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体西用”下的教育纲领

“中体西用”下的教育纲领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派教育思想的核心,京师大学堂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张之洞在《奏定学堂章程》中明确提出了他的办学宗旨,也就是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指导下,我国当时的教育纲领:“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以一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其知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

第三节 “中体西用”下的教育纲领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派教育思想的核心,京师大学堂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对于京师大学堂的课程设置,这从孙家鼐的奏折中可以明确看出:“今中国京师创立大学堂,自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有未备者,以西学补之;中学有失传者,以西学还之。以中学包罗西学,不能以西学凌驾中学。此是立学宗旨。”(18)作为当时我国最高学府如此,更不用说其他学校的教育。

“中学”与“西学”问题贯穿于中国近代整个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898年,张之洞提出了“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既免迂陋无讥,亦杜离经畔道之弊”的思想,同年,《劝学篇》问世,集中而全面地阐释了这一思想。他说:“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文。如其心,圣人之心;行,胜任之行。以孝悌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汽机,夕驰铁路,无害于圣人之徒。”(19)

由此观之,张之洞对西学的态度还是十分积极的,但是中西学两者之间的差距,在他看来还是有的:“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然不先以中学为根柢,端其识趣,则强者为乱首,弱者为人奴,其祸更烈于不通西学者。”(20)为此,西学是为了国家自强而不得不学的,但中学则是根本。如果中国人不通中学,就如同“不知其姓之人,无辔之骑,无柁之舟”。

在张之洞的这些论断中,所谓“中学”也就是旧学,指的是封建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中国的经史之学,孔孟之道。这是在《劝学篇》的“设学”一节中明确提出的:“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并且张之洞将这些看成是一切学问的根本,认为应当放在首位,学生应该先从经史子集中学习到“圣人之心”和“圣人之行”,然后再学习有助于封建统治的有用的“西学”,希望能培养出“中西兼通,新旧兼学”的实用人才。而关于“西学”的定义,早在洋务运动初期,洋务派就认为“西学”是指“所格之物皆器数之末”,这一观点在当时也代表了清政府的看法。在这样的观点影响下,他们对西方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极为推崇,但同时,却否定其学理,称之为“异学”、“杂学”。

正是对“中学”的如此重视,视其为“本”,为此,张之洞十分强调读经课的重要性。“中小学堂宜注意读经以存圣教。外国学堂有宗教一门。中国之经书,即是中国之宗教。若学堂不读经书,则有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所谓三纲五常尽行废绝,中国必不能立国矣。”很明显,读经的目的在于以三纲五常封建伦理道德来加强对学生思想的控制。这种思想的盛行,对我国科学教育的发展是无益的。科学教育刚从“西学中源”说的羁绊中解脱出来不久,却又随即陷入了“中体西用”说的泥淖。

相比较洋务运动初期,将“西学”只限定于“器数之末”,张之洞有了一定的改进,他将“西学”归纳为“西政”和“西艺”两方面,其纲目为:“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西政也;算、绘、矿、医、声、光、化、电,西艺也。”由此可见,张之洞“西学”的范畴中包括了资本主义的某些规章、律例,但这与维新派所提到的“西政”是有本质区别的,并非指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不仅如此,他极力反对那些能动摇封建统治的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政治学说和进步的资产阶级文化。他把新思想比作“洪水猛兽”,攻击提倡资产阶级文化是“葨先正而喜新奇,急功利而忘道义”。

知道了“中学”、“西学”的涵义,那如何理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的“体”和“用”之间的关系呢?张之洞认为,讲西学必须先通中学,“乃不忘其祖业”,“今日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用之,西政之可以起我疾者取之,斯有其益而无其害”。从这些言论中,可知“中学”是根本,“西学”是末节,“中学”为主,“西学”是从。只有在通“中学”的基础上,才能学习“西学”。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居先,西学居后;中学为本,西学为末;中学存于内,西学形在外。

由此可见,在张之洞的观点中,为学要“新旧兼学。学时数、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虽然在他的观点中,西学的内容已不仅仅局限于西方的科学技术,还涉及西方的政治学说、历史学科,但与中学相比较,是有“体”、“用”之分的,其根本还是学习中学。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张之洞在《奏定学堂章程》中明确提出了他的办学宗旨,也就是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指导下,我国当时的教育纲领:“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以一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其知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

为了引导中学为本,张之洞还特别强调许多西学都可以在中学中找到根源,这与“西学中源”说如出一辙。张之洞认为,举凡西学的格致、化学、农学、开矿、林业、工艺、铁路、武备学校、游学等均可以在《中庸》、《周礼》、《礼运》、《论语》、《左传》、《学记》等中国传统经典中找到互相契合的说法。所以,他觉得“西政西学,果其有益于中国,无损于圣教者,虽于古无征,为之固亦不嫌,况揆之经典,灼然可据者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