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乡整合小学管理实践与反思

城乡整合小学管理实践与反思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资源整合,成立城乡结合的城郊小学或寄宿制小学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教育发展的需求。永昌县河西堡第二小学就是一所以城镇小学为主体,由三所农村小学合并组建的城乡结合小学。确保学校在规范管理下健康、有序地发展。学校管理往往是靠一系列规章制度保障规章的正常化、有序化。“名师”是学校学科教学水平的象征,是学校声誉和教学质量的标志。

城乡整合小学管理实践与反思

永昌县河西堡第二小学 高耀明

学校资源整合,成立城乡结合的城郊小学或寄宿制小学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教育发展的需求。资源整合有利于学校的发展,有利于政府投资效益的最大化,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利于推动教科研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但是师生资源构成复杂,参差不齐,为学校管理提出了挑战,为教育教学的开展带来了许多问题和困惑。永昌县河西堡第二小学就是一所以城镇小学为主体,由三所农村小学合并组建的城乡结合小学。我校客观分析,深层剖析,完善管理制度,实施以人为本民主管理,为学校科学规划、和谐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背景分析:

永昌县河西堡第二小学是由一所企业学校和三所城郊农村小学合并组建的城乡结合小学。学校资源整合后突显以下几方面优势:

(一)能让更多的学生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有力地保障了义务教育的全面落实,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学校发展。同时使政府投资办学效益最大化。

(二)减少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推动了教科研的全面发展,为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保障。

(三)有效地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利用率,促进了教育现代化的推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让教师掌握更多的教学手段。

(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有力地促进了素质教育的深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但是资源整合同样为学校管理提出了挑战,为教育教学的开展带来了许多问题和困惑。

一是教师队伍方面:学校刚刚整合时由于大家来自不同学校,整体上受原校教育环境影响养成不同的思维方式、教育行为习惯和做事习俗,一方面教师教学水准差异比较大,参差不齐,在师资建设、管理、常规工作推行等方面出现了落差。另一方面教师间的凝聚力相对薄弱,工作心态、成效差距对比明显。

二是学生方面:学生构成复杂,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基础知识扎实,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身心健康活泼。但同时还存在相当一部分学生行为习惯不规范,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课堂学习低效,作业质量较差等现象。给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带来了阻力。

三是家校合力教育困难较多,由于家长境况不一,认识不一,构成复杂,层次多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城乡家长的配合、支持力度不同,直接影响了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管理动态:

我们客观分析,深层剖析,了解学校发展和管理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认清在未来发展中存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理清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后,决定有针对性地从四个方面建构起治校方略:一是感应时代脉搏,准确把握学校定位,二是自觉形成办学理念,构建新型办学模式,三是建立科学的操作系统和合理的运行机制,四是加强人文管理,张扬特色教育,打造精品学校。确定了一年正规,两年合格,三年一流的目标。具体采取了以下管理措施和方法:

一、完善管理制度,确保学校稳定、健康的发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成立以后,依据上级部门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学校实情,通过草拟——讨论——确定,汇编了《河西堡第二小学管理章程》,内容涵盖政务、校务、财务,德育、教学、科研,教师、学生、家校合作等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对学校教务管理、公务处理、总务建设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在运行过程上明确职责,做到定人定岗定责,层层签订责任书,并建立三个系统:一是计划系统;二是检查监督系统;三是总结反馈系统。三个系统互为条件,互为结果,互相促进,三个系统一起转,进入一个相对封闭的管理链条、操作系统,合理的运行机制。确保学校在规范管理下健康、有序地发展。

二、以人为本,民主管理,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学校管理往往是靠一系列规章制度保障规章的正常化、有序化。制度固然是严肃的,但制度的执行有着时间、地点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片面强调制度的“划一性”会使管理工作呈现各种矛盾,会产生有章可行的事有人管,无章可行的事无人问的现象,从而影响学校的整体工作。所以我校在教师管理方面采取:

(一)注重育人氛围,加强师德教育。

教师的教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师德修养可以通过一加强,二引路,三严考评提高,坚持政治学习制度,开展“求真务实,解放思想”、“责任与奉献”等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思想职业道德观念。典型引路,榜样推动,每年通过层层选拔、考核、评选出若干名模范教师。以典型带动全体,激发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照标准,严格考评,对一切违背师德师风的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制,不得评优、晋级、晋升,并作为绩效工资考核依据。

(二)情感沟通,增强凝聚力

根据我校校情,学校领导密切关注教师思想动态,在教师取得成功时,加以肯定,在教师困难时,尽可能给予帮助。譬如我校一位家境困难的教师孩子得重病后,经校委会商议,在全校范围内积极开展捐款活动,使孩子及时得到治疗援助康复出院。通过这些有声无声的关注,使教师感到有成就感、归属感,甚至产生亲情感,让教师发现、感受到自己在集体中得位置,这些非制度的情感沟通,大大加深了教师凝聚力。同时,校长平时要善于捕捉学校日常工作中的点滴事例,挖掘其在实现观念引导方面的价值和意义,让教师领会1>100这个不等式的深刻含义。比如:一位教师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有时会大于100位教师所带来的正面效应。学校的利益与个人的利益是休戚相关的,组织目标的完成有利于个人目标的实现。这些都有利于凝聚教师合力,推进学校工作的开展。

(三)注重打造“名师工程”,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

“名师”是学校学科教学水平的象征,是学校声誉和教学质量的标志。所以我校发挥专业整合的师资丰富的优势,挖掘校内“名师”,省、市、县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让他们作为学校发展的动力和宝贵财富,“铺路子,压担子”、“树样子,架梯子”、“更新意识,激励创新”,充分发挥主力军的引领作用。对青年教师生力军,采取优先培养做法,促使其尽快成长。一是“选苗子”,二是“打底子”,三是“给位子”,四是“压担子”,促使其尽快成长。五是启动“青蓝工程”项目,开展师徒“结对子”活动,制订教师个人成长计划。确定近期、中期、远期帮教目标,力求五个月达到规范,八个月专业化明显,一年出徒。具体措施:(1)学校对全体老师摸底,签订协议,制订计划,指导被帮扶教师逐步提高、发展。(2)学校督导协议组定时、定点分科开展“青蓝”帮教教研活动,引导青年教师、待进教师在学习优秀的教育经验、方法的同时,能够有所创新地展现了自己的风采,提升了师德、师品、师艺。(3)明确师徒要求,扎实开展活动。

(四)创造性开展丰富有效的科研活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一是规范、细化了常规工作。对备课,摒弃电子教案备课改为集体备课下的手写教案;讲课,提出“精、准、细”的三字要求;辅导方面,明确对学困生面批面改及建立活页档案(学困生档案)要求;科研要求在一课一得的基础上,每学期每位教师撰写8—10篇有质有量的教学反思。二是学校开展了大量的教研活动。如:全校性的“互学共研”调研活动,名师示范观摩活动,“白板式互动教学”课例活动,“国培”教师观摩汇报说课、上课活动,“同课异构”研讨课等教研活动、业务学习,都充分展示了不同层面教师的教学水平,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他们的教学认识和能力,让他们在互学互助中更新了教学理念,继承和发展了一些优秀的教学方式、方法。奠定了良好教科研基础,也使我校在全县测评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绩。

三、丰富校园文化生动,提升学校品味,拓展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了学校的发展层次,形成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出文明和谐的校园。

我校以优化育人环境为切入点,以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为突破口,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对校园进行布局调整,美化校园环境。并且重视人文建设,提高校园文化品位,精心设计,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把教育目的和科学文化知识,融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一)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是育人的重要途径。为此,我校充分挖掘潜力,广泛运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二)举行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

根据新时期学生心理特点和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我校创设了三大主题班会:养成教育(校内外安全、文明礼仪、讲诚信、朋友与友谊等),感恩教育(感谢父母、感谢老师、名人激励等),健康教育(预防疾病、禁毒教育、相信自己、做生活的强者等)。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已成为我校德育教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三)国旗下讲话,实施庄严的正面教育

我校坚持每周一的升旗制度,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话语虽不多,但非常注重实效,在庄严的国旗下,严肃的氛围中,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国旗下讲话已成为我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的、高效的育人渠道。

(四)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搭建个性发展平台

我们广泛地开展课内外活动,为全面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搭建起一个又一个发展平台。如“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等专题活动,既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又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手抄报比赛”、“书画大赛”、等课外技能活动,为学生提供表现舞台,展现了学生的个性特长;“消防、地震应急演练”、“走进社区、军营”等实践活动,让师生学会面对突发事件紧急自救的知识,大大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