松愉快的气氛,做好铺垫。紧接着做了两个实验:

玩水——1.两杯水,让学生观察一样吗?2.把鸡蛋放在水里,仔细观察一样吗?3.让学生说说有什么不一样?4.水里藏有什么秘密?鸡蛋浮起来的水会是什么水?

玩纸——1.一张纸,手从纸中穿过去,能不能?2.整张纸,人能从纸中穿过去吗?3.教师用剪刀把纸剪了几下,让学生从纸中穿了过去。告诉学生玩的学问真大,随即板书——玩,引出课题。把“玩”作为研究的方向,指导学生确定了活动主题。然后,陈老师循循善诱,指导学生运用联想“1+1”的方法,由学生自己归纳出“玩中发现”、“玩出新意”等多个小主题,进行归纳整理后确定出一个主题。课堂上,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开放和自主的探究空间,老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引路人,引导学生对研究课题作了深入地思考。整节课没有喧闹的场面,更多体现出来的是课堂的本真和自然!

2.经验交流

大会上经验交流的有四位教师,其中广东省刘素敏教师的课题《网络环境下主题活动促进小学生高阶能力发展的评价策略研究》的研究经验成为本次经验交流活动的焦点。刘素敏向我们介绍了工作室成员近年来积极开展“网络环境下主题活动促进小学生高阶能力发展的评价策略研究”的具体情况,介绍了所谓高阶能力,就是以高阶思维为核心,解决劣构问题或完成复杂任务的心理特征。具体来说,是指创新、问题求解、决策、批判性思维、信息素养、团队精神、兼容、获取隐形知识、自我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十大能力。评价的目标是评估学生需求(在活动开始时,通过评估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为学生制定适当的计划,同时帮助学生学会用新知识进行思维)、鼓励学习策略(在活动进行过程中,评价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监控活动进展情况,检查知识的掌握情况,鼓励合作和自主学习)、展示理解(在活动结束时,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掌握情况,对相关工作的质量提供反馈意见)。

刘素敏所作的报告得到了与会专家和代表的热情关注。与会专家点评刘素敏工作室所做的“评价策略”研究理念“评价先于活动、嵌入过程;评价引导学习、评价引导活动”及其评价实践研究,于综合实践学科乃至其他学科都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

研讨会主持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编辑部的沈旎老师对上述参与交流的各位领导、老师在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范化、常态化建设方面的贡献要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让我们参会的教师再一次从不同的角度感悟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更加科学化、深入化。

三、反思让我有新感受、新收获

1.在深圳宝亨达酒店郭元祥教授主持中美实践教育对话成为此次会议的又一大亮点。美国教师夸克是论坛交流的主角。在场的许多人,无论是校长、教研员、骨干教师,还是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积极发言、质疑问难,同时真实感受了课程专家们的热情、睿智、幽默与随和,分享了美国专家带来的美国在推进综合实践活动方面的先进经验,拓展了我的视野,增长了我的见识。

2.本次研讨会使我深切感到,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生成性、综合性、活动性优势,确实是当今世界各国培养孩子们创新、实践能力的主力课程。我们每一位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领导、老师们,真的应该将这富有生命力的课程持续、有效地推进下去。

3.从更高更严的角度去审视我们今天开展的的综合课程,我颇感欣慰,我有新的感受,新的收获,受益匪浅。仔细想想,我们是幸福的,我们的课程研究思路方向是对的,但是在许多环节上还有待商讨,进一步完善。

研讨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我们实践的脚步没有停止,我们更坚定的步履才刚刚开始,对课程理念的深入思考还在延续。让我们携手并肩,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大道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