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体西用”的历史作用与局限

“中体西用”的历史作用与局限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洋务教育的指导方针,“中体西用”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中体西用”斥责传统教育违背“中学”中“经世致用”、不适应时局变化的成分,为“西学”教育的合理性进行了有效的论证,催生了新式教育。在这一过程中,“中体西用”的内涵也不断深化发展,张之洞成为其集大成者,这一思想为推动中国近代教育改革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也因其历史局限,阻碍了后期的教育改革。

二、“中体西用”的历史作用与局限

“中体西用”思想是在中国封建旧文化、旧教育面临资本主义的严峻挑战,而“西学”又被顽固派深恶痛绝的环境下产生的,只有以“中学”作为前提,“西学”才能有其生存的土壤,这是洋务派应对守旧派的策略。虽然提倡“中体西用”的并非都是洋务派,但大多附从洋务派,为洋务事业提供思想理论。作为洋务教育的指导方针,“中体西用”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传统教育,催发了新式教育的产生。“中体西用”斥责传统教育违背“中学”中“经世致用”、不适应时局变化的成分,为“西学”教育的合理性进行了有效的论证,催生了新式教育。在此原则指导下,洋务派派遣留学生、设立新式学堂,科举制度受到了冲击,也给僵化的封建教育体制打开了缺口。

其次,随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内涵的深化,西学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在洋务运动进行的过程中,“西用”不断纳入新的成分,西学的传播中心也逐渐由科技领域进而涉及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领域,特别是甲午战争后,随着维新派的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民主平等的思想也一起传播,这有利于近代思想的启蒙。

最后,在这一过程中,西方的教育制度也被进一步介绍到中国来,对清末教育制度改革予以很大启发。

作为中西文化接触初期的结合方式,“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然而它固守“中体”,从根本上说是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的,没有克服中、西学之间内在的根本矛盾,必然引起两者的排异性反应,也不利于西学的深入传播。反映在教育上,30余年的洋务教育始终没有从根本上触动传统的教育体制,深受封建教育制度的阻碍,它也使此后清末新式教育,一直受着忠君、尊孔、读经的封建信条支配,未能摆脱封建传统教育的阴影,也不能真正完成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新教育的过渡。

本章小结

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封建社会制度即已百孔千疮,危机四伏。清末的封建教育也呈现出衰颓之势,官学教育有名无实,教育内容空疏无用,科举考试弊病丛生。封建地主阶级内部分化出了一批比较开明的封建官僚及其知识分子,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为其代表。他们是中国近代最早主张向西方学习的知识分子,他们抨击传统旧教育,主张复兴“经世致用”之学,要求改变人才结构,不拘一格降人才,学习西学,“师夷长技以制夷”。随着鸦片战争之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国门进一步被打开,传教士办教会教育,太平天国起义建立的政权也对教育进行了改革,传统教育面临着内外强有力的冲击。

面临内忧外患,洋务派为培养洋务人才,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方针的指导下,兴办了三十余年具有资本主义倾向的洋务教育,他们创办新式外语、军事、科技学堂,派遣了近代中国第一批留美留欧学生,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开始萌芽。在这一过程中,“中体西用”的内涵也不断深化发展,张之洞成为其集大成者,这一思想为推动中国近代教育改革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也因其历史局限,阻碍了后期的教育改革。

思考题

1.分析教会教育的性质及影响。

2.简述太平天国的教育制度。

3.试析洋务学堂的类别及特点。

4.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教育思想述评。

【注释】

[1]严复:《严复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8页。

[2]龚自珍:《龚自珍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页。

[3]龚自珍:《龚自珍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21页。

[4]参见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3页。

[5]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28页。

[6]曲铁华:《中国教育史》,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0页。

[7]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2页。

[8]中国史学会:《洋务运动》,第1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5-6页。

[9]容闳:《西学东渐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杜1981年版,第86-87页。

[10]转引自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151页。

[11]田正平:《中国教育史研究·近代分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0-61页。

[12]李开,刘冠才:《晚清学术简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1页。

[13]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页。

[14]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4页。

[15]中国史学会:《戊戌变法》,第1册,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第160页。

[16]转引自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431页。

[17]转引自阎国华,刘虹:《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5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16页。

[18]转引自阎国华,刘虹:《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5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17页。

[19]张之洞、荣庆、张百熙:《重订学堂章程折》。

[20]转引自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40页。

[21]转引自阎国华,刘虹:《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5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2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