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析云南傣族武术在发展变迁中的作用与意义

探析云南傣族武术在发展变迁中的作用与意义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傣族武术为研究典型,为少数民族武术研究领域进行发掘与探讨提供理论依据。再次,傣族武术集中反映了傣族人民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是傣族文化的历史积淀。少数民族武术作为中华武术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应受到重视与弘扬。本文通过分析傣族武术内容的具体形式及流派的演变,以扩大中华武术内容的研究范畴和领域,扩展与充实中华武术文化的外延与内涵,加强中华武术文化的系统性和完

探析云南傣族武术在发展变迁中的作用与意义

李雨衡[1]

前 言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族人民受到地域条件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创造了独特的武术内容与形式,并逐渐形成了本民族的意识观念和文化特征。因此,少数民族武术带有浓郁的民族色彩,符合本民族的习俗,其形成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民族形式,带有某一民族过去和现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是民族精神和民族生活的标识。

本研究从傣族武术的历史发展进程出发,结合经济全球化与时代变迁等因素对民族文化的影响,探究傣族武术形成、发展、传承与演进的脉络,探寻傣族武术的文化特征与社会价值,以促进我国少数民族武术的挖掘、保护与弘扬。

1云南傣族武术在发展变迁中的作用

1.1有利于拓宽少数民族武术研究领域

我国除汉族以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或多或少都保留其独具特色的武术内容。但通过查阅以往的研究资料和历史文献可以发现,人们对少数民族的武术文化研究却相对滞后和无序,只是在一些研究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书籍中作一些简单介绍,没有专门对民族武术的内涵作系统的研究和诠释。本选题通过对傣族武术与该民族的军事、生产劳动、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关系的研究,分析傣族武术内容的具体形式及流派的演变,从不同角度了解傣族的民族特点和文化特征。以傣族武术为研究典型,为少数民族武术研究领域进行发掘与探讨提供理论依据。

1.2有利于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少数民族体育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整套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与民俗活动紧密相连,成为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研究人类文化发展的“活化石”,其文化价值是一般活动不能比拟和替代的。近年来,我国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程,以武术为内容的许多门派拳种纷纷提出申请,在已获批准的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6个武术门派拳种,它们分别是“少林武术”、“武当武术”、“回族重刀武术”、“沧州回族武术”、“永年和焦作的杨式、陈式太极拳”、“邢台梅花拳”。其中只有两个回族武术流派与少数民族相关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认同感的表达形式,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传统武术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师傅对弟子的口传心授、言传身教,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1.3充分利用云南得天独厚的地域性民族体育研究资源

云南省有25个少数民族,其中15个是云南所独有的少数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灿烂多彩的民族文化,云南独特的地域文化繁衍孕育了具有厚重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它们是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流行在云南民间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就有386项之多,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志》所列项目的40%以上,可称为“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大省”。傣族作为云南特有少数民族之一,在傣族民间也流传有种类多样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和武术套路形式,这些将为笔者研究本课题提供丰富厚重的体育文化资源和素材。

2云南傣族武术在发展变迁中的意义

2.1促进我国民族地区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

2.1.1傣族武术健身的生理基础

武术运动的健身作用已经得到科学的证明,由于武术套路的运动方法特殊,讲求手眼身心的协调配合,可以充分调动全身肌肉、韧带、关节的活动。许多武术功法尤其注意调息行气与意念活动的结合,对动作、呼吸、意念均有一定要求,如五禽戏,就是模仿五种动物的动作,配合呼吸和意念活动,达到通经脉、调精神的作用。现代医学已证明,经常进行武术锻炼对多种慢性疾病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

而傣族武术刚柔相济、动静结合,讲究全身运动的协调配合,同样具有较强的健身作用,如傣族武术中的象形拳(如孔雀拳、象牙拳、白象舞拳等),是模仿傣族人民崇拜动物的仿生拳种,具有通过“三调”的锻炼达到调养血气、改善人体机能的健身效果。

2.1.2傣族武术拳种繁多,便于选择开展

傣族武术套路繁多,形式多样。据不完全统计,傣族拳术套路有四门拳、平行拳、对口拳、孔雀拳、象牙拳、马鹿拳、虎拳、抓灰拳等约38个拳种50多个套路,傣族器械套路主要有单刀、双刀、三把刀、四把刀、傣族大刀、长棒、短棍、铁齿、铜夹等60多个套路,傣族对练主要有单刀对双棍、四门拳对练、象脚鼓对踢等。另外,在芒市、遮放两地还流传有“俄贺哈”和“三元”两个在傣族民间具有社会影响的武术流派拳种。

2.1.3对体育场地器材要求不高,便于在民族地区推广

云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而且山区多,贫困人口多,体育投资严重不足,因此,因地制宜地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成为较为可行的手段和途径。傣族武术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很多器械都可以在大自然中找到(如傣族棍术是用傣族地区常见的埋桑竹或橡皮树制成),而且运动技术难度不大,只需一块平地,在村前寨后或自家庭院都可以开展。

2.1.4广泛的民族性和认同性

各民族的传统体育与本民族的风俗习惯紧密结合,互相渗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特点。在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婚俗、祭奠活动中都包含着传统体育的元素,如有的傣族村寨每年在“赶摆”节时,相邻的几个村寨都要聚集到奘房载歌载舞,男的进行武术表演,女的跳舞。在很大程度上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参与的热情,广大的群众基础性保证了活动的开展时间,成为当地群众广为开展的体育健身活动。

2.2傣族武术具有独特的社会文化价值

傣族武术历史悠久,具有自己独特的社会文化价值。首先,傣族武术有独特的仿生性特点,刘竹在《仿生之美与感悟之升华》一文中认为仿生体育普遍存在于云南少数民族体育活动中,而傣族武术更集中地反映了民族仿生体育的丰富多彩,与中国传统武术有所区别。其次,傣族武术刚柔相兼,简单实用,表演性较强。1978年傣族武师波玉旺在云南省第五届体育运动会的武术比赛中取得第三名; 1988年在辽宁省举行的全国武术观摩表演大会上另一位傣族拳师岩温丙获表演优秀奖。“俄贺哈”和“三元”两个流派的传人分别在云南省第三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上作傣族武术表演。再次,傣族武术集中反映了傣族人民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是傣族文化的历史积淀。最后,为傣族地区的对内对外交流提供了机会,对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有的傣族拳师受聘到缅甸教拳,在泰国开办武馆;缅甸的傣族、景颇族和华侨也常来学习傣族武术。

2.3促进中华武术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拳种繁多,目前国内的大多数研究仅限于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两大领域,而对少数民族武术的研究相对较少。少数民族武术作为中华武术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应受到重视与弘扬。本文通过分析傣族武术内容的具体形式及流派的演变,以扩大中华武术内容的研究范畴和领域,扩展与充实中华武术文化的外延与内涵,加强中华武术文化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使中华武术的生命力不断延续下去。

2.4完善和深化我国少数民族武术的研究内容

目前,针对傣族武术的研究成果较少,只是在一些研究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书籍中作一些简单介绍,没有专门对傣族武术的内容作系统的研究。本选题立足于对傣族武术的形成、历史发展、演进、面临问题与发展对策进行综合、系统的深入研究,以深化和完善我国少数民族武术的研究内容。

2.5有助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施,以促进少数民族武术的传承与发展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都流传有与其民族心理、民俗习惯、地域特点有关的独特武术套路与运动形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施,为少数民族武术保护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目前在已批准的非遗产名录中与武术有关的项目只有6项,而其中只有2项与少数民族武术有关,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武术尚未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本研究全面系统地对傣族武术形成的历史根源及变迁进行探析,以提出对少数民族武术保护的思路和发展建议,促进少数民族武术的传承与发展。

3小 结

通过对傣族武术的系统研究,探索我国少数民族武术发展的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为我国不同自然环境、不同社会人文环境中民族武术的发展道路与方式提供客观依据,为我国少数民族武术研究提供借鉴与启示。

参考文献:

[1]赵铃.武术的民族性与民族文化[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3(6).

[2]张延庆,方征,王晓芳.从回族武术文化现象透析我国少数民族武术的传承与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6(11).

[3]张延庆.西南少数民族武术文化阐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9(1).

[4]霍红.西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与走向[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

【注释】

[1]李雨衡,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