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厘清武术传播与发展中的学界争论

厘清武术传播与发展中的学界争论

时间:2022-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厘清武术传播与发展中的学界争论武术学界关于武术传播与发展的研究颇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厘清武术传播与传承的学界争论对形成清晰的国家对策十分重要。由此,国家武术政策在保护武术时,要以此为基准,才能确保武术这一文化遗产的代代相传。

一、厘清武术传播与发展中的学界争论

武术学界关于武术传播与发展的研究颇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武术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现在又形成以官方传播竞技武术、民间传播传统武术为特征的现状,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各自以“武术”的整体概念进行传播。“大武术”与“小武术”在研究过程中极易混淆,又在各自需要时随时“拿来”。因此,厘清武术传播与传承的学界争论对形成清晰的国家对策十分重要。

第一,武术的博大精深是指传统武术与武术的文化特质,是否需要传承是区别体育的竞技武术与文化的传统武术的试金石。

“中国武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一直是武术传播中常用的词句。然而,这一词句只是针对民间传统武术而言。就“历史悠久”而言,民间传统武术经历了由古至今的传承,具有悠久的历史,而“竞技武术”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形成的,技术目标与传统武术相比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此不能称为“历史悠久”。就“博大精深”而言,武术的“博大精深”一方面体现在武术的拳种流派众多,仅拳种就达120多种,流派自是不计其数,另一方面体现在武术中融汇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众多元素。反观竞技武术,由于融入了太多的体育元素,使其技术已经量化、标准化,与体操运动极为相似,因此,与“文化”的博大精深难以互画等号。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最核心的不同是“传承”。竞技武术由于内容的标准化与训练目标的统一化,使其易于广泛开展而缺乏“传承”,不论是在学校还是专业队,“教”与“学”都是指定的、强制的。而传统武术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师承有序”,必须有“传承”。

第二,武术进入大中小学,进入国家教育领域,只能发挥武术文化的教育功能,而不能真正传承民间传统武术。

民间传统文化进入学校是中国众多文化艺术类项目或者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努力的目标,如京剧、昆曲、绘画等等,认为进入学校,进入青少年中就可以达到传承的目的。其实,“教育”由于师资、时间等的限制,这些项目进入学校只能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是不能保障项目的真正传承的。以“中医”为例,遍布全国的中医学院、中医大学尚不能阻止中医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普通学校开展具有传承长期性的民族艺术类项目怎能保障传承?尽管武术在全国各个省市都有高等专业教育,也难以阻止民间传统武术的消亡。所以,武术界力争增加武术在大中小学的课时比例,也只能发挥武术文化的教育功能、增加武术的社会影响,而不能真正传承武术。

第三,武术的传承一定要通过师徒传承,口传心授。

“中国民间武术的传承特征表现为脆弱性、师承性、长期性和非标准性”[1]。“太极十年不出门。”武术传承的长期性,使通过武术教育,即使是专业武术教育,由于时间的不足,难以真正传承武术。而且,教育传承由于没有“择徒拜师”的程式,对学生(徒弟)没有选择,使学生基本上不能真正“登堂入室”,成为传人。在当代社会,人们往往忽略择徒拜师的仪式,其实,看似简单的仪式却具有非凡的意义。拜师仪式对徒弟来说是赐予机会,对师傅来说是赋予责任,是庄严而神圣的,师傅的重责与徒弟的珍惜才会使武艺向专而精的方向发展。学校的“轻授”往往造成学生的不珍惜,从而难以达到学艺的境界。唐僧西天取经时,第一次得到的却是无字经。如来佛祖坦言,“经”不可轻传、不可轻授,一语道破了武术传承的核心理念,也说出了民间传统武术拳师的心声。由此,国家武术政策在保护武术时,要以此为基准,才能确保武术这一文化遗产的代代相传。

第四,武术广泛传播更多地体现了“文”质,而非“武”质。

中国是一个尚文的国家,所以,中国武术中融入了许多“文质”特征。仙人指路、狸猫上树、白鹤亮翅等语义中所包含的不是杀气腾腾,而是温文尔雅,武术进入戏剧而形成武戏,进入舞台而形成武舞,进入影视形成武侠影视,无不体现了其远离现实搏杀的“文质”特征。在当今,健身武术的流行,也充分说明了武术传播的“文”质特征。传统武术虽以技击为主要技术内容,但其以“德”为尚的思想,也是“文”质的重要表现。在这个意义上,“武”在具有实战格斗功能的同时,更多的是对“武道”的追求,而“道”也是“文”的表现。所以,武术尽管以“技击”为技术内容,但其传播要体现非“武”,电影《卧虎藏龙》的成功就归属于其道义,而非高超的武艺。在现代社会,竞技武术散打,属于纯“武”的武术项目,由于其太注重“武”而只能在社会上以竞技、娱乐等形式流传,大多数人并不去学练,更不允许青少年学练,而是去练注重礼仪的跆拳道等项目。所以,武术传播要注重其“文”质内容。

第五,“遗产化”与“现代化”均不是武术发展的出路,武术需要“活态”传播。

武术“申遗”源自“少林功夫”申请“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2006年传统武术有少林功夫、武当武术、太极拳等6项列入了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于是,武术“申遗”仿佛成了武术发展的坦途。但事实上,遗产化并非中国武术的出路。列入遗产只是引起社会的关注。除了武术“申遗”以外,武术现代化的呼声也渐成流行,其实,从学术的观念看,武术的现代化本身就是一个悖论。武术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慢速形成了现在的武术形态,它与以前的武术一定有所不同、有所发展,那还怎样现代化?如果以西方体育的标准,那武术就不是西方体育。如果以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看,武术已经是现代化了。所以,武术的传承与传播,既不能遗产化,也不是现代化,武术传承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活态”传播。

第六,传统武术塑造神秘,竞技武术破坏神秘,武侠影视与武侠文学创造神秘。

“文化”是独有的、神秘的。“神秘”是文化传播的要素之一。埃及金字塔等物质文化广泛传播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其“神秘性”。传统武术“高深武艺”传播也具有神秘性。其“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高超武艺,吸引了众多求武者衣带渐宽终不悔的不懈追求。传统武术“明劲、暗进、化劲”的功夫递进,也成为武界人士的习武目标。“口传”武术,不断塑造神秘。“飞檐走壁”、“点穴术”、“内功”等功夫更是让人们对武术顶礼膜拜。武侠文学与武术影视的艺术化、夸张化传播,使武术功夫有了“光电”效应,仿佛练习武术可以达到一个“超人”的境界。武术便在人们的追捧中不断传播,尽管这种传播是非常表层的。

竞技武术的出现破坏了武术传播的“神话”。套路的体操化、散打的实用化,使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武术变得更加明晰,武术神秘文化的传播则渐行渐远。2007年“武林大会”中的梅花拳等拳派的打斗比赛,彻底揭开了武术的神秘面纱。武术属于文化、艺术,武术具有“文”质,“神秘”是文化的特征,也是武术的特征,一味地追求比赛,在获得暂时轰动的同时,并不利于武术的长远发展。

第七,武术走向世界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

文化的传播是分层的,也是渐进的。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其传播也要遵循文化传播的特点。追求快速传播,并非武术发展的坦途。以竞技武术为例,以进入奥运会为目标进行改良,强化武术的体育化进程,尽管可以借助体育传播的快车,但由于其文化的缺失,却使武术的发展违背了文化传播的规律。李瑞环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对民族的东西,必须强调和保持它的个性,因为这是它存在的理由。你把它完全普遍化了,它存在的理由也就失掉了。”[2]武术也是一样,其发展不能急于求成,要首先自己强大。武术不能满足于给世界贡献一个体育项目,而是要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