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谈云南哈尼武术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浅谈云南哈尼武术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哈尼族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至今仍在村村寨寨蔚然成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代表队,还多次参加全省民族运动会。哈尼族武术带有浓厚的祭祖色彩,各村寨的武艺队,还为本民族死者进行“娱尸”和“送葬”。哈尼族武术能流传至今,与他们的习俗有密切关系。这些动作是哈尼族武术套路和对抗性运动的基础,也是哈尼族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肩臂的柔韧性及灵活性要求较高。说明了腿功的重要性,哈尼族的腿步

浅谈云南哈尼武术文化起源与发展

陈宇红[1]

1哈尼武术相关文献综述

哈尼族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至今仍在村村寨寨蔚然成风。无论见到熟人或生人总是笑脸相迎,亲切问候。老人处处受到尊敬和照顾,平时在家里,儿子、儿媳、孙子、孙女总要拿最好的食品给老人吃,吃饭时让老人坐上席。在全寨性的节日和会餐活动中,第一口肉要请全村辈分最高的老人吃。平时谁家杀猪,都要请长者到家里做客。在长者面前,后生不能跷二郎腿,否则会被认为不懂礼貌。人们对小孩也很关心,就连称呼也用“阿黑然古”(亲爱的小弟或小妹之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年满18岁的哈尼青年都要被迫服役,到土司家作为土司的武装力量。青年在服役期间,训练内容多为武术。

云南解放后,土司政权被推翻,但哈尼族习武的风气还很盛行。哈尼族聚居的元阳县,曾多次举办全县民族武术表演,很多区乡的哈尼族人民都有代表参加表演。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代表队,还多次参加全省民族运动会。

1.1哈尼族武术的种类

哈尼旋舞哈尼单刀,哈尼拳(主要是四方拳);哈尼大刀、单刀、双刀;哈尼链夹;哈尼三须叉;哈尼流星锤,又叫哈尼链条;哈尼钩镰;哈尼棍术及短棒对打;哈尼双匕首;哈尼流星锤和单刀(一手拿锤,一手拿刀);跳铁扇子比赛,比赛者各拿一把扇子,一次做一组动作,比赛时轮流出场,看谁做的动作多、花样多、跳得中,这项活动相当广泛。

1.2哈尼族武术特点

1.2.1拳术特点

各种哈尼族拳术虽然套路不同,但都是打四方。先往东打,回原地;再往南打,回原地;再往西打,回原地;再往北打,回到原来中心点结束。路短小,架势较矮,步型有弓步、马步、虚步、仆步、丁字步、大跪步、小跪步、插步、盖步等。腿法有弹、踩、扣、端、蹬、阴阳腿等。手型有拳、勾。手法有推、缠、撩、劈、格掌、按掌等。哈尼拳术,总的要求手快、眼快、身快、腿快,长短兼用,气势逼人,刚而不僵,柔而不软,脆而不短,快而不毛,舒展、优美,整套动作迅速连贯,刚暴凶猛。

1.2.2器械特点

突出的器械是三须叉、链夹、流星锤加刀、哈尼棍、铁扇等。以单练为主,对练不多。哈尼族武术武艺性较强,表演或比赛时,都有鼓、钱、擦等乐器伴奏,或唱山歌,或吹叶子伴奏,乐器或歌声的节奏,决定动作的快慢,很多动作都在跳跃中进行。一般情况是先慢,中间快,结尾又稍慢。哈尼族武术带有浓厚的祭祖色彩,各村寨的武艺队,还为本民族死者进行“娱尸”和“送葬”。哈尼族的风俗,死了成年人或老年人,就请武艺队前来“跳尸”。在送葬日,武艺队挥着小龙头,队员们打扮成武士模样,抬着大刀、双刀、单刀、枪、棍、三须义、链夹、钩镰、绳标、流星、铭等,边走边练,边练边打;威风凛凛,表示驱鬼,让死者平安到达天国。武艺队在丧者家里除喝酒吃肉外,还能得到一定报酬。哈尼族武术能流传至今,与他们的习俗有密切关系。

2原始哈尼族武术的起源

强悍武勇是每个哈尼族先民赖以生存的必备条件,在氏族与氏族之间,或部落与部落之间,有时为了反击侵犯者或者为了扩大领地,常常引起战争。武力成为战争的主要手段,原始氏族部落战争的社会实践培养了勇猛善斗的习性,使武术在已粗具军事战斗技能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后来的哈尼族武术,其内容大都接近军队战斗技能而远离于狩猎技能了。

在哈尼族迁徙史诗《哈尼阿培聪坡坡》中,记述了哈尼族先民从四川大渡河迁徙到“谷哈”受到当地奴隶主的残酷镇压,在“谷哈”附近爆发了一场压迫与反压迫的激战。诗句中有“哈尼的大刀砍朝前!哈尼的长矛戳朝前!哈尼的棍子甩朝前!哈尼的三尖叉剁朝前!还有哈尼的流星在敌人头上飞转!”的描述。后来争斗渐少,而武术却繁衍开来,战争中的兵器逐渐成为防身健体的有力武器而不断发展。

3现代哈尼族武术的发展

历史长河中,哈尼族武术文化历经了暴风骤雨的考验,时兴时衰,加之哈尼族过去没有自己的文字,汉文古籍文献中有关哈尼族史记载又甚少,因而哈尼族武术文化少有成文的记载流传。哈尼族先民们,在狩猎和觅食中为了抗击毒蛇猛兽的侵袭和子孙后代的繁衍而强身健体,形成和发展了自己独特的武术套路。为了表现祝贺胜利,五谷丰收或生死离别的激动心情,自然而然地舞之动之。他们最先的动作是自发的,大多数舞蹈出自与猛兽搏击的动作,即哈尼族初始武术动作,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成了现代的哈尼族民间舞蹈。例如哈尼族武术中棍、刀等动作的撩棍、撩刀、云棍、云刀、劈棍、劈刀等演变成了铓鼓舞中的撩铓、云铓、劈铓等。鼓棰的各种敲击法同样也是从棍、刀、链夹等武术动作中演变出去的。还有“铓鼓舞”中弹、蹬、踹、跌、扑、滚翻等动作都是武术基本功的动作。“铓鼓舞”在演练时很讲究精、气、神内外合一,动作粗犷、豪放,吞吐含蓄,快速有力,节奏鲜明,刚柔相济等,这些特点恰恰就是哈尼族武术的主要特点,所以民间舞蹈与哈尼族武术有着紧密的联系。

4哈尼族武术的内容与分类

4.1哈尼族武术的基本功

哈尼族武术的基本功包括肩臂功、腰功、桩功、鼎功、腿功、滚躺功、跳跃以及各种拳种和器械的单式动作和组合动用。这些动作是哈尼族武术套路和对抗性运动的基础,也是哈尼族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4.1.1肩臂功

哈尼族武术动作要求肩臂在做动作时大开大合、刚柔相济,在用力上特别讲究爆发力和一种冷弹柔劲的技击用力方法。对肩臂的柔韧性及灵活性要求较高。肩臂练习方法有棍转肩、臂绕环、双方及个人压肩、举石锁、打沙袋等,目的主要是增进肩关节柔韧性,加大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和发展肩臂力量,为学习哈尼族武术中的各种手法提供专项体能素质。

4.1.2腰 功

哈尼族武术动作粗犷豪放、原始古朴、吞吐沉浮、起伏转折。架势以矮桩为主,动作主要是用腰连贯上下肢的枢纽,力量以腰为轴带动四肢。俗语说“练拳不活腰,终究艺不高”,充分说明了练腰功的重要性。哈尼族武术腰的主要方法有俯腰、弹腰、甩腰、直立下腰、跪滑步下腰等。

4.1.3桩 功

中国有武术拳语:“桩子天天站,功夫日日增。”所谓“桩”就要像木桩那样深根静稳,用静桩的方法来锻炼筋骨,增加内气,修身养性以及锻炼周身气血的活畅,并增强腿部肌肉的力量,下肢各关节韧带的坚韧性。哈尼族武术运动时,由于常保持矮桩,演练组合及全套动作的技巧,在配合呼吸的情况下,需一气呵成,运动量较大,因此,哈尼族武术十分重视桩功的练习。哈尼族桩功的练习有马步桩、跪膝桩两种。

4.1.4鼎 功

鼎功即为倒立。在哈尼族武术基本功中,鼎功的主要练习方法有肘鼎、头鼎、手鼎、肩鼎、推鼎等,主要目的是发展肩、臂、头和颈的力量。

4.1.5腿 功

拳言:“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说明了腿功的重要性,哈尼族的腿步练习主要是发展腿部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力量等素质,提高哈尼族武术套路运动的质量和对抗性运动的实战技击能力。主要练习方法有压腿(正压、侧压、后压、弓步压、跪步压)、腿法(正踢、侧踢、斜踢、后踢、弹腿、蹬腿、里合腿、外摆腿、前扫腿)等。

4.1.6滚躺功

哈尼族的武术动作有闪展腾挪、跌扑滚翻、膝跪滑等技巧动作,因此,滚躺功的练习动作主要有正面前滚翻和后滚翻、侧身前滚翻和侧身后滚翻、胸滑、膝跪滑、前跌、乌龙绞柱等,主要是提高技巧性能力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4.1.7跳 跃

哈尼族的武术动作有蹿、蹦、跳、跃等跳跃难度较大的动作。通过跳跃动作练习,增强腿部力量,提高弹跳力和技巧。

4.1.8单式动作

除了以上的基本功以外,还有很多单式动作穿插在套路、对抗性运动之中,如各种手势、手法、步型、步法、肘法等,这些单式动作是哈尼族武术中不可缺少的。

4.1.9组合动作

将两个以上单式动作组合起来练习,提高练习者武术的意识,为学习武术套路奠定基础。

5哈尼族武术的套路运动

5.1拳 术

哈尼族的拳术套路主要包括哈尼拳、滚躺拳、象形拳等。

5.1.1哈尼拳

哈尼拳在哈尼族拳术套路中是主要的拳术。

5.1.2滚躺拳

哈尼族根据所居住的地理环境,以跌、扑、滚、翻的技巧结合哈尼族拳的攻防动作编成套路,具有独特的风格。

5.1.3象形拳

由于哈尼族对图腾的崇拜,很早以前将二十四种动物即龙、鹰、鹊、雀、蛇、虎、豹、野猫、蛤蚧、麂、鹿、豺狼、猴、虾、蝴蝶、麻雀、蛤蟆、牛、马、猪、狗、猫、鸭、绵羊、鸡等作为哈尼族各姓氏的祖先,曾经历了盛行图腾崇拜的母权制时代,后又将白鹇鸟作为哈尼族的标志,作为吉祥的图腾崇拜物。

5.2器 械

哈尼族的武术器械主要来源于生活及生产劳动工具。它是在哈尼族拳术的基础上并结合各种器械的特点组成的套路。包括哈尼族刀(即砍刀、石刀、竹刀、木刀等)、镰刀、弯刀、匕首、剑、斧头等短器械,三尖叉、矛、枪、棍、弓箭、弩等长器械,双匕首、双刀、双斧头等短器械,流星锤、绳镖、链甲、三节棍等软器械。

5.3对 练

哈尼族武术对练是两人以上按照固定套路的程序结合生活、生产劳动、狩猎及武术特点进行攻防格斗的假设性实战练习。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等。要求动作欢快、准确、清晰、逼真,具有很强的观赏和实用价值。

徒手对练:主要指拳对练。各种哈尼族武术都可编成对练套路,如哈尼拳对练、滚躺拳对练、象形拳对练,也可以相互拳种对练。

器械对练:哈尼族砍刀对练,刀对棍、镰刀对三尖叉,弯刀对斧头等,各种器械都可以编成对练套路。

徒手与器械对练:空手夺哈尼砍刀、空手夺三尖叉、空手夺匕首、空手夺斧头等。

集体演练:是哈尼族在年节期间或祭祀等活动时进行的八人或八人以上的徒手、器械或对练的集体演练,可变换队形、图案与各种哈尼族乐器、歌舞伴随,要求队形整齐、动作协调、气势雄伟。

5.4自由搏击运动

哈尼族武术的精华在于实战。哈尼族武术的自由搏击运动是建立在哈尼族武术的基本功、套路运动的基础上的,在实战中使用哈尼族武术的踢、打、摔、拿、跌扑滚翻,闪展腾挪以及气功的技法形成制胜对方的自由搏击运动。通过锻炼可掌握防身御敌本领,培养哈尼人勇敢、顽强、沉着、机智等意志品质,并能提高力量、耐力、速度等身体素质。

6结 论

哈尼族武术文化起源与发展,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哈尼族武术的萌芽阶段。这是哈尼族先民武术生存的一种本能活动。第二,哈尼族武术的形成阶段。这是哈尼族原始氏族、部落扩大领域战争的需要。第三,现代哈尼族武术的发展阶段。随着历史的发展,现代哈尼族武术不仅具有健身性,而且还具有竞技性,并向娱乐民俗、政治、经济等多方位、多功能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静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教学与训练[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

[2]赵静冬,殷俊.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

[3]李德祥.大学实用武术教程[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

【注释】

[1]陈宇红,云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